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在浙江奉化有一戶姓王的人家,祖上本是大戶人家,但如今已經家道中落,不復往日榮光。王家有一女子王氏,聰敏好學,心靈手巧,為了補貼家用,王氏不得不輟學,做起了針線活。
王氏十八歲時便由父母作主嫁給了一位莊稼漢俞某,他儘管做事很能幹,但為人性格暴躁,動不動就對王氏又打又罵。王氏不堪忍受,多次跑回娘家哭訴,但吵架歸吵架,日子還是要過的,王氏第二年便生下了一個白胖的兒子,然而不幸的是,兒子沒多久便夭折了。王氏還沒有走出悲痛中,丈夫俞某也因染上疫病撒手人寰。
自此,王氏戴上了一頂「克夫克子」的帽子,受到鄉鄰的冷眼,後王氏回到娘家,不巧的是其父不久之後又病逝了。王氏萬念俱灰,感到人生之艱難,就此萌生了遁入空門的想法。而就在村子附近就有一個名為金竹庵的尼姑庵,王氏把遁入空門的想法告訴給了母親,其母明白王氏的心情,當即同意了王氏的請求。自此以後,王氏便進入金竹庵,成為了一位帶髮修行,每日吃齋念佛的尼姑。
到了金竹庵以後,王採玉發揮自己勤勞能幹的本性,將庵堂周圍收拾得乾乾淨淨,在田地裡種滿了蔬菜瓜果,自己一年四季的吃食都可以自給自足,一個人的日子過得也算是悠閒。
這一天,王採玉正在田中勞作,一個穿著道袍的算命先生從這裡路過,看到一個年輕的尼姑,便上前討了一碗水喝,善良的王採玉趕緊給他端了水來。
算命先生喝了水,又盯著王採玉的臉看了幾眼,然後便讚嘆道:「你日後必出貴子,晚年將光耀無比,貴不可言!」王採玉此時是尼姑的身份,聽到道士這樣說,覺得羞愧無比,馬上就掉頭跑回了庵堂。
不過,算命先生說了這句話沒過多久,王採玉就迎來了自己新的姻緣。她的堂哥賢棟在溪口玉泰鹽鋪蔣肇聰的家裡當夥計,蔣老闆剛剛喪妻,正在想著要續弦,堂哥聽說了這個消息,就想到了自己正在守寡的表妹,雖然已經出家,但卻是帶髮修行,於是便找到王採玉的母親來提親。
母親給王採玉說了這個想法之後,本來不想再嫁,但是聽說蔣肇聰也是兩次喪妻,被人說是有克妻之命,便覺得有惺惺相惜之感,經過兩年多時間,她心中的喪夫喪子之痛也衝淡了許多。
就這樣,23歲的王採玉便就嫁給了45歲的蔣肇聰為填房,而蔣家人也早就聽說了王採玉「必生貴子」的說法,再加上又是老夫少妻,作為經商大家族的蔣家,對這個兒媳婦很是看中。
蔣家人之盼望著王採玉再給蔣家生個兒子,果然,嫁入蔣家一年後,王採玉就給蔣家生下了一個兒子,幼名瑞元,後來改名為蔣中正,字介石。王採玉在蔣家的生活同樣是多災多難,之後公公和丈夫相繼離世,小女兒和小兒子也夭亡。
王採玉一個寡婦帶著長子瑞元和長女瑞蓮守著蔣家的三十畝田地生活,一心盼著兒子出人頭地,便將蔣介石送去讀書,後來還去了日本留學。接受了良好教育的蔣介石,之後參加國民黨,成為了一代梟雄,名字舉世聞名,而王採玉也驗證了算命先生當初說的那句話,晚年光耀富貴。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