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楊代利)「我老伴已經下不了床了,他原來是鐵路上的,他們單位退休工資說是這個月開始打到社保卡上了,可是他不知道密碼了。姑娘你看這可咋辦,阿姨得取點錢給你叔叔買藥啊。」
「阿姨您先別著急,雖然這個業務必須要親見本人,但叔叔既然不方便過來,我們安排人員上門就可以。今天正好碰上取養老金的日子,實在走不開,明天一大早咱們就過去您家辦密碼掛失,您看可以不?」
第二天,在安排好網點其他工作後,建行兩名員工立刻前往老先生家中,順利完成核實,之後按照代辦流程,順利修改了密碼。老人離開時,又一次忍不住紅了眼眶,情緒十分激動地多次道謝:「真不知道該怎麼謝你們,這真是解決我們家的大問題啊!」原來,為了社保卡的問題,老人已經跑了三家銀行,得到的回覆都是無法辦理,在進入祭臺村建行之前,她幾乎已經放棄了希望。
這種場景,建行西安祭臺村支行見的多了,服務老年群體,他們還真是付出了不少辛苦。
建行西安祭臺村支行位於陝西省社保局一樓,作為社保卡補換卡指定網點,開設二十餘年來,一直竭盡全力為全省各地趕來的客戶解決各種社保卡業務問題,同時為周邊社區做好全面金融服務。據統計,建行西安祭臺村支行80歲以上客戶佔比高達20%,60-80歲客戶佔比40%,平均每周辦理補換卡業務近百筆,每周回復諮詢各項社保卡業務相關諮詢電話70通左右,每年社保卡發卡、補換卡約4000張,平均每月上門服務約30次,每日接待客戶量150人左右,是典型的「老年客群聚集型」網點。正是這樣的環境,歷練了他們,讓他們成為社保服務戰線上的「勤務兵」。尤其是每月的15號更是建行西安祭臺村支行吹響號角的一天,早晨不到8點,門口的爺爺奶奶們就排起了長隊,取工資是他們每個月最期待的日子,同樣也是該支行最忙碌的兩天。對待老年客戶群體,他們耐心體貼,不怕麻煩,一步步指引,只為得到那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開心滿意的笑容,傳遞一份溫暖的服務。
「這個建行服務就是好,咱老婆老頭耳背,每次來,人家從來也不會不耐煩,咱清潔工、周圍的工人來休息,小姑娘還老主動給倒水。」 50多歲的環衛阿姨告訴記者。
「雖說是近水樓臺,可這『月亮』也不易得啊。這麼多年了,每次辦業務,我都所觸動,年輕孩子們對老年人十來年如一日的耐心,不厭其煩的重複解釋一件事,真不容易」,社保局領導設立建行西安祭臺村支行為社保卡業務示範網點時感嘆道。
善用金融這把「溫柔的手術刀」解決和疏通社會難點、痛點、堵點,提升金融公平和社會公平;讓金融成為實業家的堅實靠山、創業者的活水源頭、消費者的放心港灣。建行西安祭臺村支行正踐行著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提出來的新金融理念,始終堅持:「服務」是有溫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