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四大富豪家族大家應該都是聽說過的,分別是李嘉誠家族、鄭裕彤家族、李兆基家族和郭得勝家族。這四個家族的影響力在香港可是非常非常大的,沒有辦法用語言形容的,而李嘉誠家族的財富更是無法想像的,雖然每年在富豪榜上李嘉誠的名字不是那麼顯眼,但是曾有業內人士猜測說,李嘉誠家族的財富在世界富豪榜上也是排得上名的。
這幾個家族有個相同的特點,那就是發家於房地產行業,過去的數十年是房地產的紅利期,不少富豪在這個領域裡賺得盆滿缽滿,由此在別的產業上的投資也非常的成功,成為香港乃至全世界都非常成功且有名的企業家。
論一個企業家的貢獻和影響力,其實光看他的資產還不夠,還要看其涉及的行業,及個人身上所擁有的榮譽。如果說在一些國際性的場合中,能夠代表中國的企業家進行一系列的演講及行動,那在社會上的地位才是非常高的。
那麼,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衡量富豪地位的條件就是否參加受邀國慶典禮,香港的四大家族中,只有一個人至今沒有參加過,其他三個家族都受邀參加過,其實這不禁也讓人非常的疑惑,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這個沒有參加過的家族就是郭得勝家族,其實郭得勝家族的影響力也不小,能夠入列香港四大家族之列的話還是非常的厲害的。其實,能夠受邀去參加觀看國慶典禮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凡是被邀請的都是對國家做了巨大貢獻的人,來自各個行業的優秀人士。
就比如說在去年的70周年國慶慶典上,李嘉誠的兒子李澤鉅、李兆基的兒子李家傑和鄭裕彤的孫子鄭志剛都應邀參加了國慶慶典,雖然參加盛典的都是這些豪門家族的後代們,但是其家族的影響力之大還是可見的。
那麼,以郭得勝家族的影響力是已經足夠達到了被邀請的條件標準,但是卻一次都沒有參加過。要知道李嘉誠的產業雖然多,但是郭得勝的新鴻基地產是在地產行業中排名第一的,1978年的時候,在李嘉誠一眾等人去參加國慶節慶祝活動的時候郭得勝就沒有出席。
有人推測其原因來自於多個方面,也不是單單是影響力的問題那麼簡單。1990年的時候郭得勝就去世了,相比於其他第三個家族的創始人,郭得勝去世的是最早的,他的三個兒子繼承了他的家業,這三個兒子分別是郭炳湘、郭炳聯和郭炳江。
這三兄弟的故事也非常的「精彩」,1997年郭炳湘被張子強綁架,備受折磨,但是他的兩位兄弟卻並沒有竭盡全力去救他,在他從綁匪手中出來之後就和自己的兄弟反目成仇,一直鬧了十幾年的矛盾,最後還把郭炳江搞進了監獄。
沒有辦法,郭炳聯選擇了提前退休,而郭炳湘後來也離開了新鴻基,選擇自立門戶。後來三兄弟剛剛世紀大和解,郭炳湘卻因病去世,郭炳江也才出獄不久,因此錯過了國慶典禮。總體來說的話,郭家的內部矛盾雨太大了,縱橫交錯,一直也沒有穩定下來。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郭得勝家族的資產非常的龐大,但是在慈善事業上的表現卻差強人意。相比於其他三家富豪家族來說的話,差的還是非常大的,大多數企業家的頭銜上都會有慈善家的名號,但是郭得勝家族好像並不是那麼的熱衷於慈善。
但是這並不代表說郭得勝家族沒有致力過慈善事業,而是說和本身及其他三個家族在慈善領域的貢獻差得很大。比如說鄭裕彤家族曾經直接捐出了價值33億元的土地,李嘉誠家族這些年累計的捐款金額也已經超過了100多億元,而郭得勝家族在2019年的總捐款僅是2000多萬元。
所以才讓外界揣測為什麼香港四大豪門家族都被邀請過去了國慶慶典,但是只有郭得勝家族沒去過,其實衡量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並不是只依靠財力,而是需要多方面的考量,比如說霍英東家族,其財力其實甚至可能還比不上香港的某些富豪家族,但是卻備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