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紀錄片川籍女導演:10年前曾親眼見證薩利機長迫降

2021-01-08 騰訊網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3U8633,9名機組,119名乘客,離地9800米,34分鐘。」

如果說人的一生填滿了數字,那麼這串實實在在發生的數字,就是紀錄片《海闊天空》要講的故事。10月16日,由甘露執導的《中國機長》電影紀錄片《海闊天空》首章在騰訊、愛奇藝等平臺上線,不到一天時間點擊量就飆升過千萬,有網友說:「看完這部40分鐘的紀錄片,又想去刷一遍111分鐘的《中國機長》。」10月17日,人在北京的甘露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的獨家專訪,其間她分享了自己拍攝《海闊天空》的幕後和感受,「這部作品給我帶來的最大收穫,就是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

10年前 曾親眼見證薩利機長的迫降

很多人喜歡拿張涵予主演的《中國機長》和湯姆·漢克斯主演的的《薩利機長》做對比,兩部影片的主角都是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挽救所有乘客,而且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這兩部影片,在甘露心中都具有非常重的分量。

2009年1月,甘露首次赴美進行紀錄片的學術交流,當月的15日,她正在紐約大學訪問時,薩利機長駕駛的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成功迫降,機組和乘客全員無恙。「當時薩利機長迫降的哈德遜河就在紐約大學旁邊,我親眼看到了那架停在河中的飛機,同行的很多朋友還跑去拍照,所有人都對這個事情感到很不可思議。」甘露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或許正是因為這件事,才讓自己對後來的《中國機長》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感。

當然甘露接下拍攝《中國機長》紀錄片的活,還有其它幾個不得不說的重要原因,「這部電影導演是劉偉強,我從《建軍大業》開始和他合作,作為一名香港導演,他這幾年一直在內地拍攝主旋律影片,這是一個很吸引我的點;還有一個就是保利博納的於總(於冬)和我是多年的好朋友,去年5月14日,川航3U8633的事情發生後,他就想把這個感人故事拍成電影,然後他找到我一起參與。」

左起甘露 劉偉強 袁泉

而真正將甘露和《中國機長》綁定在一起的,竟然是這位女導演的「鄉愁」。甘露說:「我爸爸是重慶人,媽媽是成都人,川航3U8633從重慶起飛,迫降成都。我家也有親人在川航上班,每次我回成都,只要有川航的飛機,我基本不會考慮坐其它航班的。當時這個新聞發生後,我也是隨時在關注它的進展。」北漂已久的川妹子甘露,毫不猶豫的要把《中國機長》的紀錄片拍成一部有情懷的作品。

甘露和劉傳健等機組合影

10年後 用鏡頭記錄中國機長的閃亮

作為業內公認的「中國電影紀錄片第一人」,甘露在20歲的時候就開始跟拍張藝謀,《英雄》的紀錄片《緣起》是中國第一部獨立於電影之外發行的電影紀錄片,後來她又為《功夫之王》《赤壁》《龍門飛甲》《智取威虎山》等大片拍攝紀錄片。這麼多年的職業生涯,甘露掌鏡的20多部電影紀錄片見證了一個行業的發展,一個時代的變遷,而《中國機長》紀錄片《海闊天空》是其中非常獨特的一部。

左起袁泉 甘露 畢楠(乘務長原型)

《中國機長》的首章《那一天》時長40分鐘,以新聞紀實的方式,向觀眾展現了川航英雄機組處置空中特情的方方面面。片中既有電影《中國機長》的原型人物機長劉傳健、第二機長梁鵬、副駕駛員徐瑞辰,也有來自民航行業的各界專家對那起事件進行的專業解讀,還有劉偉強、張涵予等電影主創對電影重現事件的各自考量。不僅如此,紀錄片中還邀請到了當時乘坐8633航班的乘客,他們也描述了當時命懸一線的險境,分享自身驚慌失措的心理狀態。就像甘露所言:「我拍攝電影紀錄片,不僅僅是拍電影本身,而我更喜歡把鏡頭對準在普通人身上,比如第一章,我們並沒有神化劉傳健,他是一個英雄,也是一個平凡人;他是一名機長,也是一位父親。」

《海闊天空》的片頭裡,一隻蜻蜓和一架民航飛機反覆在畫面中切換,這讓人聯想起生命的輕盈與厚重,這個頗有隱喻的安排也出自甘露的創意。她說:「有一次我在機場旁邊就看到了漫天飛舞的蜻蜓,它們讓我想起了飛機。」甘露認為,不只是蜻蜓有生命,那些搭載著乘客的飛機同樣也有生命,這種感覺在那些機組人員,尤其是機長心裡應該是最為明顯。「拍片的時候,我經常聽到機長們把自己駕駛的飛機比喻成戀人,在他們眼中,飛機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活生生的。」

甘露工作照

在甘露的朋友圈裡有這樣一段話;「每個人都是孤獨發光的星體。真正的英雄,在歲月靜好時,是付出愛與溫暖的平凡人;在危機出現時,他們化為英雄挺身而出。世界上或許沒有什麼偶然,有的只是必然。」在接受採訪時,她又詮釋了《中國機長》紀錄片的精神內核:「這部作品和生命有關,表達了我們對生命的敬畏。」

甘露在拍攝過程中,也和不少扮演乘客的那些跟組演員有過很深入的聊天,「不少演員都是90後、95後,他們通過這次《中國機長》的拍攝,好像都感悟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以前他們認為生活更多的是那種按部就班,而現在覺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更重要。」

相關焦點

  • 《中國機長》、《薩利機長》與《迫降航班》
    其次,《薩利機長》和《中國機長》都聲稱自己基於真實事件,而《迫降航班》則是完全虛構的。但當我們實際上看過影片之後,不難發現最具感官刺激和表面上的戲劇性的那部,卻是《中國機長》。而出自導演功夫紮實老練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薩利機長》,看上去最為「寫實」,有著最為流暢舒適的觀感,因此也便具有了最有力的且最隱蔽的勸服力。在廓清了這個問題之後,我們才能夠試著揭露出潛伏在這三部影片視聽畫面之下的意圖。
  • 薩利機長和中國機長
    空難題材的電影比較少見,一是因為飛機作為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極少發生事故;二是因為一旦發生事故,機毀人亡是大概率事件,這種結局只適合拍成紀錄片(甚至還必須誌異)。想通過電影來講述一個關於機長的故事,倖存幾乎成了必要條件,而奇蹟並非總是發生。此外,從飛機發生故障到迫降成功,留給機長的有效時間本就極其短暫,把一個需要讀秒的段落擴展成電影劇本,難度不小。
  • 劉傳健被譽為中國版薩利機長 盤點銀幕上的英雄機長
    危急關頭,機長劉傳健在自動化設備失靈的的情況下,憑藉20年的飛行經驗和異於常人的心理素質,手動操作飛行杆,於7時40分左右,成功讓飛機備降在了成都雙流機場,期間只有短暫的20分鐘。事後,這位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生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成為了人們口中的英雄,被稱之為「中國版薩利機長」。
  • 《中國機長》與《薩利機長》,誰是你心中的英雄機長?
    《中國機長》和《薩利機長》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中國機長》根據川航3U8633航班緊急迫降事件改編;《薩利機長》根據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機長薩利的真實英雄事跡改編。一、同一主題:對生命的敬畏、對災難的恐懼《中國機長》與《薩利機長》描述了飛機在高空中遇到緊急突發情況,以機長為主的機組人員齊心協力克服困難,最終使飛機迫降成功的故事。同時,影片利用大量的剪輯手法為觀眾營造緊張感與壓迫感,用多種蒙太奇表現手法凸顯事故的緊迫。另外,對生命的敬畏、對災難的恐懼都使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感到驚險刺激。
  • 《薩利機長》的奇蹟!揭秘水上迫降有多難
    12月9日,電影Sully(《薩利機長》)在中國內地上映。
  • 紀錄片《海闊天空》川籍女導演:「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
    如果說人的一生填滿了數字,那麼這串實實在在發生的數字,就是紀錄片《海闊天空》要講的故事。10月16日,由甘露執導的《中國機長》電影紀錄片《海闊天空》首章在騰訊、愛奇藝等平臺上線,不到一天時間點擊量就飆升過千萬,有網友說:「看完這部40分鐘的紀錄片,又想去刷一遍111分鐘的《中國機長》。」
  • ταi真實 ‖ 《薩利機長》?
    15:27:10,飛機遭遇飛鳥撞擊,事故發生,此時飛機高度2938英尺。故事發生後第208秒,薩利機長將飛機成功迫降至哈德遜河上。155人全部生還,這個事件被稱為「哈德遜迫降奇蹟」。如視頻中的「208秒只是故事的開始」,薩利機長在成功迫降後被全社會譽為英雄,但卻遭到了NTSB(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調查。NTSB通過電腦進行事故重演,顯示薩利機長當時如果返回瓜迪亞機場或飛向備用機場是完全有可能的,而迫降在哈德遜河上其實才是最危險的選擇。
  • 同樣改編自真實航空事件,《中國機長》能否比肩《薩利機長》?
    30日,國慶檔三部主旋律電影《中國機長》、《攀登者》和《我和我的祖國》正式上映,《中國機長》首日斬獲票房1.10億,貓眼評分高達9.4分,僅次於《我和我的祖國》,位列當日票房榜第二名。《中國機長》故事根據川航3U8633航班緊急迫降事件改編,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在重慶飛拉薩的行程中,在9800米的高空中,駕駛艙右側風擋玻璃破損脫落,機艙失壓,機組人員臨危不亂化險為夷,這次事件被稱為「史詩級備降」。《中國機長》大幅度還原了飛機遇險緊急迫降的全過程,通過特效處理和情感渲染,讓觀眾仿佛親歷過一場災難。
  • 《中國機長》&《薩利機長》:都很好看
    它能出現在我的電腦裡,自然是因為當年看過《中國機長》,有人吐槽其劇情平淡,不如《薩利機長》,因而好奇而下載,後來因為忙碌,竟擱置許久,遂一觀。都是一場終究被機長與機組人員、乘客共同協作避免的空難,都一樣的驚心動魄,都改編自真實事件。
  • 《薩利機長》發布特輯 湯姆·漢克斯還原高空迫降
    原標題:「機長」湯姆·漢克斯還原高空迫降   即將於12月9日上映的空難大片《薩利機長》,昨天發布製作特輯,揭秘208秒迫降奇蹟背後的真相。作為今年引進內地的最後一部分帳大片,影片由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湯姆·漢克斯、艾倫·艾克哈特等人主演。
  • 《薩利機長》好看,《中國機長》真實
    險情持續時間又不那麼長,比如說影片中這一起,從事故發生到迫降成功,只有半個多小時。而且沒法把這半個小時每一分鐘都展現出來。這半小時裡,多半時間是機長在開飛機。總不能把他開飛機的全過程拍一遍吧。實際上能用的時間,會更短。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卡死了,怎麼拍成一兩個小時的影片,怎麼還能讓觀眾覺得好看。其實是個挺挑戰的事情。
  • 看湯姆·漢克斯如何演繹《薩利機長》
    駕駛艙機組人員在確認無法到達附近的兩個機場後,決定於哈德遜河河面進行迫降。最終飛機上共計155人全數生還,該事件也被稱為「哈德遜奇蹟」。 本期佳片《薩利機長》就是根據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發生的意外改編而成的電影。
  • 川航機長被稱中國版薩利機長 其實我們的迫降比電影難太多了!
    川航客機史詩級迫降不僅燃爆了國內,外媒也紛紛隔空打call!每日郵報則直呼機長為「英雄」!坐飛機前風擋破碎驚魂40分鐘遇上好機長還可以撿條命, 真的是英雄,關鍵時刻能夠作出此種舉動,需要多大的魄力,膽識。肩負著一百多條人命,這就是中國人!
  • 空難片中好評如潮的《薩利機長》,到底比《中國機長》好在哪?
    《薩利機長》是一部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湯姆·漢克斯主演的空難片,在豆瓣上獲得了8.3分的好評。《薩利機長》在豆瓣上的分類只寫了劇情片和傳記片。不過在雪夜看來,《薩利機長》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災難片和懸疑片。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2009年1月15日,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機長(湯姆·漢克斯飾)駕駛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在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成功迫降哈德遜河,拯救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故事。
  • 資訊《薩利機長》真實事件改編,揭秘迫降奇蹟!!!
    甚至包括薩利機長和他的副機長都曾經在這些蠻不講理的質問下開始懷疑自己,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做出了不正確的決定。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湯姆-漢克斯主演的史實改編之《薩利機長》(Sully)強勢空降,以3550萬美金拿下秋季頭冠。
  • 「影評」客觀公允的評價一下《中國機長》和《薩利機長》
    坦率來說,從藝術性的角度上看,《中國機長》是肯定不如《薩利機長》的,其實兩者的定位就完全不一樣,美國的《薩利機長》除了還原事件外主要還是側重於事件背後的故事,聽證會上的交鋒和機長的心理活動是導演重點著墨的地方,部分話題的探討具有較強的思想深度。而咱們的《中國機長》則更加商業化,光各種大大小小的明星就請了一大堆可見一斑。
  • 《薩利機長》:湯姆大叔還原了堪稱奇蹟的一次迫降
    預告中,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終於被完全展示在觀眾面前飛機起飛後薩利機長與副機長頗為輕鬆的聊天,怎料此時卻突然遭遇黑雁撞擊導致雙引擎失去動力,與機場塔臺取得聯繫後對方迅速提出多個意見,例如返回拉瓜迪亞機場、開往泰特波羅機場等
  • 網紅機長如何解讀《薩利機長》?
    這便是《薩利機長》裡的生死208秒中的一隅。故事根據2009年1月15日發生在美國紐約的真實事件改編,一起曾震驚世界的航空迫降。也是空難史上五大生還奇蹟之一:哈德遜奇蹟講述了1549客機遭遇鳥擊至使兩個引擎失去動力後,在機長果敢明智的決策下,緊急迫降在哈德遜河上,最終挽救了機上155名乘客的故事。全部倖存,無一遇難。
  • 為什麼說 「中國機長」與「薩利機長」毫無可比性
    因此,對此類極端空難事件感興趣的航空迷,多半都會看國家地理紀錄片《空中浩劫》華語片領域,在《中國機長》上映前,關於空難的題材,只有一部:2000年上映的《緊急迫降》(現在再看畫質有點渣)02影片主題不同拍攝《薩利機長》的導演,是明年即將年滿90歲的好萊塢傳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電影《薩利機長》一個靠譜機長和他的神隊友再現迫降奇蹟
    漢克斯)在全美航空1549號班擔任機長,飛機起飛兩分鐘後遭到飛鳥攻擊,兩架發動機全部熄火,薩利決定在哈德遜河上迫降,155人全數生還。美國華納兄弟出品,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阿甘正傳男主角湯姆·漢克斯合作的《薩利機長》已在本月9日在美國各大院線上映。如果是ACI的粉Sully絕對是今年最不容錯過的劇情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