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一直以來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攝影能留住生活中的美麗瞬間恨的是購買攝影器材需要花費不菲的費用。以至於用「單反毀一生,攝影窮三代」這樣的語句來形容攝影。好不容易花費大幾千 幾萬甚至是更高的費用購買了一臺相機機身,接下來為相機配置什麼樣的鏡頭,更是讓人頭疼,因為後續在鏡頭上的花費更是要遠遠高於購買機身的費用。而鏡頭種類繁多,要想花費少,選對鏡頭就顯得至關重要
今天來說說16-35這支超廣角鏡頭,這是一支比較容易讓人產生購買糾結的鏡頭。因為在16-35這個焦段,不但有很多的定焦(如35 28 24 21 16等)可供選擇,就這一支鏡頭還有F4與F2.8兩個規格可選。那該如何來選購這支鏡頭呢?在購買鏡頭時要遵循買最常用焦距段裡的鏡頭,並在預算內買最貴最好的那支的原則。這樣才能得到最好的拍攝體驗。
16-35的鏡頭究竟適合拍攝哪些題材呢?低於24mm焦段的我們稱之為超廣角,如使用全畫幅相機拍攝,它的視角範圍是要大於人眼所觀察到的視野範圍。因此16-35的鏡頭比較適合在狹小空間裡拍攝大場景的畫面。比如室內的大合影、活動現場等。
使用超廣角拍攝具有很強的視覺透視效果,這種效果的特點就是近大遠小,這很容易營造空間的效果,讓畫面具有很強的衝擊力。這也就是為什麼超廣角鏡頭對於風光攝影師來說是必備的鏡頭之一了。不過對於一些固定場景的專業風光攝影,選擇定焦的拍攝效果要好於16-35這樣的變焦鏡頭。
像16-35這種涵蓋多個焦段的鏡頭比較適合旅行拍攝,一般情況下攝影愛好者建議選擇16-35mm F4這個規格。特別適合邊走邊拍的VLOG視頻拍攝。原因是體積小、重量輕還自帶防抖功能,價格相對來說要便宜。雖然說畫質沒有F2.8的好,但也不是隔得太遠。作為視頻拍攝時綽綽有餘的。
而16-35 F2.8是專業鏡頭,它是我們俗稱「大三元」裡的一支鏡頭,而且因為光圈比較大,在暗光環境下拍攝,開大光圈,還可以獲得比較高的快門速度。35mm端還有一定的虛化效果,開到F2.8的光圈還可以用來拍攝人像,由於它與F4的規格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最主要的是價格上要比F4得貴不少,所以一般選擇16-35mmF2.8規格的一般都是對畫質有極致要求的專業攝影師。
由於超廣角鏡頭的視野範圍大,要想拍好,並不容易。稍不留意,畫面就顯得特別亂,特別對於經驗不足的初學者來說,拍後一定要回放,檢查拍攝畫面有無亂入無的無關元素。在取景構圖上儘量選擇簡單的構圖。
由於廣角鏡頭的透視感很強,一定要注意拍攝時的前景,特別是0.5-3米的中近距離透視感是最強的。由於視野範圍大,在使用16-35鏡頭時,不要隨意移動機位,否則哪怕是移動幾釐米,出來的畫面效果就會截然不同。因此建議大家在拍攝時,多拍幾張對比一下。
鑑於各種鏡頭的價格不菲,在準備購買16-35mm這支鏡頭之前就要想好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這支鏡頭,就我們自己而言,購買的第一支變焦鏡頭是標準焦段的24-105這支鏡頭,而24mm的廣角已經足夠拍攝大部分廣角題材的拍攝了。
如果要買16-35mm這種超廣角的風光鏡頭,首先要考慮自己有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爬山涉水以及購買一堆價格不菲的配套濾鏡。當決定購買這支鏡頭時,如果側重於拍視頻,小巧輕便帶防抖是第一位,那16-35 F4是首選。如果側重於攝影,則16-35 F2.8是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