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要上天

2021-01-14 地球知識局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673-伊朗航天夢


作者:重光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當下,一個國家若是想躋身世界大國之列,掌握航天技術是必不可少的,要想投入航天競賽,必定以發達的經濟與先進的科技作為基礎,航天成就背後是實打實的國家實力。


不僅在地球上競爭,還要到太空中比賽

(圖片:NASA )▼


而在中東,意欲上天的國家可不少,除了早已起步的以色列,還有近年來勢頭正盛的阿聯。


不管是猶太人,還是阿拉伯人,一個個國家爭先恐後地豎起發射架,將火箭對準了七重天。而這一切,都被波斯人看在眼裡……


都想爭個一席之地

(圖片:saeediex / shutterstock)▼


作為中東領土面積與人口數量數一數二的地區大國,伊朗自然不甘落後於體量遠比自己小、又與自己多年不對付的以色列與阿聯。


時間回到30年前,彼時的伊朗剛從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中緩過勁來,當此百廢待興之時,若可完成一項舉世矚目的大工程,定可鼓舞民心,從而平復民眾因戰爭摧殘而孳生的不滿情緒,進而緩解國內矛盾,為經濟與社會加速發展打下基礎。


兩伊戰爭摧殘了一代伊朗人

國家基礎深受重創,大家都需要希望

(圖片:Wikipedia)▼


時任伊朗總統拉夫桑賈尼思來想去,最終敲定這項大工程非航天計劃莫屬。不過,要把人像先知穆罕默德登宵那般送上天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在此方面一無技術,二無人員的伊朗必須「抱大腿」。


立下一個大計劃

(左:拉夫桑賈尼 右:哈梅內伊)

(圖片:Khamenei.ir / Wikipedia)▼


1990年,在與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的峰會上,拉夫桑賈尼首次向蘇聯方面透露了將伊朗航天員送入太空的想法。此後,通過進一步的磋商,拉夫桑賈尼與戈巴契夫原則上達成了一項協議——伊朗航天員將與蘇聯航天員一道乘坐「暴風雪」號太空梭飛往「和平」號空間站。


1989年「暴風雪」號在巴黎航空展上展出

(圖片:DAVE CASEY / Wikipedia)▼


然而,造化弄人,1990年的蘇聯已是風燭殘年,國勢江河日下,經濟處在崩潰的邊緣。自身難保的蘇聯,已經沒有心力操作新的天空計劃,伊朗參與的航天合作自然更是舉步維艱。


而且就在協議達成後的一年,蘇聯轟然解體,疲於應付經濟危機與車臣戰事的俄羅斯自顧不暇,連本國的航天計劃也難以為繼:2001年,「和平」號空間站因俄聯邦航天局經費不足停止運營,並墜入南太平洋;2002年,「暴風雪」號太空梭所在的機庫又因年久失修而坍塌,「暴風雪」號就此被砸成了一堆廢銅爛鐵。


「和平」號空間站是人類首個可長期居住的空間研究中心

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

(圖片:NASA)▼


隨著「大腿」的消失,伊朗的載人航天計劃就此悄然陷入停滯。


千禧年後,伊朗在中東的地緣環境愈發惡化——2002年,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將伊朗與伊拉克以及朝鮮一道列為「邪惡軸心」,聲稱三國「支持恐怖主義」。2003年,美軍入侵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倒臺。隔壁鄰居家變了天,伊朗脊背一涼,擔心下一個倒大黴的就是自己。


說打就打,說抓就抓

隔壁伊朗,非常緊張

(圖片:wikipedia@US Army photo)▼


為了自保,伊朗在拿著巴列維王朝時期的老底子加速推進核計劃的同時,重新打起了自行開展航天工程的念頭。


航天工程除了可以鼓舞民心,還另有玄機。儘管航天事業表面上看起來人畜無害,只是把人送上天轉圈,順帶搞搞研究,仿佛是民用的,但實際上航天工業卻和軍用技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發射衛星與載人飛船所需的火箭技術與彈道飛彈技術異曲同工,美國、蘇聯與中國的所有早期運載火箭都是從軍用彈道飛彈改裝而來的。


美國1958年發射的PGM-11紅石

正是由二戰期間德軍研製的V-2火箭改進而來

(圖片:NASA / Wikipedia)▼


假使伊朗在航天領域有所突破,那麼其先進的火箭技術反過來又會促進其彈道飛彈技術的發展,進而提升本國自衛乃至進攻的能力。由此看來,推動航天工程對於承受著美國重壓的伊朗來說自然是兩全其美的。


許多伊朗政要也知曉推進航天工程的益處,屢屢發布聲明,熱情洋溢地呼籲伊朗開發基於彈道飛彈技術的太空飛行器。


2003年12月,伊朗伊斯蘭議會通過法案,設立伊朗航天局,負責推進研發、製造、發射與運營國產衛星,推進運載火箭研發等航天項目。次年2月,塞姆南航天中心落成開放,伊朗自此有了自己的「飛天基地」。


2005年,雖然此時伊朗在航天技術研發方面尚無顯著進展,但依然「放了個大衛星」。當年11月21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報導稱,伊朗已經制定了一項載人航天計劃,同時該國還計劃自行開發航天飛船與太空實驗室。


伊朗航空航天研究中心改成了伊朗空間研究中心

仍在「很好」地運營著

只不過在載人航天方面還沒出什麼成果

(圖片:http://www.isrc.ac.ir/)▼


為實現這一壯舉,伊朗航天局規劃了三步走的任務流程:先從伊朗本國的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國產運載火箭,將國產衛星送入太空;隨後在太空中進行空間生物學研究,為身處太空中的人類與動物開發生命維持系統;最後建立伊朗國產的衛星定位系統。


帶著最高領袖的期望

(圖片:Fars News Agency)▼


三步任務流程看起來野心勃勃,得到的預算卻少得可憐,伊朗航天局每年在明面上獲得的預算不過幾千萬美元,這對燒錢如流水的航天競賽而言無異於杯水車薪。


不過,從表現上看,伊朗航天局實際上的發展卻充滿活力,勢頭迅猛,這不僅無疑表明其真正拿到手的資金肯定不止幾千萬美元,而且也顯示出伊朗心底裡想發展的是航天技術這把「雙刃劍」的另一面「刃」。


今年4月伊朗使用「信使」二級運載火箭

搭載了自主研製的「光明」號軍用衛星

這也是伊朗發射成功的第一顆軍事衛星

(圖片:https://www.tasnimnews.com/)▼


2014年,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空天軍副司令馬吉德·穆薩維在接受媒體時坦言,伊朗太空計劃的真正任務是「實現技術進步」,將本國此前為安撫歐洲國家而自行設立的飛彈射程限制提升到遠超以往的2000公裡。穆薩維此言已赤裸裸地表明,看似「民用」的航天計劃完全是彈道飛彈計劃的「加速器」。


2008年2月,在伊朗航天局成立還不到四年的時候,伊朗推出了「信使」號運載火箭的全尺寸模型。同年8月,「信使1」號運載火箭帶著「希望1」號衛星發射升空,但未能成功進入軌道。


失敗的消息還是美國國防部爆出來的

伊朗是不承認的,老冤家了

(左二:信使—1模型)

(圖片:Fars News Agency)▼


首戰不力的伊朗航天局在短短半年後捲土重來,於2009年2月總算成功將「希望2」號衛星送入了軌道,伊朗由此成了第九個航天國家——可從本國領土發射國產運載火箭,並將國產衛星送入軌道的國家。


伊朗第一顆國產衛星—奧米德

(圖片:Mardetanha  / Wikipedia)▼


進入10年代後,伊朗航天計劃繼續在曲折中前進:「信使1A」與「信使1B」分別於2011年6月與2012年2月成功將兩顆地球觀測衛星送入軌道,但之後的2012年與2013年的三次衛星發射卻接連以失敗告終。與此同時,伊朗於2013年成功將兩隻猴子送入太空,並使其安全返回地球。


將動物送到太空的做法早有先例

伊朗的太空計劃也是借鑑了大國的成果

(伊朗送上太空的第二隻猴子—法瑪)

(圖片:https://www.bbc.com/)▼


上述成績表明伊朗已在航天領域摸到了一點門道,而與之相通的彈道飛彈領域伊朗自然也開始加速「點科技樹」了。


2006年3月,伊朗成功試射了「流星-3B」型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其射程高達2000公裡,不僅可打擊沙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家全境,而且連以色列全境也可完全覆蓋,更不用提伊拉克與敘利亞這種近在咫尺的國家了。


「流星-3」型是採用了俄羅斯的飛彈技術

伊朗自行研製的中程戰略飛彈系列

又分為A,B,C,D四種變體

(先知軍事演習中的「流星-3」飛彈)

(圖片:Hossein Velayati / wikipedia)▼


隨後,伊朗又在「流星-3」型的基礎上,研製出了「力量-110」型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射程達2000公裡。與「流星-3」型相比,「力量-110」型不僅機動性更強,而且發射準備時間僅需30分鐘,此前的「流星-3」型則需要數個小時。2015年,「力量-110」型試射成功。


「力量-110」型是「流星-3」型的改進升級版

(圖片:Tasnim News Agency)▼


2015年,伊朗再次推出更為先進的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支柱」型,射程可達2000公裡。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刊文指出,「支柱」型採用了全新的鼻錐設計,這使得該飛彈可在飛抵目標上空時就引爆彈頭,無需直接命中目標,由此一來,「支柱」型與其他伊朗擁有的彈道飛彈相比,更適合用於發動化學、生物甚至核攻擊。


支柱型飛彈「埃馬德」是「流星-3」型的衍生物

但它並不算是一種全新的飛彈

算是一種重裝運載工具了

(圖片:Wikimedia)▼


除此之外,「支柱」型還擁有重新設計過的再入大氣層系統,制導與控制系統更加穩定而精確,這使得伊朗擁有了首款精確制飛彈道飛彈。


值得注意的是,在伊朗彈道飛彈技術突飛猛進的同時,促成這一飛躍的航天計劃卻陷入了停滯,在2013年後,伊朗再也沒有將生物送入太空。


2017年,消息人士透露稱,由於手頭拮据,伊朗已經取消了載人航天計劃,不過有知情人士出面否認了這一講法,強調載人航天計劃還在進行之中。此外,截至2020年5月,伊朗成功入軌的衛星竟然僅有區區5顆,這麼多年只送了一個手就點的過來的衛星上天實在說不過去。


意不在航天在飛彈

(圖片:saeediex / Shutterstock)▼


由此看來,伊朗開展航天計劃,本質上只是「曲線救國」,通過「民用」航天研發項目累計運載火箭技術,轉而將其用於彈道飛彈計劃,使自己的死敵——以色列與沙特盡在本國飛彈射程之內。


彈道飛彈的一個用處:搭載核武

(圖片:美國能源部)▼


畢竟要獲得世界大國的地位,單靠打嘴炮譴責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壓迫巴勒斯坦人民,抨擊腐敗成風的沙特王室背離先知正道是遠遠不夠的。若伊朗真正要把自己所認為的「真理」強加在中東各國之上,射程遠超敵手的「大炮」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Matyas Rehak / Shutterstock

相關焦點

  • 「伊朗科學家被你們殺死,我要復仇!」
    ▲ 「聖城旅」指揮官伊斯梅爾·卡尼 據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28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伊斯梅爾·卡尼表示,發誓要為遇害的核科學家法克裡扎德報仇
  • 伊朗說德國非常壞,要遏制伊朗發展彈道飛彈,德黑蘭絕不答應!
    日前,德國外長馬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需要達成一項升級版的伊核計劃,進而對伊朗彈道飛彈計劃也加以限制。馬斯的意思很清楚,新的「升級版」伊核協議,以不僅僅只是限制伊朗研發核武器,而是連伊朗發展常規彈道飛彈的權利也要被剝奪。對此,據《北京日報》報導稱,有相關伊核協議籤署國指出,當前伊核問題局勢正在醞釀變化,高度複雜和敏感,所以希望相關各方著眼大局,保持冷靜克制。
  • 伊朗影后塔拉內·阿里多斯蒂,墜入凡間的波斯美女
    塔拉內·阿里多斯蒂,又名塔蘭涅·阿里多斯蒂,1984年1月12日出生於伊朗,演員。伊朗自古以來,盛產美女,只是尋常不得見。就在去年,在金熊導演賈法·帕納西的2015年作品《計程車》中扮演乘客之一的伊朗人權女律師,就被伊朗逮捕,並判處38年監禁和148次鞭刑。由此可見,如今的伊朗文化界正處在一片「恐怖」之中。伊朗女人出門必須戴頭巾。
  • 裡皮是牛人不是神,客戰伊朗期盼勝利也需給國足空間
    中國國家隊的比賽歷來非常吸引國人的注意,3月28日,中國隊就將迎來12強賽客場同伊朗的比賽,明晚,肯定億萬中國早早守候電視機前,收看這場比賽。國足的比賽球迷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贏一場,捧上天,輸一場,罵成狗。
  • 局勢驟然升級,戰爭一觸即發,拜登要接管伊朗?
    由於挑釁行動由伊朗和即將離任川普行政低於連貫的動作,當選總統面對日趨明朗的情況下,當涉及到伊朗,一個長達數十年的美國剋星已被指責的目標多中東的動蕩。僅在過去一周中,唐納·川普總統的團隊就向所謂的伊朗進攻計劃作出反應,向波斯灣派遣了B-52轟炸機,並推翻了將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帶回該地區的唯一命令。
  • 伊朗兩三事 | 我與我的伊朗老公
    我必須要說,伊朗男生和阿凡達電影差不多,一生就只愛一個人,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的文化很強調命中注定,我老公跟我說,[第一眼看到你我就知道故事結束了。] 他找到我了,故事結束了,人生展開了。在國外的伊朗男生,蠻多是會找一個人排解孤單寂寞無聊的時候,但是最後會回到自己的國家戀愛結婚。
  • 伊朗的變態審查,伊朗電影的奧斯卡最佳
    伊朗一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有著這個世界上幾近變態的電影審查制度,電影工作者一旦敢越雷池一步,不僅要面臨被封殺的結果,甚至有可能要承受生命的危險。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藝術家們「戴著鐐銬起舞」,伊朗的電影人依然讓伊朗的電影走向了世界。1997年,伊朗已故電影大師阿巴斯的作品,《櫻桃的滋味》獲得了當年金棕櫚大獎,這是伊朗電影首次獲得有分量的國際性大獎。
  • 強烈推薦:去伊朗,一定要知道10件事!
    提到伊朗,人們總會問到這個問題。如果你也有同樣的疑慮,那說明你太不了解伊朗了。所有去過那裡的人,都對伊朗人的熱情、友好、淳樸,讚不絕口。走在街上,總有人熱情的跟你打招呼。如果你想問路,交流上又有困難,當地人一定會親自帶你去。伊朗人尤其喜歡中國人,經常離得老遠就喊你qin(波斯語中國的發音)。
  • 《我的女友要上天》:反套路偶像劇甜寵虐戀要上天
    文/張建雄最近被甜虐的反套路偶像劇《我的女友要上天》圈粉了,千年女兒紅修煉成妖倒追人間純陽男的故事絕對新鮮
  • 敵人反對的,就是我們要做的,伊朗明年核預算增加256%
    最近伊朗儼然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個國家關心的焦點,就在不到一個月之前,伊朗的一名重要核科學家被不明人員當街暗殺,事件發生後,美國和以色列成為了伊朗心中的頭號嫌疑人。實際上,這已經不是伊朗第一次失去重要國家官員了,而在此次的暗殺行動中,竟然還疑似有美國的痕跡,這讓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再度惡化。敵人反對的,就是我們要做的現如今,伊朗未表示出明確的軍事反抗行動,畢竟伊朗自己也明白,若是一旦亂了方寸,那麼就是落入了美方的圈套當中。
  • 伊朗無法再忍,革命衛隊指揮官又被殺死,狗急了也要跳牆
    最近,伊朗著名的核科學家遇刺身亡。這是繼蘇萊曼尼之後又一位重要的國家官員遇刺,導致世界各國的目光都聚焦在以色列和伊朗以及美國身上。之後,伊朗政府表示將對兇手採取嚴厲的報復措施,認為這是有預謀和計劃的報復活動。然而之後不久,伊朗又有一名高級軍事官員遭到襲擊身亡。
  • 以色列無人機進入伊朗被毀!伊朗替俄羅斯站隊
    伊朗是中東地區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因為多方勢力的角逐,讓伊朗十分艱難,加上美國的「制裁」,伊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即使在這樣的背景下,伊朗在軍事技術方面依然強大,他們擁有一定的工業基礎,甚至要比印度強許多。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代理人,而伊朗偏向於俄羅斯,雙方的矛盾重重,經常發生一些軍事摩擦。
  • 來自伊朗監獄的長電話:蘇萊曼尼被擊斃前一個中國博士的伊朗冤獄
    卡丹在播客裡承諾,要讓王夕越講完了東歐講他現在研究的伊朗:2015年,王夕越正在普林斯頓讀歷史系博士二年級,博士論文的題目是19世紀內亞國家政府的相似之處,其中的一個政府是伊朗愷加王朝。雜誌報導的主題大多是他的妻子曲樺在為他的釋放四處奔走,學校師生聚會搞prayer,各類民間組織機構聯名信敦促伊朗放人,然而案子沒有進展,美國政府的相關行動緩慢低效,而伊朗是一個巨大的黑箱。
  • 阿聯作為伊朗的死敵,為何「心甘情願」的幫伊朗洗錢?
    2020年,大部分國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伊朗的日子就更難了。在美國制裁與疫情的雙重夾擊之下,伊朗經濟持續動蕩,裡亞爾兌美元的匯率一度跌至270000:1,有關「伊朗要垮」的傳言再次甚囂塵上。事實上,自從川普政府重啟制裁後,這種流言就沒停止過,可伊朗人民至今還活得好好的。
  • 從紀錄片看伊朗:《蘇萊曼尼和他的祖國》《伊朗與西方》……
    除了旁觀美國和伊朗互相放狠話外,我們也可以通過以下幾部紀錄片補一補伊朗與西方的角力史。」的伊朗GE命衛隊聖城旅領袖的「真面目」。《影子司令 伊朗軍師(Shadow Commander: Iran’s Military Mastermind)》(截圖)按照西方的說法,從伊朗到伊拉克,從敘利亞到以色列,蘇萊曼尼雖然藏於陰影之中,但這片陰影覆蓋了中東多個戰略要地。諷刺的是,在打擊伊斯蘭國的過程中,老死不相往來的伊朗和美國竟以平行不相交的方式間接合作。
  • 911事件或在美國重現,伊朗要提高警惕了
    在伊朗誓言報復伊朗、德黑蘭打算對川普發出紅色通緝令之際,這個突如其來的警告,讓美國人尤其是華盛頓民眾倍感頭疼。  聞訊後,五角大樓立即聽取了相關簡報,白宮也選擇了緊急介入調查。最新消息稱,白宮已經通知了美國相關人員——只要出現任何飛機偏離航線的行為,都必須立即告訴美國有關機構。  白宮之所以如此小心謹慎,主要有5個原因。
  • 伊朗遊記 伊朗鬥智鬥勇的滑雪記
    ■ 點擊上方」壹行伊朗"關注我們,每日新鮮為您呈現。「我春節有十天假,我不想回家,我想去伊朗滑雪。」
  • 【美國將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 原因是伊朗侵犯人權】美國伊朗和...
    【美國將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 原因是伊朗侵犯人權】美國伊朗和委內瑞拉事務特別代表艾略特·艾布拉姆斯(Elliott Abrams)周四表示,美國將對一些伊朗官員和實體實施新的制裁,其中包括判處伊朗摔跤手納維德·阿夫卡裡(Navid Afkari)死刑的一名法官。
  • ...蘇萊曼尼|伊朗最高領袖|美國_軍事|伊朗_軍事|白宮|哈梅內伊
    文/貓頭鷹茄子近段時間以來,隨著白宮首腦更替的時間即將到來,美國對伊朗的態度也從此前的強硬轉變為了搖擺不定,同時也不再激進地揚言要對伊朗發動軍事攻擊。但是,美國罕見的「示弱」並沒有動搖伊朗反美的決心,並且被伊朗直接認定為「謊言」。
  • ...伊朗國防部|伊朗_軍事|穆赫辛·法赫裡扎德|阿米爾·哈塔米|...
    直指以方伊朗英語媒體「新聞電視臺」11月30日援引不願公開姓名消息人士的話報導:「從(穆赫辛·法赫裡扎德遇害的)恐怖襲擊現場收集的武器印有以色列軍工產業標識和參數。」這張伊朗國防部網站11月30日的照片顯示,伊朗軍人在德黑蘭參加遇襲身亡的高級核物理學家穆赫辛·法赫裡扎德的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