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首播,開播至今半月有餘,收視率穩定在前三,豆瓣3.3萬觀眾打出8.3分評價。《三叉戟》,這部由呂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完全稱得上是年度黑馬刑偵劇。
飾演崔鐵軍的演員陳建斌50歲,出演徐國柱的演員董勇52歲,三人中年齡較小的飾演潘江海的郝平,年齡也已經50歲,只比陳建斌小几個月。在各種披著偶像劇內核的古偶、現代都市劇面前,《三叉戟》似乎基本沒有什麼優勢可言。
然而,「三叉戟」男團以老辣之勢,用質量贏得口碑和熱度,更是頻頻登上熱搜。就《三叉戟》這部劇談談優點和缺點,它原本可以做的更好。
①出色的劇本和選角打牢基礎 保障質量基本線
呂錚,80後作家,曾連續獲得四屆金盾文學獎,本身職業就是警察,對於偵探推理風格尤為擅長,其多部作品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如《獵狐行動》《巴士警探》等等,《三叉戟》又名《警察「老炮兒」》是呂錚2017年出版的作品,講述三名曾經破案無數的老警察,面對新型犯罪,再次披掛上陣齊心協力一舉擊破犯罪集團的故事。
三位「老炮兒」分別由陳建斌、董勇和潘江海飾演。「大背頭」崔鐵軍是智慧擔當,整體邏輯性強,擅長推理調度,能夠指揮,但是脾氣有點急,執拗;「大棍子」徐國柱是武力搭檔,人脈廣重義,有些暴脾氣;「大噴子」潘江海是團隊中的融合劑,雖然沒有老夏的協調能力,也能夠緩衝崔鐵軍和徐國柱兩大固執派的衝突,是團隊中的預審名提,擅長審訊,而且心細,但是也有缺點,說難聽點叫滑頭,說好聽點就是八面玲瓏。
角色定位明確,凝在一起是能夠屢破大案的神探組,散開則缺點和優點一樣明顯。在原來探組解散後,崔鐵軍被調到後勤處,徐國柱成了片警,潘江海靠一副鐵嘴也吃的開。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三叉戟男團坐在一起就像誤入相聲舞臺,徐國柱和崔鐵軍是逗哏,潘江海是捧哏。貼近生活化的表演,為原本嚴肅的題材增加不少追劇動力,三個看著嚴肅的中年大叔,奉獻出不少金句。
時過境遷,年輕探員成為主力,老三位因老夏出事再次聯手出山,雖然鬧了不少笑話,但是老派的探案方法沒有過時,三人再破大案,幕後牽連出來的小青成了漏網之魚。在招募探組後,三人報名前往,想為「三叉戟」正名,燃燒自己的能量,同時也想借勢揪出小青這位幕後BOSS。
②55秒的片頭不僅是彩蛋 更是三叉戟青春史
崔鐵軍、徐國柱、潘江海和老夏年輕時被分配在同個探組工作,老夏年紀長,負責後勤,三叉戟是破案主力。年輕時三個人意氣風發,為了維護正義,為了法律公正,為了各自的理想選擇從事警察行業。
從年輕氣盛到逐漸成熟,屢破要案後,四人站在沙灘旁為夥伴起名號,講述「大背頭」、「大棍子」、「大噴子」和「大撒把」的由來。
二冬子的案件後,三個人因為處理不當導致分道揚鑣。老夏在其後20年也為把三位凝在一起努力,但是聚在一起吃飯都是難題,直到出事,三叉戟才再次集合。
「大背頭」崔鐵軍被匪徒抓著頭髮按倒後,從油光發亮的背頭變成了短寸。徐國柱和崔鐵軍二十年互相沒有好臉色……三叉戟的過往都一一記錄在片頭短劇中,不僅承接上《三叉戟》正片的劇情,每部片頭短劇主角也是該集劇情側重點,同時為整部劇做足了鋪墊。
三叉戟男團年輕時和二冬子的歷史,隨著小青是二東子兒子的秘密揭開,這段20年的恩怨也浮出水面。徐國柱看到老相片合影,《三叉戟》的主線大案不僅僅是因為老夏那麼簡單,而是來自橫跨20年的惡意復仇。
閃回是電視劇、電影中常用的鏡頭,用來回溯時間。《三叉戟》並沒有採用閃回的形式大篇幅去描述老三位年輕時候的光榮歷史,而是採用的片頭短劇的形式展現,時長55秒左右,不僅僅是彩蛋,同時還是三叉戟的青春史和恩怨史,董虎、花兒、張華、二冬子這些角色年輕時的故事也全部補上。
③劇情推進有序,深挖出幕後BOSS
從老夏引出反派之一的小青,繼而三叉戟復出聯手進入經偵隊,從經偵案偵破,再次出明細中找到小青的線索,整個三叉戟案件安排循序漸進。三叉戟雖然從原本的禁毒隊被調離,進入經偵隊,但是幾件案件均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其中都有小青和黃有發的影子。
從案件開始,反派小青就以一種俯視的角度掌控一切,老夏入局是意外,小青進入三叉戟的生活範圍也是必然。作為耿二冬的兒子,小青早已經盯上董虎、崔鐵軍、潘江海,尤其是徐國柱,用循序漸進的案件展開形式,吊足了胃口。在黃有發身份同時揭開,三叉戟最終正面PK拉開。
①探案部分可以更加偏重,副線可刪減情感戲
回看今年的精品劇,郭京飛主演的《我是餘歡水》和正在熱播的《隱秘的角落》均是12集的篇幅,短小、精悍,符合現在觀眾的追劇特點。用犀利的開篇抓住觀眾,短短篇幅不僅要素多,而且更夠引起追劇動力和話題討論。作為懸疑、刑偵類題材,《三叉戟》相對更能體現優勢。
《三叉戟》共42集,每集45分鐘,在案件銜接環節更多的篇幅著墨的是董虎和女兒以及夏靜怡這兩條線。而這條線原本就是故事副線,在節奏上可以放快,精簡過去。尤其是夏靜怡這條副線,更多的作用在反派侵入三叉戟軟肋,但是夏靜怡的感情戲卻有些冗餘。夏靜怡對於黃有發來說,更多的是在掣肘三叉戟,讓夏靜怡擔任高管,和自己有牽連,另三叉戟有心理負擔。
探案是本劇的重頭戲,三叉戟用自己的方式去勘破案件,應該是本劇的重點,可以更加給予戲份增加比重。
②配角角色缺乏底蘊,和演技有關,但不能以偏概全
《三叉戟》即將收尾,小雪、夏靜怡、大孫也是被吐槽次數較多的角色。相比陳建斌、董勇、郝平、陶紅、胡可這些熟悉的演員,年輕演員不討喜不僅僅和演技有關係,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劇本也有部分原因。
小雪是「豪橫」董虎唯一的軟肋,小雪剛剛和董虎見面,一臉冰冷和不適應,轉頭就和董虎馬仔彪子在一起,原諒我一臉問號。原本牴觸董虎,卻對彪子送溫暖,甚至沒有任何緣由在彪子被董虎開了以後各種尋找,這是一見鍾情嗎?至少是缺乏說服力的,甚至相處的時間都不超過一天,這對於一個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女孩子來說反差不小。
相比之下,小雪對董虎的態度符合情理,對於這樣一位父親感情是複雜的。小青抓住董虎的軟肋,董虎因為女兒赴約,小青為耿二冬復仇。
夏靜怡堪稱本劇戲份最多的配角,因父親老夏出事回家,海歸高文憑,第一份工作被忽悠,第二份工作直接做上高管再次被忽悠,成為黃有發掣肘三叉戟的工具。除了和崔鐵軍兒子崔斌的感情,夏靜怡算是本劇的被忽悠擔當。就連國內畢業的崔斌都有疑心,夏靜怡從事自己專業的工作,卻沒有疑心,不是太有信心,就是編劇安排的不細心。
大孫是典型的眼高手低,相比隊長老田在勇鬥壞人後恢復智商,大孫不僅喜歡說閒話,連基本的辦事能力和邏輯沒有,他還是田隊的副手。
小雪、夏靜怡和大孫這類配角往往是承擔著「拉仇恨」兼顧「推動劇情」的定位,但是因為和本身主線劇情融合度不高,加上演員演技有限,所以經常會影響追劇觀感。配角是劇情的助推器,相當於劇情工具人的角色,單薄的角色定位就讓配角很難討喜,缺乏讓觀眾共情的底蘊。
《三叉戟》毫無疑問是本年度刑偵劇佳作,瑕難掩瑜,林楠、郭局、黃友發等配角出演增加陣容深度,出演潘江海女兒的小演員還因為這部戲剃光頭,收視率穩定在前三,豆瓣8.3分,也足以說明觀眾的認可度。
沒有流量明星,沒有炫酷的特技,甚至大部分也都是中年演員,質量是電視劇的生命線,也是吸引觀眾追劇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