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3》,一部看起來兼具都市劇的矯情,愛情片的做作和商業片的俗氣的電影,出人意料地佔據了2018年票房的第一名,並向二十億票房邁進。
同時,《虎嘯龍吟》上線首日播放量破1.1億,掀起觀劇熱潮。它們之所以能造成全民熱議,是因為很多人都能在它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今天茶水間助理就來說說,《前任3》和《虎嘯龍吟》告訴我們的職場物語。
#機會成本和沉沒成本的權衡#
先來看看什麼是機會成本和沉沒成本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OC)是指決策過程中面臨多項選擇,當中被放棄而價值最高的選擇(highest-valued option foregone),又稱為「替代性成本 (alternative cost)」,就是俗語的「世上沒有免費午餐」[1]、魚與熊掌不可兼得。[2]例如某甲現在有1小時時間,可挑選A、B、C三件同樣都需要花費1小時才能完成的三件事之一來做,他若選擇了A,就得放棄做B、C二事的機會;若選擇了B,就得放棄做A、C兩事的機會。又如在選擇了某項社會福利(如創業津貼)後,受到固定資源的限制,他便得失去選擇其他福利(如選擇國民住宅)的機會──則國民住宅福利即為選擇創業津貼福利的「機會成本」[3]。——維基百科
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Sunk Cost)」(或稱沉澱成本或既定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Prospective costs)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在微觀經濟學理論中,做決策時僅需要考慮可變成本。如果同時考慮到沉沒成本(這被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是錯誤的[來源請求]),那結論就不是純粹基於事物的價值作出的。——維基百科
餘飛和丁點分手後,分手局,了斷局,都是「借吵架的殼,撒思念的嬌」,都市男女的大部分感情都是粘稠的,不光澤的,不清脆的,不道德的,轉瞬即逝又倏而再現的曖昧不清,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對沉沒成本的過分眷戀。
舉個例子說,你在結婚前一天發現男友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愛聊騷,但是因為之前付出太多了,甚至懷孕了,就勉強嫁了吧。結果婚後更悲慘……然後……
結婚就是你們夫妻關係的一個沉沒成本,為了不讓之前付出的東西打水漂,會繼續犯錯。沉沒成本是不能夠收回的成本,所以你事前看,就總要避免自己付出那些不必要的沉沒成本,而對已付出的沉沒成本過分眷戀,往往只能造成更大的損失。
成年人要去迷信現任永遠比前任好,明天才會更好。
其實很多投資公司也是這麼幹的,讓你一開始出一點小錢做測評、資質、標準,很多人就越投越多,想到萬一成了可以拿到上千萬資本,就咬牙堅持一路測評下去,最後血本無歸。
夢雲和餘飛單身後在夜店、排隊與交友軟體上放飛人生第二春,吃飯喝酒迪廳鬥嘴,大肆慶祝「黃金單身期」,一邊找新人一邊和前任糾葛不清,做各種維度的條件對比,拖著上家找下家,但沒有交新的女友,因為餘飛明白,做選擇是有成本的,千萬不能抱著試試看的想法。
因為你是冒著損失其他機會的成本來嘗試的,必須用有限付出換取更多回報,一定要努力得到一個值得的結果才好,這個東西在資本運作中就更為明顯。
好不容易走到下一步,又是結合新婚姻法和各地習俗的團隊談判與博弈。
結婚真是值得慶祝,多年跟的一個項目終於籤了合同。之後是賠是賺,都已經顧不上了。
結婚了以後你將會越來越感到人到中年的艱辛,聽說32歲以上的簡歷都被直接篩掉了。真是中年如山啊。其實在《虎嘯龍吟》中男一號司馬懿面臨的人生局面,和我們今天在職場上面臨的處境極為相似。忠誠、背叛、善良、醜惡……不一樣的時空,同樣的人性。司馬懿的一生有太多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地方。
#成人社會專屬詞:忍#
能夠忍,是司馬懿特點。在梟雄曹操手底下,忍;在曹丕手底下,忍;在曹睿手底下,依舊忍;甚至曹睿死後,遇到了曹爽還得忍;在與諸葛亮交戰時,諸葛亮託人送來女子衣服羞辱時,依舊選擇忍,可對於職場人來說,混在職場並想取得生計開展,就不能橫行無忌,肆無忌憚,更多時候你可以學學「忍術」。
#該出手時就出手#
公元前249年,趁著少帝曹芳在曹爽等人的陪同下去拜謁魏明帝之墓的時候,司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掃除宮中障礙,迅速控制了整個皇城,行動之快令對手吃驚不已。如果在發動事變前,司馬懿猶豫不覺的話,結果便未可知。不管是做領導還是員工,如果在選擇做一件事情上舉棋不定,那麼最終會因為停滯不前,而錯失良機。
#命硬小行家#
《虎嘯龍吟》中司馬懿作為一名政治家,單憑滿腹的策略和隱忍的殺機是不夠的,還有一條很重要,「要比你的對手活更長時間」,單論壽命這一條,司馬懿就是一個贏家。
沒事打打五禽戲,好友營養師候吉在身邊隨時提供均衡營養,所以司馬懿一生熬死了曹丕(死時39歲),曹睿(死時35歲),諸葛亮(死時53歲)幾位強大的對手。
現如今社會節奏加快,我們每天坐在電腦面前長期不動,吃著快餐泡麵,晚上熬夜到凌晨23點,別把自己搞得太憔悴,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電影和影視劇都是包裝過的現實,只是現實的漸近線,實際上,完全的現實線永遠比電影更加龐雜。繁雜的工作,苦澀的生活,忙碌的職場人或許根本就從未看過這些影視劇,也不在意它們想說什麼。
基於此點,茶水間助理在這裡祝福,各位永遠打勝仗,永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