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蘇聯女演員古利婭,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中英勇犧牲

2020-11-02 電影中的歷史

在蘇聯衛國戰爭初期,由於形勢緊迫,許多蘇聯電影工作者也都投入到反擊德國人的戰鬥中,今天介紹的是一位犧牲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的蘇聯年輕電影女演員古利婭·科羅萊娃(Гуля Королева),她當時在蘇聯名聲如此之大,以至於出現了專門以她名字命名的學校和街道,她的壯舉也多次被刊登在各種報紙和書籍中,甚至還拍攝了一部關於她生平的傳記電影《第四高度》(Chetvyortaya vysota,1978)來以示紀念。

電影《第四高度》海報和dvd

古利婭於1922年9月9日出生在蘇聯首都莫斯科,3歲起就開始出演電影《喀什坦卡》,5歲時出演電影《梁贊婦女》,作為這麼年幼的女演員,在當時的全世界電影界都是極其罕見的。她當時的名字是馬裡奧內拉(Marionella),不過因為拍電影時大家都叫她古利婭,最後反而改成了這個名字。據古利婭的母親卓婭·米哈伊洛夫娜回憶,古利婭小時候非常的堅強,從未因困難而大哭,總是散發出一種毫不掩飾的樂觀情緒。

1932年古利婭的父母分居,她和母親一起搬到基輔居住,但古利婭也一直與父親保持著定期的信件通訊。她的演藝事業依然未受影響,1935年古利婭又出演了影片《遊擊隊的女兒》,她在片中出演一位農民出身的少女,為了完成劇情要求,古利婭還臨時學習了騎馬的所有基礎知識,成為了一名不錯的騎手。1936年,古利婭又在電影《我愛》中飾演了一位礦工的孫女瓦卡,一同出演過該片的演員奇斯季亞科夫回憶道,在拍攝片中葬禮部分的戲份時,他感覺古利婭所表演的哭泣簡直是發自內心般的真實。

電影《梁贊婦女》中的古利婭

1940年,古利婭考入基輔灌溉與墾殖研究所,她夢想通過學習成為一名優秀的農業技術人才大,但很快,蘇德戰爭的突然爆發擊碎了許多像她一樣的年輕人的未來夢想。此時的古利婭正懷著第二任丈夫的孩子(第一任丈夫阿列克謝·皮亞塔科夫因為酗酒過度,古利婭才不得不離開他),她因農業學校學生的身份,被疏散到西伯利亞的烏髮法,並在那裡生下了大兒子亞歷山大和小兒子薩沙,亞歷山大後來長成一位優秀的麻醉師。

1942年春,一個噩耗傳來,古利婭的丈夫阿卡迪·卡贊斯基在前線的一次戰鬥中英勇犧牲,為了替自己的丈夫報仇,也為了保衛自己的祖國,古利婭毅然決定報名參軍,並把兩個孩子丟在烏法。雖然一開始軍事糧食委員會很難做出將她送往前線的決定。但她最終還是說服了他們。

戰前的古利婭

當1942年夏的史達林格勒大會戰爆發時,古利婭已經是蘇軍第214步兵師的一名醫護兵。史達林格勒大會戰作為蘇德戰場的轉折之戰,戰況異常激烈,古利婭在戰場上自然也非常繁忙,有許多被受了重傷的蘇軍士兵等著她去救治和轉移。為了振奮戰友們的士氣,古利婭充分發揚了自己的表演天賦,在閒暇之餘來一段即興表演,來提高他們的士氣。

1942年11月23日(也有說是24日),令人擔心的事情終於發了,在距離史達林格勒Panshino農場不遠的56.8高地的激戰中,古利婭所在部隊指揮官在戰鬥中不幸犧牲,在這關鍵時刻,古利婭注意到戰士們開始呈現出混亂徵兆,為了避免部隊潰敗,古利婭在幾秒鐘內做出了一個影響她一生的決定——帶領剩下的戰士們毅然衝向德軍。

古利婭(左一)與戰友合影

雖然古利婭只是個醫護兵,但在這樣緊急的狀況下,其他戰士也都自發得跟著她發起衝鋒。古利婭發起的這次衝鋒最終拯救了她的戰友們,有100多人突破了德軍的陣地並平安無事,但古利婭卻不幸永遠的倒下了。據參加過這次戰鬥的其他戰友們描述,古利婭只帶著一捆手榴彈率先衝向敵人,一下子炸死了15名德國士兵,但她自己也被德軍子彈擊中,當場犧牲。

古利婭犧牲後,在她犧牲的地方立起了一塊紀念碑,她同時也於1943年1月9日被追授紅旗勳章。女作家伊莉娜·雅亞則撰寫了一部關於古利婭生平的傳記小說《第四高度》,詳細介紹了她生平經歷過的各種事件,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涉及戰爭主題。書名《四個高度》暗示古利婭一生中所需要翻越的四道坎: 表演中所遇到的障礙、考大學研究研究理科課程時遇到的障礙、參軍訓練中如何從高塔跳下時的障礙,以及在史達林格勒前線最後關頭遇到的障礙。

電影《第四高度》中的古利婭,扮演者是年僅21歲的蘇聯女演員奧爾加·阿傑耶娃

1978年,蘇聯導演伊戈爾·沃茲涅森斯基(Igor Voznesensky)根據伊莉娜·雅亞的小說,還拍攝了同名傳記電影《第四高度》,影片基本照搬小說結構,還原了古利婭一生的經歷,但因此該片也淪為一部四平八穩的平庸電影。

如今,古利婭的事跡和功績正在逐漸消亡,儘管很多老一輩俄羅斯人還記得她,但大多數年輕人依然對她一無所知,這些年輕人對包括古利婭在內的二戰蘇軍英雄們也抱有各種成見,但這些絲毫不影響她的二戰女英雄的身份。

相關焦點

  • 俄稱要牢記史達林格勒,那才是轉折點
    與西方媒體大肆頌揚諾曼第登陸的偉大意義的同時,俄羅斯媒體卻開始呼籲不要忘記了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那才是真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那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歷史上,真正的轉折點到底在哪裡?是諾曼第登陸?
  • 經典二戰電影:《史達林格勒》
    《史達林格勒》於2013年10月3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是由費多爾·邦達爾丘克執導,瑪麗亞·斯莫尼科娃、婭尼娜·斯圖迪利納、皮歐特·
  • ...馬馬耶夫崗|蘇德戰爭|史達林格勒戰役|莫斯科|蘇聯_歷史|勒熱夫...
    德軍選擇在這一天發動針對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人類歷史上最宏大的陸上軍事力量對決——蘇德戰爭——正式拉開序幕。在那個核武器尚未研發出來的時代,蘇聯和德國這兩個世界排名前三的工業強國,同樣高度集中政權,同時統治著上億的人口,有著同樣頑強的戰鬥意志、同樣優秀的戰術和同樣優秀的犧牲精神,在世界上最適合大規模作戰的地區拉開架勢,進行了一次真正意義上巨人的碰撞。
  • ...細細的紅線|血戰鋼鋸嶺|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梅爾·吉勃遜|豆瓣
    兵臨城下 豆瓣評分8.3該片描寫的是二戰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該片的主演約瑟·費恩斯我們也許不熟悉,但它的導演尚積葵·安諾(Jean-Jacques Annaud)中國觀眾應該不陌生。1991年,由他執導、梁家輝和法國少女明星珍·阿琦主演的《情人》曾引起轟動。
  • 史達林格勒戰役後,投降蘇聯的9萬德軍戰俘,最終到哪裡去了
    史達林格勒戰役,最終以蘇聯紅軍的勝利告終,德國遭到了東線戰場中的最大失敗。這場戰役之後,蘇聯軍隊進入了東線的戰略反攻階段。一部分歷史學家將史達林格勒戰役,稱為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史達林格勒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德國第6集團軍全軍覆沒。值得一提的是,第6集團軍指揮官保盧斯剛剛被希特勒晉升為陸軍元帥,並且接到了元首死戰到底,決不投降的命令。
  • 為啥二戰電影裡蘇聯女兵都穿裙子,上戰場打仗不礙事嗎?
    萬不得已情況下,列寧共青團向全蘇聯的姑娘們發出了總動員,號召18至25歲沒有兒女的婦女,穿上軍裝,擔負戰場醫療救助和衛國殺敵任務,用青春和鮮血保衛國家。▲《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的蘇聯女兵徵兵號令一發出,蘇聯女性愛國熱情高漲,參軍異常踴躍,不滿18歲,或超過25歲,甚至已生兒育女的女性,都來報名參軍,短時間內就有50萬女性應徵入伍。
  • 藏在二戰軍服中的秘密:39歲蘇聯女坦克手的最後一戰
    特別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有很多女性是直接加入部隊,走上了殘酷的戰場。蘇聯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戰場,就像中國的抗日戰爭一樣,全體軍民同仇敵愾、前赴後繼,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蘇聯王牌飛行員「白百合」莉莉婭(莉迪亞)▲ 1942年9月,蘇聯女飛行員莉迪亞·利特維亞克在史達林格勒的第二次出擊中就收穫了一架轟炸機和一架戰鬥機的成績。
  • 史達林格勒使德軍製造「突擊虎」,但因其致命缺陷,再無用武之地
    一、為什麼會有「突擊虎」式二戰時期蘇德南線戰場上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是戰爭史上具有經典意義的城市攻防戰典範,這座本就具有戰爭特徵的城市在蘇軍手上徹底發揮出它的長項,在面對德軍幾十萬人包圍時依然從容面對,遊刃有餘,這要歸功於蘇軍及當地民眾依託地形的完美阻擊
  • 老蔣的絕對嫡系——打贏「東方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十八軍
    在十一師師長胡璉指揮下,堅守陣地多日,此次戰役被稱為「東方的史達林格勒戰役」。5月28日日軍開始攻擊,29日全面激戰,11師數處陣地失陷,夜間江防軍、18軍、19、十三師都後移,11師固守石牌要塞。三十日清晨11師升國旗在龍鳳山頂,是日全日激戰,至31日後戰鬥逐漸減弱,至六月八日國民革命軍克宜都、枝江日軍向東潰退,全線恢復戰前態勢。
  • 史達林格勒大血戰(下)---露西亞回憶錄(12)
    巴甫洛夫大樓位於史達林格勒中心的一座四層高的公寓樓,建在伏爾加河的河堤邊,是當時蘇軍手裡為數不多的伏爾加河「碼頭」,如果失去這座大樓,蘇軍過河就會遇到很大的阻力,對面的德軍可不是吃素的。1942年9月,德軍開始進攻巴甫洛夫大樓,蘇聯第13禁衛步兵師的一個排奉命防守於此。
  • 俄國首部3D片《史達林格勒》首映 將"衝"奧斯卡
    《史達林格勒》著力重現了1942年的戰爭場面:蘇軍準備向佔領伏爾加河對岸的德軍發起反攻,但大部隊反攻行動受挫,只有一支偵察兵小分隊成功渡河,到達了德軍佔領的彼岸。格羅莫夫大尉帶領幾名戰士進入到一座損毀嚴重的房屋裡。上級領導要求蘇軍戰士不惜一切代價堅守在這座房屋內。一德軍軍官也接到命令要求奪回蘇軍的這一「堡壘」。在這座房屋裡,蘇軍戰士還找到了一名倖存下來的19歲俄羅斯姑娘卡佳。
  • 二戰時,蘇聯傘兵最慘的一次戰役,落地就是死
    ——雨果  眾所周知,史達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蘇軍損失人數多達110多萬,德軍損失人數也達84萬多,雙方共計傷亡近200萬人,這是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是非常悲慘的一次戰爭。不過,還有比史達林格勒戰役更大的會戰,那就是第聶伯河會戰,這是一場蘇德雙方最昂貴的戰爭,雙方傷亡估計在170萬到270萬人之間,絲毫不遜於史達林格勒戰役。更加的慘不忍睹。
  • 蘇聯1949年兩集版《史達林格勒戰役》電影中出現的武器,第一部分
    此前發了幾版史達林格勒戰役影片中的武器,現在終於到了最早的一部,蘇聯1949年版的《史達林格勒戰役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史達林格勒的終結:投降
    史達林格勒的戰鬥從1942年7月一直持續到1943年2月,紅軍傷亡達112萬9619人。11月前史達林要求不惜代價守住史達林格勒,如今,希特勒拒絕了第6集團軍投降的請求。被圍德軍的境況越來越糟糕,從沮喪到絕望,或已死去或將死去。當蘇軍對外正面逐漸加強並最終牢不可破時,德軍突圍的希望徹底喪失。
  • 《兵臨城下》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一個新兵進入史達林格勒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24個小時,一個軍官進入史達林格勒的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3天。沒想到兵臨城下這部電影的真實程度超過了百分之八十:蘇軍的確有一個非常優秀的狙擊手,德軍也確實調來了狙擊手學校的校長一位少校,兩人對決,少校被殺。
  • 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真的得到了歐美國家的援助,還是有人胡說的?
    ,蘇聯軍民以悲壯的犧牲,為二戰勝利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這些許諾,也並非是嘴上說說,緊接著就變成了對蘇聯的援助行動,其中尤其重要的一項,正是食品物資。 1941年9月至10月的莫斯科三方會議上,蘇美英三國籤署聲明:正浴血作戰的蘇聯,從此每月可以得到20萬噸小麥和7萬噸糖。當然在這聲明執行的頭一年裡,蘇聯實際得到的物資並沒有這麼多。
  • 《兵臨城下》「我只拍我想拍的史達林格勒。」
    剛看完氣到手抖,除了時間地點和主角名字符合歷史,其他從背景到劇情都是在侮辱蘇聯侮辱戰爭侮辱倒在東線的史達林格勒每一位烈士的犧牲。開場槍決逃兵機槍掃射自己人?不愧是你呢法國導演,您以為這是你們一戰西線的法國督戰隊呢?兩個人領一桿槍還就五顆子彈?拜託當時德國是掌握制空權蘇聯沒法運重武器,但第二大工業國啥時候缺過輕武器?蘇聯軍官牢牢按住船隻不允許平民撤退?
  • 空戰史上最偉大的王牌女飛行員,史達林格勒的白玫瑰
    被這種毫無情面可言的情況籠罩下的前蘇聯,就湧現了許許多多偉大的戰鬥機飛行員,他們當中有男有女,英雄輩出。上圖為前蘇聯戰鬥機飛行員ЛидияВладимировнаЛитвяк(俄語),英文名為Lydia Vladimirovna Litvyak,這位英姿颯爽的女同志就是其中非常明顯的一個例子,她是前蘇聯首位王牌女飛行員,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戰功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