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第三部總是最爛的!」作為X戰警前傳第三部的《X戰警:天啟》,曾經就這樣自我吐槽過。
想想也是,在XX三部曲泛濫的今天,能夠從第一部到第三部都保持比較高水準的電影並不多見。幸運的是,《猩球崛起》就是其中之一。
《猩球崛起》是好萊塢老牌科幻電影IP之一。早在1968年,《人猿星球》的故事就被搬上了大銀幕。隨後30餘年,又先後有5部「猩球」系電影先後上映。
2011年,具有前傳性質的第一部《猩球崛起》亮相,正式拉開了前傳三部曲的序幕。
和之前5部「猩球」系電影劇情時而緊密、時而斷片不同,猩球崛起三部曲的故事一直串聯下來。在經歷了第一部「猩猩鬧革命」,第二部「凱撒確立領袖地位」,第三部也終於迎來了「猩猩與人類之間的終極對決」。
不過,影片並不像副標題「終極之戰」或《指環王3:王者歸來》般,通過極具視覺衝擊感的大場面對決,來最終確立猩猩佔領地球的王者之路。
相反,影片採用了隱忍、克制的方式,展現了別樣的史詩感。
片頭,對人類仍然心存善意的凱撒並不情願與人類展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對抗,但隨著妻兒同時遭到人類的屠殺,迫使他改變了這一次單純的想法。
片中,凱撒顯示出黑暗的一面,他獨自離開了猿族,毅然決定對「元兇」上校進行血債血償的報復,卻被手下抱怨「你這麼做和(憎惡人類的)科巴沒有什麼兩樣!」
片尾,由於有「上樹」技能而逃過一劫的凱撒及猿類,目睹了人類徹底消亡。凱撒在帶領猿類找到新家園後,也以體面的方式完成告別。
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三部曲,特別是第三部,影片在以凱撒為代表的角色塑造方面,顯得十分立體,有血有肉。
從始至終,凱撒更像是一名合格的精神領袖、統治者,而非一名驍勇善戰、率族起義的大將軍。在他的統領下,猿類由小團體變成大家族,學會了說話、射擊,也學會了騎馬,但也經歷了內部分裂,被人類追殺等。
即便是反派上校,雖然出場不多,但印象深刻。他就像《現代啟示錄》《全金屬外殼》等越戰片的老兵一樣,偏執、暴戾、兇殘,習慣用一種看似有道理,實則反人類的方式去處理事情。
而上校的命運也成為人類的縮影,他的最終死亡就像一則寓言:人工智慧可能導致人類毀滅。
試想,若不是人類對生物基因進行瘋狂實驗,凱撒及其他高智商猿類也不會進化成為比人類更高級的生物,更不會有導致人類滅絕的「猿流感」。
從這個角度來看,凱撒領導的猿類只不過是壓倒駱駝(人類)的最後一根稻草。
作者小傳
王偉,男,85後,土生土長的莊裡人。高中時期受同學影響迷上電影,至今樂此不疲。目前每年觀影數量在一百部左右,先後被選為「石家莊第三屆博納國際影城影評人大賽十佳影評顧問」、「時光網主力博客」、「新浪微博電影點評團成員」。
|編輯:焦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