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劍法以手中的劍為武器,匯集陰陽兩極之氣,無論劍之輕重,都可以遠近收縮自如。太極劍的劍法十分豐富,動作名稱不完全統一,但它們都是以擊、刺、格、洗四類劍法為母劍。
太極劍主要有點、刺、劈、掃、帶、抽、截、抹、撩、擊、掛、託、攔等13種劍法。
(1)點劍:
握劍的手以腕用力,力注劍尖,用與虎口反向一側劍刃前端部分從上向下啄擊。主要攻擊對方持劍的手腕或肩臂,如「並步點劍」式、 「虛步點劍」式的動作。
(2)刺劍:
以腿、腰和臂用力,力注劍尖,用劍的尖端直插對方要害部位。如果以劍的形態分,有平刺(劍脊向上、下,劍刃平向兩側)、立刺(劍刃向上、下)、搠刺(旋腕用力,使劍尖螺旋刺進)等。如果以劍的位置分,有上刺、下刺、斜刺、反刺等。
(3)劈劍:
腰和整個臂膊用力,力達與虎口反向的一側劍刃中、前段,由上向下著力。如「獨立掄劈」式、 「反身回劈」式等。
(4)掃劍:
手心朝上,劍身扁平,以腰部力量用劍刃由一側向另一側在低處平行移動掃刈。運動的幅度較大,是攻擊下盤的動作。
(5)帶劍:
是以守為攻的動作。小臂外旋或內旋翻轉,著力於外側劍刃,使之由前向後或向斜方拉割。如「向右平帶」式、 「轉身斜帶」式等。
(6)抽劍:
是防守動作。收屈肘關節,力在劍刃,用劍刃由前向後或左右抽回。如「退步回抽」式、 「轉身回抽」式等。
(7)截劍:
是防守動作。以臂、腕用力,著力點由劍刃後端或中段向前轉移,有截斷或鍘的作用。如「虛步下截」式。
(8)抹劍:
守中帶攻。用劍刃平著由前向後,或由左向右抹,力在劍刃。如「旋轉平抹」式。
(9)撩劍:
是進攻性動作。用反向虎口一側的劍刃中段或前端著力,手腕向上提拉,從下向前或向上移動掀割。如「左虛步撩」式、 「右弓步撩」式。
(10)擊劍:
是攻擊性動作。手心朝上,用朝虎口一側劍刃的劍尖部分向前打擊,力量貫注劍的前端。如「撤步反擊」式。
(11)掛劍:
是防守動作,有左掛、右掛。持劍手虎口一側向後用力,力達劍尖,由前向後勾回,向身體右(左)下方回掛。
(12)託劍:
是攻守兼備的動作。上臂伸舉,用劍體(刃部)由下向上託起,著力點在劍刃的中、後段。如「獨立平託」式。
(13)攔劍:
是防守動作。用劍刃平著由後向前推擋,或由下向上推架。如「右弓步攔」式。
太極劍是太極中的短兵器之一,練習太極劍,首先兵器要到位,挑選一款適合自己的太極劍,練起功來才更能施展到位,今天給大家推薦三款不同的太極劍,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功底進行選擇。
太極劍是太極拳運動的一個重要內容,兼有太極拳和劍術兩種風格特點。練習太極劍要求劍法清楚,勁力順達,力點準確,身劍協調,方法正確。
本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處理或刪除
▼點此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