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鰻魚特別讀者:
點擊上方第二個「大西洋鰻魚」→主頁右上角「三個點」→設為星標
這兩個月一直在國內環遊,相信朋友圈和星球的球友,已經從北到南從東到西,聽我點評了大半個漢地中國。
上次寫了重慶的些許總結,西安、成都、重慶,是這幾年某音帶火了後,國內的三大旅遊網紅城市,他們都在中國傳統意義的西部地區。
這一次國內環遊,在到訪(其實以前都去過)這三座城市前,心裡總有一些「冷眼看熱鬧」的私人情感以及主動提前降低預期的準備,畢竟短視頻展現的旅遊目的地我覺得比較千篇一律以及流於表面,我對「網紅」這個字也有天然的抗拒感,對一些網紅在內地熱門景點不停擺拍導致的影響其它正常遊客遊覽與體驗的現狀也比較反感。
但這次環遊來到這三座城市後,還是get到了一個事實是:它們紅起來也有他們的道理,不是純靠吹。
今天先不說我改觀比較大的成都,今天說西安。
首先,該貶的還是要貶,所以這篇文章可能是先說不好聽的……
我是從成都坐火車,經過四川的古城閬中,然後經漢中過秦嶺,最後陸路到達的西安,西安也算是九月我在南方遊歷多時後,又一次到達了「北方」。
比起剛走過的南方城市,西安第一印象就是不方便。
首先是西安北站出站進站的鐵馬都特別長,即使是無人的時候,也要多走甚至上100米的路。
其次就是,防疫有些過度,為防止人槓,我事先說明,對於各地防疫政策的評價,我這兩個月一直有在對比評價,因為一直在遊歷不同的城市,所以有對比,而各省確實也非常大的差別。
在當時全國已經無紅碼地區的情況下,西安地鐵每次進去都要必查安全碼,進地鐵站查安全碼的城市,目前這兩個月來我去過的城市裡,貌似只有西安一市。(限9月中旬時)
北方城市對於「便利」與「有序整齊好看安全」這兩點取捨上,價值觀往往偏向後者。從蘭州經常走3,400米都過不了馬路對面的煩惱,到西安出入站的麻煩,都令我感覺如此。
總之,在西安的感受最開始就是不自由不方便,處處受限制,當時剛從川渝過來,是有些許不適應。
接下來說說西安超出我期待的幾點(成都也有,以後說)
一是沒想到這個城市如今把大唐這個IP,融匯得如此極致。
大家看看地鐵站。
西安地鐵站的造型,logo以及站名字體。怎麼說呢?三個元素此刻看上去都很「高級」,有特點。此站外觀與logo自不用說,很長安(古城牆風)。
而「科技路站」這四字是中國大陸地區很少見但港臺特別是臺灣地區很常見的楷體,這種字體帶書法風骨,我一直都覺得很有美感。
廁所也是都用的這個字體!應該說後來看到的西安幾乎所有公共空間都儘量用的這個字體。你們還在說「中華文化傳承在臺灣」嗎?中古第一城西安做出了表率,那些醜巴巴遍布大陸的隸書(以火車站機場為例)請都改回楷體字吧。
市政宣傳屏幕
等等等
總之,這些遍布城市的更具漢字美感的字體,讓我有種到了臺灣的感覺,有民國粉說中華文化在臺灣維持得更好,那麼我們的西安現在能不能接過棒呢?
而西安已經開始試圖在做了。比如把大唐古韻氣象渲染到極致的「大唐不夜城」。
來「大唐不夜城」之前,我以為我是不愛中國古建的。來西安之後,我才知道我不喜歡的僅僅以土黃大紅為主要色彩的明清古建。
明清古建真跡現存於世的最多,我們自然而然的就容易把中國古建等同於故宮風格的明清古建了。
說實話我一直覺得大部分這樣的建築並不好看,而我去過的日本那些江戶古鎮的建築我就覺得挺好看,到了西安我就明白了,喜歡日本古鎮的建築,是因為我喜歡大唐風的古建。而這種朱紅大氣的唐式古建,遍布在西安特別是「大唐不夜城」,即使多是仿製,但就是在視覺上讓我覺得震撼、古典和漂亮。「古風」與「美感」在這時候才在我心中產生了匯合重疊。(以上表述僅為個人審美)
"大唐不夜城"其實是嚴重超出我期待的,去之前我心中基本是毫無期望,因為商業步行街嘛,全國不都是這樣?而且步行街這種商業形態在各大城市都快埋入墳墓了,去的人越來越少也越來越老,但西安不夜城步行街不得不說一聲,挺牛逼。
除了以上說的高質量的大唐式仿古建築,還有就是它的沉浸式體驗。
首先是外在很統一,就是小吃攤的字體和式樣都是這種楷體古風。
二是學習國外先進的時代街(也就是古街)的經驗,不僅僅是搞外表了,大唐不夜城也有眾多沉浸式表演了,目的就是儘可能將遊覽者帶入那個遙遠的時代。
我曾說過中國的古鎮很無趣的一點就是只是外在古,內在卻都是千篇一律的義烏小商品店和臭豆腐小吃。而日本的很多古鎮不賣商品,而通過劇院,注重感官體驗的如顛倒屋這種娛樂建築,或者神社等等,讓你「回到那個時代」。
不夜城終於也想通了,一個晚上,我看到了眾多的唐式歌舞表演,古裝巡街等沉浸式的文化活動——我才是「大唐不夜城」最讓我覺得驚喜的地方。
我是周三去的,當時已經人山人海,後來國慶看到大唐不夜城被人流擠暴的新聞,我覺得真的是完全不意外……這個景點在觀念上的創新突破(如重視沉浸體驗,IP統一化,極力渲染唐風)在國內都是非常稀罕的,以後的長期問題是如何限流,避免過於擁擠的問題。。所以建議大家能來的就早點來。不過好像去年那個「不倒翁姐姐」已經把「大唐不夜城」徹底帶出圈了。
以下就是我看到的一場盛大的現場表演,免費的,這在國內如今的公開免費景區可是極為罕見。
再往下就是,表演結束後,穿著唐裝散場的年輕演員。唐朝妹妹下班了,好青春,辛苦了。(還請點開視頻看看,只有30秒,時間不長)
不夜城眾多穿著漢服的年輕人,為這條街更增添了那種古韻,但是大西安人還是可能過於保守了啊。。穿漢服戴口罩,個人感覺一下子把那種味兒打散了。為了防槓,我仍然想說同時期我去過的成都重慶長沙,穿漢服的年輕人是很少戴口罩的,畢竟是在戶外。
(以下是漂亮的漢服MM,走在不夜城這條古街上,更加融入帶感)
說完了西安我很推薦的這條步行街,接下來說說我這次住的酒店,我在西安住了兩個五星級酒店,而新開的麗思卡爾頓令我記憶猶為深刻。
位於高新區的西安麗思卡爾頓酒店由日本設計師一手打造,它的風格和我住過的大阪麗思卡爾頓非常像,後來才知道很多前期籌備和後期培訓都是大阪方面過來負責的,這是不是又印證了西安-大唐-日本的那個微妙的聯繫呢?
西安麗思的客房與公共空間都印證著長安氣息,很多細節都升華著古風文化,它的SPA,日料店,還有酒吧都超出了我的期待。
歡迎禮有兵馬俑小人,有意思。
洋溢笑容的服務人員。
一秒回到日本,不,是大唐。
想重點說說按摩。可能是無法出國已經太久太久,對於我這個按摩狂來講心癮難受。某一個下午在麗思卡爾頓酒店5樓做的SPA,讓我非常懷念。
在專業護理學校畢業並且有多年spa經驗的AMY的手法下,我真實的感覺就是回到了泰國。至今我對這次按摩都意猶未盡。
在日料店「炙焰」的鐵板燒,我吃到今年很難忘的鴨肝,鱈魚以及牛肉。
由於處於產業繁榮的高新區,西安麗思卡爾頓是一家典型的城市酒店,所以這間酒店的餐飲和酒吧也成了全城潮流人士愛去的地方。比如麗思的Flair酒吧,一如上海陸家嘴的那間城中網紅一樣,高空露天平臺,鳥瞰城市繁華,在那個27樓,我看到了這些天在西安見過的最多的帥哥美女。
其它餐廳我都有一試,還吃到了非常正宗的西安肉夾饃。
餐廳也有唐朝妹妹在彈琴。
總之,西安Ritz-carlton,它給我留下了對於這座著名古都更多層次的記憶與感動。這間酒店,加上這次西安行程緊湊,沒來得及去看的華清池《長恨歌》,也正給了我下次再來西安的理由。
時空與我,在此交錯。西安,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