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不是一個
游離於社會的群體,
他們是感受社會冷暖
最敏銳的群體。」
我校美術專業副教授李文靜如是說道
疫情期間
她以手中的畫筆
歌頌那些與死神爭奪生命
以仁心換人心的白衣天使
歌頌以小家換大家
以個體服從集體的高尚情懷
也歌頌立足本職工作
心懷天下的每一個普通人
人物名片
李文靜,駐馬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美術專業副教授,碩士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駐馬店市美協理事,黃淮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特聘教師,「雙師型」教師,兩次榮獲省教育廳「優秀輔導教師」稱號,多次在國家級和省級展覽中入選獲獎。
疫情期間,李文靜老師共創作 40幅抗疫作品,根據不同內容整理成四個系列:《民族脊梁》、《全民抗疫》、《「疫」線戰士》、《風雨過後》。作品先後被國畫家、搜狐、藝術頭條、《群言》雜誌等10多家媒體和期刊採用,點擊率超過8萬,受到廣泛好評,真正體現了一位高校教師和人物畫家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她說:「美術素有文藝宣傳的功能,在抗疫中,有太多可歌可泣的事跡需要藝術家去謳歌,我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一位有情懷、有社會擔當的人物畫家,此時不正是發揮我人物畫特長的大好時機嗎?」
▲毛筆速寫《生命之光》
▲毛筆速寫《平安歸來》
今年6月,李文靜老師因創作抗疫作品,被河南省民盟授予「抗疫先進個人」稱號。11月10日,中國畫《新農村建設》入選河南省第十九屆中國畫藝術展暨第六屆河南省中國畫學會學術展,被評為獲獎作品,此作品取材於汝南縣農村,表現了當前農民的幸福生活。▲榮譽證書
▲中國畫《新農村建設》136 cmx68cm
今年8月,李文靜老師的中國畫《馳援武漢》入選由農工黨中央辦公廳舉辦的慶祝中國農工民主黨成立90周年暨第二屆「美麗中國」美術攝影作品展(現場展),並在北京、南京、大連、鄭州、昆明、貴陽等六個城市巡展;11月,《馳援武漢》被民盟中央公開出版物《群言》第11期封底採用。
▲中國畫《馳援武漢》136cmx68cm
11月1日,李文靜老師的中國畫《天中傳承》,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出,該作品入選了由中國美協和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聯合主辦的第十屆「民族百花獎」中國各民族美術作品展(中國畫、油畫、版畫),作品被收藏。據了解,此展覽共收到全國各地投稿8890件,經過初評、複評,共有三個畫種的315件作品參展,中國畫入展147件。此作品取材於千年古縣汝南,汝南又稱天中,因此取名《天中傳承》。
▲中國畫《天中傳承》1.8米x1.8米
這麼多年來,李文靜老師一直言傳身教,教給學生的除了美術專業知識以外,更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拳拳的愛國熱情。
「我想,在祖國危難的時候,作為一名畫家,應該有情懷、有擔當,以手中的畫筆當武器,給人民以精神力量。這也是我作為老師,最想教給學生們的。」
- THE END -
圖片 | 李文靜提供
編輯 | 婁瑞楠
審核 | 陳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