三級片通常指含有色情暴露鏡頭的電影,源自香港在八十年代末起進行的電影分級制。
自1988年底香港實行電影分級制度以來,對第三級影片的劃分標準除了裸露鏡頭外,還包括暴力鏡頭、過多粗口以及其他可能造成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不良意識的題材情節等等。
在《電影檢查條例》的審查標準中,第三級影片規定只準18歲(含)以上年齡的人觀看。
在中國,三級片通常是禁止拍攝和公映的,但在網際網路的傳播下,三級片流傳甚廣。三級片並不單指色情。
三級片通常指含有色情暴露鏡頭的香港電影三級片。提到香港的三級片,大多數中國觀眾通常會將其作為色情片的代名詞。
20世紀60年代,受西方性解放潮流影響,港片中夾雜些風月情節和香豔鏡頭已是家常便飯,香港電影從1988年開始出現了三級片一說。
很多被認為只有18歲以上才能觀看的電影都被標以III級的三角形標記。與香港I級、IIA級、IIB級電影對未成年人只有勸喻義務、沒有強制權利不同,III級片的年齡限制則會嚴格按照法例強制執行,否則便是違法行為。
在亞洲地區,三級片多來自於韓國和日本。韓國所拍攝的三級片比較唯美,日本主要出產AV色情影片多些,但也有人亦把這列為三級片。
香港和臺灣也有少量產出。歐美地區,三級片多可以在電視臺的深夜成人檔自由播放。
香港電影三級片真正的興盛,來自電影審查上的改革,讓其逐漸興起,香港的脫星們——尤其是女星——也在90年代初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甚至在90年代中期成為港片救市的一種重要類型片。
由於歷史原因,香港直到1988年11月10日 ,第一部真正有關電影分級制度的法例-《1988年電影檢查條例草案》才正式生效。
香港也從這一天起實行 「三級制」——「I級」(核准對任何年齡的人上映)、「II級」(核准對任何年齡的人上映,但在影片有關的宣傳資料上要註明「不適合兒童」)、「III級」(核准對年滿十八歲的人上映)的「三級制」。[1]
之後,香港電檢尺度開始寬鬆,雖然由此導致大批渲染暴力和色情的影片泛濫成災,不過,在另一方面,香港電影人亦獲得了更為自由的創作空間,同期拍出的突破題材禁忌的佳作不斷,因此,1989至1995年堪稱香港電影史上最繁榮的時期。
1988年12月1日,香港第一部被評為III級片的《黑太陽731》公映。
香港當年的三級片並沒有北美的那麼色情,也沒有後來居上的韓國電影三級片般唯美,也沒有日本的暴力或BT,更缺乏歐洲情色電影中的倫理。
香港的三級片,注重故事,而暴露的尺度也沒有那麼寬,甚至有的鏡頭看起來粗糙、做作,但不可否認的是,三級片在這幾十年的香港電影中,佔據了重要一席。
香港三級電影的黃金時代其實也處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也就是大家記憶中的所謂「錄象帶」時代。
說起香港三級電影的黃金時代,不能不提「雙葉」——葉玉卿、葉子楣。雙葉主演的三級片,濃縮了這個令人難忘的年代。
香港回歸後,三級片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但是,該時期的三級片雖然也是由錢文琦、王晶等名導演掛帥,質量卻越來越不如前,相應的票房也連連告急,香港三級片漸漸走向衰敗。
1997年後的香港電影市場持續不舉,雖有2002年的《無間道》迴光返照,也無法掩蓋這麼一個事實——為了求所謂「效率」,一部又一部低成本、爛製作的港片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