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石刻唐書品書法文化!「主流融媒體看河南」記者團參訪千唐志齋

2020-12-28 河南頻道

新安地處豫西丘陵山區,歷為古都洛陽的畿輔之地,也是河洛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其境內河山壯麗,文物勝跡遍布全縣。

11月16日上午,「丈量五千年 蝶變黃河岸」主流融媒體沿黃探訪河南活動採訪團走進新安縣鐵門鎮,參訪千唐志齋博物館,觀覽石刻唐書,品讀書法文化。

千唐志齋為辛亥革命元老、愛國人士張鍅先生所建,是中國唯一的墓志銘博物館。所謂「墓誌」,是一塊刻滿文字的正方形青石,這塊薄薄的石片記述了死者的世系爵裡、平生經歷、配偶子嗣、卒葬時地等。

走進館內,鬥拱飛簷,磚雕石刻,圖案豐富,工藝精湛,古樸厚重氣息撲面而來。「這裡珍藏著2000多方自西晉、北魏、隋唐、宋元、明清乃至民國以來歷代墓誌碑刻,其中以唐人墓誌最多,僅舊藏唐代墓誌就有1100多方,因此被稱為千唐志齋。」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齋中所藏唐人墓誌自初唐的武德貞觀年起,到後唐的天復、天佑年止,凡三百年之年號,無不盡備;志主身份自相國、太尉至刺史、太守、處士名流、官娥才女、百姓雜家無所不包。「這些墓誌記載了唐人形形色色的社會活動,為研究唐代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是證史、糾史、補史的重要佐證。可以說是最原始的唐人博物館。」

《千唐志齋》不僅既是一部內容豐富的石刻唐書檔案館,還是研究唐代翰墨文章、書法藝術的資料寶庫,被稱為「書法聖地」。在滿牆琳琅滿目的志石上,褚遂良體、柳公權體的墓誌,王昌齡、狄仁傑、趙孟頫的書丹碑文,讓人目不暇接……你可以盡情享受唐人精美的書法藝術帶來的美感,更可以看到中國獨有的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館內收藏有唐代名相狄仁傑寫的《袁公瑜墓志銘》、唐代王昌齡手書的《陳頤墓誌》、著名書法家李邕的墓誌等,還有被稱為『近代三絕』的章太炎撰文、于右任書丹、吳昌碩篆刻的張鍅之父《張子溫墓志銘》等,都是書法中的珍品。」工作人員介紹。

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千唐志齋銘刻歷史光陰,承載華夏記憶,採訪團成員深受觸動。「對千唐志齋慕名已久,一直沒有來過,這次跟著看河南來到這裡,圓了心願,那麼多書法風格、石刻,很壯觀,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書法文化的源遠流長。」中國商報社記者高明舉說。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9月,由央視拍攝的專題紀錄片《千唐志齋》開機儀式在千唐志齋博物館舉行。通過對千唐志齋博物館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展示,展現中國書法,建立文化自信。(張倩)

相關焦點

  • 探訪鄭州「大花園」,聆聽黃河「大合唱」,主流融媒體沿黃看河南...
    胡楊說:「作為思想宣傳戰線的主陣地和文化產業的主力軍,讓我們發揮媒體擔當責任,宣傳好黃河兒女的優秀品質,講好黃河岸邊的生動故事,進一步挖掘黃河河南段生態保護之美、高質量發展之路,共同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東方今報社社長胡楊發言60多家融媒體組成採訪團 講好黃河岸邊的黃河故事澎湃新聞記者沈靚作為採訪團代表發言。
  • ...是文化,山山水水皆有故事|河南新安:文旅融合「融」出發展新氣象
    為積極推進文旅興縣戰略深入實施,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近年來,新安縣打破傳統路徑依賴,樹立全域旅遊理念,依託北部「四山一湖一集群」、南部「一帶一城一園區」、東部「一溝一域一特色」大格局,積極構建全域旅遊規劃體系,堅定不移推動文旅融合,為文化找「輪」、旅遊找「魂」,找準兩者之間的最大公約數、最佳連接點,宜融則融,能融盡融。
  • 主流融媒體聚焦鄭州惠濟:聆聽惠濟生態、產業、文化「黃河大合唱」
    主流融媒體聚焦鄭州惠濟:聆聽惠濟生態、產業、文化「黃河大合唱」金羊網  作者:  2020-11-17 11月17日,"丈量五千年 蝶變黃河岸"主流融媒體沿黃看河南鄭州惠濟站大型探訪活動在黃河灘邊正式啟動!
  • 澳門葡文英文媒體高層參訪團來豫考察交流
    原標題:澳門葡文英文媒體高層參訪團來豫考察交流  本報訊(記者王延輝)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6月17日,澳門葡文英文媒體高層參訪團來豫考察交流,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趙素萍在鄭州會見了以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葡文電視臺臺長彭祖匡為團長的參訪團一行。
  • 澳門葡文英文媒體參訪河南日報報業集團(1/12)
    2014年06月21日11:44來源:大河網責任編輯:張黎光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領導與澳門葡文英文媒體高層參訪團座談
  • 「聖地石華」大展揭開濟寧石刻書法的千古面紗
    濟寧新聞12月18日訊(記者 王立強)今天上午十點,第五屆「孔孟之鄉漢碑行」在濟寧市美術館拉開序幕,伴隨「聖地石華▪濟寧漢魏石刻書法大展」開展,揭開了濟寧石刻書法的千古面紗。這個大展第一次全面、系統、完整地將唐以前濟寧石刻書法以拓片形式集中展示在世人面前。
  • 北疆大學生融媒體校園記者團主題活動日——攜手走進旗縣級融媒體...
    北疆大學生融媒體校園記者團主題活動日——攜手走進旗縣級融媒體中心(玉泉區融媒體中心站) 2020-12-22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成功學院院長張鑫率團參訪臺灣育達大學(圖)
    河南成功學院院長張鑫率團參訪臺灣育達大學(圖) 2014年08月04日 11:26:42  來源:中國臺灣網
  • 中國楹聯學會參訪團蒞臨鹹水沽鎮考察指導
    中國楹聯學會參訪團蒞臨鹹水沽鎮考察指導 2020-11-16 2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各地如何歡慶豐收?大河網開展融媒大聯播 展現中原豐收「畫卷」
    大河網聯合河南多地宣傳部門、融媒體中心,開展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融媒大聯播,全媒體展示河南農業新發展、農民新風採、農村新變化。今年河南省中國農民豐收節慶典設置1個主會場活動、4個分會場活動,主會場設在開封市祥符區西姜寨,分會場設在平頂山市葉縣、鶴壁市淇縣、南陽市西峽縣和信陽市羅山縣。同時,多地也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歡慶活動,展農品、說農事、亮農景、話豐收 。
  • 40多家海內外主流媒體齊聚江門 訪尋僑鄉記憶 激發濱海活力
    「太美了」「有韻味」「不虛此行」……10月20—23日,40多家來自海內外的主流媒體記者齊聚江門,參加一年一度的大型媒體江門交流活動,他們對行程中所見所聞讚不絕口。今年媒體交流活動的主題是「訪尋僑鄉記憶,激發濱海活力」。
  • 百歲抗戰老兵郝柏村河南參訪紀事
    在郝柏村卸任之後,1999年起曾六次返回故鄉江蘇尋根祭祖,也到大陸多地參加活動、觀光參訪。在期頤之年,郝柏村率眾國民黨退役高級將領重返抗日戰場,傳承抗戰精神。由於河南歷史文化厚重,又是抗日戰爭重要戰場,郝柏村註定與河南有著不解之緣,細數來,郝柏村在人生最後的20年間曾五訪河南。2001年6月和2009年8月,郝柏村兩次分別前往洛陽、開封和安陽、三門峽等市參訪。
  • 澳門葡、英文媒體參訪團到訪我市 感受僑鄉魅力 深化江澳兩地交流
    江門日報訊 (記者/皇智堯) 12月11—12日,15名澳門葡、英文媒體負責人組成的參訪團到訪我市,先後參觀了開平碉樓與村落、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新會陳皮村、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感受僑鄉獨特魅力,深化江澳兩地交流。
  • 合肥市科技局領導、國家級媒體記者團來合肥京東方醫院調研採訪
    12月16日下午,合肥市外國專家局局長、黨組成員梁大群,合肥市科技局外國專家與科技人才管理服務處處長鄭基榮,新站區科技局副局長柴世全以及15位國家級媒體記者團抵達合肥京東方醫院,國家級媒體包括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 澳門新聞界江蘇參訪團來鎮考察訪問
    1月7日,由全國人大代表、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會長、澳門日報社社長陸波率領的澳門新聞界江蘇參訪團來鎮考察訪問。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鞏海濱會見了陸波一行。鞏海濱對陸波一行來鎮表示歡迎。他說,鎮江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創新創造之城。
  • 臺灣基隆市工商參訪團到煙臺參訪交流
    6月28日至29日,基隆市議員秦鉦率基隆市工商參訪團一行到煙臺參訪。  市臺港澳辦主任邢迎春會見了參訪團一行。邢迎春對客人的來訪表示歡迎,並向客人介紹了煙臺歷史文化、經濟發展、對臺交流合作情況,希望臺灣朋友在煙臺多看多感受,在醫藥健康、文化旅遊等領域加強合作、互利共贏。
  • 臺灣屏東鳳凰宮參訪團赴四川宜賓市參訪
    臺灣屏東鳳凰宮參訪團一行赴宜賓市參訪。(圖片來源:宜賓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3月11日宜賓消息 日前,臺灣屏東縣前縣長鄭永金率「臺灣屏東鳳凰宮參訪團」一行70人赴四川宜賓市參訪。宜賓市委副書記呂曉莉會見了參訪團。
  • 全網直播百餘場次 全國媒體看昆明直播「春城之約」
    12月10日至11日,「春城之約」全國媒體看昆明直播活動如期而至,50餘家參加2020中國融媒體發展論壇的主流媒體精英走進雲紡文創園,感受夜昆明繁華;走進安寧市,體驗溫泉康養小鎮的安逸;走進官渡區,感受老昆明味道與溼地魅力。
  • 八雅文化產業聯盟採風團走進河南信陽毛尖產區
    2020年10月5日,八雅文化產業聯盟採風團在八雅文化網創始人兼主編、八雅文化產業聯盟主席、中國八雅文化春節聯歡晚會發起人,總策劃兼總導演八雅先生劉永國帶領下走進河南信陽毛尖產區。八雅文化產業聯盟採風團河南信陽毛尖產區成員有北京信茶舍創始人陳敏女士及其老公方海波先生,八雅文化網書法藝術專業委員會委員、著名青年書法家林青先生,八雅文化網詩詞文化學術委員會委員
  • 臺灣臺中市和平區參訪團赴德清縣參訪交流
    臺灣臺中市和平區參訪團赴德清縣參訪交流 2017年05月27日 13:2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5月27日德清縣訊 5月25日下午,臺灣臺中市和平區區長林建堂率參訪團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