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第一天;
上班族和學生黨睡眼惺忪地從不上班/不開學的美夢中醒來;
準備開啟迷迷糊糊的一天。
當他們打開微博熱搜的時候,這種迷糊的感覺只會更甚:
「恭喜謝可寅,九月開始住進大房子啦~」
「恭喜曾可妮搬家成功!感受一下plmm舞臺魅力!」
「九月住大房子啦~燙絲辛苦了,九月都快樂的玩吧,棠姐衝鴨~」
「趙粵搬家失敗,400萬打水漂了。」
8月新星榜排名
網友很迷惑,難道明星慘到搬家也得靠粉絲接濟了嗎。
於是在關鍵詞「搬家」的微博廣場上;
一半人在為偶像慶祝和歡呼;
另一半人則一頭霧水地發問:搬家為什麼不叫搬家公司?
01
如果你關注了今年參加選秀;
並且成功出道了的那幾位plmm;
最近一定會發現一些奇怪的現象:
這些剛剛躋身明星行列的妹妹們,在過去一個月裡發微博的頻率就像到了年底開始衝銷量的美妝博主。
以上個月成功搬家的曾可妮為例;
僅僅在8月31日23點-24點這一個小時裡;
她就發了15條原創微博。
這些微博發的有的是自己的美照;
有的只是三個豬頭表情或四個兔子表情。
雖然看起來沒什麼營養;
但這對正處在上升期的女愛豆來說並沒有壞處。
無論發什麼;
都會有狂熱的粉絲一刻不停地輸出著彩虹屁;
喊著「姐姐好美」「老公辛苦了」;
以此表達自己對偶像勤營業的支持和讚美。
除了微博發的勤,每條微博的評論區也變的奇怪起來。
以往的愛豆微博評論裡;
居高位的都是粉絲的評論;
而打開謝、曾、趙三人的微博評論;
撲面而來的是清一色的瘋狂自評。
少則三五條,多則上千條;
尤其是8月31日當晚;
三位妹妹的微博自評數量分別是1736、2574、2113......
8月愛豆自評微博數量統計
所以他們到底在幹啥呢?
雖然每條微博都帶著話題;
但這些沒那麼多元氣的愛豆顯然不想每天都發十條微博分享自己的日常。
大家都是
他們像衝銷量一樣發微博;
像機器人一樣在微博下面自評;
實際是在進行「微博搬家」。
說來話長。
幾年前,微博開發了一個叫明星勢力榜的榜單。
稱可以通過這個榜單全面、直觀地反映明星的微博熱度;
同時也是金主爸爸選人投資時的重要參考。
明星勢力榜分為內地榜、港澳臺榜、歐美榜、新星榜、練習生榜等等。
新星榜和練習生榜就像是球場旁邊的替補球員;
大家總覺得新星榜差點意思;
內地榜才是比較主流和影響力大的榜單。
萬惡之源
既然是微博搬家;
那肯定是從一個地方往另一個地方搬。
妹妹們成團出道後進入新星榜/練習生榜;
所謂「搬家」,就是從微博的新星榜/練習生榜搬到內地榜。
雖說搬榜這件事並不會帶來什麼實質的收入;
但對於藝人和粉絲來說,這相當於一種炫耀的資本。
意味著自家愛豆已經擺脫了初生牛犢的標籤;
開始向更大更廣的娛樂圈進發。
明白了什麼是「搬家」,下一步來說說怎麼搬。
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看數據。
對於長期混跡在粉圈的數據男工女工來說;
這一點簡直是老生常談。
新星榜的分數由愛慕值、閱讀量、社會影響力、互動值和正能量五項數據構成,每項數據在最後的計算中各佔20%。
這幾項都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是愛慕值。
說白了純靠粉絲在微博勢力榜上送花;
但花只有微博會員才能送。
因此花,你可以理解為是新浪微博的遊戲幣,等於錢。
因此簡而言之,送花=砸錢。
@曾可妮Jenny-Z愛慕值排名
其次是閱讀量。
這就很好理解,說的是微博用戶每天瀏覽明星微博的次數。
而且一個微博用戶看一條明星微博每天只能記一次閱讀次數。
社會影響力則是指帶著明星名字發布的微博被閱讀的次數、被搜索的次數。
這就是為什麼每天都能看見粉絲帶著三四個熱搜話題發微博,微博內容大多數是「打擾啦,看看我家xxx」。
互動值也很好理解。
就是微博用戶每天對明星微博的轉發、評論、點讚。
也是每天每個微博用戶只記一次。
如果明星刪除了這條微博,那麼互動數也會隨之減少。
最後一個是正能量值。
這就是妹妹們每天廢寢忘食、像完成KPI一樣瘋狂發微博的原因。
明星帶著相關正能量話題發布或轉發微博;
以及在相關微博下面互動都能累計正能量得分。
因此搬家也逐漸變成為明星之間的「比誰微博發得多」大賽。
一夜之間,整個微博都是。
「搬家」一詞最早是用在蔡徐坤身上的;
當時規則還是新星榜月榜第一名能搬走;
蔡徐坤熱度高,沒怎麼使勁就進了內地榜。
再後來,由於nine percent的Justin、林彥俊粉絲之間因為搬家battle得太厲害,明星勢力榜才更改了規則,每月能搬去內地榜的人數由一人變成了三人。
從此之後,搬家就成了在愛豆圈證明自家愛豆熱度和人氣的象徵。
02
話說回來;
迷茫的上班族和學生黨好不容易搞明白了什麼是搬家;
隨之而來的下一個問題是:這玩意有啥用嗎?
看來被困擾的不只是一個人;
點開關鍵詞「熱搜」的實時微博;
你會看到:
相信很多不追星的朋友的想法也和最後一位網友一樣:
有這錢我自己留著花不香嗎?
妹妹們搬家成功,但是高興的好像只有粉絲。
無論妹妹們怎樣發微博、瘋狂自評,削尖腦袋往內地榜擠,也無論各粉圈之間如何battle、互潑髒水,其實最後的贏家只有一個:
對粉絲來說;
搬家就是一項費時費力還非常磨人的工作;
如果搞不動數據,就只能靠砸錢在愛慕值上下功夫。
比如在這次「搬家」失敗的趙粵;
儘管沒有「搬家」成功;
但是真金白銀的投入,可不是一點點。
根據網上粉絲的陳述;
這次「搬家」趙粵粉絲總共花費了300萬+;
這筆不小數額的錢生生打了水漂;
最後當然全部流入微博的口袋。
其實,為了「搬家」給微博大把大把砸錢,這也並不是第一次。
早幾年出道的蔡徐坤、孟美岐等人,在「搬家」的時候也是粉絲砸了幾百萬愛慕值。
不少小愛豆家粉絲都是砸了幾百萬買愛慕值才搬家成功的
粉絲在微博砸錢、做數據;
希望把偶像送進內地榜,在外人看來可能很無聊。
反正無論如何,有人送錢,有人負責搞數據和熱度,微博一定是不無聊的。
就像有的網友說的那樣:
不得不說新浪很不地道,一邊說著要整改,要理智追星,一邊利用榜單賺著追星族的錢。
03
看了整個月的明星搬家;
粉絲又花錢又打投忙的四腳朝天;
這場「搬家」battle持續地轟轟烈烈;
殺紅了眼是常態,越來越赤裸也是大勢所趨。
追星這件事由來已久;
從前沒有榜單的時候大家也在追星。
如今社交平臺發展起來了,追星也更方便了。
可是這裡卻成了一種攀比的地方。
文娛產業並不是一個應「唯流量論」的行業。
在「唯流量論」的影響下;
人們很容易將數據作為唯一指標;
劣幣驅逐良幣,優秀人才和優質作品因為缺乏綜合客觀的評價體系而被埋沒。
因此文娛產業鼓勵的永遠不是惡性攀比,而是良性競爭。
但是,飯圈文化越把這種良性競爭越走越歪,甚至到了「拉踩」的地步。
這次前三個女星搬家成功;
有的網友開始群嘲趙粵;
說趙粵的實力注水,粉絲花錢買數據;
結果還沒其他三位女明星的數據好。
甚至還有其他三位藝人的粉絲在拉踩趙粵;
說趙粵的粉絲們不遵守「遊戲規則」;
試圖從砸錢的方式把數據做得非常高。
明星勢力榜的出現;
讓各家粉絲進行攀比較量、互相廝殺、一決高下;
粉絲們把對偶像的愛意化為動力;
沒日沒夜給明星做數據,做銷量。
而這其中真的有意義嗎,進了內地榜的謝可寅、曾可妮、趙小棠三人真的從此就擺脫了新人的身份嗎?
答案是否定的。
判斷一個藝人是否是新人;
絕不以微博上的一張榜單為標準;
工作年數多久、業務能力如何才是考量因素。
如今的搬家的陣勢浩浩蕩蕩;
粉絲花錢花精力搬家;
愛豆工作結束後累得半死還要自評;
給人一種已經變味的感覺。
另外,這是否會成為一種惡性循環?
現在的娛樂圈好像變得沒有以前苛刻;
只要你被粉絲喜歡,只要粉絲肯為你花錢;
就算沒有實力,同樣可以過得有滋有味。
「搬家」成功的確可以作為明星人氣的證明;
但這虛無縹緲的成功的背後消耗;
卻是粉絲看得見的真金白銀和實打實的時間成本;
而這些東西並不是虛無縹緲和無窮無盡的。
新的一個月開始了;
據說安崎、劉令姿和王藝瑾也要開始「搬家」;
這一次不知道又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
也不知道又會有怎樣的腥風血雨。
不再元氣,粉絲表現得比水軍更像水軍。
但明星和粉絲要做的;
好像不該是利用寶貴的休息時間自評400條;
或是繼續無休止地做數據、送花、把微博會員充到2400年;
而是好好想想如何才能停止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才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