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掘金(ID:gold1849) | 宇庭、DJ
版權聲明:本文首發於海外掘金(ID:gold1849),為原創作品,其他公眾號轉載此文時,需在正文前署作者名、標來源,並同時轉載文末二維碼,否則視作侵權。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10月9日接受《財經》專訪,公開提及匯改和減少外匯管制,呼籲放鬆外匯管制。這也是今年來高層首次直接、鮮明地提出放鬆外匯管制。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採訪出現在十九大召開的前一個周,時機耐人尋味。
周小川與外匯管制,一個是關乎貨幣政策走向的央行行長,一個是投資者心中永遠割捨不下的痛。此次採訪,兩者同框,不容忽視。這次採訪究竟釋放了什麼信號?我們先來看看周小川在採訪中到底聊了啥。
1
在採訪中,周小川表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在外匯管制很嚴重的情況下實現開放型經濟,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在匯率嚴重偏離均衡的情況下實現國內外市場的良好互動。
更直白一點就是說,要真正實現開放型經濟的目標,如果國家的外匯管制嚴重,匯率嚴重失衡,那麼開放型經濟也許就是空話。
這實際上很明確點破,外匯管制是暫時行為,從大方向來看,資本更寬鬆地流動是改革的重要指向。
至於改革的著力點在哪裡,周小川首次用「三駕馬車」的概念定義經濟對外開放。不是我們老生常談的投資、消費、出口,而是貿易和投資、匯率、外匯管制。周小川在採訪中這樣解釋他心中的三駕馬車。
周小川:很多新興市場經濟體特別是轉軌經濟體,基本上是從封閉型經濟轉向開放型經濟。一般而言,從不開放轉向開放的難處首先是匯率。在不開放的條件下,絕大多數時候匯率都處於不合理、不均衡的水平。
為此,外匯管理部門需要對用匯進行管制,而外匯管制又使對外開放的門打不太開,或是打開一點後又合上一點,甚至重新關上,時間長了就逼你下一步做出鮮明的體制選擇。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在外匯管制很嚴重的情況下實現開放型經濟,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在匯率嚴重偏離均衡的情況下實現國內外市場的良好互動。
...
廣義的對外開放包括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個方面,但最基礎的是經濟對外開放。在對外開放進程中,驅動因素有很多,從經濟領域的對外開放來看,我覺得有「三駕馬車」值得關注。哪「三駕馬車」呢?一是經濟對外開放主要體現為貿易投資對外開放;二是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方向是人民幣匯率更多由市場決定,逐步走向合理均衡;三是減少外匯管制,方便對外經濟活動,並逐步實現人民幣可自由使用或者較高可兌換性。可自由使用和可兌換這兩者大意是一致的,但並不等同。正是這「三駕馬車」拉著我們走了三十多年,今天走到這個裡程點。
...
從金融改革來看,對外開放的過程就是匯率趨向均衡、可兌換程度提高的過程。總體上,你想要什麼樣的開放程度,匯率機制和外匯體制就相應需要配合到什麼程度;反之,選擇了什麼樣的匯率機制和外匯體制,也基本決定了什麼樣的開放程度。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始終伴隨著外匯管制的逐步減少和匯率走向合理化。
...
本來人民幣還沒有完全做好國際化貨幣的準備,但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周邊國家和地區出現流動性緊縮,紛紛要求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和投資結算,人民幣加入SDR就是從這裡起步並加快推進的,應該說我們及時抓住了機遇。對改革來說,時間窗口很重要,有關配套措施有可能因倒逼而跟上。因此,有合適的時間窗口的時候就一定要抓住,錯過了時機,未來成本可能會更高,困難也會更多。
...
具體而言,對外開放、匯率制度改革、減少外匯管制要整體推進,不管各自速度如何,整個大方向是要往前的。這就需要注意時間窗口,有些改革遇到了合適的時間窗口就可以加速推進,有些改革沒有時間窗口就可能稍微緩一些。全球金融危機成為人民幣加入SDR的一個重要機遇。
現年69歲的周小川,是中國最重要的改革倡導者之一。在採訪中,他提示,「對改革來說,時間窗口很重要。因此,有合適的時間窗口的時候就一定要抓住,錯過了時機,未來成本可能會更高。」
事實上,除了周小川,另一位官員在今年早些時候也有過類似表態。
今年2月下旬,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正是國內嚴密監控海外投資,加強資本管制的時期。潘功勝表示,最近採取的限制資本外流的措施主要是針對可疑交易和腐敗交易,以及貨幣投機。
「最近採取的收緊措施主要是為了堵住漏洞、提高現行法律法規的執行力,並根除腐敗,而並非在不斷開放的形勢下,違背發展的一般趨勢。」
「我們堅持一個原則:打開的窗戶不會關上。外匯管理政策不會倒退,更不用說回到資本控制的老路上。」
周小川直接呼籲放鬆外匯管制,恰恰挑在臨近十九大之際說出,不僅僅是巧合,也是因為人民幣匯率和外匯儲備給了他主張放鬆資本管制的機會。
2
央行行長周小川釋放的重要信號,已經反映在了人民幣的走勢上。國慶以來,人民幣持續走強,針對主要貨幣的匯率都不斷上漲。
記得國慶前,人民幣兌美元還在下樓梯↓↓
但假期之後,接連兩天都傳來消息稱,人民幣又漲了!
就在今天,人民幣中間價又接近6.6,報6.584,上漲432點,連續兩日上漲,且創下6月1日以來的最大升幅。
常言道「金九銀十」,對於人民幣而言,在進入9月以來,它就一直上躥下跳,從未消停過。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近三年的跌勢已經出現了扭轉,兌美元已累計升值5%。
周小川釋放的放鬆外匯管制信號除了與近期的人民幣走勢交相呼應,中國央行外匯儲備額已經企穩,這也推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扭轉,讓周小川及其改革派同僚獲得了主張放鬆資本管制的機會。
10月9日央行公布9月外匯儲備為31085億美元,從今年2月開始八連漲,實現2014年6月以來最長連續增長時間。
(圖片來源:英倫投資客)
從上圖可以看出,中國外匯儲備已經接近去年10月份水平,外匯儲備的持續回升,也減輕了外匯管制的壓力。加上人民幣今年以來持續走強,因此一些希望政府放鬆資本管制以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呼聲又開始增強。
3
在周小川任期的大部分時間,他都支持金融自由化。
去年10月,他的努力得到認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式將人民幣定為官方儲備貨幣之一,與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同列。
今年10月份是人民幣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一周年。未來要想讓SDR對中國的實質意義大於象徵意義,周小川也認為,這意味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需要改革、外匯管制要逐步減少、人民幣自由使用程度要不斷提高」。因此,人民幣加入SDR不易,正如周小川所呼籲的那樣,未來中國一定會抓住現在的窗口時期。
下一步,金融改革的未竟之路在等待誰來完成?
「即使開放存在各種困難和潛在的危險,仍然需要堅持擴大開放的大方向,不斷推動有關政策改革。」這句話,正是周小川對後來者的寄語。
隨著外匯環境的改善,放鬆管制的聲音越來越多地出現。不過,何時放開,仍沒有明確時間表。從政策指向來看,現實主義思維仍佔上風。人民幣國際化誰都知道是必經之路,然而一旦出現資本外流的緊急情況,政策仍會馬上收縮。
我們知道行進的方向,但行進的速度仍屬未知。方向的判斷重於一切,剩下的交給耐心。全球投資的時代終會來臨。
還有很多粉絲沒養成點讚的好習慣,淘到一塊金不容易,點個讚唄~
長按識別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馬上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