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時期的女孩子極易愛上浪子。愛他們的放縱不羈——身旁均是唯命是從的男同學,卻只有他們敢肆無忌憚地頂撞老師的權威;愛他們飄忽不定的行蹤——總是倏然出現在你眼前,調戲你一番,見你羞澀至面紅耳赤,頃刻間又消失無蹤;愛他們的簡單霸道——喜歡你便欲世人均知曉,甚至野蠻地「命令」你不許接近其他男生;愛他們的明朗隨意——與他們在一起總是無拘無束,永不必擔心明日是憂是樂。最愛他們的還是「義無反顧」。是的,「義無反顧」——哪怕明知是世界末日,亦要攜手與一同去闖的「義無反顧」。
當我們長至成熟女人,愛情便再未能如青春時期的愛來得那般純粹。好似另一部關於浪子的電影——《秋天的童話》裡的女主角十三妹,她深愛船頭,亦覺與他在一起歡快自在,若要她與之結婚,她卻是不肯的。並非她勢利,換作任一女子均不會與船頭那樣的浪子結合。我們愛浪子的瀟灑不羈,狂傲不馴,但愛並不足以支撐生活。世間又有幾人甘願將其後半生託付於一個毫無前途的浪子?浪子終究只是青春時期少女的美麗幻想,而非與其共度人間煙火之人。
我花如此多的筆墨來言「浪子」,我想你定猜到其中緣由。如你所想,此番我要講的便是一個關於浪子的愛情故事,名曰《天若有情》。男主角阿華由劉德華飾演,彼時劉德華尚且年輕,相貌俊朗,風流瀟灑,當真是位俊俏郎。阿華之母因情跳樓自殺,只留他一個孤苦孩童獨餘人世。其母友人見之可憐,便收留他在此,由她們撫育教示,只是她們均為妓女。自幼隨其在妓女圈中生活的阿華,又豈能成長為良善之輩?他終日與街頭無所事事之人廝混,直至進入「江湖」。可身處「江湖」,做何事都由不得己,甚或命都非己所有,似是一旦踏入其中,便泥足深陷,無法抽身,是以人人均言「江湖是條不歸路」。
阿華的大哥人稱七哥,阿華對他一向尊敬,因而七哥吩咐阿華之事,即便他頗不情願亦只能勉強應之。由此才引出這樣一個愛情故事。
阿華為救JOJO,捅傷喇叭的手下。於是他們逃了。這個十七歲的小女孩,自小至大一直是一個乖巧聽話之人,甚或從未夜不歸宿。然而人生當中的前兩次謊言,均是為了阿華。第一次撒謊是在警察局中說不認識阿華,第二次是打電話給傭人,對其言,今夜不歸,在同學家中睡,因同學明日即將去往美國,故欲與其徹夜相談。阿華面露笑意,開口便言:「你是第一次說謊?」是呀,這個傻丫頭,既言在人家中過夜,又何以用公用電話撥回家中?但凡深思一些,漏洞立現。看著眼前這個笨拙又羞澀,單純又無知的女孩子,阿華只覺有些特別,與他從前見過的那些女子均不一樣,然她與他完全是兩個世界之人。
他們躲在簡陋的酒店房間中,JOJO一直低頭不語,不敢直視他。隔壁房間不時傳來女人呻吟之聲與有人因用力致床板發出地「吱呀」之音,JOJO聽此「翻雲覆雨」之音,只覺坐立不安,羞澀至無處躲藏。阿華見其窘狀,覺至好笑,用啤酒瓶擋住自己的臉,笑得好不歡快。卻忽聞樓下有車輛引擎之聲,原來喇叭等人已至此處,阿華與JOJO逃無可逃,被逼至天台。然二人之力又怎敵他們人多勢眾,況JOJO不過一介女流,被人拉扯幾番,便萬分恐懼。阿華終被擒,腹部被人捅傷,鮮血直流,可喇叭依舊不肯甘心,欲砍下阿華之手,方能解恨。若非七哥及時趕到,阿華怕是已斷了手。縱使七哥對其好言相勸,喇叭仍咄咄逼人,不肯放人。七哥知喇叭並非善輩,絕非就此罷休,索性拿出匕首刺入自己腹中。一刀還一刀,誰人還有話可言?喇叭見此情狀,果真無話可說,只好放阿華走。
不管演技、唱功還是長相,每一方面,劉德華都是排在第一梯隊的。而如果綜合起來,幾乎無人能敵。
定義一下,他是一個全棲綜合實力天王。(書法等附加技能就不說啦)
先說顏值。我覺得他是中國最帥的男藝人。(不認同也別來撕,沒撕的必要)多少人曾愛慕他年輕時的容顏。在喜歡他之後,我可恥的變成顏控了orz(嬰兒肥還沒褪去的時候是可愛的,但那股英氣卻是不可擋,到快中年時帥出巔峰。)
然後說唱功。和大多數明星不一樣,劉華是從影壇過渡到樂壇,並且不是玩票性質,還取得了輝煌成就的。
這些和他努力是相關的。在某年勁歌頒獎禮上,譚詠麟提到當初對初試樂壇的劉華說「你要想唱歌,就要比我更努力」。然後他又補充道,覺得很欣慰,說劉華真的做到了。1985年劉華發了第一張專輯,並未引起大反響。很努力的他通過不斷練習,終於在1987年有了第一首成名曲《情感的禁區》。
1990年,他第一次入圍十大勁歌金曲,並摘下分量最重的「最受歡迎男歌手獎」。隨後在大環境也是人為因素下,四大天王應運而生,這個幾乎香江影響最深的稱號,在90年代的頒獎禮上年年橫掃。
而縱覽整個勁歌金曲,劉華至今也是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手」最多次數的歌手。需要指出,勁歌金曲是香港主流四大音樂頒獎禮中最重要的一個。(有人會說「最受歡迎」和「最佳」有區別,這個當然,可是在香港這個不存在真正意義上樂壇的地方,「最佳」的存在本身就不太適當)
當然獎項及歌曲傳唱度也只是唱功的部分體現,做個比較吧,自然比不上前輩譚詠麟張國榮等,也不比同為四大的張學友,但也是站在香港樂壇頂部的。
他是個很愛音樂的人。除了唱歌以外,他本人在作詞作曲上亦相當有建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如果有一天》,天王自己填詞作曲。他也是香港作詞協會成員。早年黃沾曾指責過他的填詞功力,但後來當他填出《冰雨》時,黃沾已經稱讚不已。
最後是演技。很反對知乎某個回答裡贊數超高的「裝逼論」,原因下面說。
早年浮誇耍帥是事實,一方面他自己承認常對著鏡子設計出某些小動作因為覺得帥,另一方面那個年代的導演為了票房也喜歡給他設計此類劇情。
(而且總覺得他想法不大一樣。我會說嘛,五虎將最後那個死法竟然是他自己設計的,而且他只是覺得這樣好,而不是為了帥。)
那個時候他也不大,歌壇風生水起,演戲可能是沒想到要走心。更重要的是,他太愛電影。
縱觀香港影壇,沒幾個像他一樣剛闖出名堂就辦電影公司的。劉華自己平生最愛嘗試,終於90年代中期,由於投資電影欠債幾千萬,於是有那麼幾年,他成了爛片生產機。為了還債,那個時候他收的不是片酬,是月薪,即只要付了錢,每個月隨便你拍多少。
終於到了新世紀從頭來過。明顯看出他開始用心了。
暗戰演的還是非常好,杜琪峯的功力幫了大忙。至於青雲和他誰好,見仁見智。那一年頒獎之前,出名刻薄的香港傳媒聯手做了一個影帝獎盃,意思是即使沒獲獎,他也是大家心裡的實至名歸。
金象的頒獎向來喜歡排資論輩,而早在十幾年前就因為排資論輩錯過影帝的劉德華,拿到影帝並不意外。
劉德華真的很用心的去改變戲路,放下偶像包袱,走實至名歸的影帝之路了。
《瘦身男女》裡的肥佬,《童夢奇緣》從年輕演到老,《大隻佬》裡肌肉裝跳豔舞,《愛君如夢》裡苦練舞技,再到近年《盲探》裡的盲眼神探,《失孤》裡的農民。為什麼極其反對用「裝逼」去形容,因為那兩個字太不尊重。在演戲這條路上,劉華比誰都用心。
演技是個很抽象的概念。知乎裡常常有人以「出戲」表達劉華演技的不夠精湛,似乎有些道理,但是這更像是心裡暗示。如果看他的每一部戲之前都這樣想一遍,想不出戲都難。
他在演技上最大的劣勢,便是早年幫助他走紅的「偶像」二字。偶像派本來沒什麼,可是他走了太多年,等到要改變的時候,不是他自己放不下,而是觀眾心中的形象,早已定性。
還有人以記住的是這個演員還是角色來論,更是無稽之談。
我想演技的好壞就是是否讓你感同身受,是否有一個完整的靈魂在你眼前和腦海裡。如果做到了,那就是成功了。
以那年斬獲最佳男配角的《門徒》來論。劉德華飾演一個身體很不好的毒販頭,兇狠多疑,對妻子絕對貼心,與女兒重重矛盾。這個角色難度係數很高,非常開心看到他把每個性格側面都演繹的入木三分。可是同時可惜,那個角色想來依然不是一個完整的人,而是由很多性格側面堆砌起來的紙皮。或者說,那些側面依然沒有變成一個完整的靈魂。
我不知道缺少在哪兒,又或許這就叫做天分。
然後他碰到了《桃姐》。一直很少有人找他拍文藝片,而經過這個角色,可以發現,劉華的演技也可以非常內斂和走心。大概由於他一直商業片主演的設定,幾乎沒有文藝片導演找他,記得當時他剛演完《無間道》,想找個文藝片,結果所有導演都用「你太忙了」來推辭。想想有些心塞。
天王是有實力的,只是要碰到合適的作品和導演。這是機遇的問題。也牽扯出另一個問題,他的選片眼光。
他在讀書的時候就寫過劇本,還拿過獎。後來也多次做製片人,監製以及扶植新導演。這一點《瘋狂的石頭》和寧浩是代表之一。去年大熱的少女時代也是他公司出品。而且,他還掌握電影剪輯權。
從這點來說,劉天王絕對有選片眼光,並且眼光很好。可是同時,由於他個人容易心軟,記恩,人情等各種因素,他根本不會拒絕爛片。
所以到現在還在看他生產爛片。說到這個,澳門風雲還不夠,他剛又接了王晶的戲。在當年他最窘迫的時候,王晶救了他,於是以後王晶什麼時候找他,他都不能拒絕。
一直到現在,他還是在以好戲爛戲交替。去年很欣慰,《失孤》和《解救吾先生》都可圈可點,演技怒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