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電競張大仙跳槽鬥魚又有新動態。
8月3日,企鵝電競平臺主播張大仙突然宣布將在鬥魚開啟直播,並在晚上7點左右正式開播。隔天,4日,針對企鵝電競的聲明,大仙回復感謝企鵝電競一路相伴,將直面所有問題。而就在今天早上,張大仙再次發文,表示跳槽是因為急需用錢,而企鵝電競「真的很好」,平臺沒有錯。
在鬥魚對此次事件毫無發聲的現狀下,事件的發展變得有些微妙了。在這裡不想談張大仙本人的選擇,畢竟個人情況不同,選擇未必是真心或本意。只想就這件事說說現在電競直播行業的發展,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套路。
實際上,在張大仙之前,鬥魚還分別從虎牙、觸手這兩個平臺挖了幾位《王者榮耀》主播。《王者榮耀》的走紅讓原本平靜許久的電競直播行業再起波瀾。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在這一次伴隨著新興的流量發動機《王者榮耀》頂級主播的爭奪戰上,似乎只有鬥魚顯得十分熱衷。
而同樣貴為燒錢大戶以及主播挖掘機的虎牙幾乎沒有動作,而企鵝電競在這一輪幾乎被挖走頭牌主播張大仙的情況下,僅僅發表了一份聲明,另外如熊貓、戰旗等老平臺清一色陷入沉靜。
實際上,種種現象愈發的表明,依靠挖掘頭部主播以此帶來流量的大幅增長的確在直播平臺間不再流行。
一
關於這一輪鬥魚的搶人大戰,如果你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最直接的原因在於鬥魚的「急」。
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在《王者榮耀》出現之前的遊戲直播平臺格局上,鬥魚已經逐漸形成了優勢,《英雄聯盟》、《DOTA2》等客戶端產品上鬥魚的流量明顯更優。
但是,伴隨著《王者榮耀》的出現可以說,在流量上,遊戲直播平臺之間開始進行了又一輪的洗牌。
來自獵豹全球智庫發布的《2017上半年中國直播app白皮書》顯示,僅就移動端的數據而言虎牙已經開始領先鬥魚,而企鵝電競則是直線上升的態勢,已經逐漸有了趕上鬥魚的趨勢。數據顯示的關鍵節點是去年8月。而當中的秘密在於,《王者榮耀》在去年8月開始了大爆發的事實。
來自百度指數的數據,《王者榮耀》在發布之後開始了節節攀升的態勢,但是第一個小高峰是2016年的7月份開始。
而伴隨著《王者榮耀》成為直播平臺新一輪的流量積聚大戶,《王者榮耀》的兩大強勢平臺虎牙直播、企鵝電競自然水漲船高。
來自遊久直播發布的2017年5月主播排行榜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在《王者榮耀》這個項目上,前5的主播,完全被虎牙以及企鵝電競所壟斷。
坐不住的鬥魚開始了挖人,其背後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在項目上的落後。在自己曾貴為遊戲直播第一平臺帶來的壓力下,選擇了「速成」的方式。
二
然而事實上,無論是鬥魚,還是其它所有的平臺,都應該在長達幾年的競爭之後意識到,當下的遊戲直播產業,正在逐步的邁入成熟的階段,挖主播這樣的野蠻成長式的流量已經不再適合,以自身的成熟機制去培養大神主播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
以鬥魚自身舉例,在今年和五五開續約時,就把價格壓得很低,主要原因就是鬥魚有大司馬這樣的案例使得類似五五開這樣的主播不再是稀缺資源。
根據Gamewower和某遊戲直播平臺高管層的對話,他們認為與其話千萬的代價去挖一個主播,更好的方式是你可以花500萬的市場費用推起一個頭部主播,兩廂比較明顯後者更為划算。
再以此次被挖人的主角企鵝電競為例,在張大仙被挖走之後,坊間出現了關於企鵝電競後續競爭力的質疑,畢竟張大仙是企鵝電競最為核心的幾位頭部主播之一。
但是,仔細研究企鵝電競這一年的發展,以及張大仙的成名史,你會發現,企鵝電競可以捧紅張大仙,也可以捧紅另外一個「李大仙」、「王大仙」。
7月30日,張大仙曾發表名為《我是張宏發也是張大仙,stay with me》的博文,其中詳細的介紹了他在成為一個大主播之前的經歷。
按照他的表述,其本人原本就很有遊戲天賦,在獲得了LOL城市賽冠軍後,曾短暫的籤約某直播平臺,但最後的結果是被騙白白直播了兩個月。
後來,迫於生計等原因,上了一年的班,主做遊戲視頻內容的幕後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曾向公司提出轉型臺前做主播,但被拒絕。
此後,恰逢《王者榮耀》開始逐漸火爆,以及企鵝電競以王者榮耀官方直播平臺的優勢強勢推出,並且開通主播自助申請通道,因此他決定從幕後跳到臺前在企鵝電競進行直播。
之後,張大仙開始慢慢成為一個頂級的主播,在企鵝電競直播平臺擁有400萬粉絲,每次開播可以吸引200萬人氣。
三
在張大仙的走紅過程中,其本身的遊戲天賦的確是一個關鍵,其創造的月下無限連等術語體現了這種天賦,但是從他的之前經歷當中不難看出,更為關鍵的是平臺對他的資源投入和推廣培養。
與我們所熟知的LOL圈的頂級主播如五五開、PDD自帶光環的職業背景不同,我們發現現在這一批的《王者榮耀》的頂級主播實際上都是草根出身。
一個事實是,現在的遊戲直播產業,打遊戲有天賦的人從來不缺,你也可以憑藉著這樣的天賦在直播產業當中積攢一定的人氣,但從一個有人氣的主播邁向一個頂級的主播,直播平臺到底會不會投入資源來推廣才是最關鍵的。
在張大仙從一個有人氣的草根主播成為頂級主播的道路上,企鵝電競可以說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去推廣他,比如在張大仙僅僅進入直播行業半年後,就獲得了2016年遊戲風雲榜「年度新晉電競主播」。
同時,企鵝電競還幫助擅長遊戲視頻內容製作的張大仙在企鵝電競上推出《FA王者必修課》、《大仙來了》等非常高口碑的欄目。實際上很多觀眾得以認識張大仙也正式得益於這些節目。
而在場外,企鵝電競還幫助張大仙在2017 QQJOY異次元盛典·上海站等多次遊戲漫展上,專門設立了現場籤名,以及在成都站,又邀請張大仙和粉絲們進行水友賽,以及派送海報、籤名,增強張大仙與粉絲的距離,助其提升曝光率和知名度。
正是得益於這一系列的推廣之下,張大仙在短短的一年時間之內,成為了一個常駐人氣200萬的頂級主播,而企鵝電競也得以迅速崛起,可以說雙方的這次合作是一次共贏的合作。
儘管在外界看來,張大仙——這位被企鵝電競一手捧紅的頂級主播的離開對於企鵝電競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但從問題的核心去看,張大仙的離開最多帶走一批鐵桿粉絲,對於平臺而言有損失,但是絕對不至於傷筋動骨,因為它的核心資源並未損失。
四
在成立之初,企鵝電競的定位就是騰訊電競生態的「連接器」,整合騰訊網、QQ手遊、騰訊互娛團隊資源,比如QQ就內置了企鵝電競的入口,以便企鵝電競直接對接QQ近9億的月活用戶。
基於此,企鵝電競在流量的獲取上在一開始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此後企鵝電競開始逐漸深入騰訊電競旗下的賽事體系,涵蓋了騰訊旗下QGC、KPL、CF手遊超級聯賽、LPL等手遊、端遊最新電競職業賽事。
並且與QGC、TGA等職業電競賽事深度合作,自發舉辦了許多遊戲賽事,如QGC冬季聯賽、QGC高校公開賽、QGC影院聯賽等。
也就是說,企鵝電競的背後是整個騰訊的資源導入,在這個基礎之上,通過打通與QQ的社交關聯,依託已發展成熟的QQ群、興趣部落、公眾號,讓主播可以更加方便的與粉絲進行互動以及粉絲群的運營。
正是得益於這一系列的優勢,我們發現企鵝電競在《王者榮耀》這個項目之中,成為了新主播開播數量第二大的平臺,僅次於虎牙。
而從上面遊久直播的那份榜單當中,我們也可以直接看到,實際上類似小浪浪這樣的《王者榮耀》主播在指數上和張大仙的差距並不是很大。
背靠騰訊強大的電競和用戶資源,企鵝電競推起來的主播,或者你可以認為是在企鵝電競平臺走紅的頂級主播,並不是張大仙一個人。
也就是說,企鵝電競對於推動人氣主播邁向頂級主播的過程當中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只要有遊戲、直播的天賦,再加上平臺的包裝能力,大仙並非獨一無二。
而伴隨著張大仙的離開,Gamewower認為他離開之後企鵝電競將空缺出大量的資源,而這些資源完全可以推起另外一個頂級主播。
簡單來說,現在對於有資源的直播平臺來說,挖人已經不是主要的競爭方式,因為頂級主播從來不會缺,缺的是資源的總量,因為這直接決定可以推起多少頂級的主播,平臺能夠做多大。
文/丁鵬Gamewower
如果你覺得我哪裡不對
請你一定要告訴我
反正我也不會改
你別憋出病來
商務聯繫
QQ:546551536
微信:Lancelot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