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你們有沒有覺得陳生最近有點怪怪的?
接連好幾次的熱搜都是自己拋的梗,昨天發微博預告要搞大動作。
吼,今天就宣布入駐抖音了,還吹水說要把抖音盤下來。
別看他現在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前不久,才哭了波窮呢。
因為疫情的影響,他原定的線下演唱會全部取消(線上演唱會的收入他捐了),以至於好一陣子沒收入,還吐槽自己得了「荷包幹硬化」病。
不過,養活自己的積蓄還是有的。
誠然,這對陳奕迅來說也不是什麼糟糕透頂的事,畢竟之前總長時間處於工作狀態,趁這個機會抽離出來陪伴家裡人也挺有意思。
但,當擁有無數歌迷、一度無限接近華語樂壇頂點的陳奕迅都開始哭窮時,事情還是變得奇怪了起來。
陳生最近怪怪der?
陳奕迅這兩年鮮少出沒在公眾視野,熱搜都是靠自己「掙來」的,難不成是最近學會用5G衝浪了
?居然還玩起了抖音。
這背後有著諸多原因,疫情自不必說,音樂市場的持續低靡,還有流量明星新生代的不斷崛起。再加上陳奕迅自身作品的輸出放緩,話題度自然隨之走低。
放眼望去,往日的歌壇神級選手,大多是順著一條路徑在走:取得了頗高成就之後,開演唱會巡迴演出,進而唱作停擺,最後無心戀戰處於隱匿狀態。
所以陳奕迅最近出來頻發小「牢騷」、搞「大動作」,一代歌神是準備放手一搏了嗎?
異軍突起的現象級歌王
順風車上走
陳奕迅嶄露頭角,是在90年代末,他算是搭上了時代的順風車。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天王巨星輪番活躍在舞臺上,香港音樂在華語歌壇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而到了九十年代中後期,隨著巨星隕落,四大天王淡出歌壇,粵語歌壇之於華語音樂的影響力日漸削弱。
陳奕迅就是這個當口殺出來的黑馬。
那個年代出道機會鮮少門檻也高,想籤約公司當歌手,除了自組樂隊外,幾乎都得在比賽中拿到好名次才能拿到「入行通行證」。
與當下先籤約培訓再投送選秀機制截然相反,萬裡挑一的競爭尤為激烈,在人氣無法支配歌手「命運」,資方尚未介入的情勢下,各大歌唱比賽為香港樂壇輸送的拔尖人才不勝枚舉,張國榮、梅豔芳、張學友、李克勤、鄭秀文、李玟、楊千嬅都是憑藉過人的演唱實力受到認可,才有機會被公眾認識的。
1995年,陳奕迅參加無線舉辦的「第14屆新秀歌唱大賽」以冠軍身份出道。
出道3年,就成為商業電臺歌迷票選「最希望開紅館個唱歌手」;自1998年起陳奕迅連續12年拿到十大勁歌金曲獎;十度登頂「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銀獎、銅獎共計6次,你要知道這個獎項從開辦到停辦,一共才33屆。
他也是史上第二位臺灣金曲獎「三冠王」。
這些獎項背後,令他一騎絕塵的是諸多流傳甚廣的神作,哪怕是我父輩的人,都能隨口哼上出幾句《十年》。
2012年陳奕迅開DUO世界巡迴演唱會,他成為了首位站上倫敦The O2 Arena的華人歌手,門票開售那天「搶飛」的粉絲直接衝垮了人家的售票系統,20分鐘門票售罄,打破了Lady Gaga創下的記錄。2014年,陳奕迅受邀去韓國MAMA頒獎禮唱《浮誇》,現場甚至出現了大合唱盛況。
陳奕迅的業務能力,在我看來怎麼誇都不過分。
陳奕迅的嗓音辨識度極高,音色多變化,對音樂的那種高度掌控力是難以複製的,更難得的是他還國粵通吃。他追求的是那種舉重若輕微妙的平衡感,所以本可以炫技的段落,幻化成了訴說與深情。他也更樂意把一首原本尖酸的歌,演繹成低沉自省。
對許多歌迷來說,Eason的演唱水準早就超越了「行走的CD」,他本人更像是一套精密的音樂處理系統。經由他演繹過的作品,都有著他的烙印。唱現場,他會加點即興的表演,時常會出現一個含笑酥麻的小眼神,唱到酣暢時,你能很輕易捕捉到他面露滿意之色。
陳奕迅在樂壇的拔尖地位,是他用自己的天賦和對音樂的熱忱換來的。哪怕用最誇張的肢體動作,也很難把陳奕迅的演繹歸結成「賣弄技巧」。
他眼神裡流露出來的豐沛情感與嗓音渾然天成,唱幾句就能撩撥到人的心弦,即使是張口即來的清唱,也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
你很難見到一個歌手,在嗓音沙啞的時候,還能唱滿整場演唱會,並且全情投入在自己表演裡的。你會覺得,啞嗓是為他錦上添的花。忍不住要放現場給你們看,是無法重現的震撼觀感。
陳奕迅《浮誇》2010DUO演唱會 現場版
陳奕迅要實績有實績,要人氣有人氣,各方資源紛至沓來,戲約不斷。那時候的陳奕迅已經出落成了巨星模樣。
在光環籠罩下,他倒是沒什麼架子要端,展現更多的是縈繞在他身上玩世不恭、跳脫鬼馬不受規則約束的氣氛。對粉絲來說,這就是Eason的魅力所在。
陳奕迅討人喜歡,是自帶的特質。在涉世未深的時候,就已經顯露出來,有教養懂禮貌又很健談。
他們一起參加了新秀大賽,剛見到陳奕迅的楊千嬅內心os:這個人這麼奇怪的?陳奕迅話癆嘛,閒不住就在候場的時候跟她聊天,兩個人慢慢就熟絡起來。兩個新人生澀的表演還歷歷在目,初代粉絲已為人父母。
一晃眼,這已經是他們相識的25周年了。老朋友轉戰抖音,楊千嬅自然要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陳生還要提問楊千嬅,拐彎抹角逼人家誇自己唉!
而後期,鬼馬癲狂的一面才徐徐延展開。他看似張揚浮誇,內裡又羞澀靦腆,一個隨心所欲的人,呈現出了本真的面貌。他也因此收穫了不少「性格粉」。
旁人面對記者提問,多半會一本正經作答畢竟是公眾人物得考慮自身體面,他不,就是搖著腦袋給大家兜了個底。被問十七八歲在做什麼,別的明星回答的是準備考學,調皮一點的頂多就說暗戀女生,可他說「做夢咯」,多麼沁人心脾又推心置腹。
陳奕迅總說自己是「話癆」。他也並不把羨慕、好奇這些情緒藏在身後,會縮著脖子很八卦地問記者蕭敬騰是不是很有錢。
被告知蕭敬騰房子價值一億多的時候,吃驚地像個孩子。(喂!你能不能有點巨星氣派啊?)
他又很平易近人,對粉絲有著別樣的呵護。
陳奕迅最著名的寵粉片段就是打車遇到的司機是自己的粉絲,在車上就開起了「live」。你們以為這事兒到這裡就結束了嗎?後來,他出了首歌叫《披風》,訴說每個人都是自己內心的英雄。這是他給予「平凡人」的鼓勵。
他幫粉絲跟領導請假,對方同意之後,還妥帖地誇領導人好。在紅館開演唱會,三次返場,超時被罰款也不在意,那天一直唱到凌晨一點才盡興而歸。烤串店老闆為了攬生意擅自用了他的名字,他也不生氣,還專門跑去照顧人家生意。後來那店黃了,他搓著小手竊喜,說自己早就拿到了老闆的電話。
業務能打,人氣旺,陳生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7月他在維港開了兩場「Live is so much better with Music Eason Chan Charity Concert」,分別在日出跟黃昏時分進行,浪漫到不行。早場音樂會直播28分鐘,在線超700萬人觀看。
也只有陳奕迅能讓人周末六點起床。
面對流量時代的衝擊
是否會感到恐懼?
隨著年齡的增長,陳奕迅出歌的節奏開始放緩。算起來,他已經有兩年沒有發過新專輯了。
最新單曲《致明日的舞》10月上線,是在疫情席捲的背景下,想要溫暖人心。從mv到花絮,滿滿的都是暖意。
從新歌也不難發現,他自己有著滿滿的表達欲,關懷、愛意、期待、自省,可落實到作品上,聽著就好難。
陳奕迅一度被譽為「粵語歌壇的希望」,出道時就被梅豔芳寄予厚望。
2003年梅豔芳開告別演唱會,陳奕迅是她的第一位助演嘉賓。梅姐對陳奕迅毫不吝惜讚美之詞。
也就在這一年,陳奕迅的專輯《黑·白·灰》問世,《十年》一舉衝開了內地市場的大門,同時也開啟了KTV十幾年霸屏之路。
而「振興粵語歌壇,怎麼能只靠一個人」,哪怕是在能保持高水準產出的階段也倍感壓力。他在採訪中不止一次吐露過自己的寂寞。想要振興粵語樂壇,似乎方向還略顯模糊。
而對比當下陳奕迅與流量時代又有著隔閡。當下飯圈大興為愛豆氪金打榜,流量明星們在各個領域舞到翻飛。EF(包括我自己在內)更看重的是他的歌曲跟作品,所以在為愛打call的場域裡,顯得十分克制。
身段至此,倒也不是Eason沒得吹,只是近年來沒出現比肩《十年》、《浮誇》這樣的大爆款。粉絲翹首以待,盼著他出新歌新碟,大家相信陳奕迅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說話」。
Eason有首歌叫《無條件》,裡面有句歌詞是「當潮流愛新鮮,當旁人愛標籤,幸得伴著你我,是窩心的自然」,這是唱給歌迷最真切的交底。
可另一端,陳奕迅要面對的是歌迷斷層。
他的歌撫慰著一代人,可時下的年輕人永遠在追求新鮮。這是所有歌手、演員都要面對的問題。
年輕人們對Eason或許不一定有如我輩一般的熱情。嗑顏的孩子們,大概很難從外形上對他產生太大的興趣,畢竟現在美顏鮮肉如此多。而Eason以往的歌,也需要有一定人生閱歷才容易聽懂,所以他現在似乎跟年輕人之間有壁。加上原始歌迷隨著年齡的增大,打Call的形式也收斂了起來,缺乏激情,很難像年輕人一樣瘋狂地碼數據自嗨。
而新歌迷尚未生成,沒有找到迷上他的入口。至此,陳生跟聽眾之間也產生了一些距離。
所以,就算是陳奕迅,想要長久地走穩演藝事業也並不那麼容易。
走出舒適圈,
為的是那一點不甘和期待
陳奕迅自然知道吸納是靈感的必要來源。
他生性敏感,出門會仔細觀察小動物;去路邊攤,會察覺人家的排灌管道走向。他意識到自己需要更多接地氣的觸角,來給自己的作品注入新的活力。
Eason自然是很享受跟粉絲的直面互動的,也很珍惜自己的歌迷,礙於以前渠道比較固化單一,這種機會少之又少。誠然,已經晉升為前輩級歌手的他面臨粉絲斷層,但不可否認依舊有著很多人愛著他,而這群人,早已把Eason當作一位精神上的老友。所以,陳奕迅在出道25周年之際入駐抖音,恰好合了這群「老朋友」們的意,畢竟「老喜劇人」陳生的有趣,動態才有靈魂。
歌神來到抖音,毫無意外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演藝圈一眾好友集體列隊歡迎,給足了這位剛剛入坑抖音的新手玩家極大的牌面。
首先說說黃宗澤。黃宗澤對《K歌之王》是有心理陰影的。2009年,在《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Bosco被抽到上臺跟陳奕迅合唱《K歌之王》。
Eason唱完Bosco接,key那麼高,他越努力調越跑偏,最後整段垮掉真的是太慘了。這一段成為了他日後十年被人搜索次數最多的經典車禍場面。
Bosco回憶說Eason人很好,還鼓勵他「沒事的,唱吧」,可惜最後自己還是大跑調。
去年他自己出了首歌叫《發夢之王》,要一雪前恥。
陳奕迅在抖音初來乍到,Bosco感覺是要擺Eason一道呀!假裝要掏槍喔,不曉得Eason看到他背過手的剎那,會是什麼表情呢?
吼,當然是比回心吶
另外不得不說一下楊超越,超越妹妹和陳奕迅的淵源大概要從2年的一首《shall we talk》說起,彼時楊超越在《明日之子》裡作為特邀嘉賓演出唱的就是這首歌,大約在那個時候她就已經埋下了對自己偶像的嚮往之心。
像每一個迷妹追星一樣,總是離自己的偶像太遠太遠,然而在今年的貓晚裡超越妹妹終於和自己的偶像在同一個舞臺演出,感覺兩個人的距離又離得近了一丟丟。
講真好運像是玄學一樣,總是接二連三,如今陳奕迅來到抖音,超越妹妹終於可以實現近距離追星的願望!你看,完美實現同框!
然後楊超越就被翻牌子了!!!
鄧紫棋就比較搞笑了。她喜歡陳奕迅是被前任同化,前任的聲音很像陳奕迅,她就開始喜歡陳奕迅。
而他們倆的交集可以一直追溯到16年前,13歲的鄧紫棋跟陳奕迅一起拍過公益廣告。
「你會不會突然地出現,在我的抖音裡面」,這樣直白有趣地翻唱,是鄧紫棋沒錯了!
Eason這不就來了嘛~
年輕人就是膽子肥,李雪琴的「歡迎」估計是令Eason最扎心的。eason前幾天在貓晚上唱《陪你度過漫長歲月》,唱得溫暖動人,但還是不出意外的忘詞了,他的忘詞也又一次上了熱搜,而李雪琴也是操碎了心,直接送上記憶大法,這樣的歡迎方式確實很實在了!
潘長江老師就更拼了,作為一名老藝術家,絲毫不忘自己的諧星本體,全套道具,演技全開,上演了全網最費臉的模仿:陳奕迅髮際線暴露的源頭——跳傘自拍。
潘長江老師當場被陳生本人抓包了!!
我猜陳生入駐了抖音,應該是想要實現「破壁」的。年輕人不懂我?那我就自己走向他們。Eason最在行的不就是吹吹水癲狂瘋鬧嘛,唱歌什麼的就是個副業
。
陳奕迅看似神經大條,可他很愛惜羽毛。他沒在紅極一時的時候鬆懈過,持續高產了十幾年,始終在精進技藝。到了46歲他也不甘心,所以試圖走出舒適圈,想方設法拓寬自己的視野,極力想要突破事業上的瓶頸。
身在圈內,無論是早已封神的唱將,還是初出茅廬的新秀,尋求的不過是個「記憶點」。陳奕迅的記憶點已經足夠撐滿他的演藝道路,他早已經擺脫了得獎口碑這種表面的風光,走到了更高階:專注地做音樂,輸出自己的價值信條,在滿足市場的同時也取悅自己。
令大眾「有記憶」的人是很多,可有「人味」的巨星鳳毛麟角。正是Eason細膩的觀察力跟不吝體面的表露,讓他「人味」甚濃。此番入駐抖音,似乎是想要更多的去展示自己歌神之餘充滿「人味」的放鬆、普通的一面。
陳生大約是這個時代裡為數不多樂意在大眾面前袒露真實自己的巨星,他也曾疑惑過人到40是不是該成熟穩重點,後來他洞悉到自己本就如此,「瘋癲」就是他的真實面,那就不如跟大家一起玩到嗨玩到盡興。
古話說,「窮」則思變。這位伴隨過無數人青春,卻又在近年略顯沉寂的歌神,來到一個似乎能無時不刻完整展示自己的舞臺,「這次玩很嗨」,還能怎麼嗨,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