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播,是怎樣憑藉一己之胃「徵服」世界的

2021-02-25 全媒派

從韓國到全球,吃播在短短幾年內徵服了全世界的文化市場。主播們以一己之胃贏得無數觀眾的同時,也將一個文化符號推向了全球。

全媒派(ID: quanmeipai)帶來S-tech授權轉載的文章,帶大家看看吃播文化的全球史。

                                                 

Mukbang BJs:吃出亞洲,吃向世界

2014年的一天,33歲的韓國女生樸舒妍成為吃播界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樸化身「The Diva」,在韓國最大的直播平臺AfreecaTV上註冊成為一名直播騎士。

   

  吃播界的「鼻祖」DIVA

晚上9點,Diva在小小茶几上將12個漢堡、5個炸雞,12個煎蛋、3份拉麵,3碗牛肉湯,一盒蟹腿和一份蔬菜沙拉一一擺放整齊,打開攝像頭,她的「深夜食堂」便開了張。天南海北的寂寞人,津津有味地看著這個有大象般胃口的女孩大快朵頤。慢慢地,Diva鄰家和爽朗的吃飯秀,不僅為她帶來每個月9300美元的收入,而且擁有了自己的「粉絲」俱樂部和「飯友」後援會。她索性辭掉朝九晚五的白領工作,成為一位職業主播。之後,她越來越紅,其美食系列的直播和視頻在AfreecaTV的累計的觀眾人數已高達一億三千多萬。

   

韓國人為這種新鮮事物創造了一個新詞兒——「Mukbang」。它由韓文中的「吃」(먹는; meokneun)和「直播」(방송; bangsong)嫁接而成。新詞誕生的背後,是席捲整個南韓的一股素人吃飯秀的熱潮。2015年,AfreecaTV 湧現了3000多名像Diva這樣的吃播,新建了250個美食直播頻道。每晚的盛宴狂歡,45000多名網友同時在線,一飽眼福。而僅僅在兩年前,這種新穎的直播形式的每天觀眾量還不及現在的1/3。

  

這種吃播和線上食客間的互相「餵養」,也造就了一批素人出身的明星吃播:像一邊海吃、一邊練就馬甲線的奔馳小哥(Banzz),走「甜心+鐵胃」風的Shoogi,花樣百出鬼馬歐巴型的MBRO和初生牛犢不怕虎13歲的少年金成鎮(Patoo)。

 

 韓國吃播的名人堂

隨著吃播文化在韓國的日漸風靡, 吃播也從草創期的單槍匹馬,進入職業化和組織化的「正規軍」階段。它的背後推手是民間和政府創立的MCN(Multi-Channel Network)平臺。像著名的Youtuber孵化器SANDBOX,旗下有150多位線上的直播客。它為這些業餘的影像創作者提供從創意、策劃和編劇、到專業錄製、剪輯和製作,再到經紀人、大眾傳播、粉絲運營和數據分析的一條龍服務。美食聲優 (ASMRMukbang)的紅星Ddeonggae兄弟,便是SANDBOX所操盤的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Ddeonggae是「美食聲優」門派的掌門人

不迂腐守舊的首爾市政府也成為這股吃播熱潮走向國際的重要助推手,由其創立的非營利組織SBA(Seoul Business Agency),不僅每年為200位線上內容創作者提供1.2億韓元真金白銀的支持,而且為影像創作者們提供免費的YouTube Space、影像器材和培訓課程。SBA這隻活力四射的「母雞」,如今已經孵化了130多個線上創作家,而首爾也成為創意者、想像家和年輕世代們的集散地。老傢伙們也不再帶著有色眼鏡罵吃播是「混飯吃」的不務正業,而誇這是年輕人的「金飯碗」。

      

SBA所免費提供的YouTube Space使吃播們能大顯身手

                      

日本大胃王的:變變變

吃播這股新潮的韓流,最先流向的是近鄰日本。日本素愛大胃競技與娛樂,也是盛產大胃王的熱土。像1989年開播,風靡全日本的綜藝節目《元祖!大食い王決定戦》和女性大胃王週遊各地,相互PK食量的《ブラマリのいただきっ!》。火熱的收視率,造就一批素人出道的大胃王明星。但隨著「直播元年」的開啟,這種「老掉牙」的電視綜藝的形式失去了對年輕社群的吸引力,紛紛停播。大胃王們便乘著韓國的「Mukbang」這股風潮,轉戰線上直播端,華麗變身為YouTuber。

      

 《元祖!大食い王決定戦》的海報

 

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木下佑香了。她2009年在《元祖!大食い王決定戦》中出道,因其巨人般的胃容量和纖細的身材的反差,而成為電視聚光燈下的紅星。可是隨著人們對獵奇的電視「賽吃」日漸疲憊,木下也開始從「吃的競技場」退場,不想像前輩像小林尊一樣做一名專業的「吃的運動員」。她敏感地捕捉到「Mukbang」這股韓流的巨大潛能,2014年5月,她在YouTube上發布了自己第一個Home Video。視頻中,她安靜地在家吃著牛角麵包鯛魚燒,就像饞嘴的我們在家打牙祭一樣。之後的兩年,木下憑藉自己的「牛胃」般的天賦,在吃播圈奠定自己的王者地位。

她有多火呢?木下在YouTube上專屬頻道上有430多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訂閱者,累積觀看有14多億次。全球的粉絲們還義務成立字幕組,製作英語、日語、法語、阿拉伯語、韓語和中文等多國的視頻字幕。木下桑,真是以一己之胃,吃出了一個「食物聯合國」來。

   

吃播女王木下佑香在YouTube上的首秀

當然,木下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日本最大的YouTuber孵化與創新工場UUUM是她背後的「操盤手」。

UUUM將木下作為一個個性化的內容品牌來經營,不斷製造她的熱點和沸點,樹立她鮮明的個人風格。像橋梁一樣聯結著木下和她的粉絲俱樂部、線上與線下,並透過商業與資本運作(像與麥當勞這樣食品巨無霸合作、以試吃的形式進行品牌推廣和文化周邊等)將巨額的流量變成真金白銀。

而這種新型的明星製造方式,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產業鏈,並孵化出各式各樣的YouTuber明星。

            

 UUUM是日本YouTuber的明星夢工廠


American Pie:吃出我的美國夢

但是,Mukbang文化並非擱淺在東亞大陸裡。2015年, 「The Fine Brothers」在YouTube上傳了一段美國YouTuber們觀看日韓吃播的短視頻(664多萬的觀看數量)。由此開啟了東亞Mukbang文化在北美的流行風暴。

我們可以看到,在谷歌趨勢上, 「Mukbang」這個詞,在2015年以前從還沒映入大眾的眼帘,是被「打入冷宮」的外來詞。但到了2015年,「Mukbang」在英語世界的線上搜索頻率首次超過南韓(먹방),這個異國他鄉的詞也在北美迅速迅速升溫,滾滾發燙,成為一種熱騰騰的文化新詞。Mukbang的視頻版塊成為Youtube上的新大陸,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為之著迷和沉醉。

 

2008-2018年,美國人在Youtube越來越愛搜索「Mukbang」的視頻一飽眼福

在一定程度上,Mukbang可謂是一場由女性引領的全球流行的文化運動。美國第一個本土的吃播網紅,是來自洛杉磯的Trisha Paytas。

不同於日韓的小家碧玉風,她樹立了典型的「美國派」吃播風格:食量生猛,食物美式,個性豪爽,混雜情色、俚語和誇富宴。Paytas是北美吃播圈當之無愧的女王,其YouTube上「blndsundoll4mj」的專屬頻道上有280多萬的訂閱者,超過12億次的觀看流量。

這位2006年以來,不斷懷揣明星夢,不斷碰壁的平民女孩,淹沒在YouTuber的茫茫人海之中。但到了2015年,Paytas趁著Mukbang這股跨國流行的聲浪,迅速躥紅,成為現象級的流行文化偶像。

您瞧瞧,Trisha Paytas的豪放吃相,在文化衫、手機殼、抱枕和手袋上頻頻亮相。能吃,能玩,亦能紅,她演繹了一種全新「美國夢」的方法論。

  

Paytas吃出了自己的「美國夢」

而知名的美國吃播,像下圖中的Erik the Electric、Baddie Madi、Divine Munchies和Nikocado Avocado,成為美國快餐業、食品商和餐飲業者所青睞的活廣告,他們在卡路裡挑戰,熱量對決、辣到「死」和吃到「吐」的吃飯秀中,賺的盆滿缽滿,已經是年入10萬美元的新中產了。

                

飢餓的科技獨角獸們當然也要從吃播熱中「分一瓢羹」,谷歌在南韓、日本和臺灣地區四處網羅吃播YouTuber,透過技術支持、平臺共享和資金回饋,鼓勵原創性的影像內容生產和在線直播。如今,YouTube已經雲集了247萬部的吃播視頻,Mukbang也成為最熱門的視頻門類和標籤之一。甚至連全美最大的遊戲直播平臺Twitch,都覬覦吃播這份「香餑餑」。在2016年專門設立了「Social Eating」的直播版塊,讓「玩」與「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Twitch上的「social eating」直播版塊


「漢化版」吃播們的饕餮之欲

理所當然,吃播的全球流行的版圖少不了「民以食為天」的中國。

AcFun和Bilibili算得上是我們「睜眼看吃播」的橋頭堡,在2014- 15年,日韓的吃播視頻,被勤勞勇敢的字幕組搬運到其「美食」和「美食圈」的版塊中來。

這種耳目一新的我吃我秀方式,一下子就俘獲了年輕吃貨們的心。而隨著2016年,網絡直播元年在中國拉開帷幕。第一個「漢化版」的吃播橫空出世,她就是大胃王密子君。

密子君走的是一條「木下佑香氣+The Diva」的雙拼路線。她首先通過贏得「百人生擼白米飯」、「挑戰千畝花田」等賽吃的挑戰賽,奠定了自己大胃王的江湖地位。2016年,她開始進軍嗶哩嗶哩,開啟其吃播的職業生涯,憑藉Diva般的海量胃口迅速走紅,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吃星。

   

密子君在B站上傳的第一個吃播視頻,如今她在B站有130.9萬粉絲,1.8億次的播放數量

到了2017年,中國的吃播平臺呈現出戰國群雄的態勢。鬥魚以「美女+吃播」混搭形式奪人眼球,快手撕掉偽精緻吃播們的濾鏡面具,走上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土味吃播路線,抖音則成為網紅食品和網紅餐廳的種草機和孵化器。而在這種百花爭豔的吃播江湖中,一些不走尋常路的吃播,脫穎而出。像喊菜哥、廚師王剛、野食小哥等等。

 

吃播就像是安慰劑,撫慰著繭居在摩登都市的異鄉人和獨食者,刺激著飲食障礙患者的味蕾和對食物的欲望,也為那些掙扎在胖與更胖邊緣的都會女性帶去一點假想的滿足。

所以,它從一個沉寂的「冷詞」,逐漸變成一個令越來越多人著迷的「熱詞」。特別是生活在一線城市那些異鄉客和年輕人(20-39歲的都會女性是吃播的主力受眾人群)。

                 

越來越熱的「吃播」

一線城市對吃播情有獨鍾

  

 Mukbangization:一部關於吃播的全球史

如今,「Mukbang」已經成為一股重要的全球化洋流。除了東亞和北美這些溯源地之外,我們可以在Mukbang的全球搜索版圖中,發現其幅員遼闊的流域:從東南亞、到澳洲,再到南美、北歐,直至埃及、南非等非洲國家。曾經,玉米、棉花、甘蔗和橡膠等日常實物,通過世界市場、資本主義和殖民的力量,在全球流動。現在,虛擬的吃播秀,在萬物互聯的數字世界中流行。

 

Google Trends中搜索「Mukbang」的熱點區域

而這種趨勢又與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所說的「麥當勞化」、「星巴克化」和「可口可樂化」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許若干年後,有想像力的歷史學家也可以再造一個新詞——「Mukbangization」,寫出一部別開生面的關於吃播的全球史來。

相關焦點

  • 一頓飯吃掉9天的熱量,吃播播主的胃裡能裝多少食物?
    而代償性滿足與虛擬交往讓越來越多的喜愛吃播,也讓頭部美食博主密子君以」一己之胃「狂攬1700多萬微博粉絲。吃播視頻的火熱也讓不少人想要爭當大胃王,那麼問題來了,真的有那麼多能吃不胖的小哥哥、小姐姐嗎?一邊看吃播,一邊減肥的你,還快樂和幸福嗎?
  • 明知故問 | 為什麼吃播能火?
    正了正身子,你揭開Kindle蓋住的泡麵,也點開了吃播UP主最新的美食視頻。看著屏幕那邊UP主吃的美味,仿佛幸福就是自己的。吃播,這種興起時間並不長的直播形式,正憑藉著對年輕人的強大吸引力,成為直播行業的一大熱門領域。
  • 韓國吃播tzuyang吃了75碟壽司,此前接受了胃內視鏡檢查
    韓國大勢網紅吃播tzuyang在接受胃內視鏡檢查後,雖然身體狀態不太好,但是依然吃了75碟壽司。韓國大勢網紅吃播tzuyang在自己在身體狀況不好的情況下,依然表現出驚人的食量,令YouTube訂閱者大吃一驚。近日,韓國大勢網紅吃播tzuyang自己的Youtube頻道個人帳號上上傳了吃播視頻,tzuyang前往旋轉壽司店吃旋轉壽司。
  • 吃播的胃和普通人有啥區別?營養專家:他們這塊「肌肉」比你更厚
    一到飯點就情不自禁地點開,即使在深夜飢腸轆轆,還要忍著折磨看視頻裡的人吃炸雞烤肉……看吃播,成為許多人消遣時光的一種方式。 這些年,吃播從韓國火到全亞洲,走向世界,不少主播以「大胃」聞名。 我國「吃播」代表密子君
  • 抖音第一吃播吃哭陳赫,大胃王我只服浪老師!
    浪老師也非常擅長在視頻中使用金句,增加視頻的記憶點:吃到昏天暗地,吃到老闆服氣,要問我的食量,請看向黑洞的方向。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我們大胃王能把你吃到瞌睡。雙拳難敵四手,一胃秒殺四口,我是誰?浪某某!另外,「二博」這一人設作為浪老師的搭檔,弱小可憐又不能吃,經常等浪老師吃飯等到睡著,最後還要被坑來結帳。對於粉絲來說,看浪老師一臉享受地吃美食,而二博痛苦被虐的表情,也成為新的快樂源泉。
  • 央視再評大胃王吃播 被央視狂批的「大胃王吃播」是怎麼火起來的
    當「大胃王」成為職業2019年9月9日,世界排名第17的大胃王李蕙不幸去世,年僅55歲。消息一出,震驚了整個大胃王界。就在她去世2個月前,李蕙還參加美國紐約康尼島「獨立日吃熱狗大賽」,作為唯一女選手順利奪下季軍。李蕙去世後,雖據李蕙家庭友人表示,死因和她的大胃王競賽並無關聯,但引發了無數網友的唏噓。
  • 央視再評大胃王吃播說了什麼 被央視狂批的「大胃王吃播」是怎麼火...
    當「大胃王」成為職業2019年9月9日,世界排名第17的大胃王李蕙不幸去世,年僅55歲。消息一出,震驚了整個大胃王界。就在她去世2個月前,李蕙還參加美國紐約康尼島「獨立日吃熱狗大賽」,作為唯一女選手順利奪下季軍。李蕙去世後,雖據李蕙家庭友人表示,死因和她的大胃王競賽並無關聯,但引發了無數網友的唏噓。
  • 國外吃播pk中國吃播,誰最真實,你們最喜歡誰?
    國外吃播pk中國吃播,誰最真實,你們最喜歡誰?隨著網絡直播越來越火熱,直播已經不再像以往一樣。直播唱歌喊麥之類的。現在最火的可能就是吃播了。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中國吃播和韓國吃播的大pk,你們覺得誰最真實,最喜歡誰?
  • 當大胃王們倒下,「變味」的吃播行業該何去何從?
    在日本,「大胃王」文化則早已有之,東京電視臺在1989年開始每年推出「元祖!大食い王決定戦」節目,其中曾出現過多位食量極大的勝利者。幾公斤的炒麵、數人份的蛋糕,乃至上百個壽司,對這些貨真價實的大胃王來說都不足為懼。這些人為何如此能吃?那是因為他們的胃真的很大。
  • 吃播,吃了吐,吐了吃
    說到吃播行業的興起,那大概要追溯到日本這個國家。圖源於 | 人人視頻木下的胃確實特殊,人家的胃也確實能支撐她吃很多,雖說能吃是福,但能一頓塞下一盆食物這件事,未必是好事。先拿木下來講,人的腹腔本就那麼大,她吃完食物的胃變大後,勢必會擠壓到其他器官,影響到其他器官的正常運作,雖說表面來看對她的生活沒有任何影響,但長此以往後必定也會帶來不良的影響。大胃王木下體質特殊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普普通通的大多數呢。在日韓吃播類節目的感染下,2014年末,這種吃播經濟也同樣傳到了中國。
  • 央視再評大胃王吃播說了什麼 被央視狂批的「大胃王吃播」是怎麼火起來的
    當「大胃王」成為職業2019年9月9日,世界排名第17的大胃王李蕙不幸去世,年僅55歲。消息一出,震驚了整個大胃王界。就在她去世2個月前,李蕙還參加美國紐約康尼島「獨立日吃熱狗大賽」,作為唯一女選手順利奪下季軍。李蕙去世後,雖據李蕙家庭友人表示,死因和她的大胃王競賽並無關聯,但引發了無數網友的唏噓。
  • 陶虹做客《嚮往的生活》,黃磊一份素什錦,徹底徵服陶虹的胃
    陶虹做客《嚮往的生活》,黃磊一份素什錦,徹底徵服陶虹的胃。
  • 「吃播」的嘴騙人的鬼?假吃、催吐、暗剪輯背後,是一盤怎樣的生意?
    主播一般都是「大胃王」人設,他們面前往往擺滿分量足夠多個人吃的各種食物,在攝像頭前向網友展示自己吃飯的過程。這種吃播之所以吸引眼球,本質在於大胃王們能以一己之力吃光所有東西。另外,很多女性大胃王網紅長相甜美,身材纖細,與能吃的特性形成巨大反差,也會消解大胃王吃播給觀眾帶來的生理不適。密子君算是國內第一個走紅的大胃王吃播。
  • 吃播和日本的大胃王文化
    吃播自從在日韓流行起來之後,在世界範圍內傳播開來。在我國也是流行正當時。打開各大視頻平臺,有著各式各樣的吃博主存在,粉絲千萬的大主播也是很常見。看過吃播的感受就是:他們真的能吃好多啊。吃播能流行起來,離不開喜歡吃播的觀眾,觀眾選擇看吃播的原因也有很多。一、有的人選擇看吃播,是為了宣洩孤獨。
  • 吃著飯就掙錢的「吃播大胃王」,是不是靠催吐?
    乍一聽,這是什麼謎之樂趣?可當看到總有好友,陸續在朋友圈發出類似的經歷和感嘆,你會不會有點疑惑,看人吃飯...什麼時候也成流行了??沒錯,花時間看別人吃飯這件事,早就火了。它還有個正規的學名,叫吃播。吃播最早源於韓國,被稱作「Mukbang「,是韓語中「吃飯「 和「直播」 的組合。簡單來說,就是網絡直播吃飯。
  • 「大胃王」自曝催吐假吃,他們的胃和普通人有啥區別?
    連能一起吃飯的人都寥寥無幾,只能看吃播,和「大胃王」共進晚餐。 對比「大胃王」和自己的食量,康妹兒不禁懷疑:他們的胃真的異於常人嗎? 吃播下的真相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吃播開始盛行,看這些博主邊吃邊賺錢,實屬羨慕,但幕後的故事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 觀點| 吃播主播突然去世:大胃王的背後是什麼?
    最近幾年,隨著短視頻的發展,「吃播」也開始走紅。而所謂的「吃播」就是面對鏡頭胡吃海喝,憑藉「大胃王」的胃口來博人眼球,吸引關注。
  • 憑藉一己之力毀掉春晚,導演遭連累,電視臺領導登新聞聯播道歉
    電視節目最看重的就是收視率,好的節目收視喜人,而我國有一個節目堪稱收視之最,同一時間收看人數可達十幾億,這個節目就是春晚。從第一屆春晚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37年,這37年讓大家習慣了春晚的存在,如果過年不看春晚的話,總感覺少了什麼。
  • 大胃王吃播被喊停:別讓美食成為健康的負擔
    「大胃王吃播」也因誘導消費、浪費糧食上了熱搜。作為目前較火的網絡直播形式,吃播主播時常以挑戰超出常人的食量來博取眼球,吸引流量。這些自稱「大胃王」的吃播紅人們,對外人設「狂吃不胖」,能輕鬆吃下十幾斤食物,是平常人幾個星期的飯量。為了火,他們吃得越來越多。堆得像小山一樣的食物,大口大口往下吞!
  • 「吃播」一夜涼涼!月入百萬「大胃王們」往何處去?
    世界範圍內,直播行業的爆發,低進入門檻更為吃播帶來了高速增長的直接動力,而在眾多吃播主播中,美女吃播大概是最常見也最容易打造看點受歡迎的一類,外表與吃相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感。 樸舒妍被視為韓國吃播鼻祖,「Mukbang」(吃播)一詞便是由韓語的「吃」(Muk-da) 和「播」 (bang- song)結合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