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石華」大展揭開濟寧石刻書法的千古面紗

2020-12-23 濟寧廣播電視臺

濟寧新聞12月18日訊(記者 王立強)今天上午十點,第五屆「孔孟之鄉漢碑行」在濟寧市美術館拉開序幕,伴隨「聖地石華▪濟寧漢魏石刻書法大展」開展,揭開了濟寧石刻書法的千古面紗。這個大展第一次全面、系統、完整地將唐以前濟寧石刻書法以拓片形式集中展示在世人面前。            

「聖地石華·濟寧漢魏石刻書法大展」是第五屆孔孟之鄉漢碑行的重頭戲,該展覽以拓片形式集中展出了唐以前的濟寧石刻書法,重點突出了漢魏石刻,整個展覽分為漢魏石刻、摩崖石刻、漢畫像石題記三大版塊,展出各類拓片百餘種。特別是葛山摩崖石刻拓片,第一次整體性呈現出葛山摩崖的真容,10幅27米的超長拓片從展廳天花板處瀑布般垂下,既壯觀又震撼。

據拓片收藏機構鄒魯美術館負責人高甫先生介紹:「葛山這套拓片拓自上世紀70年代,由於尺幅過大,一直沒有整體性展開過,更不要說展覽了。這次展覽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整體性展出,機會難得,非常值得好好欣賞一番。」

濟寧的石刻書法時代早,數量多;保存好,遺存集中;具有氣魄宏大,藝術水平獨高等特點。自宋代以來,一直倍受金石學家、書法家們的高度崇愛。最具代表性的一是漢魏碑刻,濟寧地區目前保存下來的有60多種,數量約佔全國總數的一半左右。其中早年出土的30多種,新近出土的30多種,見於著錄、原石已佚的65種。若加之殘碑和無確切年號者,總量約有140多通,是全國漢代碑刻分布最密集、最有整體感的地區。其書法面貌不僅具備當時書壇的各種類型:典型隸書如《乙瑛》《禮器》,通俗隸書如《萊子侯》《禳盜刻石》,行書隸書如《安國祠堂》《兩城永和題字》,美術隸書如《衡方碑》《景君銘》。各類型又自我獨立,相互影響,完美地展現出漢代書法有機整體發展演變的腳步和審美追求的華麗篇章。二是北朝摩崖刻經,主要分布在濟寧地區的汶上水牛山、兗州金口壩周圍寺院,以及鄒城嶧山、陽山、尖山、鐵山、岡山、葛山之上,是全國佛教刻經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有佛經、佛名、佛號、偈語、銘贊、題名、題記。參與刻經活動的人物有高僧、比丘、善男信女,還有朝廷高官、王妃貴族、名門後裔、佛教管理人員等。組織者兼書丹人,首推廣大鄉東嶺僧安道壹。他用二十多年的精力,在泰嶧山區與鄴都近畿23座山上,創作了81件作品。書法以隸書為骨架,更將篆、魏書因素巧妙地融合進來。字大如鬥,亦隸亦楷,字字洋溢著變革的氣息,給北朝滑向下坡的隸書藝術,注入了復古血液。為傳統書藝的復甦再生,進行了成功地探索。這些被稱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的作品,低眉合掌,若有道之士,氣韻穆穆,微妙圓通,有天下而不與。襯之以山林峭壁、流水鐘聲,作品不僅與大自然融在一起,更與佛教義理化通十力。其場面之博大,氣勢之恢宏,堪稱書史之絕。

「聖地石華·濟寧漢魏石刻書法大展」揭開的是濟寧石刻書法的千古面紗,堪稱一項前無古人的文化壯舉,有著獨特的人文底蘊和厚重的歷史承載,它以尋常百姓的「未知視角」切入,帶著人們走進一段探秘書法的奇妙之旅。            

梳理濟寧的石刻書法資源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因為這座文化寶庫過於宏大。山東省書協副主席、濟寧市書協主席、孔孟之鄉漢碑行負責人謝長偉介紹說:「這種難度不僅在於資源的宏大,還有全部收集起來的難度以及集中展示的困難。慶幸的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正當其時;特別是濟寧市美術館的落成使用,為展示石刻書法超長拓片提供了場館條件;並且這件事還得到以碑刻拓片為主題的鄒魯美術館的全力支持,正是因為得益於天時地利人和,『聖地石華·濟寧漢魏石刻書法大展』才得以圓夢。」            

濟寧作為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也是歷代石刻書法資源的富藏之地,尤其是漢魏石刻享譽天下,素有「中國漢碑半濟寧」「濟寧漢畫甲天下」的盛名。2016年11月,濟寧市書法家協會立足本土傳統文化資源優勢,攜手有關文化學者,創意、策劃、啟動、實施了「孔孟之鄉漢碑行」。            

孔孟之鄉漢碑行得到了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和濟寧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活動由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和中共濟寧市委宣傳部、濟寧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顧亞龍先生出席了首屆「孔孟之鄉漢碑行」開幕式。孔孟之鄉漢碑行,是濟寧的一件文化盛事,每年舉辦一次,五年五屆,先後舉辦了「全國隸書展暨中國漢碑與書法學術研討會」「山東當代隸書優秀作品展暨創作研討會」「全國當代隸書優秀作品邀請展暨當代隸書創作研討會」「山東省書協隸書委員會、山東省青年書協篆隸委員會隸書臨帖展」,以及今年舉辦的「聖地石華·濟寧漢魏石刻書法大展」。孔孟之鄉漢碑行組織大型訪碑活動4次,舉辦學術研討會3場,出版圖書6部,其中《孔孟之鄉漢碑行全國隸書展作品集》《孔孟之鄉漢碑行全國隸書展暨中國漢碑與書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孔孟之鄉漢碑行全國當代隸書優秀作品邀請展作品集》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發行。參加、參展作者遍及33個省市自治區,首屆漢碑行投稿作品4100餘件,其持續廣泛的影響逐漸覆蓋全國,所引發帶動的「訪碑濟寧」已經形成書法研學新潮。            

孔孟之鄉漢碑行是濟寧推廣傳統文化、講好濟寧故事的又一次努力和成功實踐。今天的「訪碑濟寧」業已成為一種文旅合一的互動,實踐證明,這樣的互動具有很強的粘性,它為濟寧圈來了一大批年輕粉絲,這對年輕人接受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意義深遠。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觀石刻唐書品書法文化!「主流融媒體看河南」記者團參訪千唐志齋
    11月16日上午,「丈量五千年 蝶變黃河岸」主流融媒體沿黃探訪河南活動採訪團走進新安縣鐵門鎮,參訪千唐志齋博物館,觀覽石刻唐書,品讀書法文化。千唐志齋為辛亥革命元老、愛國人士張鍅先生所建,是中國唯一的墓志銘博物館。所謂「墓誌」,是一塊刻滿文字的正方形青石,這塊薄薄的石片記述了死者的世系爵裡、平生經歷、配偶子嗣、卒葬時地等。
  • 顏真卿書法獎獲獎入展作品欣賞
    此次作品展展出的作品主題鮮明、內涵深刻、形式多樣,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吸引了眾多書法愛好者前來參觀。
  • 書法第一山:逍遙遊、能成其大、山輝川媚、氣象萬千的泰山石刻
    泰山如書,石刻是其中最直觀顯現的一部分,是泰山重要文化。歷代刻石有2500多處,絕對堪稱中國書法第一山。從秦始皇開始歷代帝王登封泰山的記錄,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佛教經文,對泰山的頌歌,令人目不暇接。泰山石刻傳達著東嶽泰山生發之意。
  • 王明志書法作品(3)
    王明志書法草書四條屏《念奴嬌·赤壁懷古》宋 · 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書法作品參加全國長城藝術節晉京展獲優秀獎,書法作品參加海峽兩岸書畫大展獲銅獎,中國書協全國楹聯書法大賽獲優秀獎,紀念草聖懷素誕辰全國書畫大賽獲金獎,慶祝建黨三十周年全國硬筆書法大展獲二等獎,當代老年書畫藝術精品展獲金獎,第二屆全國離退休老幹部書畫作品展獲金獎;「慈善中國,愛在水墨」中國書畫創作大展賽獲金獎,「嫦娥獎」海內外書法家邀請賽獲銀獎。
  • 全國最大的碑石博物館和書法藝術聖地——西安碑林博物館
    全國最大的碑石博物館和書法藝術聖地——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一座以收藏、展示和研究古代碑石墓誌及石刻藝術品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它的形成和發展跨越了900多年的歷程,並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成為全國最大的碑石博物館和書法藝術聖地。
  • 故宮蘇軾大展今天終於亮相:走近「千古風流人物」
    澎湃新聞獲悉,故宮600周年之際的特展「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今天終於亮相,並將於明天起正式對公眾開放。這一大展在去年底「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點活動」新聞發布會首次宣布後便一直受到公眾關注,也是故宮歷史上首次舉辦的蘇軾書畫特展。
  • 千古風流人物!故宮「蘇東坡大展」來了
    故宮博物院官網透露蘇東坡大展「千古風流人物」將於2020年9月1日開展至10月31日,趕緊買票吧!
  • 「儒韻華芳·大美鄉村」第四屆濟寧市女書畫家作品展開展!
    「儒韻華芳·大美鄉村」第四屆濟寧市女書畫家作品展開展!同時,特邀《中國書法》雜誌副總編輯趙際芳,著名書法家、蘭亭獎評委方放等名家作品10餘件。作品堅持「接地氣、有人氣」的創作思路,從廣闊的鄉村汲取素材養分,用書畫藝術的精美語言,展現改革開放四十年濟寧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詮釋新時代濟寧鄉村的華麗蛻變,生動描繪出鄉村振興的新氣象、新風貌。
  • 濃情淡墨瀟湘美——寫在第二屆湖南中青年書法大展開幕之際
    濃情淡墨瀟湘美 ——寫在第二屆湖南中青年書法大展開幕之際 、31幅優秀作品最終揭開神秘面紗。 今年,湖南中青年書法大展來到了第二屆。 如果說第一屆湖南中青年書法大展,為不具備「流量」的中青年書法藝術家打造了一個舞臺,溫柔呵護他們對書法藝術不倦追求的初心。
  • 濟寧新、老博物館同步開放 每日限額接待500人
    濟寧市博物館共有五個大型固定展覽,分別是以反映始祖文化、鄒魯文化、儒家文化、水滸文化為主線的歷史文明展;以展示「天下漢碑半濟寧」「濟寧漢畫甲天下」為主旨的石刻藝術展;展示濟寧古老大地上現存的反映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性遺存的人文勝跡展;以反映京杭大運河貫穿濟寧史實為基礎、以弘揚運河文化、振興濟寧經濟為宗旨的運河文化展;還有以數位化手段展示當代美麗濟寧的具有臨場性、
  • 佛光石韻-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精品展
    「佛光石韻——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精品展」由中華文化促進會全國非國有博物館協作體、大唐西市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全國非國有博物館協作體古代石刻專業委員會、ACBD大唐西市藝術品中心、陝西漢唐石刻博物館承辦
  • 濟寧廣播電視臺藝術培訓中心少兒書法微課堂精彩回顧
    濟寧廣播電視臺藝術培訓中心少兒書法微課堂精彩回顧 2020年12月23日10:42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陳凱
  • 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作品展示
    2020年周慧珺杯上海市楹聯書法大賽「一等獎」;2019年入展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2019年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2018年教學成果作品評審入選「前五十名」;2020年第八屆上海市民藝術大展一等獎;2019年上海市第八屆篆隸書法展優秀獎;2017年第三屆「魏碑聖地」 全國書法大賽大學組一等獎;
  • 央視百家講壇書法主講第一人於鍾華作客「城院大講堂」揭開中國...
    央視百家講壇書法主講第一人於鍾華作客「城院大講堂」揭開中國書法的神秘面紗 2020-11-06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揭開神秘西夏的面紗》正式出版
    《揭開神秘西夏的面紗》正式出版 20-11-11 09:04
  • 「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亮相故宮...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記者施雨岑)「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於9月1日在故宮文華殿與廣大觀眾見面,展覽共展出78件(套)8月31日,「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發布會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文華殿舉行,參會嘉賓在觀看展覽。 9月1日至10月30日, 「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共展出78件套文物精品,通過蘇軾及其師友的作品、受蘇軾影響和能夠反映其藝術思想的相關藝術作品,展現蘇軾的精神世界。
  • 【靈性之光】揭開幻相的面紗—冥想練習
    從擁抱靈性成長、連結你的大我,和與光的合作開始。在它們對你顯現的時候跨出小小的步伐,在和諧中與大自然和地球一起成長。如果你想同時具備喜悅、寧靜與愛的生活,靈性成長是你最重要的發展目標。 這個冥想的目的是揭開幻覺的面紗,看見真實。明白自己的真實,看清楚哪些是通往你的更高道途,哪些不是。 步驟:1、深呼吸,放鬆身體,並召喚光給自己。
  • 陝西日報訊 揭開柴窯「神秘面紗」 細說耀瓷「前世今生」 耀瓷小鎮:承古瓷雄風 展耀瓷新輝
    揭開柴窯「神秘面紗」 細說耀瓷「前世今生」耀瓷小鎮:
  • 「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在故宮...
    「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於2020年9月1日至10月30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蘇軾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他不但在詩文、書畫等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詣,同時因其高雅的生活品味與豁達的人生態度,而散發獨特的人格魅力。
  • 上海書法篆刻大展:呈現當下創作,獲獎入展者趨年輕化
    上海書法篆刻的傳承與創作以其實力一直受到關注,當下的上海書法與篆刻界的最新創作現狀與風格如何?12月18日下午,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澎湃新聞在現場了解到,展覽分中華藝術宮與上海文聯兩個展區,共展出244件作品,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此次展覽80、90後作者共80名,佔總數的43%,比上一屆高11個百分點,大展獲獎入展作者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