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年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發現,新青年的購房壓力整體呈下降趨勢,但一線城市房價收入比仍居高不下, 95前成購房新主力,95後開始進場;隨著城市群的迅速發展,以及受限於一些城市的高昂房價,新青年對於跨城上班這件事也更能接受。報告顯示,當前西安的房屋租金水平及房價水平對於新青年而言處於「舒適區」範圍,同時這一剛性需求群體跨城買房的目的地中,西安也榜上有名。
西安房價對新青年較友好
所謂新青年,僅從年齡層面來定義:出生在1990-1999年,生長在網際網路時代,更「自我」,同時「富有朝氣,勇於擔當」的90後。
綜合來看,這類人群具備以下特徵:獨生子女,信息和知識接觸來源廣,有自我主見;父母普遍是60、70後,經過20-30年的財富積累,有些家庭已經購置了房產;大部分處於剛結婚或準備結婚的階段。
為了更準確地了解新青年居住現狀,貝殼研究院對30個樣本城市的房價及收入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成都、鄭州、西安、武漢、合肥及青島等12個新一線及二線城市仍在「舒適區」,而煙臺、大連、惠州等7個城市收入「跑贏了」房價,深圳、北京、廈門等11個城市處於高位,其中深圳、北京更是高於合理值一倍,新青年購房壓力山大。
在房款負擔方式上,報告給出了最新數據:有47.7%的新青年選擇情侶獨立共同承擔購房資金,一個人抗很累,兩個人努力速度加倍。另外,27%表示雙方父母均有資助。
新青年租房更愛低價小戶型
報告顯示,生活在一線城市的新青年,租房壓力並不小,北京、上海、深圳的房租收入比均超過了30%,且雖然一線、新一線房租較去年均有下降,但新青年仍然越租越小,目前,新青年在西安的租房面積從2019年的66平方米下降到了66.4平方米。在影響租房的因素中,房租排第三。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與其「一邊打工,一邊替房東還房貸」,不如暫時委屈一下,攢錢買房。
同樣,在租房問題調查上,新青年租房難點TOP10中,排名前三位的是虛假房源信息多(佔比51.4%)、安全隱患(佔比43.7%)和因工作頻繁更換住處(佔比43.2%)。此外,維修無人管、苛扣押金、房子質量差、漲租金等也是租房客集中反饋的痛點。
西安是新青年跨城置業目的地
報告顯示,2020年一線城市購房主力仍是85後,而在像西安、昆明這樣的新一線及二線城市95前則分別以27.1%、21.7%的比例,拔得頭籌,成為購房主力軍。另外,最大不過25歲的95後,在新一線、二線城市的購房佔比均超過80後,緊隨85後之後悄然進場,成為購房新生力量。
同樣,新青年在「低房價城市」置業選擇更多,為了避免在大城市留不下去,同時又回不了家鄉的尷尬局面,他們就會在外地購房,比如選擇家鄉所在省會城市或者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此次統計顯示居住自由指數TOP5的城市分別為:長沙、惠州、重慶、煙臺、瀋陽,在這裡,可以相對輕鬆地靠工資買上房。西安緊隨其後,也吸引了不少新青年「移民」跨城置業。
此外,對於新青年的居住狀態,貝殼研究院客戶研究負責人閆金強介紹道,獨居正成為不可逆的發展趨勢。究其原因,和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婚姻觀念的轉變、社交網絡的極速發展等因素有關。根據研究,超過六成的人表示將來會選擇購房獨居,而很多人的理想獨居面積是50-80㎡。閆金強認為,未來住房消費的主力人群會更趨向年輕化,「她經濟」也會持續走強。消費者不僅希望「有其屋」,還更盼望「優其屋」,對居住品質將提出更高的需求,而住房消費行為也會更加向理性回歸。
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龔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