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服務所有人,所有人向所有人學習,所有人支持所有人」, 這是創業社群WorkFace的行為基石, 也是每一個Facer認同的精神力量。
一個普通的周四晚上,WorkFace 上海場的分享會正在進行,今天是班夫山地電影節世界巡展中國負責人錢海英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在參加分享會的Facer們看來,創業本身就是極限運動,和班夫山地電影節擁有著同樣的魅力。所以極限運動的愛好者錢海英的創業故事,引發了巨大的熱情。
與此同時,全國其他城市,這樣的分享會也正在進行。每周四晚一場分享會,是潘劍峰和他的夥伴們所發起的這個中國創業者社群的主要活動形式。WorkFace,這是個什麼樣的組織?創辦近兩年,舉辦了數百場分享會,從上海擴大到其他城市,在全國集聚了近八千位Facer,這個社群的生長力量是什麼?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workface。
社群與創業
一個社群的建立可以源於很簡單的初衷,但是能成長一定需要堅實的社會基礎。從歷史和趨勢的視角,追溯起社群的發展和WorkFace成立的契機,創始人老潘認為自己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順勢而為,潘劍峰習慣大家這樣稱呼他,「潘總」這樣的稱呼從來沒有出現在WorkFace中。
他認為WorkFace的出現只是應運了社群產生的趨勢。「類似的社群可能會由A創立,也可能會由B創立,但毫無疑問的是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 這樣的形態必然會出現。」
社群為社會結構帶來了一個豐盛的中間結構,人的價值有機會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平等和公平就有可能出現。在未來,基於共同目標和興趣的社群會越來越多。而WorkFace 就是一群創業者們在一起互相服務學習與支持的公共空間。
這個創業者社群的出現,也同當下已經改變的創業形態有著密切的關係。參與過創業項目,接觸過很多創業者,對當下創業氛圍有清晰的認識讓老潘看到了新時代創業者們的需求。
「許多大型組織也在嘗試打破邊界,在組織設計方面更加凸顯社會性,放棄部分控制權,增加社群特性。」老潘這樣描述他所看到的變化。「因為有著精確目標的組織設計,是天然厭惡創新,不接受意外的。大型組織的變化會非常緩慢,於是就有了小型創業者的機會。」
WorkFace的出現,就是幫助創業著彼此在創業道路上走的更遠。「這也是我的創業項目,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老潘認為的新的創業形態就該這樣,「先建立聯結,匯集力量,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發掘它的生命力。」
服務,Workface 在做什麼
7月18日,WorkFace全國總部E408正式開幕,在新的活動地點,Facer們有了更大的交流空間。當天各地的Facer們來到這裡,在各個的角落裡對話、分享。老潘遊走在各個討論會裡,笑著招呼每一個朋友,兩層的空間和小小的天井滿溢著各種驚喜與火花。
這就是WorkFace活動的日常狀態。看似隨意,實際上每一個來這裡的人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並且能在這裡獲得自己的需要,自由來去,得到成長。每周四舉辦一場分享活動,是WorkFace從開始到現在一直堅持的事情。2012年8月,老潘召開了第一次主題例會,共同分享創業經驗和問題,大家投票選出每周四這個日子,來到活動地點一起學習交流。WorkFace就這樣成長起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個社群,主動來分享、傾聽。
在WorkFace每次的主題例會中,會有Facer來分享自己在行業內的心得體會或是講述自己的創業歷程,同時表達出問題和困惑。分享結束後,參與者們需要向分享者反饋自己學習到什麼,給分享者一些建議。這個過程不以金錢交換為前提, 大家付出的恰恰是知識、時間、真心這樣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寶貴資源。在所有人服務所有人的理念下,Facer們感受到的是對彼此的尊重和信任。
「市場中的產品一部分是可以用價格衡量的,另一部分卻是無法用價格衡量的。當一個東西有價值卻無法用價格表達的時候,就是它越有價值的時候。」在老潘看來WorkFace就是這樣的一種產品。
共創的未來
在WorkFace第100期的紀念會上, WorkFace宣布將致力於構建生態商業系統,但這個系統會生長成什麼樣, 老潘自己也很期待。在這個社群的成長中,老潘和夥伴們一起嘗試著做了許多事,包括股權眾籌、和創業公司團隊共創,未來還將受邀參與一些城市的經濟轉型項目。
「從創辦到現在,我們沒有遇到過什麼大困難,這就是自下而上發展有意思的地方,不斷迭代更新。但這並不意味著很輕鬆,每一個小階段的問題和啟示都讓我們不斷成長。所謂志與道合者大,當這個事情順應時代發展要求了,它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意義。」
「所有人」的理念被很多人帶到了全國各地,各地的Facer們也以自組織方式,在京、蓉、穗、港、深、杭、崑山等多地定期舉辦創業者社群分享活動。對於這些地方的「分舵」,總部並不「管理」而是提供服務和支持也不會去控制WorkFace的規模。
「我們無心去控制這樣一個社群,只要認同和實踐WorkFace的理念,並接受檢驗,願意參與到我們當中,我們都會歡迎。」各地的分舵越來越活躍,這種同頻共振帶來的效果讓他很欣喜。「這說明自組織是完全可行的」。因為大家有共同的服務、學習、支持的信念,讓WorkFace不斷豐盛起來。有熱情、有理想、敢創造的年輕人們,攜手共創的不僅是自己的未來,也是WorkFace的未來。
文:盧誼 圖:木頭、受訪者提供
更多精彩請關注《風尚BOSS》2014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