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氣和的小編
看過那麼多事故案例,小編忍不住感嘆聲:衝動是魔鬼!
多少事故起因不過是一件小事,卻因當事人一時衝動釀成大禍。本微信公眾號曾經報導過:3月22日,上海一菜場內發生一起意外:一名前來買魚的阿姨,因為價格問題與攤販發生了口角爭執,被攤販一把推倒在地,幾天後搶救無效死亡。
而推人的攤販因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已被檢察機關批捕。
這一推,推出了大悲劇大糾紛大麻煩
監控畫面顯示:3月22日上午11點多,一名阿姨來到了漕寶路上的一家農貿市場,她買了一條魚之後轉身離開。
(該阿姨來到菜場買魚)
(買完後拎著袋子回去)
這名阿姨隨後又去公平秤上稱了這條魚,可能是對魚的重量和價格產生異議,又返回攤位討說法。
(阿姨獨自折回魚攤)
(阿姨拎著袋子向魚販單老伯討說法)
據攤主兒子單先生回憶:當時是自己的母親稱的這條魚,但是事發時,照看攤位的是自己的父親,父親當時是想:等單先生母親來了以後,再和這位阿姨商議魚的價錢問題。
攤主兒子單先生說:「我們也不在現場,這個魚是我母親稱的,後來母親去上廁所了,父親就在這兒忙其它事情,阿姨買好魚以後就去公平秤上稱魚了,稱完回來說我們家少她幾元錢。我爸問他在誰手上稱的,阿姨說,在我媽媽手上。我爸爸說,你等幾分鐘。因為我媽媽上廁所了。」
但是,這位阿姨對這一解釋並不買帳。現場的目擊者稱,阿姨當時從公共通道進入了攤位,要求老闆重新稱量這條魚。
這一動作令攤主單老伯已經不快,衝突隱患已然埋下。
(這名阿姨直接走進了攤位內)
隔壁攤位的鄒女士說:「他爸就這樣講,他說你等一下,等我老婆來,我不知道。這個老太太就等不及,她就從這裡跑進來,說你給我稱一下,老頭就給她稱了一下,是27元2角。」
據悉,當時攤主賣給阿姨的價格是26元,阿姨也是付錢的。後來阿姨通過公平秤稱下來她覺得是23元。中間的差額是3元。
鄒女士稱:當時雙方就因此發生口角,當時這名阿姨走進了攤位內,重新稱完重量後並不滿意這個結果,不僅和單老伯爭吵起來,還要求單老伯支付自己在菜場公平秤那兒稱量的差價。
(這名阿姨走進攤位後與單老伯發生推搡)
對此,單老伯沒有理睬,把阿姨的魚扔在了一邊,這個動作可能使阿姨略感不悅,目擊者說:這名阿姨就有了動電子秤的動作,並伸手去拿單老伯的錢。這一舉動可能進一步惹惱了單老伯,從監控畫面中可以看到,情緒激動的單老伯一把將阿姨推倒在了地上。
(阿姨舉動惹惱單老伯)
隔壁攤位鄒女士回憶:「那個老太太就不去稱,攤主說你再去稱,你不要跑進來,她說你差我幾元錢就給我幾元錢。錢就放在那裡,他說你不要動我錢,你出去!那個老太太還沒撿魚,就把他的秤給「動了動」。老頭就從這裡出來,讓她出去,後來就推到地上了,男的肯定是力氣大。」
監控畫面清晰地記錄了阿姨倒地後的場景,阿姨當時頭部和背部著地,徑直躺倒在地上沒有絲毫動靜。
菜場的安保人員以及單老伯的妻子趕緊趕到現場,撥打了120電話,單老伯的妻子還搬來了一把椅子讓這名阿姨坐下。120急救人員在接報後,將阿姨送往醫院搶救。
(阿姨被推後猝然倒地)
攤主兒子單先生說:「他們不可能去貪這點便宜而故意做手腳,並不清楚重量問題究竟出在哪來。會不會是公平秤有偏差呢?也不一定吧。」
對於這件事引起的後果,單先生感到非常不值得。「說難聽點,這條魚其實是不值錢的。沒想到發生這個事情。如果想到發生這個事情,一條魚二十幾塊錢我給你就行了,也不會出現這個事情。從良心上講我也很難受,很慚愧。」
不幸的是,被推倒受傷的阿姨在醫院內搶救了一周後不幸身亡,可能顱腦等其它器官受傷。單某一度跑回老家,隨後被警方帶回。
據了解:單先生一家安徽來滬,靠賣海鮮為生,本來經濟就不寬裕,如今卻遭遇這一重大糾紛,讓家人感到壓力巨大。
為了一條二十幾塊的魚,3塊錢的差價,雙方互不退讓,攤主又衝動不已,才釀成了如此大禍,值得嗎?
檢察官介紹:今年3月22日中午,被害人韓阿姨來到漕寶路某農貿市場的水產攤位買魚,當她買完魚之後,去菜場的公平秤覆核,覺得攤主單某在分量上多算了,於是就去找攤主理論。而單某認為自己在分量上沒有錯。雙方由此發生爭執。
檢察官:當時攤主賣給阿姨的價格是26元,阿姨也是付錢的。後來阿姨通過公平秤稱下來她覺得是23元。中間的差額是3元。
當時雙方比較激動,阿姨衝入了攤位中,可能會有一些過激的行為,比如用手敲擊秤盤。這時候攤主也比較衝動,急於想讓阿姨離開攤位,他好繼續做生意,推搡了阿姨兩下,導致阿姨後腦著地,最後因為顱腦損傷死亡。而單某對此後悔萬分。
是啊,誰都不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誰知道就這麼一推,她人就出事了呢?可生活就是有這麼多意外,作為一名成年人,就應該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應該考慮到自己行為的後果。
有些事當時很氣,但過幾天回過頭來想想根本不是事。等到釀成大禍後才說「太后悔了」「對不起」,卻為時已晚。有時,一衝動就是一條人命,兩個家庭。
記得本公眾號去年介紹過一起因發生口角而導致的悲劇,其中一人摔得不巧,後腦勺著地不幸身亡。而這件事的起因,竟也是因為一袋3塊錢的貓糧。
那天,一名熱愛流浪貓的市民從貓糧店裡買了一包3塊錢的貓糧,臨走前又抓了一把。貓糧店老闆見了非常不滿,兩人就發生了爭執,在爭執中就引發了悲劇,老闆不幸身亡。
前幾天的湯姆熊事件的起因也不過是一件小事:雙方家長都覺得自己孩子應該先玩這臺機器,一方由於認為另一方家長對自己孩子動粗,由此為導火線毆打了對方家長,導致對方家長鼻骨骨折。
因為顧客把垃圾扔在地上,便利店店員說了句「白痴」,而導致店員被打,之後雙方又爭論了幾分鐘到底「誰是白痴」。
包括前些日子的籃球場事件,起因是為了爭奪籃球場,而發生了動手事件。老人們說是年輕人嘴太「毒」,才讓他們壓不住怒火。
這些事的起因都不是什麼大事,為了幾塊錢、一塊場地、一句話而生氣,雙方起了爭執後便動起了手,最終釀成悲劇。
俗話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動手打架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嗎?不過是當事人為了抒發自己的怨氣而產生的行為罷了。動手前想一想,值不值?人有時很脆弱,看起來強壯的人也可能因為一個不巧身亡,這責任你負得起嗎?家人們該怎麼辦呢?
動手是最笨的解決方法,因為可能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自己身體也會受到傷害。有了問題,大家都靜下來想想辦法,平安解決。
所以,小編囉嗦說了那麼多,歸根結底:千萬別打架別動手別動粗,否則,打輸了住院,打贏了坐牢。
【謝絕剽竊改寫 未獲授權 不得複製 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