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坊 | 張涵予:機長是一架飛機的靈魂

2021-02-17 中國民航

從 2007 年成名作《集結號》中的穀子地、《智取威虎山 3D》裡的楊子榮以及《湄公河行動》中的緝毒隊長高剛、《紅海行動》中的海軍艦長高雲……在擔任《中國機長》男一號時,張涵予已經在銀幕上塑造過太多「英雄」形象,但這還是第一次有機會塑造當代生活中真實存在的英雄

「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普通的英雄,

其實是最值得歌頌的。」

——張涵予

或許因為從小在北京城的大院兒裡長大,張涵予對軍人一直充滿了崇敬與理解。他很能感受到,曾是空軍飛行員的川航機長劉傳建身上,那股軍人特有的責任感和危急時刻冷靜沉著的氣質。

對於機長這一職位,張涵予心中充滿了敬佩。特別是像劉傳健這樣技術過硬的機長,關鍵時刻所顯現的傑出專業技能和軍人的心理素質,是這次被譽為「史詩級迫降」和「不可能的任務」的迫降行動能夠完成的重要原因。

在被問到如何在電影中復原和詮釋這一過程時,張涵予談到其實事故從發生到降落過程只有短短 34 分鐘,但當風擋玻璃毫無徵兆破裂後駕駛員所面對的情況是 :萬米高空中每小時八九百公裡的飛行速度、零下幾十度的低溫、駕駛艙失壓導致強烈耳鳴、自動化設備均出現故障導致噪音非常大,無法看清儀錶盤也無法聽到無線電……在這樣極端的情況下,其實駕駛員完全沒有時間想太多,每一秒都精神高度集中和緊繃,為保障飛機的安全做最大努力。

為了拍攝電影,張涵予多次與劉傳健機長有過交流,拍攝過程中也會偶爾給他發微信詢問當時的具體情況,只為做到最大程度還原當時的場景。接觸下來,他感覺到劉機長是一個非常深沉、內斂的人,有著過硬的心理素質,面臨極端挑戰,依然可以做到臨危不亂,處理過程鎮定果斷,最終化險為夷,帶領飛機平安降落。在整個過程中,劉傳健本人其實並沒有大的情緒波動。在拍攝時,張涵予也著力想要將劉機長身上這些寶貴的特質傳遞出來。

張涵予也曾經私下問過劉傳健,事件發生時在零下幾十度的情況下只穿一件襯衫,是怎樣一種感受?劉傳健告訴他,在當時精神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其實他根本感覺不到寒冷。

張涵予笑說,自己這幾年就沒怎麼拍過舒服的戲 :《智取威虎山》裡體驗零下三四十度的極寒,《湄公河行動》的時候又在零上三四十度的叢林裡摸爬滾打,此次拍攝新片《中國機長》,他又接受了新的考驗 :為更好地重現真實情景,劇組重建了一座「飛機駕駛艙」,在片場配備了高壓液態管和高強度風筒,拍攝時會釋放最高達 10mpa 的氣壓(相當於100 公斤的壓力),最高時能噴出接近於 8 級大風的風力。張涵予透露自己在拍攝中,常常要經受人造狂風的考驗 :「每天喝風喝到飽,根本不想吃飯!」

為了拍攝需要,張涵予還曾在培訓飛行員的模擬駕駛艙裡接受過兩天的飛行培訓。培訓結束時,他已經可以用手動擋獨立完成模擬機的一次起降工作。當時特殊的情況下,飛機所有自動化作業系統已經失靈,儀錶盤也遭到了損壞,機長要安全將飛機帶回地面,所有的操作都需要手動進行。張涵予回憶,那時每天培訓幾乎都會練到滿頭大汗,因為手動駕駛飛機時,機長與副駕駛要同時監控飛行姿態、速度、導航、燃油狀態,設置飛機的構型還有和塔臺的通訊……全是非常專業的操作。這也更讓張涵予意識到機長的不易與其肩上所承擔的職責之重。

《中國機長》劇組訓練特輯

「什麼是英雄?其實很多時候英雄並沒有那麼雄壯。不一定是要炸碉堡、堵槍眼的人才叫做英雄。英雄很有可能就是在很多平凡崗位上默默無聞、堅守奉獻的普通人,他們可能一輩子這樣默默奉獻著,但也可能在某一個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為他人、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科學家、教師、緝毒警察、救火英雄、航天英雄……」張涵予如是說。

演過這麼多英雄,張涵予打心眼兒裡佩服、崇敬這些英雄人物。在他看來,這種內心的信任和熱情,也是自己能夠演好這些角色的基礎。但張涵予也說過,現實生活中的自己距離他塑造的這些英雄形象,其實相去甚遠。

「作為一個演員,其實我更願意去演離自己比較遠的一些角色。」張涵予這樣告訴記者。

現實生活中,他是一個沒事兒喜歡自己一個人待著的人,除了拍戲,可以「連家門都不出」。興趣愛好也特別「老北京」:京劇、古玩收藏(特別是明清家具),還養了幾隻德牧,對它們寵愛有加。

從初中就當起配音演員,再到中戲學習表演專業,畢業後的張涵予還當過十餘年的龍套演員,才蛻變成今日拿獎拿到手軟的「影帝」、中國一線影星。一路走來,這個許多人心目中的「鐵血硬漢」,其實並沒有人們想像那麼「硬」,但是他在銀幕中,也和那些英雄一樣,用盡全力完成屬於自己的任務——「這是一個演員的職責。」張涵予說。

張涵予:第應該是 1987、 1988 年那會兒的事兒,所以我對民航這些年來的發展還是深有感觸的。當年第一次坐的好像是英國產的一架小飛機,從北京飛呼和浩特,出差去內蒙古電影製片廠配音。當時還趕上下雨,一路上顛簸的呀,人都快顛散架了,耳朵也都震得聽不見了。說心裡話當時還是很害怕的。後來我也坐過蘇聯產的圖 -154,所以現在每每坐咱們民航舒適寬敞、先進的大飛機時,都還會感慨咱們民航的發展速度。

張涵予:國航。因為最早坐飛機就是乘坐國航航班,國航的航班也多,所以也是一種慣性吧。如果乘坐外航的話,我一般坐義大利航空的航班比較多,因為他們的航餐太好吃了!

張涵予:我一般在飛機上就是睡覺。幸運的是我在飛機上還挺能睡。

張涵予:因為經常坐飛機,難免遇到延誤,原因大多是天氣。原來遇到延誤我也著急,現在我不著急了——對於民航來說,安全是最重要的。當然,之前因為拍攝《中國機長》,我也跟著民航局去過機組探班,了解到提高航班準點率,也是近年來民航工作的一個重點。

電影《中國機長》根據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影片由劉偉強執導、李錦文監製,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雅玫、楊祺如、高戈主演,將於 9 月 30 日全國公映。

相關焦點

  • 「中國機長」張涵予能給人安全感
    》首映 主角原型「英雄機長」劉傳健對電影給予高度評價  「中國機長」張涵予能給人安全感  即將於9月30日上映的電影《中國機長》,9月25日在北京舉行了首映禮,導演劉偉強,監製李錦文,演員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雅玫、楊祺如、高戈,「英雄機長」劉傳健、第二機長梁鵬和副駕駛徐瑞辰也都出席了首映禮並跟張涵予、歐豪和杜江同臺。
  • 《中國機長》讓張涵予紅到美國,被留學生大讚:堪比《薩利機長》
    《中國機長》讓張涵予紅到美國,被留學生大讚:堪比《薩利機長》。上映第七天,《中國機長》的票房仍然在突飛猛進。繼昨日單日票房超過《我和我的祖國》,今天再次奪得單日票房冠軍。《中國機長》成為眾人關注的優秀電影,不僅贏得了國內觀眾的認可,而且還獲得了不少外國人的點讚。
  • 《中國機長》張涵予硬到天空,中國版的薩利機長是否吹捧過高?
    之後張涵予的硬漢形象,幾乎成了中國電影裡一道必不可少的「絕色」,不論是《老炮兒》、《湄公河行動》,還是由樣板戲改編的《智取威虎山》。隱忍、堅韌、不屈。而這一形象,毫無疑問將在張涵予領銜主演的《中國機長》裡面得到延續。
  • 張涵予歐豪《中國機長》為川航機長和所有機組人員打call
    雖然沒經歷過空難或者飛機故障,但是常坐飛機會遇到氣流顛簸和空乘的安撫,大概只有川航乘客本身才能夠體會到空難來臨是生命的起伏,也感謝川航把機組人員大家平安帶回!張涵予歐豪《中國機長》有人說這個職業就是圍城裡面的人掙扎想出來,外面的人拼死往裡進,剛開始飛的時候誰不是懷著滿腔熱血,時間一長就開始變得麻木,每天機械流水的操作,昏暗狹窄的機艙都讓人覺得精疲力盡,到最後終於守不住了,如今看到預告片真的讓我想起在烏魯木齊冰天雪地裡培訓的三個月,在廣州跳滑梯跳水大撤的演練,好感動!
  • 張涵予主演《中國機長》開機,劇情驚險:飛機起飛後玻璃碎裂
    近日,電影《中國機長》正式開機,電影主創人員齊聚開機儀式,場面十分紅火,吸引了大家的關注。《中國機長》根據此前「川航備降」事件改編,由劉偉強執導,張涵予、袁泉、歐豪、杜江等人主演,陣容十分強大。《中國機長》開機,演員們也是齊齊亮相,張涵予、歐豪、杜江等人同框,雖然現場的溫度比較低,但是氣氛十分火熱,各種水果、貢品,中間一隻烤乳豬十分的搶眼,這也是寄願電影能夠拍攝順利。
  • 111分鐘每分鐘都血脈噴張,張涵予的《中國機長》焉能不火?
    然,我最中意由張涵予出演的《中國機長》,這是一部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英雄機組的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體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而張涵予也因此解鎖了自己在電影史上的「海陸空」成就。
  • 《中國機長》主演張涵予:我拍每一部電影都差點「死」一回 | 專訪
    上映六天,《中國機長》突破15億票房,硬漢張涵予在片中塑造了「英雄機長」劉長健的形象。採訪中,張涵予表示他曾與現實中的「英雄機長」劉傳健有過多次溝通和交流,「盡力貼近角色,使出十二分的力去還原事件中的細節」。►《中國電影報》:您跟劉機長交流的時候,他有沒有說到什麼內容,是令您特別難忘或者感動的?
  • 看中國機長,有像我一樣覺得歐豪可笑,張涵予演技被低估的嗎?
    坐在飛機上與遊在深海中,給我同樣的感覺,我懼怕那種雙腳不能著地的不踏實感。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一直沒有學會遊泳的原因。我想,最後張涵予飾演的機長給他的那句話:你以後會是個好機長,這應該是最高的肯定了吧!但是但是,對不起,即便是在你飛出機艙,衣衫襤褸,臉也傷的不成樣子,我還是忍不住想笑你。我不知道為什麼,當時因為情況危急很緊張,心都是懸著的,但是每次看到關於你的鏡頭我都忍不住要笑,我知道這有點不「厚道」,但是,沒辦法啊!(尷尬)張涵予——有些人註定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向機長致敬!
  • 《中國機長》:一段航空史上幾乎不可能完成的飛行任務
    2018年5月14日6時25分,一架代號為3U8633的飛機從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起飛;這架原本是飛往拉薩的飛機,結果在起飛約40分鐘後再32100英尺高度巡航過程中,駕駛艙右座擋風玻璃破裂脫落,飛機瞬間發生快速減壓。
  • 《中國機長》張涵予挑戰英雄機長坦言壓力大:使出十二分力演好
    即將於9月30日上映的電影《中國機長》由「世界級民航史奇蹟」——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片中張涵予飾演的是《中國機長》的核心人物——機長劉長健,其原型正是四川航空3U8633航班責任機長劉傳健。
  • 《中國機長》西藏殺青 張涵予歐豪化解空中危機
    電影《中國機長》電影《中國機長》於冬與劉偉強合影電影《中國機長》合影電影《中國機長》導演劉偉強電影《中國機長》拉薩殺青由博納影業集團出品,劉偉強執導、李錦文監製的電影《中國機長》,日前在西藏拉薩完成全部拍攝,順利殺青。
  • 豆瓣7.0評分《中國機長》:機長在飛機駕駛艙都做了什麼?
    相信大家前段時間都看過《中國機長》這部電影吧,主演有張涵予、歐豪、袁泉、張天愛、李沁、雅玫等人。這部電影是根據四川航空真實事件改編的,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機組乘務長迅速組織空姐們安撫乘客情緒,英雄機長通過正確判斷和高超駕駛技術避免了空難的發生,一整個飛機的乘客毫髮無損,安全落地。
  • 《中國機長》朱亞文目睹了飛機失事,急忙說了五個字,走紅網絡
    國慶電影《中國機長》目前正在熱映,雖然之前觀眾們一直在質疑,但是自從該片上映以來,觀眾們不禁喜歡上了《中國機長》,並獲得了網友們的好評。影片中,張涵予飾演機長柳傳健。飛機失事後,經過近半個小時的努力,他終於從9300米的高空安全返回成都。
  • 看完《中國機長》,張涵予最後的三個「敬畏」更具深意和反思深度
    然而,我們在心裡對《中國機長》裡面的事和人,升起無限震撼和感動之餘,其實對張涵予飾演的劉長健機長在電影結尾時說的三個「敬畏」,更值得我們以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在心裡生起一些不得不有的反思和感悟。中國機長》電影的最開始,我們看到袁泉飾演的乘務長畢男,以及機長劉長健在登機之前,都會對下面的機組人員進行一個規章制度熟悉程度的檢測。
  • 《中國機長》核心班底再集結!這一次,「機長」張涵予換上了白大褂
    圖說:《中國機長》核心班底再集結 官方圖張涵予李晨發文致敬醫務工作者《中國醫生》集結了電影《中國機長》的核心班底,「機長」張涵予這次要換上白大褂。圖說:張涵予
  • 飛機起飛前機長和空姐在忙什麼?
    在有雷達的情況下,同一條航道兩架飛機前後需要相距40公裡,在沒有雷達的地區如西藏、新疆,兩架飛機間時間間距需要有十分鐘,也就是說一架飛機飛過,間隔十分鐘才有下一架飛機。」 梁斌介紹,同樣相似的,還有天空中的道路與高速公路一樣,也會遭遇「堵車」,航班無法按時起飛,造成延誤。飛機不能按時起飛的原因是多重的,航空管制、天氣原因、客機故障都會導致延誤。
  • 《中國機長》紀錄片川籍女導演:10年前曾親眼見證薩利機長迫降
    10年前 曾親眼見證薩利機長的迫降 很多人喜歡拿張涵予主演的《中國機長》和湯姆·漢克斯主演的的《薩利機長》「當時薩利機長迫降的哈德遜河就在紐約大學旁邊,我親眼看到了那架停在河中的飛機,同行的很多朋友還跑去拍照,所有人都對這個事情感到很不可思議。」甘露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或許正是因為這件事,才讓自己對後來的《中國機長》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感。
  • 《中國機長》的續集《中國醫生》開機,張涵予、李晨確認出演
    序言:2020年10月2日,張涵予在微博透露,電影《中國醫生》已於10月1日開機,稱該片是一部「向祖國獻禮、向中國每一位醫務工作者致敬的電影」。在視頻中可以看到:博納影業的老闆於冬,導演劉偉強,主演張涵予等亮相。
  • 「中國機長」張涵予實力詮釋民航人的「英雄本色」,超帥
    其中,電影《中國機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上映的短短6天的時間內,票房就突破了15億。不僅如此,近期的統計數據表明,該影片總票房已躍居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榜第六名,並有望繼續刷新紀錄!這一部讓中國影迷們既驚心動魄又感動流淚的愛國電影,因其題材的真實性,和全體卡司的精彩表演,獲得了觀影人的一致好評。當然,這其中「英雄機長」的扮演者張涵予,更是博得了大家的陣陣喝彩。
  • 導演劉偉強:拍《中國機長》,最大壓力是怎麼拍得好看
    一方面,劇組採訪了劉傳健機長及機組人員,詳細了解事件發生的經過和細節,併到成都、重慶、拉薩機場實地探訪。另一方面,在真實事件之外,編劇也進行了藝術加工,比如飛機怎麼開回去、在回去的路上如何設置擋路的「障礙」、機長怎麼想辦法繞過障礙,之後還會遇到什麼……這樣的設計給觀眾營造出一種「過了一關又一關」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