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搜索,往期精彩內容
前幾天有朋友發了一張他家熊孩子玩麵粉的照片,覺得又好笑又很氣。
天真!萬一你老公回到家,看到此情此景淡定地拿起打火機點一支煙,客廳就有可能會爆炸!
當麵粉遇到明火後並不會有燒餅的香味,反而成了易燃易爆炸品!
這並不是編劇瞎編,而是麵粉遇到明火後,爆炸的威力就是如此!
類似麵粉、澱粉這樣的粉塵遇到明火,都有可能發生粉塵爆炸。
並非危言聳聽,在現實生活中也曾發生過多起重大粉塵爆炸事件:
1987年3月15日,哈爾濱亞麻粉塵爆炸起火,死亡58人、受傷177人。
2010年1月13日,浙江瑞安鋁粉粉塵爆炸,2人死亡,6人受傷。
2010年2月24日,河北秦皇島澱粉粉塵爆炸,19人死亡,49人受傷。
2011年4月1日,浙江縉雲縣金屬粉塵爆炸,5人死亡、1人受傷。
2014年4月16日,江蘇如皋硬脂酸粉塵爆炸,8人死亡,9人受傷。
2015年6月27日,新北市水上樂園舞臺發生粉塵爆炸,10人死亡,近500人受傷。
為此,中國消防還發布了一則【麵粉有爆炸危險,是真的嗎?】實驗視頻:
當灑下的麵粉遇到火焰,火苗迅速躥起!此時的麵粉分明就是助燃物!
場景模擬2:在封閉的環境內,將麵粉和點燃的火放在一起:
一支小小的蠟燭遇上用鼓風機吹起的小半罐麵粉,瞬間爆炸並持續燃燒!
當麵粉的顆粒達到一定的濃度,哪怕遇到的只有一絲明火,也會發生爆炸!
當粉塵達到一定的濃度就會形成爆炸混合物,遇到一丁點的明火都會引起迅速燃燒,甚至爆炸。
而麵粉、澱粉,甚至是奶粉和糖,也是屬於具有爆炸危險的粉塵類。
粉塵之所以會成為炸藥,還是因為粉塵具有較大的表面積。
和塊狀物相比,粉塵接觸空氣面積較大,吸附的氧分子也就比較多,因此氧化放熱時的過程會很快。
如果其中的一小粒粉塵不幸遇到了火苗並被點燃,它就會發生連鎖反應,因此爆炸也就發生了。
有人覺得,家裡的麵粉又不是麵粉廠,洋洋灑灑也多不到哪兒去。
那你就錯了,就算是家庭麵粉的威力,也比你想像得大得多!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曾推送過一起發生在江西省德興市的居民屋爆炸事件。
屋主是一名小吃攤的攤主,根據爆炸現場勘查,液化罐是完好無損的,只有散落的麵粉有可能是造成爆炸的真正原因!
不僅是自己的房屋嚴重損害,連周圍鄰居的房屋也受到波及,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一丁點的麵粉就造成了整間房屋的摧毀!麵粉爆炸的威力不容小覷!
不過,麵粉雖是易燃易爆炸的,但爆炸也是需要條件才會發生:
一一對應到爆炸條件上,你就會懂為什麼警察叔叔年年都強調了:
1. 適當濃度的麵粉等可燃性粉塵:有足夠多的麵粉;
2. 粉塵屬於懸浮狀態:倒麵粉的過程中麵粉懸浮在了空氣中;
4. 有明火或高溫達到固體物質的最低著火點:開著的燃氣灶。
曾經有一位主婦為了殺掉灶臺上的蟑螂,直接舉起殺蟲劑就噴燒火灶臺。
噴霧式殺蟲劑是易燃易爆品,罐內的推動劑燃點低,極易燃燒爆炸。
罐內液體中有丙烷、丁烷,與空氣混合後,極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後很容易發生爆炸。
將一隻冷凍的火雞放進油鍋當中,油鍋當下就被點燃了,大火牽涉的範圍很廣,甚至殃及了旁邊的房屋模型。
如果沒解凍的食品直接放進熱油鍋裡,食品外層的冰會迅速變成水蒸氣,讓油鍋立即沸騰起來。
不僅鍋裡的食物會炸飛傷人,沸騰的油溢出來,落到燃氣灶的火苗上還會起火!
因此,經過冷凍的食物一定要解凍後再放入鍋中油炸,不然很容易就造成無法控制的後果!
相信不少家庭都曾把雞蛋放進微波爐中加熱,後果就是雞蛋變成了「炸」蛋。
雞蛋被蛋殼緊密包裹,微波加熱時雞蛋迅速升溫,熱量無法及時釋放,就會導致雞蛋內部過熱,壓力過大,最終發生爆炸。
不僅僅是蛋殼,蛋白上的內層卵殼膜和蛋黃上的卵黃膜也一樣,經過微波加熱,很容易造成雞蛋爆炸。
如果非得將雞蛋放入微波爐中加熱,一定要將雞蛋打散後再放入,類似雞蛋羹那樣。
起火後的第一反應是倒水滅火,但如果是油鍋起火千萬別這麼做。
水碰到油後會迅速蒸發,而浮起的高溫油滴和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就會形成烈焰,情況嚴重還有可能讓整間廚房著火。
正確的做法是關火→從側面慢慢蓋上鍋蓋→儘量不移動鍋蓋。
雖然我們的身邊存在著各種隱患,但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
廚房內保持通風、將易燃食品離灶臺遠一點、更別讓孩子在廚房裡撒麵粉玩。
點個「在看」,並轉發文章到朋友圈,告訴你的家人,預防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