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肉身成聖的是闡教七人,為什麼沒有截教的?

2021-01-10 菸斗的傳說

所謂「肉身成聖」,是指修仙者通過修煉肉身,並護體不入封神榜,從而達成正果,最終成為神聖之軀。

《封神演義》中,闡教有七個弟子肉身成聖,分別是楊戩、雷震子、韋護和李靖一家四口。那麼,為什麼原本是「萬仙來朝」的截教,卻一個都沒有呢?

首先,封神大戰中截教作為戰敗一方,幾乎全軍覆沒,特別是「萬仙陣」一戰,截教弟子被廣成子等人祭起的「誅仙」四劍砍瓜切菜般殺了許多,其餘的「三千紅塵客」被接引和準提度化到了西方教。

其次,經過封神大戰,截教弟子死的死,降的降,逃跑的也只能隱藏起來。如無當聖母這樣準聖級別的大仙,在「萬仙陣」中逃跑後再無消息,其他的弟子更不用說,當然就不用說什么正果了。

最後,截教弟子大部分是「披毛戴角,溼生卵化」之輩,截教覆滅之後,他們中的大多數便被稱為「妖魔」,為仙界所歧視,所以與「成聖」無緣。

堅持原創,我是菸斗的傳說,歡迎交流關注。

相關焦點

  • 《封神演義》肉身成聖的除了哪吒、楊戩外,你還知道誰?
    《封神演義》作為我們四大名著之一,相信朋友們都看過原著或者電視劇了。故事雖圍繞著武王伐紂的故事展開,但其實是因為天庭初立,急需神位補充,故而闡教、截教、人道三位教主便商議封神之事,並讓元始天尊之徒姜子牙主持封神大業。在伐紂之戰中,但凡應劫而死之人,便上"封神榜",然後再被天庭招錄為官職,直接為神。"應劫之人,有死無生"強大如趙公明、三霄娘娘、龜靈聖母等等皆是應劫之人。
  • 肉身成聖與死後封神有何不同?武王一句話露真相,讓截教弟子羨慕
    肉身成聖與死後封神有何不同?武王一句話露真相,讓截教弟子羨慕封神演義中,要想成神只有兩種途徑,一是肉身成聖,另一種是死後封神。肉身成聖者,一共是7個人,他們分別是,李靖、楊戩、韋護、哪吒、金吒、木吒和雷震子。
  • 封神中肉身成聖為何沒有一個凡人,一位金仙?
    截教助紂為虐,逆天而行,自不必說。西岐陣營中參加封神大戰,推進興周滅商大業的人不在少數,為何其他人就不能肉身成聖呢?    從理論上說,西岐陣營中,但凡支持興周滅商,建立功業,積攢下一定功德者,人人都有機會肉身成聖。  只是,現實與理論永遠都是大相逕庭。
  • 封神中肉身成聖的七個人,除了哪吒四父子外,另外三人是誰?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封神演義》,在這部小說中,姜子牙奉老師元始天尊之命,下山助武王伐紂,同時主持封神大業。
  • 封神裡的人闡截三教,代表著什麼階層?教內都收的什么弟子?
    在封神演義的小說當中,有人闡截三個教派。  人闡截三教籤押了封神榜,這才爆發出了封神大戰。  那麼這人闡截三教,收的都是什麼樣的弟子?  首先來說人教。  人教由老子創立。  許多洪荒小說當中,都描述盤古開天闢地身殞之後化出了十二祖巫與人闡截三教的教主。
  • 封神演義為何讓一小孩當闡教第三代弟子中的大師兄?原因很簡單
    在《封神演義》中,作者構建了一個獨特的世界觀並虛構了三大教派,分別是太上老君創立的人道教、以元始天尊為首的闡教,以及通天教主帶領的截教。在這三大派之中,以截教勢力最大、群體龐大,門下弟子出身各異,可謂是包羅萬象。不過,在派系爭鬥中,勢力最大的截教卻敗在規模不如其的闡教之下。
  • 《封神演義》中道教思想的體現——「闡教」「截教」
    在道教中,「火居道士」屬於信奉天師道的正一道的道士,是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一脈。而正一道的教義則是允許門人婚娶的。由此得出闡教源自道教中的正一道。從人物方面來看,闡教門人總體的性格特點為謙和、內斂以及對待人或事一味的相讓,所以在《封神演義》中一直處於被動防守的狀態。而姜子牙,作為整個封神演義的導演,儘管他的性格中也存在著奸詐、失信的負面特徵。
  • 封神12金仙排名,慈航道人僅第二,第一來頭更大,徒弟肉身成聖?
    《封神榜》是家喻戶曉,人盡皆知的神話演義。以武周伐紂為背景時代,截闡二教為主角,封神為軸心的故事。相比截教的有教無類,以至截教後期萬仙來朝;個人認為還是闡教的「奉天承運」來的正統。桃花嶺上擊退聞太師,誅仙劍陣中還板磚了多寶道人,可惜人家只是一晃嘛事沒有。
  • 封神中肉身成聖的7人,此人實力最弱,戰功最低,成就卻是最高的
    在闡教集團,有七位傑出的三代弟子,他們「相對」法力高強,品德高尚,封神之戰後,無心仕宦,潛心修煉,終於超凡入聖。這七人便是大名鼎鼎的闡教肉身成聖的七位弟子,他們分別是: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楊戩、韋護和雷震子。
  • 封神演義中,截教整體實力遠超闡教,為何被殺死的都是截教弟子
    《封神演義》中殷商和西歧兩方的軍隊對抗只是次要的,由於太上老君的人教人員數量極其稀少,就只有玄都大法師一個徒弟,由此主要由雙方背後的支持者截教和闡教兩教的對抗。而縱觀雙方的爭鬥過程就會發現,如果闡教不是元始天尊不顧聖人之尊多次出手以大欺小,甚至多次聯手西方二聖圍攻截教,闡教的弟子極有可能會在封神之戰中大部分都隕落。截教和其他兩教的實力對比《封神演義》中,在女媧娘娘造人成功後,人族漸漸興盛,成為天地的主宰。三清也相繼通過立教成聖。不同於太上老君的人教和元始天尊的闡教,通天教主的截教取的就是「截取天地間一線生機」的意思。
  • 天庭是怎樣的存在,為何截教門人不願封神?
    話說崑崙山玉虛宮掌闡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故此閉宮止講;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布雨興雲、善惡之神。
  • 什麼是「斬將封神」和?為啥眾仙不願上「封神榜」?
    小說依託於商末武王伐紂的歷史背景,講述了道門截闡兩教應劫廝殺,最終闡教幫助的周武王打敗了截教支持的商紂王,姜子牙完成斬將封神的故事。(吐個槽,原著情節描述其實很粗糙,裡面明朝元素也很多,讀著有些出戲……)其次,封神榜本身是個靈寶,由姜子牙執掌,用以分封天庭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來自百度百科呵呵)。
  • 封神榜上楊戩肉身成聖,為何不受重用?孫悟空一語道出其中原委?
    為了讓徒孫們儘快提升實力,十二金仙做了大量的工作,製造出一批「改造人」,吃了兩枚仙杏的雷震子能高空突襲,哪吒擁有了三頭八臂的技能,但姜子牙陣營中最強的三代弟子當屬楊戩!人家沒有強力法寶,也沒有坐騎,靠硬實力打出一片天,每當遇到棘手的問題,也總是楊戩適時出手,力挽狂瀾。
  • 封神榜裡,肉身成聖的7人小組,《西遊記》中為何獨不見雷震子?
    封神中雷震子曾打死了同長有翅膀的辛環、周信、雷鵬等殷商將領,還打敗、打傷、擒獲過:殷破敗、雷開、餘化等人……封神大戰結束後,因雷震子「封神榜」上無名,最後功成身退,與李靖、金吒、木吒、哪吒父子,以及楊戩、韋護等7人,一同「肉身成聖」。
  • 封神楊戩有多強,七聖中排第幾?哪吒一家為何四人成聖?
    《封神演義》中,一共有七人肉身成聖,分別是楊戩、韋陀、雷震子、李靖、金吒、木吒、哪吒。
  • 有個凡人,封神中殺不死,封神後自己裝死,以後就肉身成聖了
    紂王《雲笈七籤》中有云:天地改易,謂之大劫。封神演義中,由於紂王於女媧廟上香時的不敬,犯了不敬鬼神的錯誤,所以被天道拋棄,直接奪取殷商氣數,讓西周取而代之,由此,決定天下鍊氣士命運歸宿以及商周代替更迭的封神大劫有條不紊的開啟了。被天道拋棄的殷商,內憂外患。
  • 暗藏「玄機」的神仙傳奇——為《封神演義》「正名」(二)
    首先,書裡的神仙基本都是道教傳說中的(也有很多原創的)神仙,只不過是有所謂的「一道傳三友」,鴻鈞老祖傳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位大仙,原始天尊建了「闡教」,通天教主建了「截教」,也有太上老君建立「人教」的說法,但書中沒有明確提到。太上老君和原始天尊一直是站在闡教的「統一戰線」上的,所以實際上闡教有兩個大BOSS。
  • 《封神演義》中被封神不是好事嗎,為什麼截教弟子不樂意?
    對於一般凡人而言,死後被封神可能是好事,但對於闡、截兩教的得道仙人而言,被封神卻是壞事。壞在哪裡?第一,遭受約束;第二,修為無法再精進。拿截教弟子來說,他們拜在通天門下、悟得修行門道後,可自找海島、自找洞府修行,如十天君在金鰲島,四聖在九龍島,三霄娘娘在三仙島,趙公明在羅浮洞,都是無拘無束,好不快樂。可他們一旦被封神,便要聽從昊天上帝旨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不得懈怠。如若瀆職,便會被天庭懲罰,輕則貶下凡間,重則魂飛魄散,不得六道輪迴。
  • 《封神演義》有多少位聖人?聖人劃分的依據?楊戩哪吒也是聖人?
    有人提問:封神演義中有多少位聖人?誰的地位最低? 對此,有人認為《封神演義》有九位聖人,也有人認為是十二聖人,但其實都不對,在書中最後一回「武王封列國諸侯」,已明確提到: 後來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楊戩、韋護、雷震子,此七人俱是肉身成聖。
  • 來談談《封神演義》中的神魔體系
    值得指出的是,在《封神演義》中被表明了闡教二代弟子中有幾位後來入了釋門:懼留孫後來成為了彌勒佛,文殊廣法天尊后來成為了文殊菩薩,普賢真人後成為了普賢菩薩,慈航道人後成為了觀音菩薩。有說法說燃燈道人後來成為了燃燈古佛,不論這說法正確與否,都表明了當時佛道之間的緊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