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呂不韋被迫告老還鄉,大王城樓相送,羋華用扶蘇討好夫君。嫪毐謀反的事情牽扯到了呂不韋和趙姬,他們不得不把皇權交到嬴政手中。大王幼年登基,到了二十二歲的時候才真正的掌權,呂不韋把握了朝政數十年,如果不是嫪毐一事爆發,呂不韋也不會交出權力。
呂不韋是大王登基的功臣,這一點嬴政肯定很感謝呂不韋,但再大的恩德也抵不住時間的消磨。呂不韋擔任丞相的這段時間裡,獨攬朝政,他行使的是秦王的權利,威望超過了大王。大王和權相權力爭奪,屢次出現,呂不韋和嬴政的糾葛,權力的過度並不是送命題。呂不韋如果知道收斂,一定不會落得被迫告老還鄉的下場。
嫪毐和趙姬被大王處置後,呂不韋也隨著告老還鄉去了自己的封地。呂不韋走的時候大王親自在城樓相送,他不去當面相送是因為自己已經預測到仲父的結局了,如果他依舊不知道收斂,自己肯定會下旨處死他。大王站在城樓上的時候,夫人羋華知道大王心裡難過,她便用皇子扶蘇討好夫君,這樣一來能緩解大王心中的苦痛。
呂不韋和大王的感情很深,只不過他們之間不可能有單純的父子感情,只能有君臣之別。呂不韋在回封地的路上就預測到了自己的結局,畢竟大王誅人先誅心。呂不韋死後,大王並沒有為難他的家人,雖然被剝奪了爵位,但也都安定生活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