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6日正式投票,臺灣地區選務機構公布的實時數據顯示,同意票數超過57萬4496票的門檻,罷免案獲得通過。
韓國瑜 視頻截圖
據臺媒報導,罷韓案要達成罷免目的,須達兩條件,一是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二是同意票高於選舉人總數25%。也就是約57萬4996張同意票。此次投票中,同意票超過了該門檻。
2018年年末,韓國瑜在臺灣「九合一」選舉中當選高雄市長,但在他當選市長後短短3個月,所謂「韓國瑜市長罷免連線」(後改名為「公民割草行動」)就成立了,開始對罷韓進行一連串的「超前部署」。2019年12月26日,罷韓團體遞交3萬份提議書給「中選會」,正式啟動罷韓程序。韓國瑜認為罷免聯署宣傳活動在其市長任職未滿1年時即開始進行,違反臺灣地區「選罷法」第75條規定,向法院申請停止執行罷免投票。然而,最終被法院裁定駁回聲請。
罷韓案通過後,「選委會」將於7天內公告結果,並於公告當天解除韓國瑜市長職務,若韓陣營放棄「罷免無效之訴」,接下來3個月內會進行補選。4年內韓國瑜不得再參選高雄市長。
處於事件中心的韓國瑜,6日表示無論結果如何都「完全尊重」。而在投票日前日深夜,韓國瑜發文稱,無論最後結果如何,請大家務必平心靜氣,坦然接受結果。
韓國瑜個人履歷
曾任中國文化大學推廣中心主任、花蓮師院和世界新聞專科學院講師、《中國時報》撰述員。
1984年、1986年兩次當選臺灣大專優秀青年代表。
1989年因未獲國民黨提名違紀參選臺北縣議員(當選)被停止黨權一年。
1992年、1995年分別當選第二、三屆」立法委員」,歷任」立院」」內政及邊政委員會」、」國防委員會」召集委員、程序委員,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等。」立委」任內因積極維護軍榮民權益,有」軍榮眷代言人」之稱。
1998年在國民黨黃復興黨部的全力支持下,在臺北縣第三選區當選第四屆區域」立法委員」。
2001年底」立委」選舉轉列中國國民黨不分區民意代表,但排名第33名,遠遠落在安全名單之外,因而未當選。
2017年1月11日,辭去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之職,並宣布參選中國國民黨黨主席。根據開票結果,韓國瑜獲得16141票,得票率5.84%。
2017年4月21日,中國臺灣地區」中央社」報導,國民黨主席選舉監察委員會開會審查,韓國瑜通過參選人資格成為正式候選人。
2017年9月7日,接任高雄市黨部主委。
2018年9月25日《聯合報》報導,該報最新高雄市長選情調查發現,高雄市選情五五波,民進黨參選人陳其邁獲得三成四選民支持,三成二力挺中國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選戰陷入膠著。
2018年11月25日,當選中國臺灣省高雄市市長。
2019年1月19日,卸任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
2020年1月11日,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敗選。
來源:綜合人民日報海外版、百科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