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的野花也嬌美,寂寞開無主一歲一枯榮

2021-01-07 北京日報客戶端

600年的紫禁城,供養著無數的古樹名木。今天的故宮,自然也一直對那些古樹名木「厚愛有加」,這些古樹名木動輒掛著「紅牌綠牌」(紅牌是300年以上古樹,綠牌是100年到300年的古樹),或者開著驕人的、賦予吉祥美意的豔麗花朵。

自打故宮成了博物館裡最大的「網紅」,很多遊客已經對故宮的奇花異木如數家珍,諸如梨花、臘梅、牡丹、金絲楸、文冠果、海棠、丁香、杏花、玉蘭、紫藤之類。更有好事者還給眾多花卉排了花期表,至於故宮「賞花地圖」則更是版本甚夥。

儘管奇花異草人人愛,但是在大美故宮裡,我們依然不可忽視那些生存在邊邊角角的不可勝數的野花野卉,可別小看這些野草,或許在還沒有紫禁城的時候,它們就一代一代生活在這裡,雖然「寂寞開無主」,不與春爭,但「一歲一枯榮」,生生不息。它們成了紫禁城自然生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管你看或者不看,它們都在那裡。

地黃驕人禁城中

地黃,玄參科地黃屬,多年生草本,花期4--6月。

宮裡面的地黃實在是太多了。

除了地上,還有就是牆頭磚縫、瓦縫裡,地黃處處可見。遊客宮內行走之時,總能在不經意間眼前一亮,瞥到金色的琉璃瓦上亭亭玉立的「地黃美女」,暖風徐來,「回頭一笑百媚生」。

地黃,攝於景仁宮院牆

我一直認為地黃或許是與紫禁城最匹配的一種野草。地黃之「黃」,是皇家的專用色。地黃不僅花朵漂亮,它的地下根狀莖更是有名的中藥材。

通常認為,未經加工的根狀莖是生地黃,經加工的是熟地黃。熟地黃補精血,生地黃生精血。

生活在十八世紀的日本漢醫學專家吉益東洞則認為地黃只有生、幹之分,沒有生、熟之說。他在藥學名著《藥徵》中說「諸家本草,皆謂幹地黃為熟地黃,而今本邦藥鋪,以幹地黃為生地黃,非也。幹者,乾燥之謂,如乾薑是也。生者,新鮮之名,如生薑是也,故古人言生地黃,則必言汁,言之順也。豈有幹而有汁者哉?仲景氏之所用生、幹二品而已。其熟雲者,後世之為也,不可用矣。」

由於地黃藥用價值甚高,在古代詩人作品中也多有涉及。比如唐代的白居易,因為他身體羸弱,幾乎一輩子都是個「病秧子」,晚年更是幾乎天天離不開藥罐子,有道是久病成良醫,白居易經常把自己給自己治病的心得寫在詩裡頭。比如提到地黃的《春寒》:「今朝春氣寒,自問何所欲。蘇暖薤白酒,乳和地黃粥。豈惟厭饞口,亦可調病腹。」

救荒野菜二月藍

二月藍是故宮常見的一到兩年生野草,學名諸葛菜,是十字花科諸葛菜屬。

大家最喜歡的就是二月藍的淡紫色小花,成片生長觀賞效果尤佳,花開時節遠遠望去,不由得你會說,「這樣紫啊!」

我記得多年前東華門還沒有開放時,陰曆二月,一進東華門,路北的松蔭之下,就是一大片二月藍花海,真箇是「紫氣東來」。

二月藍,攝於內閣大堂前草坪

除了好看,還好吃。二月藍的嫩苗可以食用,因為稍有苦味兒,需要開水焯後再經涼水浸泡,撤去苦味,可拌食,可做餡兒。

我曾經在十幾年前採過一次宮裡的二月藍,是在未開放的上駟院附近,就是皇家養馬的地方,彼時那裡還是一片荒地,每到春天,就有三三兩兩的故宮員工到這片荒地來採野菜(現在全故宮已經禁止採野菜了),也就是在那裡,一個故宮員工告訴我二月藍是能吃的,還告訴了我怎麼吃。我於是就跟著採了一點兒。

二月藍採回來,我覺得甚是珍貴,於是就把二月藍收拾乾淨,立刻給我的恩師--紅樓夢研究所的學者王湜華老先生送了過去,並告之食用方法。

未幾日,王湜華先生叫我去,以手書冊頁相貽,內容是先生所作《二月藍芽吟》:

「往昔春分前,郊埛野菜多;罕見二月蘭,珍稀賽菁莪;而今都市繁,郊區鮮稻禾;即使見野菜,每被農藥痾;若欲躲公害,難覓保安窠;其功發奇想,獨自覓菜忙;義務任講解,務餘入宮牆;小蘭甫蔥綠,採來撲鼻香;此地本深宮,絕無公害傷;惠餘享珍饈,其意不尋常。」

大內黃花分外嬌

在春天故宮的野花裡,有兩種黃色野花最為惹眼,一是蒲公英,一是抱莖苦蕒菜。

抱莖苦蕒菜,攝於珍寶館寧壽門前

蒲公英是菊科蒲公英屬植物,在早春二月就開放了,它們稀稀拉拉地點綴在故宮草坪的各處角落,就像一塊塊金色的小圓糕餅,待花謝後,長滿絨毛的種子又聚成了一個絨球,孩子們將此輕輕折下,口吹使之四散,誠童年樂事。

蒲公英全草入藥,主要的功能就是清熱解毒,市售有蒲公英茶供飲。當然也可以作為野菜食用,它又名孛孛丁。明代鮑山編的《野菜博錄》以極其精煉的語言描述了蒲公英形狀及食用方法:孛孛丁菜,一名黃花苗。苗初搨地生。葉似苦苣葉,微短。叢中間攛葶,稍頭開黃花。莖葉折有白汁,味微苦。食法,採苗葉煠熟,油鹽調食。

抱莖苦蕒菜是菊科苦蕒菜屬,雖然花小,但藥用與食用價值與蒲公英類似,抱莖苦蕒菜有清熱、消腫作用,嫩苗也可食用。

抱莖苦蕒菜在宮裡有著獨特的生長環境和觀賞價值,除了地面之上,它們更願意成片生長在內金水河的河床兩側石頭縫裡,獨佔水源,生長茂盛,小小黃花連成一片,頗為可觀。

地磚縫裡也妖嬈

故宮裡至少有兩種野花是獨愛生存在地磚縫裡的,從生存環境就看得出來,它們都是典型耐瘠薄的旱生植物。

米口袋,攝於太和門廣場

一是糙葉黃芪,一是米口袋。這兩種花,如果不是特意去尋找的話,遊客也不是太容易看到。因為它們長在你的腳下。

糙葉黃芪是豆科黃芪屬,一聽到「黃芪」,很多人就會聯想到它是不是也是藥物,當然是,糙葉黃芪根可入藥,有健脾利水之功。

糙葉黃芪的莖葉匍匐在地面生長,初春之際,白色的毛茸茸的小花「羞答答地開」。如果遊客不經意地看下地面,常常誤以為這些花朵是飄在地上的紙屑。

米口袋是豆科米口袋屬。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米口袋儘管也是貼地而生,但是總比糙葉黃芪「高調」一些,它的羽狀複葉不僅好看而且儘量在往上生長,花朵紫色,看上去活潑可愛,似乎在提醒你腳下留情。

相關焦點

  • 枯榮一生
    喧囂塵世,唯我心無花。霓虹爍爍,流光成災,路燈下,我在失落等待。想起那些如花的歲月,心情的失落,擊碎一切美好。雖已看輕人間是非,可愛恨依在糾纏。無法自拔,也許拯救,只是人生蓄意的施捨。枯榮間,一生消融,只剩思念。       拋開所有,世間的美好為誰停留?閉目沉心,忍不住悲嘆聚散離合。一曲離歌聲情切,不知何地再逢君?人海茫茫,潮起潮又落,我們都是生命中的過客。
  • 縱使奼紫嫣紅,終究一歲一枯榮.
    然一甌茶、一杯酒,吟風醉月,賞必求其宜也。乃為之書。梅花,清客也,和靖愛之而植。周天之數,吟詠甚富。賞宜啟湘簾,拂石榻,靜坐於花間,吸清茗,讀《漢書》,毋焚異香,毋對俗客,毋語世事,毋泛霞觴,如是可為和靖友矣。疏影暗香,孤標別韻。且麗且妍,自得佳人之態;極清極冷,常懷君子之風。至若雪滿山中,臥當林下,即使鐵心石腸,亦為情移意奪。梅花宜植於松岡竹圃間,另放一園,庶不失為歲寒三友,鼎峙以垂清名也。
  • 敬談枯榮大師
    等讀到了「枯榮七問」:枯榮大師道:「本因,咱們練功習藝,所為何來?」本因方丈…答道:「為的是弘法護國。」枯榮大師道:「外魔來時,若是吾等道淺,難用佛法點化,非得出手降魔不可,該用何種功夫?」本因道:「若不得已而出手,當用一陽指。」枯榮大師問道:「你在一陽指上的修為,已到第幾品境界?」
  • 出身名門的許晴,寂寞花無主,一任群芳妒,如今緋聞男友竟是他
    當時的許晴正是顏值的巔峰,她美豔動人,演技也非常優秀,一出道起點就很高,成為了眾多少男少女心目中的偶像。如今已經51歲的許晴依舊是20年前的模樣。在學校的時候,許晴便是學校裡名副其實的校花。許晴的姥姥,姨夫,小姨都是中國的外交官,而他的曾外祖父更是了不起,曾是革命前輩黃興的好友。並且是」共進會「主要的成員,那時他的曾外祖父憂國憂民,思想進步。變賣了所有的家產。都捐獻給了辛亥革命。正是因為許晴有著不平凡的家世,所以她自小時候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儘管他為人低調,優秀的她卻從未淡出人們的視野。
  • 那些角落裡倔強綻放的不知名小野花,人生如花,只為自己絢爛
    春天,到戶外走走到處都是倔強綻放的嬌美不知花小野花1這是我在路邊偶然發現的不知名小野花匍匐蔓生,連成一大片葉片對生,有成人指頭肚大小花朵稀疏,小得讓人不忍觸摸我蹲下來,仔細欣賞這春天裡靈動的色彩即使完全綻放開了,也不過半粒花生米大小每朵都有五瓣水晶藍色的花瓣花朵中央有兩個毛茸茸的白色花蕊可以說是花型比較稀有的小巧玲瓏和旁邊高大的灌木、競相綻放的花朵相比顯得如此嬌小可是,它那耀眼的水晶藍色美得令人窒息,即使再小的花朵也讓人無法忽略它的存在,它是如此美豔!
  • 故宮——曾經因一女子開奔馳進入而引起網友吐槽,如今怎樣了?
    然而,在今年一月份,故宮又上了一次熱搜,這次引起大家廣泛關注的原因可不是因為風景美麗,而是竟然有一女子直接開著奔馳進入如此莊嚴肅穆的地方。首先,不是對她開豪車有意見,而是在被保護的文物地帶,竟開車進入,這於規定是不符的。通過如今的知識普及,大家都知道每年國家需要花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去對這裡進行修護,但是竟然有人無視規則,開車進入,這背後的原因不得不引人深思。
  • 《娘娘她又懶又嬌》作者:一喵九鹿
    書名:娘娘她又懶又嬌  作者:一喵九鹿  文案:  傳聞皇上溫和持重,宮妃環肥燕瘦、或美或嬌,他皆一視同仁
  • 春日野花系列,帶你欣賞大山裡的野花
    無論是花瓶裡嬌貴的花,還是長在不起眼的荒山裡的野花,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欣賞來自恩施的一個小山村的小野花們。第二種:薊「山野日中開,每人從中笑。」薊的花朵是偏紫色的,總是在一片燦爛中顯得不起眼,它的花語是默默的愛。它有個別名叫山蘿蔔,因為它的根部厚厚的,形狀是像蘿蔔一樣的椎體。
  • 畫個寂寞.
    那是從案上書篋裡抽出的一冊《名媛詩歸》,明末詩人鍾惺所編的的歷代女詩人詩選。這套書一經出版就暢銷不衰,即使是明清易代以後,仍是閨閣內的流行讀物。歌的開頭,男主誇女主芳香貌美。女主先是嬌羞地回答說,芳香是身上的香囊所發,漂亮更不敢當。接著又大膽表明心意,說「天可憐見,才讓我遇見了你」。「冶容多姿鬢」的畫中女子《子夜歌》共 42 首,從初見寫到了相愛、相殺。但至少與畫中詩句相關的頭兩首,還沉浸在有情人邂逅的驚喜中,尚未發展到什麼不好的地步。
  • 盛夏,心似蓮花開 ‖ 一曲衷情訴(64)
    紅塵碾碎香魂在,夢裡依然吐瑞華。                            三奈何風雨掃殘花,四處飄搖難覓家。倩影無依空寂寞,芳魂一縷走天涯。                          四狂風從不惜嬌娃,鐵帚無情掃豔華。
  • 《沉浮與枯榮:八十自述》序
    在我們去貴州視察工作的途中,他對我說:你們搞法治的,最終會發現法治的困惑在於政治,法治離不開政治,中國現有的政治制度,你們是繞不開的。這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也促使我更關心憲政,關心國家的政治制度的改革。政治制度的改革,是中國改革的核心之核心。另一位是吳敬璉先生。我與吳敬璉先生交往和合作,從北戴河中央召開的社會科學專家座談會算起,也快十年了。
  • 斑斕秋色「上新啦」,一起來看600歲的故宮!
    那時63歲的蘇東坡在海南儋州又找到了新的樂子——吃生蠔。在信中,蘇東坡寫生蠔美味極了,可以和酒放在一起煮,也可以選大的用火烤——「食之甚美,未始有也。」果真如他自己所說的:「我書造意本無法,天真爛漫是吾師。」有人說特展上只有兩個人,一個叫蘇軾,一個叫「蘇粉」。最吸睛的大清「蘇粉」是雍正皇帝,他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寫得真好。
  • 2020《故宮賀歲》品味故宮裡的濃濃年味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應妮)當乾隆皇帝在臘月初一用賜福蒼生筆鄭重寫下第一個「福」字的時候,就預告著宮裡要開始過年了…… 正在播出的文化年俗節目《故宮賀歲》,是2019年《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的延續和新形態的嘗試,嘗試將展覽中靜態的文物背後的故事、容易被人忽視的傳統之美,借主持人和嘉賓的嘴說出來。
  • 阿壩之行 路邊的野花你慢慢開
    晚上在房間翻起此行目標種的圖片,「這個,這個,還有汶川娃兒藤……」,「等等,這個……我好像拍到了……」就是它,只是還沒開。杜鵑花科 杜鵑屬就在這片杜鵑林子後,潮溼泥濘的土石坡上,幸遇今天唯一一株開得正好的黃三七,以及一小片落湯雞一樣的川北脆蒴報春。為此,我付出了摔一屁股墩兒的代價。
  • 請問,你是「枯榮大師」嗎?
    金庸塑造的這個枯榮大師,因修習枯榮禪功,已經能做到心如止水,處變不驚,但面臨鳩摩智前來搶奪《六脈神劍》劍譜,毅然出世與其周旋,最後用一陽指內力逼得六張劍譜全部燒為灰燼。從心境上來說,已然枯素,百年孤寂,但在處事上卻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儘是崢嶸的稜角。所以半枯半榮,正是枯榮大師的境界。傳說中的非枯非榮,他到底是修不到這一層的。
  • 從牛糞滿身到祈求幹內褲,她們只為進藏拍攝3000張野花
    植物高清大圖以及有趣的旅途花絮,歡迎參加8月20日關於本次旅行的線下分享會:《多雄拉歸來—西藏野花之旅》,報名請看今天磨房微信的第二條推文。部分美景,我們先睹為快。九頂山野花坡。寂寞之聲--於無聲處聽沉雷,川西上面的紅色綠絨蒿(罌粟科)。
  • 在600歲的故宮裡,賞蘇軾大展
    紫禁城600歲之際,備受矚目的蘇東坡大展如約而至。2020年9月1日至10月30日「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在故宮文華殿開展。展覽通過78件(套)文物精品,全面展現文學家、書法集、文人典範的蘇東坡形象,帶領觀眾回到那個文化昌盛的時代。舉辦以文物為載體,展現蘇軾藝術造詣與其人格風範的展覽,故宮還是頭一次,蘇迷們可以大飽眼福啦!
  • 君若安好:秋天的野花
    一些喧囂鬧騰的事物已經遠去比如蛙鼓蟬鳴比如草木拔節的聲響比如燥熱浮動的心該去的會去,該來的會來九月接受了成熟,金黃,從容,淡定及至孕育、堅守……河流不再喘息雲朵不再飄浮青蔥不再輕狂一些隱秘的心事藏入果實的內部只等風雪到來,在十二月,在歲未
  • 琳琅滿目的力嬌酒,不來一杯嗎?
    力嬌酒常作為餐後酒,也因為其多具有繽紛的色彩,也是雞尾酒不可或缺的原料。此外,烹飪與甜點製作中也經常能看見力嬌酒的身影。根據加入材料的不同,力嬌酒可以分為如下幾個大類:咖啡力嬌酒說到咖啡力嬌酒,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Kahlua,無他,這款有個美麗的中文名「甘露咖啡」的酒實在太常見了,各大超市和網店都有售賣。
  • 故宮裡的手藝人:在給故宮文物治病的高手
    故宮浩瀚的文物收藏及龐大的古建築群之所以能歷經風霜仍以「如初」的面貌示人,正是緣於故宮博物院已傳承60載的文物保護、修復技藝。這些經過修復的文物出自何人之手,其實並非人們想像中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老者。在這一群人中,即使年近60歲的老師傅,看起來也只有40多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