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是南唐後主李煜所寫《相見歡》中的一個句子,說的意思是人生中的長恨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就像是那東逝的河水,無休無止,沒有盡頭。是這個末帝在自己的亡國之痛中提煉出來的長嘆,就是他的人生。
但是在近代,有這樣一個女人,她的遭遇也許看起來遠遠不能夠和上面那個帝王相提並論。但是她個人的經歷也是幾近波折,也是可以夠得上這句詞的,唯一較好的地方就是她的晚年生活,是一個還算幸福的晚年。這個女人叫做王採玉
王採玉,清朝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生人。原名叫做王彩玉,浙江的奉化人。她的一生中,兩度喪服,三度喪子。但她之所以到如今又這麼多人知曉是因為她有一個兒子—蔣介石。我們來看看她的一生。
王採玉出生於一個不算富裕的家庭,是繼室所生。家中共有五子二女,王採玉即為幼女。在家中很是受寵,幼承父教,聰明伶俐。又有一雙靈巧之極的手,精於女工。後來父親於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病逝,家道就此落沒。王採玉悲苦的一生拉開了帷幕。
由於父親去世家中無一恆財,後來大弟弟有事嗜賭成性,小弟弟又精神有疾。王採玉只好拼命做工貼補家用。直到王採玉出嫁,這種生活才稍稍可以喘口氣兒。王採玉所嫁之人是隔壁鄉間的竺某,新婚時期二人的感情還算不錯。
只是好景不長, 過了新婚時期,丈夫的毛病就漸漸顯露。脾氣十分急躁,動輒打罵王採玉。王採玉一直是一個傳統女人,所以都是逆來順受。一直到第二年的春天,王採玉生下來一個兒子,夫妻兩都十分高興。但是生下來 不過數月就直接夭折了,王採玉悲痛萬分。
但是不幸是接踵而來的,當年秋天,當地突然爆發霍亂—傳染病,她的丈夫竺某就在這場瘟疫中病故了。婆家人請來算命先生,算命先生掐指一算,就說她家有一個「面有克夫克子」之相的人在家中,婆家人立刻就感覺是王採玉,就將它趕出來家門。
後來的王採玉接連喪子喪夫,心中萬念俱灰要遁入空門,22歲得王採玉在佛門之地帶髮修行,準備就此青燈古佛過一輩子。恰好這時候的堂兄正在蔣家店鋪做夥計,見東家正因為前妻去世而鬱鬱寡歡,而這邊堂妹也是一人生活,便決定為二人說和。
1886年,王採玉再次出價給蔣家店鋪的老闆蔣肇聰。雖然蔣肇聰比王採玉大了22歲,但是由於人生經歷重合竟也有些融洽,二人很是恩愛。接連生下二女二子,大兒子就是蔣介石。這些年夫妻相和兒女繞膝很是快活。但是又是一場該死的瘟疫,將她的第二任丈夫帶走了。
更加不幸的是在丈夫亡故後的四年,她的一兒一女也接連去世。一個人接連面對如此之大的打擊,她如何受得了。只好將所有的精神寄託都放在了僅剩的一兒一女身上,每日都不停地祈禱菩薩讓他僅剩的一兒一女無病無災,可以成才。
後來她的一雙兒女果然無病無災,雙雙成材。其子後來還成為了全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人物—國民黨總理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