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黃橘綠遊古城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柑桔果熟飄香的時節,筆者與文友、影友相約到藍鍾鎮享譽「十裡水果長廊」的古城村採柑摘果,觀光遊覽。
壹
冬日的暖陽把大地從夢中喚醒,金色的光輝鋪滿了山鄉古城曠野,給「十裡水果長廊」增添了無限的生機。我們從懷集縣城驅車出發到達藍鍾墟鎮後,沿著藍鍾——古城——嶽山那條蜿蜒曲折的水泥硬底山路悠閒自得地穿行,沿途欣賞各色奇異美景,空氣中瀰漫著大自然田園泥土芳香的清新氣息撲面而至,由鼻端直入肺腑,遊走於四肢百骸、千萬枝經絡之間,就像被清冽的山泉之水流洗一般,醍醐灌頂,全身馬上漾滿一種久違的鮮新甜美的滋味。
道路兩旁,沙糖桔、貢柑等果樹,一園接一園,一山連一山,一坡坡、一湧湧、一片片,連綿不絕,滿山遍野,望不到邊際,綠色的葉,金黃的果,層層疊疊,蔥蔥蘢蘢,繁繁茂茂,綠意盎然,酷似一張濃妝重彩油畫,色彩斑斕,風情萬種,不由得使人有種情從景生,景隨步換的夢幻般的感覺。
「快看,樹上那些小燈籠。」同行的阿柑突然指著那些掛滿桔子的樹木,欣喜地說。我循聲探頭一望,果不其然,滿山遍野的全部是累累果實的桔子樹,樹上紅彤彤的桔子沉甸甸的壓彎了枝杆,需要用竹木棍棒來支撐。每一串紅彤彤的桔子,宛若一盞盞喜慶吉祥的小紅燈籠,點燃了遠近的山野,把山鄉裝扮的分外喜慶和妖嬈,每一座火紅的山嶺,就如同是山裡人豐收的喜悅。桔子在深冬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隨著風兒輕輕的左搖右曳,金光燦燦,豔麗奪目,讓人看了心生愛慕。
貳
我們來到嶽山林場近鄰湧壑的一個柑桔園,只見園主廖天信正與妻子和僱請的員工忙碌著採摘沙糖桔果子,有的剪、有的背、有的挑、有的扛,還有的選果、有的裝箱、有的上車,分工明確,各盡其責。
▲工人在廖天信的桔園裡採摘、擔挑沙糖桔果子
進入桔園湊近一看,那柑桔果子大的大,小的小,在一株株繁茂的柑桔樹上密密匝匝、有序地排列著,像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在列隊歡迎你。有的綠中透黃,有的黃中帶點綠,有的黃橙橙、有的金燦燦,在一片片墨綠色的枝葉間中星星點點、若隱若現,讓你陶醉在其中。
▲廖天信桔園裡一角
▲廖天信兒子在採摘柑桔
聞一聞,那陣陣迷人的果香沁入鼻孔,讓人感受到一種的心曠神怡舒適。我迫不及待地摘下一個,一點一點的掰開桔子皮,便見裡面白色的筋絡將十來瓣金黃金黃的果肉抱成一團,像一家親兄弟緊密相連。掰下一瓣,那桔瓣是月牙形的,看起來就像一個彎彎的月亮,饞得你口水直流,放在嘴裡輕輕咬開它,瞬間,嘴唇上舌頭上,染滿了黃黃的、甜甜的、涼涼的汁水,甜津津的汁水順著喉嚨流進心田,使你感到沁人心脾,清爽舒服。熟透的桔子酸甜可口,香甜的味道,解渴的汁水,叫人吃了還想吃,讓你拋開一切煩惱,心情愉快。
我們與園主廖天信拉起家常,談及今年的收成,他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笑呵呵地說:「我2014年種植的這30多畝沙糖桔園已全部進入豐收盛產期,今年因天氣乾旱,果子個體小一點,但按目前已採摘出售了三分之一果子5萬斤產量估算,今年應該有超過15萬斤產量、產值30萬元的收入。」廖天信介紹說,古城村地處獨特山間丘陵,毗連遠近聞名的「廣東省三嶽自然保護區」,轄區內水資源、森林資源十分豐富,一條九曲河溪——古城河穿腹而過,山青林茂,天藍水碧,生態優美。這裡山坡、田野種植的柑桔果子色澤靚、品質好、產量高,許多果販和自駕遊客人直接來到果場採購,基本不用果農自己外出推銷。近年來,四會、德慶等外地人也慕名而來這裡租地種果。
▲果販在廖天信桔園收購柑桔
「我村的水果種植能夠有今天近4000畝的規模與成就,真的多得領頭雁——村支書、主任劉艮興的示範引領。」廖天信接著說。
▲廖天信採摘柑桔
我是黨員,也是村幹部,帶領村民致富是我的責任和使命;所以我先做好示範,讓村民看到希望,帶領村民兄弟一起幹、一起致富,使大家都能過上好生活。」古城村村支書、主任劉艮興向我們介紹帶領村民發展種果情況,他說,多年來,古城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地資源豐富的優勢,以黨員為先鋒,成立合作社,黨員示範帶動,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水果特色產業,全村有110多戶農戶利用山地、旱地和水田種植沙糖橘、貢柑、紅肉柚子、新會橘、大青棗、百香果、檸檬等各種水果近4000畝,目前有九成進入收成期。每年秋冬,三嶽腳下的古城河兩岸和公路沿線兩旁的「十裡水果長廊」果熟飄香,一派豐收景象令人陶醉,果農陸續採摘柑桔並大量出售,換來大把大把的鈔票,紛紛建起了漂亮的柑桔樓、水果樓。
叄
「好景年年當此節,橙黃橘綠解人顏。」冬天到了,來山鄉古城遊賞摘果,不僅使人領略到了冬天的韻味,更能體味到冬天的純熟、冬天的甜美。冬天的古城,並非其他地方早已萬木蕭條,這裡仍然是山清水秀的「綠色海洋」,處處層林盡染,萬山果熟飄香,使人飄飄欲仙,留連忘返。
古城的柑桔樹是一種常青樹,經冬猶綠,霜雪不凋。當它戰勝了數九寒冬,迎來明媚的春天時,就會暢飲春天的甘露,開花結果。那一棵棵的柑桔樹,宛若古城山裡人倔強和質樸的品質,那一山山豐碩的柑桔園,寫滿了古城山民「靠山吃山」的遠見、智慧和艱辛,他們以辛勤的汗水澆灌山裡人發家致富的「搖錢樹」,用勤勞的雙手描繪出一幅幅賞心悅目的農村民俗畫卷,裝點著美麗俊秀的山鄉。
▍來源:李文幸
▍免責聲明:本文由懷集視界發布,由於部分內容無法核實出處,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視界君微信:
huaijinet88,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處理,敬請諒解,謝謝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