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靖國神社

2021-02-23 文藝犬


靖國神社這個詞,絕大多數國人大抵都是從新聞聯播裡聽到的,從千禧年後開始逐漸進入老百姓的視野,也都有十多年了,國人的各式義憤填膺每每間歇性的發作,幾代青年在我黨的屢屢譴責中長大成人,長成憤怒的人民。這13億人的憤恨如此濤濤,東海那邊的一衣帶水是否了解?為何他們總要如此狠心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諸多疑問亦是伴隨自己的成長,原來以為不思已得其解,如今百思亦未得其解,趁來日旅遊之際,就前往親身觀察一番。

中國人進此神社,仍然還是要點膽量的,尤其現在無論朋友圈仍然大把的憤怒愛國者,平時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這事要是惹了眾怒,場面上就不好混了。不過,既然大家視日本為敵國,待大和為敵人,我想總是需要先了解下「敵人」才能更好的打擊他們吧,否則只知一昧的謾罵,豈不成了知己不知彼,百戰盡殆?

靖國神社之靖國是一個定語,主語其實是神社,何謂神社?神社是日本人的精神圖騰,乃其國教神道的信仰中心,日本人在每年的新年亦會到神社參拜,透過捐獻、祈求和求籤等途徑希望在新的一年吉祥。或者諸如相親、考試、懷孕等重大時刻,日本人亦會到神社購買相對的守護符以求平安。就好像中國人心目中的孔廟、財神爺一樣。日本有諸多祭拜各種主題神靈的神社,大都為祭祖功能,而且也多為民間所擁有,而唯獨靖國神社是日本軍方管理,其軍國色彩濃厚許多。

靖國神社的前身是建於1869年8月6日的東京招魂社,最初是為了紀念在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內戰戊辰戰爭中為恢復明治天皇權力而犧牲的3500多名反幕武士,奉明治天皇之諭而建。直到本世紀之前,靖國神社的主要目的是為紀念這批先人。以至日本天皇到此也需要來此祭拜,成為日本天皇唯一鞠躬的對象。

而事情的性質變化在20世紀初,日俄戰爭後,日本一系列的對外擴展造成諸多人員傷亡,因此靖國神社開始把此類戰死軍人也列入祭拜對象,尤其二戰後,1978年日本軍方把甲級戰犯入祠靖國神社而引起軒然大波,昭和天皇從此不再參拜此神社,後繼的現任天皇明仁也未參拜。如此至少可見日本天皇對靖國神社之態度。

這點歷史沿革的瑣碎背景在如今爆炸的網際網路時代,只要有點心,就能隨便在維基百科上找到答案,在譴責抗議或者反日之前,先花兩分鐘搜索一下資料豈不更有力量?(哦,忘了天朝已經把維基百科屏蔽了)

今晨一早就前往靖國神社,靖國神社坐落於東京千代田區的中心位置,面積不大,四周全是寫字樓,從酒店除非離它不過10分鐘走路時間就到,這是它的東門,正值二戰勝利70周年,它外面赫立廣告牌《終戰七十年》,可見政府對此戰爭責任的閃爍其詞。

進得神社內,裡面一共三座主要建築,一是本殿,就是主要祭拜的殿堂,裡面供奉死者近二百五十萬,故並沒有骨灰或牌位,而只是將死者的姓名和資料記錄在《霊璽簿》之上。靖國神社供奉的靈位主要是在戊辰戰爭、佐賀之亂、西南戰爭等日本國內戰爭和甲午戰爭、八國聯軍、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等對外戰爭中「為守護國家而犧牲」的246萬6千餘人的靈魂。

這座大殿位於神社中央,附近的居民可以穿行而過靖國神社去上班寫字樓上班,不少人經過此本殿時會習慣性的欠身鞠躬一下,然後接著行走。其中有年邁的老人的,也有年輕母親和孩子,都是文質彬彬的各色人員,我不能因此貿然斷定這些人就是好戰的軍國主義分子,也未曾過問他們為何要鞠躬,這裡面可能是一個很複雜的宗教信仰、歷史情結以及教育的結果。

匆忙而過的行人對神社主殿欠身鞠躬,然後繼續趕路。

二是參殿,它位於主殿旁邊,面積小一半,主要接受團體祭拜使用,估計日本各企業團體或者政黨組織來此祭拜時,就是經此殿行事。


神社內的休息長凳,不少人來此閒坐,背後就是參殿


神社內的日本神風特工隊塑像,就是當年駕機與美軍同歸於盡的敢死隊


日俄戰爭時期所用的加農炮,可見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的軍事工業發展之快


印度審判官拉達·彼諾德·帕爾的紀念牌,他在戰後遠東軍事法庭充當法官之一,他是11名法官中唯一主張戰犯「全員無罪」的人,後來得到日本右翼的大力追捧。

三是遊就館,遊就館是靖國神社內的一個戰爭博物館,成立於1882年,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軍事博物館。遊就館展覽的主題是「戰爭」,主要有日本在近代戰爭中所使用的武器、軍人遺品、戰時資料等約10萬點,軍人遺影約5000枚。另外,日本進攻珍珠港成功後所發電報、戰敗後日本陸軍大臣阿南惟幾自殺之前的遺書也陳列其中。按我國政府的說法,就是赤裸裸的軍國主義宣傳基地。進來時才7點多,來早了,於是一直等到9點這個遊就館開門,

一進館內,一層大廳矗立的是三樣戰時實物:加農大炮兩座、零式戰鬥機一架、當年滿洲國(東三省)裡掠奪資源的蒸汽火車。每一件實物的說明牌上有文字解釋,我看不懂日文,猜那是些性能參數,以及戰功說明。大廳內逐漸有了寫參觀人群,年老的年輕的都有,未見所謂猖狂的右翼分子在此喧囂(當然,右翼分子也不會在腦門上刻字),再說,公共場所的節制與禮貌是日本人血液裡的東西,無需他人提醒。大概在日本人眼裡,這裡就像天安門廣場上的歷史博物館一樣,有事沒事就可以來逛逛。

轉向二樓,是專題陳列館,從19世紀日本被美國強開國門開始,歷經日俄戰爭、甲午戰爭、滿洲國、皇姑屯事件、盧溝橋事件,直至抗戰(他們叫支那事變),一系列的歷史就是一部日本、中國近代史,但他們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來解釋所有這些歷史的。我不懂日文解釋,他們也沒提供英文說明,但從陳列布置和一半的漢字來猜,他們是在把所有這些侵略他國的行為解釋成對亞洲的解放或者是對歐美國家的自衛行動,看完整個遊就館裡的陳設展覽,的確讓人有氣憤的感覺,這裡仍然是典型右翼勢力的立場,日本雖然已民主化、現代化多年,但在歷史問題上始終沒有從客觀研究的角度做表述,雖然對被加害的國家有過道歉,但並未自責與自省,這裡有很深刻複雜的民族文化因素、政治沿革原因。要探究這裡面深層的淵源,須得浩瀚的歷史史實論據,以及對日本民族國民性的剖析理解。美國人寫的那本《菊與刀》雖然在一個層面解析了這個民族一些特徵與緣由,但那又是近70年前的著作,而今世界變革如此之大,年輕人更替了一代又一代,仍然有更多的層面的文化、心理因素等待研究。



侵佔東北在他們的立場是滿洲國糾紛


此廳陳設的是當年圍繞在天皇四周少壯派軍官群體,其中就有珍珠港事件的指揮者:三本五十六

侵華戰爭的形勢圖,他們叫支那事變


南京大屠殺,他們叫南京事件,完全不提屠殺事實,徹底的逃避戰爭罪責。

以我認識的幾個有限的日本朋友,還有這些天在日本接觸到的酒店服務員、餐廳夥計、商場售貨員、路人甲乙丙丁。。。大部分日本年輕人不關心戰爭,也不關注政治,各自的生活都忙不過來,哪個政客想打仗,他自己去打好了。誰愛宣揚什麼、叫囂什麼,都自己上街去宣講吧,這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家,你宣講什麼都不見得有人關注你。一如今晨走過街頭遇見一日本共產黨的宣傳車,那孤單老太太慷慨激昂的獨自演說,無人搭理也繼續陳述。靖國神社裡有老頭舉一太陽旗亦激昂行走,旁人各自行色匆匆的走過,自有自的生活。政治都是政客操弄的棋子,喧囂的話題才能左右選票的走向。日本人大概是我見過最不關心政治的國民了。一個現代化的民主國家就是這樣的特徵:無論是民族主義的叫囂還是異黨的討伐,都有其充分的言論自由,既無法蠱惑群眾,也不能動搖社會,人民不是傻子,都知道如何用腳投票。

沒有心靈雞湯,沒有勵志故事,沒有娛樂八卦,沒有養生秘笈。。。除此之外都有,有視野,方見人生風景。

長按上圖,選擇識別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日本禁片 中國人必看 靖國神社
    她曾多次參拜靖國神社,高調否認「南京大屠殺」,且反對「東京審判」。   稻田方面向文化廳提出觀看影片的理由是,「調查文部省所轄日本藝術文化振興會出資750萬日元資助《靖國神社》是否合適。」按規定,電影受到資助的條件是:必須是日本電影且沒有政治宣傳意圖。
  • 李纓:「靖國神社問題,是戰爭後遺症」
    孫小寧  靖國神社,一個神魂顛倒的所在  孫:我是兩年前看到你拍的紀錄片《靖國神社》,這次因為這本相關書出來,又把這部紀錄片拿出來看,再次震撼。一部電影,一本書,恰好構成我們打量靖國神社的契機。而你用了一個詞彙來概括你所再現的特殊精神空間的特質:神魂顛倒。是個什麼涵義?
  • 日媒: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
    富士新聞網快訊截圖據日本富士新聞網剛剛消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19日上午參拜靖國神社。參拜後,安倍晉三對記者說:「我此次參拜是為了表達對英靈的崇敬。」日媒稱,這是安倍卸任日本首相後第二次參拜靖國神社。9月19日,安倍在推特上稱,19日當天自己前往「靖國神社」參拜,向「英靈報告了自己16日退任首相的事」。靖國神社自10月17日起舉行所謂秋季大祭,日本領導人菅義偉於17日向靖國神社供奉了祭品,另有個別國會議員前往參拜。
  • 安倍何以急於再度參拜靖國神社
    9月19日上午,日本卸任首相安倍晉三發推宣布:「為了向英靈們報告他已卸任」,他在當天上午參拜了靖國神社。從所配發的圖片來看,安倍身著燕尾服,這是參拜靖國神社的「正裝」。這距離安倍上次以首相身份參拜,已有近7年時間。
  • 田中外相: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涉嫌違憲
    中新社東京七月三十一日電(記者 劉敬師)日本參院選舉結束後,有關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再次回到輿論的原點。田中真紀子外相三十日提及憲法第二十條規定時,暗示首相參拜涉嫌違憲,希望小泉首相慎重考慮。  田中昨天在外務省對記者說,「我已向首相明確提出不要去靖國神社。這不是為中國、韓國說項,而是我自己的信念」。
  • 參考快訊:安倍自曝今天參拜靖國神社
    參考消息網9月19日報導據路透社東京消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當地時間周六參拜了靖國神社,這是他自2013年12月以來首次參拜靖國神社。安倍在其官方推特上宣布了他參拜靖國神社的消息,並附上了一張他本人在靖國神社的照片。
  • 安倍晉三以前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19日上午參拜了位於東京九段北的靖國神社。這是他2013年12月以來時隔近7年參拜靖國神社。他在今天的推特上寫道:「今天參拜靖國神社,向英靈報告了本月16日卸任內閣總理大臣一事」,並配上了參拜的照片。
  • 她自曝曾參拜靖國神社「心情好」,炸雷!
    日本聲優茅野愛衣日前自曝參拜靖國神社遭到批評。目前涉事音頻已下架、推文已被刪除。但該事件仍在持續發酵,茅野愛衣是否會就此道歉引發關注。11日,就在中國民眾喜迎牛年的除夕夜,茅野愛衣在其常駐廣播節目《工作之餘祈願》(第152回)中自曝當日參拜了靖國神社。
  • 今年他們終於不敢參拜靖國神社了
    據日本共同社11日報導,靖國神社21日至22日舉行春季例行大祭期間,日本議員聯盟決定不參拜靖國神社。報導稱,相關人士11日透露,日本跨黨派議員聯盟「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已經決定,位於東京九段北的靖國神社21日至22日舉行春季例行大祭期間,不進行集體參拜。這是鑑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做出的決定。據共同社,該議員聯盟每年在春秋兩季的例行大祭和8月的終戰日都會一起進行參拜,中止是罕見的應對。
  • 安倍今日參拜靖國神社,供奉的戰犯是全人類的恥辱!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當地時間周六參拜了靖國神社,這是他自2013年12月以來首次參拜靖國神社。安倍在其官方推特上宣布了他參拜靖國神社的消息,並附上了一張他本人在靖國神社的照片。
  • 韓國對日本領導人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深表遺憾
    韓國外交部17日就日本政府和國會領導人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深表遺憾,敦促日方正視歷史、真誠反省。韓國外交部發言人當天在外交部官網發表評論說,靖國神社供奉戰犯,美化日本過去的侵略戰爭歷史,但日本政府和國會領導人卻再次向其供奉祭品,韓國政府對此表示遺憾。評論說,韓國政府強烈敦促日方領導人正視歷史,用行動展現對過去歷史真誠且謙虛的反省,以順應發展面向未來的韓日關係的要求。17日是靖國神社秋季例行大祭第一天。
  • 日本有史以來爭議最大的紀錄片,旅日導演李纓的《靖國神社》
    然而《靖國神社》也是日本有史以來引起最大爭議和波瀾的一部影片。《靖國神社》整個片子以90歲的老人刈谷直治——最後一位還在世的曾經在靖國神社工作的刀匠為主線展開,向世人揭開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絕大多數日本人,至今都不知道靖國神社裡面供奉的就是一把軍刀」。
  • 19年前,向靖國神社潑油漆的中國人,被抓後結局如何?
    同樣的,有這樣一位留學生,他曾向靖國神社潑油漆,那這個事件後續如何呢?結果不盡如人意此次靖國神社潑油漆事件的主人公名為馮錦華,1970年出生於山西太原。由此次油漆事件我們便可以認識到馮錦華本身就是一位坦坦蕩蕩的愛國人士,但出於一些原因,對於日本有些抗拒的他,1994年還是遵從父母的安排去往日本留學。
  • 日本首相菅義偉上臺才夠一個月,就開始「扯」靖國神社
    據海外媒體報導,靖國神社一直在東亞地區一直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自二戰戰敗後日本被施加了非常多的制裁,後代很多執政首相也不敢再提及這裡;不過自八十年代日本經濟復興後,一些首相又開始難耐內心的騷動,打各種有關靖國神社的"擦邊球",甚至是直接去參拜。
  • Pokemon Go剛在日本上線,一幫中國玩家就把「靖國神社」打下來了
    可沒想到,率先搞了條大新聞的竟然是——中國玩家,他們帶著快龍把靖國神社打下來了……7月22日,據貼吧微博等多名網友爆料,《Pokemon GO》日服解鎖後,中國人把靖國神社道場佔了!從網友給出的截圖來看,一位名叫「spiritangel」的玩家佔領了「靖國神社」道館,遊戲背景顯示CP經驗值時,還有「中國萬歲」的字樣。
  • 臺灣也有個「靖國」神社,當家是個日本人的乾兒子
    大家都知道日本有個靖國神社,裡面供奉著日本的在二戰中的戰犯。可能有人不知道,在臺灣也有一個「靖國神社」,5月5日臺灣還舉行了祭祀儀式。
  • 19年前向靖國神社潑油漆,還被日本逮捕的馮錦華,後來怎麼樣了?
    在2001年8月14日,就發生一件中國留學生向日本靖國神社潑油漆,並寫下「該死」二字的事。當天下午,馮錦華購買了油漆、刷子等工具來到靖國神社,他趁日本警察不注意,將買來的油漆奮力潑向靖國神社某一處,並用刷子寫下「該死」二字。此舉很快引來日本警察注意,迅速將其逮捕帶入警察局審問,馮錦華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此事一經報導,迅速掀起軒然大波,如今距離當年已然過去19年,馮錦華過得怎麼樣了?
  • 日本內閣大臣時隔四年在戰敗日參拜靖國神社:小泉去的最早
    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日本多位現職內閣大臣當天參拜靖國神社,為四年來首次。 《朝日新聞》稱,環境大臣、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小泉進次郎8點不到就進入神社。參拜約15分鐘後離開,沒有回答記者提問。 小泉進次郎參拜(NHK新聞報導視頻截圖) 9點左右,文部科學大臣萩生田光一也參拜了靖國神社。
  • 日本靖國神社除了供奉,二戰戰犯之外,還有哪些臭名昭著的人物
    靖國神社,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因為祭拜者,出現在公共視線之內。日本高層,尤其是首相,每參拜一次,就會在國際上引起巨大的輿論。尤其是中國,以及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國家,民眾們都紛紛表示抗議和譴責。那麼靖國神社,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對日本來說有什麼意義,除了二戰期間的戰犯之外,他還供奉者哪些臭名昭著的人物呢!
  • 曾去靖國神社「拜鬼」的「臺灣民政府」涉嫌詐騙被查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還記不記得去日本靖國神社「拜鬼」的所謂「臺灣民政府」,他們昨晚被臺檢方查了。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日本華文媒體《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去年8月15日赴靖國神社,探訪日本人對這個他們一直不願承認的「戰敗日」是如何認識。現場看到臺灣「獨派」組織「臺灣民政府」成員前往日本靖國神社「拜鬼」,並在參拜靖國神社的入口處興高採烈地拍照,並與日本人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