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環太平洋2》,這五部打怪電影也夠你嗨!

2021-01-12 鵝眼看電影

機甲戰士大戰怪獸,這種以腎上腺激素噴張為目的的科幻片,自從2013年的《環太平洋》橫空出世之後,一大批觀眾都開始迷上了這種打怪姿勢。

這不,3月23日,《環太平洋2》就要在內地院線公映了,拳拳到獸的打擊感又可以觸手可及啦!

但是第二部的導演、演員都大換血,託羅在《環太平洋》後,又重新回到黑色童話電影的老窩裡,蜷縮出了一尊奧斯卡小金人,所以這種商業爆米花電影,也就沒有再導了。

演員上,除了日本演員菊地凜子之外,其他的都是新面孔,我國的景甜和張晉也會在片中露臉。

《環太平洋2》是本周最值得期待的好萊塢大片,衝著機甲大戰怪獸鵝叔就得買票去看。

鵝叔知道大家對這類型電影情有獨鍾,所以在這推薦五部怪獸科幻片,主要來談談這些怪獸片中的「打怪」看點,畢竟對於這種類型片來說,最有意思的便是反映怪獸如何被制服,以及被制服的場面和特色。

打怪有新意,看片有新招,接下來,請接招!

1.《哥斯拉大戰機械哥斯拉》

在本片中,哥斯拉的再次出現讓日本毫無招架之力,所以為了與之對抗,政府集合一批科學家製造出模仿哥斯拉外形的「機甲龍」,在戰鬥時,則由空中的戰鬥機飛行員進行操作。

其實在這部電影中,已經有《環太平洋》的設定模式了。

片中先是遠程操控機甲,後來由於出了故障,最後還是人類在機甲內進行手動操作,雖然比不上《環太平洋》中設定的人機合體,讓機甲的行動完全和人的行動同步,但是這種原初版本最起碼給了後來的同類電影某種進化的猜想。

在機甲的戰鬥功能上,甚至還有個新穎的招數,那就是機甲的胸口可以發出絕對零度(攝氏溫標零下273.15攝氏度)的低溫炮,一旦擊中目的物,瞬間能夠將其封凍,之後就會化成冰粉狀,這個畫面,鵝叔看的激動不已!

打怪策略:師夷長技以制夷,以彼之道還治彼身。

2.《進擊的巨人真人版》

動漫版《進擊的巨人》的火爆就不用說了,所以在2015年又誕生了真人版。

《進擊的巨人》雖然不是在「打怪」,但是性質卻是相同的,都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巨大生物,在真人版電影中,更加集中在動作場面,而不是像動漫那樣去細緻講述世界觀,所以對於「打怪」影迷來說就有更多的看點了。

在影片中,最有意思的動作場面,倒不是人類利用立體機動裝置像蜘蛛俠一樣在大樓中穿行,切割巨人的頸部,而是幾個人類化身的巨人之間的打鬥。

艾倫化身的黑髮巨人,隊長化身的銀髮巨人,主管化身的巨型巨人,三者之間的博弈。他們本不是巨人,卻化身為巨人為了各自的目的而撕裂。

在影片中,巨人不再是一種未知的生物,而是人類製造的潘多拉魔盒,這種作死的設定,鵝叔覺得才是最讓人心寒的地方。

打怪策略:與其作為人打敗怪獸,不如成為怪獸打敗它!

3.《哥斯拉》

2014年美國人重啟了《哥斯拉》,但是這部電影真正的反派卻另有其人,鵝叔當時看的時候一愣一愣,差點以為又是套路式地「人類群攻小怪獸」,誰知道竟是一場「國際友人哥斯拉的援救行動」,頓時給它鼓掌!

影片前半段圍繞的是穆託這個看似bug的怪獸設定:以輻射為食。

美國人調動了核潛艇、調動了坦克、調動了核彈,甚至調動了航空母艦,都對它毫無用處。也就是說人類在這部片子中基本是個擺設。

所以後來的打怪獸不是人類在執行,而是哥斯拉這個勞模在代勞!即使差點被雌雄兩隻穆託打死也在所不惜,鵝叔當時差點都看哭了。

不過片中對此解釋也倒還算圓滿,那就是哥斯拉是為了生態平衡而來,這個解釋,鵝叔給滿分!

打怪策略:怪獸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坐山觀獸鬥!

4.《金剛:骷髏島》

「金剛」作為好萊塢巨獸片最受歡迎的猴子,早就被改編過多次,和日本的哥斯拉基本平起平坐。

所以想要「打怪」打的有新意,的確需要反其道而行,所以《金剛:骷髏島》就和《哥斯拉》一樣,讓原來窮兇極惡的巨獸當起了和平使者。

這一次,甚至是神。

在本片中,美國人為了探索未知的島嶼,闖入了金剛的領地,所以就用一大堆現代武器來對付它,不過和對付哥斯拉一樣,都是白瞎。

但是人類最終的敵人並不是金剛,而是骷髏蜥蜴。所以在最後的大戰中,金剛也成為了一位國際友人,打敗大蜥蜴,拯救外來者。

本片最有看點的部分就是決戰,潛伏多年、閉關修行的超級蜥蜴在出山之後,和山神金剛決一死戰,金剛是站立的「豎型巨獸」,而蜥蜴則是爬行的「橫型巨獸」,這「一橫一豎」的搏擊,以前的片子,見到的少。

打怪策略:人非人,獸非獸,金剛成為守護神!

5.《漢江怪物》

韓國人拍的這部怪獸片中的魚怪算是五部電影中體量最小的,但是並不代表這部電影的「打怪」模式不精彩,相反,在鵝叔看來,這部集戲謔、諷刺、驚悚於一身的怪獸片是五部中最精彩的,所以作為壓軸片來推薦。

拋開影片中韓美關係的隱喻探討和政治諷刺,單說打怪部分就不同反響,一般的怪獸片都是一個國家或者整個世界在打,但是在本片中,雖然政府已經知道魚怪的存在,但是真正動手打怪的,卻還是主角阿鬥的家人。

用獵槍跟蹤掃射,用弓箭瞄準射擊,用汽油澆灌獸身,用燃燒瓶投擲怪獸,各種民間打怪招數紛紛上演,沒有驚人的特效,但是這種打怪模式卻最能觸動人心。

打怪策略:國家治不了的魚怪,由小家來治!

在鵝叔看來,《漢江怪物》中打怪的根本目的還是消除人類心中潛藏的惡魔,更多的是對人類生活以及社會現象的表現。

但《環太平洋2》中的打怪卻不同,目的是為了讓觀眾爽,讓觀眾的腎上腺激素可以瞬間跳動,讓觀眾在影院享受一場超燃的視覺盛宴。

信不信?去電影院一看究竟!

相關焦點

  • 電影吐槽 | 《環太平洋2》搞砸了怪景甜?我死都不會同意!
    不羅嗦,先出結論,這部電影要怪,只能怪本屆奧斯卡最佳電影——《水形物語》。為什麼這麼說呢?據說第一部拍完後,票房也是不上不下,各方面都很糾結要不要拍續集。關鍵時刻,中國人民和陀螺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拯救了這個系列。
  • 《環太平洋2》搞砸了怪景甜?我死都不會同意!
    不羅嗦,先出結論,這部電影要怪,只能怪本屆奧斯卡最佳電影——《水形物語》。為什麼這麼說呢?據說第一部拍完後,票房也是不上不下,各方面都很糾結要不要拍續集。關鍵時刻,中國人民和陀螺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拯救了這個系列。
  • 《環太平洋2》加入《變形金剛》宇宙?大景甜又要打怪了
    五年前,墨西哥「魔導」吉爾莫·德爾·託羅設計出一支由人類同步操控、高達82米的機甲軍團,用以對抗來自太平洋深處的巨型魔獸。因為環繞太平洋的幾個國家共同參與了這項打怪計劃,於是電影並取名為《環太平洋》。儘管《環太平洋》的結尾,怪獸被消滅,但根源危機依然沒有解除果不其然,怪獸再次組隊,從海底出擊,攻佔人類的海邊城市。《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的戰士們也重新集結。
  • 看完《環太平洋2》,你還想看《環太平洋3》嗎?
    但是《環太平洋2》的機甲已經少了機甲的初衷,它變成了敏捷型機甲,而不再擁有厚重的打擊感。整個電影看完,沒有《環太平洋1》的那種激情,反而有點變形金剛打怪獸的即視感。如果《環太平洋2》想要給機甲迷呈現的就是這些機甲,那還不如去看變形金剛的電影。變形金剛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它一開始走的就是靈活炫酷風格,到後面也不曾改變。
  • 大甜甜打小怪獸,《環太平洋2》是景甜演得最好的大片
    如果你只是想看一部普通的好萊塢爆米花電影,那麼《環太平洋 2》還可以一看,情節中規中矩,有轉折有矛盾,人物也還算立得住。但如果你是《環太平洋》第一部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的影迷,那你還是別浪費時間去電影院看《環太平洋 2》了,在家多看兩遍今年幫他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的《水形物語》吧。
  • 《環太平洋2》:又一部「景甜電影」
    但是結果並不相同,外國大片增加中國元素就能大賺特賺,國產電影走出國門依然困難,與《長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變形金剛》系列的第五部,有口皆碑的爛,上映當年位列中國引進電影票房榜第六位。無論是從市場策略上看,還是從電影質量上看,《環太平洋:雷霆再起》(Pacific Rim: Uprising)都很像《變形金剛》系列的第六部作品。
  •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環太平洋2
    《環太平洋2》捨棄近景,大部分由遠景鏡頭構成,摒棄了略顯沉悶和黑暗的特效,增加了許多在白天城市中的機甲大戰,光線充足打戲看得透徹,機甲和機甲,機甲和怪獸,明快的風格和顏色,冰天雪地逆風進攻,雪崩中在冰面纏鬥,拳拳到鐵摔跤割鐵,3隻怪獸合體變成巨型怪獸,怪獸兇殘怒吼撕碎機甲,帶來爆破砸爛的快感,和全新的酷炫視覺震撼。
  • 「景甜電影宇宙」之《環太平洋2》
    於本周五剛剛上映的《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以下簡稱《環太平洋2》)首日進帳1.4億,躍居2018年好萊塢大片開畫冠軍,同時以45%左右的佔比登頂排映榜,成為今年開畫規模最大的影片。但無論是從市場策略上看,還是從電影質量上看,《環太平洋2》都很像《變形金剛》系列的第六部作品。不過,和《變形金剛》系列不同,觀眾對於電影應該沒有報什麼期望。
  • 《環太平洋2》與第一部相比咋樣?討好中國市場的它有沒有炸到你
    繼2013年第一部《環太平洋》電影之後,時隔五年,2018年《環太平洋2》終於來了!迎合中國市場的《環太平洋2》有沒有炸到你!在今年(2018年)3月23日上映的《環太平洋2》,即《環太平洋:雷霆再起》,這部電影是由斯蒂文·S·迪奈特執導,約翰·博耶加、景甜、菊地凜子、張晉、伯恩·戈曼、查理·戴、藍盈瑩、陳梓童等明星主演的動作冒險科幻片。
  • 《環太平洋2》被黑,要怪景甜和菊地凜子的髮型
    《環太平洋》第一部上映的時候,曾經有人評價:「這是一封美國otaku寫給日本otaku的情書」,那麼《環太平洋2》就應該是「這是一封美國資本寫給中國資本的情書
  • 《環太平洋2》:尷尬的不僅是景甜的英文
    第一部的導演是吉爾莫·德爾·託羅,上周院線剛上了他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水形物語》。但《環太平洋2》的導演換成了斯蒂文·S·迪奈特,陀螺僅以製片人的身份退居二線擔任監製。從嚴格意義上說,斯蒂文·S·迪奈特是位新手,之前都是以編劇和製片的身份參與《斯巴達克斯》系列,《環太平洋2》是他的導演處女作。
  • [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
    影片定檔3月23日將在中國、北美同步上映的《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Pacific
  • 《環太平洋2》被罵爛怪景甜?她一個人能夠背得起這口大鍋嘛?
    本文由明星粉絲團作者蘆笙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剛剛上映不久的電影《環太平洋2》,上映之後得到的評價好像也不是很好了,都說並不怎麼樣
  • 黑慘粗暴打怪猛片《環太平洋2》
    ,主角全換二三線新人,《水形物語》奧斯卡導演陀羅變製片監製,總BOSS怪獸直接被砸死,這可讓《環2》落差很大、被黑很慘。但拋開缺點與所謂狗血,這片子打得粗暴生猛,想像力很足,機甲軍團有軍事配合,至少不像《長城》那麼敷衍。
  • 【預告】《環太平洋2》:這部電影滿足了我拯救世界的幻想
    《環太平洋》是機甲+怪獸的科幻電影,與《變形金剛》系列相比沒有過多專注於機甲模型的細節和專業機械原理,而是用壯闊的場面,拉風的造型來吸引人的眼球。片中有80米巨型機器人與80米高的海底巨獸,其在特效上的光影質感也使影片在視覺上登峰造極,是史上唯一一部靠「日薪十萬」燈光師拼特效的科幻電影。《環太平洋》本著復古與懷舊的外殼靈魂,傻大機甲戰士是工業革命式機器奇觀的特色,我們看一看《環太平洋》中讓大家激動不已的到底是什麼?
  • 《環太平洋2》.沒拍成《環喜洋洋》可以了,某電影宇宙的建成
    但總體上,也沒有想像的難看,除了前二十分鐘略無聊,後邊基本也算緊湊,後半段老BGM響起,開始進入狀態,只是在質感和具體環節上糙得可以,《環太平洋2》就是標準的行活電影。第一部是吉爾莫.德爾.託羅的圓夢之作,作為怪物控,家中有所碩大手辦收藏室的死宅,機甲特攝情結滿滿的迷弟,《環太平洋》的美術視覺風格,具備了鮮明的作者氣息。而《環太平洋2》就是工流水線產品,電影工業機器轟隆轟隆地開動,差不多了就出廠。機甲對戰怪獸的場面,第二部已經沒有了前作那種頂配真人版特攝片的感覺,就是美式爆米花,還比較糙。
  • 沒想到的是,《環太平洋2》終於開拍了
    傳奇和環球影業聯合打造的《環太平洋2》近日在雪梨正式開機,影片導演斯蒂文·S·迪奈特(曾執導美劇《超膽俠》第一季)和演員約翰·波耶加都在社交網站分享了這個消息:據悉,約翰·波耶加在《環太平洋2》中擔任男一號,他飾演第一部中斯特克·潘特考斯特將軍(伊德裡斯·艾爾巴飾)的兒子,女一號則由美國新人演員兼歌手卡莉·史派妮擔任。斯科特·伊斯特伍德與中國女星景甜也將加盟。
  • 《環太平洋2》口碑撲街,《環太平洋3》還會有嗎?
    不過《環太平洋2》最後引出了《環太平洋3》這個彩蛋,可是很多的網友感覺不會有《環太平洋3》了,是啊,《環太平洋2》確實讓很多的小夥伴很失望,劇情有點平平,怪獸也不多,機甲也很少。最後的流浪者砸死怪獸一幕,更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想像。
  • 看完《環太平洋2》,我居然愛上了景甜
    由於文化差異和主角黏性不高的原因,《環太平洋》始終不能在中國形成風潮,比不過漫威宇宙,甚至還不如ACG新秀小豬佩奇。自第一部上映已經過去五年,等到第二部上映,環太平洋的名字響噹噹,至於上一部的劇情?是什麼?
  • 怪獸電影世界觀進化史,《環太平洋》機甲打怪獸獨樹一幟
    說起怪獸電影,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年代久遠的《哥斯拉》和《異形》,華麗重啟的《猩球崛起》《侏羅紀》《金剛》系列,還是近兩年變著花樣打怪吃雞的《魔獸》《長城》,影迷們都耳熟能詳,但要論從內容、形式到世界觀的獨樹一幟,當屬2013年上映的《環太平洋》。3月23日,《環太平洋:雷霆再起》將在中國內地與北美同步上映。機甲打怪獸將在大銀幕上再度震撼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