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太空望遠鏡成功確定系外行星HD 106906 b的運行軌道

2020-12-24 環球網

本文轉自【cnBeta.COM】;

美國航天局利用哈勃空間望遠鏡進行各種科學活動。最近,哈勃被用來確定一顆名為HD 106906 b的巨大系外行星的軌道,這顆行星的質量是木星的11倍,位於336光年外的雙星太陽系中。科學家們希望通過對HD 106906 b的了解,能夠深入了解太陽系中假設的 "九號行星"。

這項研究標誌著天文學家首次測量了一顆類似木星的行星在距離其宿主星和可見碎片盤非常遠的地方運行的運動。這個特殊太陽系中的圓盤類似於太陽系中海王星之外的柯伊伯帶的小型冰體。論文的主要作者,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Meiji Nguyen表示,該行星系統可以與我們的太陽系進行"潛在的獨特比較"。

HD 106906 b與其宿主星在偏心和高度錯位的軌道上廣泛分離,這正是太陽系九號行星的預測形態。科學家們非常好奇這種類型的行星是如何形成並演化成目前的形態的。這顆氣態巨行星所處的系統在宇宙尺度上是相當年輕的,只有1500萬年的歷史。相比之下,我們的太陽系有46億年的歷史。

科學家表示,如果九號行星確實存在於太陽系中,那麼它可能在太陽系演化過程中很早就形成了。HD 106906 b是在2013年利用智利洛斯坎帕納斯天文臺的麥哲倫望遠鏡首次發現的。當它被發現時,科學家對這顆行星的軌道一無所知。

哈勃在14年裡對這顆系外行星的運動進行了非常精確的測量。研究團隊在研究中使用了哈勃檔案中關於該運動的數據。HD 106906 b與宿主恆星的距離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730多倍。也就是近680億英裡,它的軌道需要15000年才能繞宿主星一圈。

相關焦點

  • 哈勃望遠鏡確定了奇異的系外行星與遙遠的軌道
    Kalas(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SETI研究所)這張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影像顯示了11顆木星質量的系外行星HD 106906b的一個可能的軌道(虛線橢圓)。這個遙遠的世界與它的宿主恆星相距甚遠,這些恆星的燦爛光芒在這裡被掩蓋,以便可以看到這個星球。
  • 哈勃太空望遠鏡,我們看到的宇宙因你而不同
    2011年7月21日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完成最後一次飛行後,美國封存了太空梭,終止了太空梭任務,自然也無法再對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維護。不過,最後一次維護使哈勃太空望遠鏡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一直運行到今天,持續超過10年。
  • 科學家確認行星HD106906 b的軌道,或能解釋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
    科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確認了一顆名為HD 106906 b的行星軌道,這顆氣態巨行星在距離地球300光年的南十字座,也是其恆星HD 106906周圍唯一發現的行星,這顆系外行星是因為其在遠離恆星的位置上才被科學家關注,最初發現這顆行星時一度認為其軌道正在脫離恆星,在通過14年持續觀測後才確認了
  • 或許真的存在,哈勃望遠鏡發現關鍵證據
    但科學家認為能除了這八大行星外,太陽系內還存在一顆行星,它處於太陽系的邊緣位置,擁有非常狹長的軌道,因為距離母星較遠受到的引力小,因此公轉速度很慢,繞太陽一周需要1-2萬年的時間,平均軌道距離45億公裡,比海王星還要遠20倍以上。
  • 系外超級行星確認!離奇的運行軌道或暗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
    這顆系外行星被稱為HD106906b,質量是木星的11倍。它圍繞著一對被稱為HD106906的熾熱主序列黃白色恆星運行。這兩顆恆星只有1500萬年的歷史,圍繞彼此運行一周需要約100天。整個系統距離我們336光年。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八項調查結果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自2009年以來,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一直沿著太陽軌道運行。現在它已經達到了它的使命 - 燃料就是全部。該儀器極大地促進了對系外行星的探索。Exomondes的藝術插圖| Exomondes Kepler-1625b-i的藝術插圖3.與太空的系外行星遠處的系外行星周圍應該有衛星,對吧?事實上,克卜勒最近發現了這樣一個爆發的證據。行星克卜勒1625b有這樣的伴侶,當天文學家在「科學」的報導。
  • 從系外行星檢測到無線電輻射
    這些任務看到了遙遠系外行星的輪廓。這些行星繞著它們的宿主恆星運行時,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它們阻擋了一部分恆星的光線,從而在整個太空中投射出可測量的陰影-過渡。該過境告訴我們有關行星的大小,與母恆星的距離以及年份的持續時間。使用這兩種方法,已經發現了數千顆系外行星。
  • 「哈勃」太空望遠鏡正向地面降落 或迎來生命終點
    但是,「哈勃」望遠鏡卻陷入了麻煩,目前它正朝向地球降落,而美國宇航局也沒有提出任何計劃去阻止其軌道衰減過程。  「哈勃」太空望遠鏡距離地面大概有數百公裡遠,每97分鐘環繞地球運行一周。美宇航局對「哈勃」望遠鏡進行了多次維修工作,調校光學設備,提升相機效果,更換磨損零件,以及推升至更高的軌道,這其中就包括2009年實施的最後一次維修。
  • 科學家分析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比如,在我們地球上觀測太陽,由於有時候位於地球軌道以內的水星和金星會從太陽表面經過,從而會擋住一部分太陽光線,這種天象我們稱為「行星凌日」現象,當行星擋住一部分太陽光後,就會使得太陽的光度發生變化。利用這種方法我們就可以用來探測遙遠的太陽系外行星,為此美國宇航局發射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該望遠鏡運行在圍繞太陽的軌道上,利用太空光度計,對10萬顆恆星的光度進行觀測,從而來確定是否有行星凌日現象。
  • 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成為地球的另一隻「眼睛」!
    2021年,美國宇航局的下一代天文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將進入太空。一旦開始運作,這一史詩級的任務將繼承其他太空望遠鏡——如哈勃、克卜勒和斯皮策的任務成為地球的另一隻「眼睛」。這意味著,除了研究一些最偉大的宇宙奧秘外,它還將尋找可能適合居住的系外行星,並試圖確定它們的大氣層特徵。
  • 地面望遠鏡首次拍到系外行星 質量為木星8倍
    繞類日恆星運轉的系外行星的首張照片 北京時間7月2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加拿大天文學家表示,在太陽系外發現的一顆行星已被正式確認為繞類日恆星運轉的系外行星,同時,它也是迄今由地面望遠鏡直接拍到的第一顆系外行星
  • 關於系外行星,你知道多少?最小的系外行星又是如何被發現的?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新行星。該系外行星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系外行星。克卜勒37b小於水星也只比月球稍大一點。該行星的發現源於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科學家和一個國際研究者聯盟的合作,該聯盟採用星震學測量由連續的星震引起的恆星亮度的振蕩,並將恆星中的微小變化轉換為聲音。
  • 天文與太空:盤點可能適合居住的10個系外行星!
    天文與太空:盤點可能適合居住的10個系外行星!科學家利用幾個因素來確定系外行星(一顆繞太陽運行的恆星)是否被認為是適合居住的。主要因素是系外行星的半長軸(從系外行星到它的恆星的平均距離)與恆星的可居住區域的比較。可居住區域是一顆恆星周圍的區域,其中類似地球的行星表面可能有液態水。沒有這種能力,地球就不可能像我們所知的那樣擁有生命。
  • 那些系外行星都是通過什麼方法被發現?
    那些系外行星都是通過什麼方法被發現?在美國航天局標誌性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射10年後,候選外行星Koi(克卜勒的目標)4.01被確認為10年來發現的第一顆外行星。現在它有了一個正式的名字,克卜勒1658b,也可以觀察到,當它在望遠鏡的視角下離主星更遠的時候,總會有一個明顯的光線下降,這就是所謂的「二次日食」。確認的太陽系外行星與先前的預測有什麼不同?
  • SpaceX完成最搶眼TESS太空望遠鏡發射任務 去探索系外生命
    北京時間今天早晨 6 點 51 分,號稱「行星獵手」的 TESS 衛星搭乘 SpaceX 公司的獵鷹 9 號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它不僅是作為即將於 2020 年前後升空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的得力助手,也被看作是 NASA 此前發射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繼承者,肩負著發現更多系外行星乃至「第二地球」的重任。
  • 奇妙的多星系統,錯位的系外行星,太陽系外更精彩的星系!
    現在,國家射電天文臺(NRAO)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這種環繞多顆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可能位於距原雙星軌道平面非常遠的錯位軌道。這一發現對複雜多星系統中行星的形成產生了影響。相比於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觀測的十幾個具有系外行星的雙星軌道周期都少於四十天,該研究利用位於智利的ALMA(阿塔卡馬大型毫米和次毫米波陣)觀測到19個環繞雙星的行星盤軌道周期都較長。在環繞著年輕恆星的行星盤中,碎片慢慢結合形成行星。在雙星系統中,行星環被稱為環雙星行星盤。
  • 組圖:哈勃望遠鏡利用木星衝日「抓拍」木星寫真
    這意味著地球和木星將在它們的軌道上,太陽、地球和木星將會排成一行。這不僅使木星與地球的距離拉近——達到大約6.7億公裡(4.16億英裡)——而且面向我們那一面木星大氣完全被太陽照亮,考慮到當日木星和地球的距離和位置,夜空中的木星將比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要亮。
  • 獲得諾獎的系外行星研究:系外行星的今生來世
    太陽系外行星簡稱系外行星,泛指在太陽系以外的圍繞其他恆星公轉的行星。天文學家一直認為,在太陽系以外存在著繞其他恆星運行的行星,然而這些系外行星的普遍程度和具體性質則在當時是一個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人類首次確認系外行星的存在。1992年,波蘭天文學家沃爾茲森和加拿大天文學家弗雷爾發現一顆環繞毫秒脈衝星PSR 1257+12運行、質量數倍於地球的行星。這一開創性發現迅速得到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