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街頭藝人到底需不需要考證?

2021-01-21 港臺腔

  

臺灣基隆市文化局今年起將取消街頭藝人證照審議技能評比,改為登記制。而臺北市、新北市都仍將維持審查認證方式。臺北市文化局表示,曾接獲民眾投訴街頭藝人演出不理想,因此有評比需要。新北市文化局也稱,認證審查有助於「為展演質量作把關」。究竟取消與否?外界意見不一。


  有人擔心水準不保


  基隆市文化局配合臺灣文化主管部門推動街頭藝人證照制度改革,今年起,取消街頭藝人證照審議技能評比考試,改採登記制,尊重創作自由,並推動跨區合作認證。消息一出,街頭藝人們意見不一,有人認為此舉是尊重藝術創作,但有不少街頭藝人擔心,「不考照恐降低水準」。


  基隆市街頭藝術家協會理事長白平吉稱,這樣會全都亂掉。想要當學校老師也要參加考試,取消考試以後,街頭會亂七八糟,什麼人都能來表演,影響質量。


  基隆市文化局副局長李添慶說,臺灣文化主管部門推動街頭藝人證照制度變革,建議取消技能評比,尊重創作自由,孕育原創藝術,基隆決定取消評比。主要希望尊重創作自由,回歸到市場機制,如果表演不好,或水平不夠,自然而然觀眾少了,自己就會退場。如果受到歡迎,自然可能拿到很多賞金,也會受到歡迎。


  李添慶說,登記制的原則是,只要大方向沒有問題,藝人自認有藝術天分,提出申請多半會準許核發證照,但會追蹤管制,如果有問題也可撤銷。對於有人擔心此舉可能會降低表演水平,他認為這會由市場機制來決定,不用太過擔心。因為藝術表演、創作是多元的,必須予以尊重,也會有自然的淘汰。跨區合作是希望其他地方的街頭藝人能來基隆表演,基隆藝人也可到別地演出,將推動雙方籤訂友好協議。


  關鍵在於真才實學


  基隆市擁有街頭藝人證照的王明清認為,考試可維持一定的水平,可能有人對評審標準有不同意見,但至少有些把關,不考試恐影響街頭藝人的整體表演和觀眾觀感。表演日本演歌的街頭藝人陳雪瓊說,「街頭藝人要讓人感動,才會有打賞」,要通過改革讓評審更加公正和專業。如果不考試的話,對真正有真材實料的人不大公平。


  常在各場合表演變臉秀的鄭奇倫說,考試可以維持一定素質,不考試也有好處,「可讓年輕人多出來表演」,不一定要經過評審認可,但得要有「真才實學」。另有一些街頭藝人贊成取消技能評比審查。某街頭藝人說,唱歌好壞何須他人來評斷,只要民眾喜歡就好,藝術是多元的。還有一名歌唱愛好者說,只要有證照就可以表演,不必限制太多。


  基隆市音樂工會理事長俞明發說,以前評審沒有分級及表演項目的分列,街頭藝人是包含樂師、舞蹈、剪紙、氣球製作、文字書寫、扎紙等數十個項目的統合。如果評審只是其中單項的專業,「一位對扎紙專業的評審,如何對一位薩克斯風的樂手有公平的審視?」不考照也罷,除非考照時區分項目進行才會公平。


  展演質量需要把關


  臺北市文化局則表示,臺北沒有打算改成新制度,因為臺北市街頭人流量大,大都會的生態跟基隆市不一樣,街頭藝人的演出必須做好管理。該制度從2005年上路至今,約有1500組街頭藝人,年度考照評比錄取率為15%至20%,每年持續增加60組至70組。


  臺北市文化局稱,曾接獲民眾投訴,街頭藝人為什麼老是彈那幾首曲子、表演效果不佳等,因此評比是有必要的。至於「跨區合作認證」,是指開放持有其他縣市街頭藝人證照者來演出,臺北目前也不會同意該措施,因為臺北市演出地點僧多粥少,要首先保障臺北市街頭藝人的權益。


  新北市文化局也說,新北市街頭藝人現採用審查認證的方式進行,報考類別多元,開放街頭展演的場地也相當多,達到95個,認證審查的方式有助於為展演質量把關,文化局有義務維持新北市的演出水平。


  至於是否要跟進新制度?新北市文化局稱,去年起各界就一直在討論,「這件事沒有對或錯」,但會多聽取各方意見再行評估。


相關焦點

  • 「特寫」歷經考證、實習,上海街頭藝人與你在街頭邂逅
    「我去過很多國家,也見過很多外國的街頭藝人,但是我覺得他們都不如上海管理得好。」老王認為,規範街頭藝人是體現上海大都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的一個縮影。在俄羅斯,一些街頭藝人在表演結束後,會向遊客討要小費,甚至不給錢就不讓走,但這種情況在上海不存在,每個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為藝人打賞,絕對不會有強制消費的情況。
  • 臺灣街頭藝人考試比太陽馬戲團還難考?
    以曾加入太陽馬戲團的街頭藝人陳星合為例,他表示自己在2009年參加新北市的考試卻被刷掉,隔年就甄選進太陽馬戲團(太陽馬戲團是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婁的一家娛樂公司及表演團體,也是全球最大的戲劇製作公司),讓他都跟朋友開玩笑說:「臺灣的街頭藝人比太陽馬戲團還難考」。    追根究柢,諸多爭議事件都圍繞在評審委員的公信力上。
  • 街頭藝人終於不再「流浪街頭」!各地是如何管理的?
    上崗前:有考核,街頭藝人必須是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的表演者,要熱愛街頭表演,並遵循「不定價、不銷售、不乞討、不擾民」等14項持證上街的職業約定。上崗後:接受督導的監督與管理。繼上海之後是深圳。與上海模式不同,深圳採取了抽籤模式,對表演場地未做太多限制。
  • 街頭藝人「持證上崗」 你怎麼看?
    管理辦法出臺後,會設立「街頭藝人資格評審」機制,街頭藝人「持證」才能上街表演。(6月8日中國新聞網)街頭藝人在街頭表演,活躍和豐富了城市文化。濟南市文旅局聯合城管部門、公安部門制定了管理辦法,街頭藝人「持證」才能上街表演,可以規範街頭藝人的活動,值得提倡。
  • 陳曼青——不只是街頭藝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陳曼青,中國臺灣,歌手,第六屆超級星光大道20強之一。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陳曼青,中國臺灣,歌手,第六屆超級星光大道20強之一。陳曼青陳曼青,相信大家都不是非常陌生,她是臺灣第一個申請成功的街頭藝人,一個美女鼓手,也是一個追求自由隨性的音樂人。很多對她的評價高低不同。但是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一個人這樣的的鼓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概念。
  • 臺灣疫情傷藝情 街頭藝人爆失業潮
    華夏經緯網8月17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近年街頭藝人表演興起,臺灣各地人潮聚集商圈、捷運廣場或地下街、知名遊樂景點都是申請表演的熱門地點,甚至表演場地一位難求,但今年初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後,許多室內表演場地暫停開放,就連戶外地點也因遊客雪崩式銳減,表演一整天也沒人看,引發街頭藝人失業潮
  • 街頭藝人推廣音樂劇,成都街頭藝人200組計劃演出2000場
    在成都153組街頭藝人中,郭頌蘭是顯得有些特別的那一個。她不唱朋克、鄉村、搖滾,獨獨鍾愛音樂劇。這位熱愛音樂劇的成都女孩,希望用街頭藝人的身份、用唱歌的形式,將音樂劇這種美妙的藝術形式介紹給觀眾。如今,她收穫了一眾粉絲,越來越多的成都人愛上了音樂劇。
  • 狗狗需不需要狗籠
    狗狗需不需要狗籠 養狗需不需要籠子?答案當然是需要,我知道有非常多愛狗的人反對給狗狗買個籠子,原因是要給狗狗自由。
  • 知名歌手淪為街頭藝人
    如今,張芸京已經走出困境,並大膽卸下了藝人的光環和包袱,她甚至不介意沒有舞臺表演,努力考證成為了街頭藝人。2019年12月底,張芸京首次出街表演,現場吸引了50多人圍觀,儘管收穫5000臺幣左右的打賞金額遠不及藝人出場費,但她卻十分開心。
  • 濟南80多位街頭藝人「持證上崗」
    【解說】一個麥克風,一架電子琴,一首首優美的歌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山東濟南的街頭藝人們用獨具特色的表演方式為人們的生活增色。為了鼓勵更多有才藝的人走上街頭,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華,濟南市開展街頭藝人招募考核工作,考核合格的藝人將獲得「濟南街頭藝術表演證」。10月份以來,部分街頭藝人開始「持證上崗」,在規定的時間和區域內進行演出。
  • 旅行札記 臺北街頭藝人,他們的藝術在街頭詮釋
    我曾漫步臺北信義區,101大樓下的街頭藝人們或是表演雜技、或是表演樂器,無一不專注地詮釋他們心目中的藝術。「他們的藝術在街頭詮釋」微風廣場,小提琴的樂音伴隨著淅瀝小雨,我與朋友們對這些街頭藝人做了一個簡單的採訪,於是決定把他們的故事講給你們聽。他叫陶路易,來自英國,街頭藝人證書上的證件照片上眼睛睜得很大,炯炯有神且眉毛上揚,有一絲「決眥入歸鳥」的模樣。
  • 臺軍變成「街頭藝人」?
    臺灣又在演習!據臺灣媒體報導,此次演習時間定在了凌晨,從機動進入戰術位置,出動了各型號戰車、輕型戰車、軍用悍馬裝甲車、中型戰車、拖掛式飛彈車等大量裝備。不少被演習聲吵醒的民眾,處於好奇外出觀看,同時詢問臺軍是否要發生戰爭。
  • 「化妝科普」從事美業項目到底需不需要考美容師證?
    其中不少小夥伴看完之後還給我們投稿問題,問及較多的一個就是從事美業的人員到底需不需要考美容師證了呢?今天由我來給大家解答這個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安然不能確定的告訴你要不要去考,是需要綜合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具體原因我將一一為大家分析。
  • 從「野蠻生長」到「持證上崗」,你了解這樣的街頭藝人嗎?
    從野蠻生長、缺乏管理,到近來走向「持證上崗」的規範道路,對城市而言,街頭藝人到底是城市空間的獨特靈魂,抑或遭人唾棄的尷尬存在?如果你仍不認為街頭演藝是藝術,而更像求打賞的商業表演,甚至還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這群靈魂有趣的人,或許本文會讓你有所改觀。
  • 臺北寫真:街頭藝人——夢想出發的地方
    中新社臺北5月26日電 題:街頭藝人——夢想出發的地方  中新社記者 路梅 劉舒凌  街頭藝人,望文便知是在街頭進行表演的人,或許有人以此為生或補貼家用,但在如今的臺北,做一名街頭藝人,在城市這龐大的舞臺上擁有第一批觀眾,已成為許多懷揣夢想的人腳踏實地出發的地方。
  • 綿陽街頭藝人終於不再「流浪街頭」!原來是.....
    可你不知道這些充滿魅力的人們擺脫不了四處流動躲著城管綿陽的街頭藝人可以持證上崗了但是想在綿陽當一名「持證上崗」的街頭藝人是需要!!!面試的 !!!小編了解到:11月10日,自「綿陽首批街頭藝人活動」招募信息發布以來,短短二十餘天,通過「文化天府—綿陽通道」報名想要成為街頭藝人的用戶多達
  • 臺灣時尚到底土不土?
    即便是今天,說一個人「臺」就約等於「土」或「俗」,腦中浮現出的是臺灣南部掛著大金鍊子的「大哥」,或者是綜藝節目裡的常駐通告藝人。但「臺」是某個時期臺灣本身的一個風格,是與其街頭文化一同誕生的一種潮流形態,正如全世界年輕社群生活裡發展出來的其他潮流一樣,比如嘻哈從黑人街頭誕生,朋克則從倫敦工業區起源。
  • 37歲臺灣知名女歌手,如今淪為街頭藝人,她都經歷什麼?
    前不久,臺灣知名女歌手,37歲的張芸京,發表了一篇長文。她自曝出道12年期間,生活事業的起起伏伏。因為沒有工作,生活捉襟見肘,甚至付不起房租,自己曾想嘗試吞藥輕生。說實在的,可能今年比較特殊,藝人自曝生活困窘的新聞屢見不鮮。
  • 《偏愛》讓她紅極一時,如今卻淪為街頭藝人,張芸京經歷了什麼
    她獨特的嗓音讓人久久不能忘懷,那時候還有不少人會疑惑,這個張芸京到底是男生還是女生呢?,2007年參加臺灣臺視主辦的歌唱選秀節目《超級偶像》第一季獲得冠軍,2008年籤約金牌大風唱片公司。,曾經吃藥輕生、抑鬱崩潰,後來因為好友的鼓勵,她考取了街頭藝人證照。
  • 上海街頭藝人持證上崗:將夢想安放街頭
    要是我們也能夠有個證書,大大方方地在街頭表演,該有多好去年這個時候,王士平、王路平兄弟還在羨慕國外的街頭藝人那種不受打擾的工作狀態。這與他經常在歐洲遊走的經歷不無關係,他清楚地記得,在安靜的法國小鎮上,那些打扮成中世紀紳士的街頭藝人,是如何專注地沉浸在自己的表演當中,而路人們則駐足欣賞,並會給予禮貌的掌聲。「被可憐和被欣賞,是乞討和街頭藝術的主要區別。」羅懷臻告訴記者。 事實上,在澳大利亞、美國、西班牙等國家,街頭藝人都是非常正式的,受政府監管的職業,只是在嚴格的程度上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