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系列節目算得上是中國近幾年裡最成功的大型音樂競技類節目之一,最新一季的《歌手·當打之年》更是在賽制上進行改革,增加奇襲賽制,每期節目都會有奇襲歌手挑戰線上歌手,爭奪他們的首發位置。這一變動增加了節目的競爭性,歌手彼此之間的勝負讓節目有了更多的話題熱度。
華晨宇演唱《新世界》
但我們都明白,音樂本身並不是運動或者遊戲,沒有任何一條標準能夠分辨所有音樂的高低好壞,也沒有任何一個方法可以準確判定不同音樂作品的輸贏。在音樂競演類節目中,所有觀眾和評委的投票都只是表達了個人對於某一位歌手或者某一個音樂作品的喜愛與否,投票結果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歌手或音樂作品在當下社會的受歡迎程度。
毛不易演唱《一葷一素》
當今社會的年輕人裡很少有人會去聽貝多芬和莫扎特的鋼琴曲,而年齡偏大的群體中也幾乎沒人關注埃米納姆的說唱和艾蘭-沃克的電音,但這並不能說明他們的音樂不好。同樣,所有被《歌手》節目淘汰的歌手也並不是因為自己的音樂不好。毛不易在本季節目裡出現兩期就被淘汰,但他確實目前人氣最高的年輕歌手之一。
華晨宇演唱《神樹》
三月中旬的兩期節目,備受觀眾喜愛的華晨宇分別演唱了自己的兩首原創作品《神樹》和《降臨》,但排名都不理想。原因有二,首先兩首歌曲表達的主題分別是黑暗中的無助和破滅後的新生,歌詞指向環保,意境過大,加上此前傳唱度不高,聽眾一時難以理解;其次,這兩首歌曲的旋律和情緒相對低沉,不符合觀眾對華晨宇火爆現場的期待。
周深演唱《Monsters》
所以3月27日最新一期的節目裡華晨宇選擇了一首《新世界》,從主題和意境上來說依舊是對此前兩期選歌的延續,但在旋律和表演中增加了自己擅長的說唱和高音。他堅持了自己在第一期節目中說過的話,不做重複的自己,要讓中國的聽眾聽到自己新的音樂,了解中國的年輕一代新的音樂,但同時又照顧到了自己歌迷的喜好。最終他的排名回到第三,比之前幾期有所上升。
袁婭維演唱《I Love You 3000 + 我想》
這期節目的最後,袁婭維慘遭淘汰,在線歌手的位置被「聲入人心」男團取代。其實上一期節目裡袁婭維就排名後三,有很大的機率會被淘汰,很多人都以為她會在這一次的節目中「放大招」,但最後她選擇了和樂隊一起演奏一首甜蜜的情歌,來分享自己最初對音樂的喜愛和對愛情的嚮往。因為她說過自己已經不在乎輸贏,只想要在舞臺上展現不同的自己。
蕭敬騰演唱《你啊你啊》
本期節目裡,蕭敬騰的表現同樣讓人意想不到。他在採訪中表示自己在之前的節目中一直「不舒服」,因為他之前演唱的歌曲全部都是為了不被淘汰而迎合觀眾,選擇的都是時下流行的作品,只是簡單的翻唱,沒有作出太多改編。雖然本期節目裡他依舊處於被淘汰的邊緣,但這一次他拋開了顧慮,將魏如萱的一首原本十分安靜的歌曲《你啊你啊》改變成了樂隊搖滾,也找回了自己最初對音樂的熱愛。
李健疑問:打誰?
當打之年本身就意味著年輕,所以本季《歌手·當打之年》邀請到的也都是相對年輕的歌手,年輕人的特點是敢打敢拼,敢做敢當,這是本季節目想要表達的主題,但在首期節目開始時,李健和華晨宇都問了一句——打誰?回到我們之前說過的,不同的歌手和音樂作品之間沒有辦法分出絕對的高低,所以「當打之年」也並非只是為了增強節目的競爭意味。
徐佳瑩演唱《我還年輕 我還年輕》
在過往的節目中,我們看到過安靜的徐佳瑩嘗試搖滾,看到過空靈的周深挑戰唱跳,他們勇於嘗試新鮮的風格,敢打敢拼。我們也看了面臨淘汰的毛不易演唱《一葷一素》,這是他孤獨時對母親的想念,危機時刻的黃霄雲演唱《打開》,這是她困苦時力量的源泉,他們他們沒有使用「武器」去打誰,只是在舞臺上留下對自己重要的作品。我們還聽到了到過華晨宇的《你要相信這不是最後一天》和米希亞的《向著明天》,他們因疫情發聲,為給所有人傳遞力量,這是音樂更高層次的意義。
米希亞演唱《向著明天》
在這個舞臺上,有這樣一群年輕歌手,在當打之年敢打敢拼,勇於嘗試,但又有自己的音樂態度和堅持,追求自己喜歡的音樂,不在乎一時的輸贏或者排名,同時他們還能夠通過音樂來向社會傳播愛與力量。敢打不打,為愛發聲,或許這才是《歌手·當打之年》最美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