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07 年成名作《集結號》中的穀子地、《智取威虎山 3D》裡的楊子榮以及《湄公河行動》中的緝毒隊長高剛、《紅海行動》中的海軍艦長高雲……在擔任《中國機長》男一號時,張涵予已經在銀幕上塑造過太多「英雄」形象,但這還是第一次有機會塑造當代生活中真實存在的英雄。
「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普通的英雄,
其實是最值得歌頌的。」
——張涵予
或許因為從小在北京城的大院兒裡長大,張涵予對軍人一直充滿了崇敬與理解。他很能感受到,曾是空軍飛行員的川航機長劉傳建身上,那股軍人特有的責任感和危急時刻冷靜沉著的氣質。
對於機長這一職位,張涵予心中充滿了敬佩。特別是像劉傳健這樣技術過硬的機長,關鍵時刻所顯現的傑出專業技能和軍人的心理素質,是這次被譽為「史詩級迫降」和「不可能的任務」的迫降行動能夠完成的重要原因。
在被問到如何在電影中復原和詮釋這一過程時,張涵予談到其實事故從發生到降落過程只有短短 34 分鐘,但當風擋玻璃毫無徵兆破裂後駕駛員所面對的情況是 :萬米高空中每小時八九百公裡的飛行速度、零下幾十度的低溫、駕駛艙失壓導致強烈耳鳴、自動化設備均出現故障導致噪音非常大,無法看清儀錶盤也無法聽到無線電……在這樣極端的情況下,其實駕駛員完全沒有時間想太多,每一秒都精神高度集中和緊繃,為保障飛機的安全做最大努力。
為了拍攝電影,張涵予多次與劉傳健機長有過交流,拍攝過程中也會偶爾給他發微信詢問當時的具體情況,只為做到最大程度還原當時的場景。接觸下來,他感覺到劉機長是一個非常深沉、內斂的人,有著過硬的心理素質,面臨極端挑戰,依然可以做到臨危不亂,處理過程鎮定果斷,最終化險為夷,帶領飛機平安降落。在整個過程中,劉傳健本人其實並沒有大的情緒波動。在拍攝時,張涵予也著力想要將劉機長身上這些寶貴的特質傳遞出來。
張涵予也曾經私下問過劉傳健,事件發生時在零下幾十度的情況下只穿一件襯衫,是怎樣一種感受?劉傳健告訴他,在當時精神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其實他根本感覺不到寒冷。
張涵予笑說,自己這幾年就沒怎麼拍過舒服的戲 :《智取威虎山》裡體驗零下三四十度的極寒,《湄公河行動》的時候又在零上三四十度的叢林裡摸爬滾打,此次拍攝新片《中國機長》,他又接受了新的考驗 :為更好地重現真實情景,劇組重建了一座「飛機駕駛艙」,在片場配備了高壓液態管和高強度風筒,拍攝時會釋放最高達 10mpa 的氣壓(相當於100 公斤的壓力),最高時能噴出接近於 8 級大風的風力。張涵予透露自己在拍攝中,常常要經受人造狂風的考驗 :「每天喝風喝到飽,根本不想吃飯!」
為了拍攝需要,張涵予還曾在培訓飛行員的模擬駕駛艙裡接受過兩天的飛行培訓。培訓結束時,他已經可以用手動擋獨立完成模擬機的一次起降工作。當時特殊的情況下,飛機所有自動化作業系統已經失靈,儀錶盤也遭到了損壞,機長要安全將飛機帶回地面,所有的操作都需要手動進行。張涵予回憶,那時每天培訓幾乎都會練到滿頭大汗,因為手動駕駛飛機時,機長與副駕駛要同時監控飛行姿態、速度、導航、燃油狀態,設置飛機的構型還有和塔臺的通訊……全是非常專業的操作。這也更讓張涵予意識到機長的不易與其肩上所承擔的職責之重。
《中國機長》劇組訓練特輯
「什麼是英雄?其實很多時候英雄並沒有那麼雄壯。不一定是要炸碉堡、堵槍眼的人才叫做英雄。英雄很有可能就是在很多平凡崗位上默默無聞、堅守奉獻的普通人,他們可能一輩子這樣默默奉獻著,但也可能在某一個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為他人、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科學家、教師、緝毒警察、救火英雄、航天英雄……」張涵予如是說。
演過這麼多英雄,張涵予打心眼兒裡佩服、崇敬這些英雄人物。在他看來,這種內心的信任和熱情,也是自己能夠演好這些角色的基礎。但張涵予也說過,現實生活中的自己距離他塑造的這些英雄形象,其實相去甚遠。
「作為一個演員,其實我更願意去演離自己比較遠的一些角色。」張涵予這樣告訴記者。
現實生活中,他是一個沒事兒喜歡自己一個人待著的人,除了拍戲,可以「連家門都不出」。興趣愛好也特別「老北京」:京劇、古玩收藏(特別是明清家具),還養了幾隻德牧,對它們寵愛有加。
從初中就當起配音演員,再到中戲學習表演專業,畢業後的張涵予還當過十餘年的龍套演員,才蛻變成今日拿獎拿到手軟的「影帝」、中國一線影星。一路走來,這個許多人心目中的「鐵血硬漢」,其實並沒有人們想像那麼「硬」,但是他在銀幕中,也和那些英雄一樣,用盡全力完成屬於自己的任務——「這是一個演員的職責。」張涵予說。
張涵予:第應該是 1987、 1988 年那會兒的事兒,所以我對民航這些年來的發展還是深有感觸的。當年第一次坐的好像是英國產的一架小飛機,從北京飛呼和浩特,出差去內蒙古電影製片廠配音。當時還趕上下雨,一路上顛簸的呀,人都快顛散架了,耳朵也都震得聽不見了。說心裡話當時還是很害怕的。後來我也坐過蘇聯產的圖 -154,所以現在每每坐咱們民航舒適寬敞、先進的大飛機時,都還會感慨咱們民航的發展速度。
張涵予:國航。因為最早坐飛機就是乘坐國航航班,國航的航班也多,所以也是一種慣性吧。如果乘坐外航的話,我一般坐義大利航空的航班比較多,因為他們的航餐太好吃了!
張涵予:我一般在飛機上就是睡覺。幸運的是我在飛機上還挺能睡。
張涵予:因為經常坐飛機,難免遇到延誤,原因大多是天氣。原來遇到延誤我也著急,現在我不著急了——對於民航來說,安全是最重要的。當然,之前因為拍攝《中國機長》,我也跟著民航局去過機組探班,了解到提高航班準點率,也是近年來民航工作的一個重點。
電影《中國機長》根據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影片由劉偉強執導、李錦文監製,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雅玫、楊祺如、高戈主演,將於 9 月 30 日全國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