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去世前,為什麼要下令殺掉自己的長子,妻子和長孫?

2020-12-23 騰訊網

鄭成功的死,有很大的原因是被他的長子鄭經給氣死的。他臨死前之所以下達這樣的命令,是因為他的長子鄭經做了一件讓他「羞於啟齒」的事情,而他的妻子董夫人和那個剛出生的小孫子,完全是無辜躺槍。

鄭成功是明朝忠臣,一生致力於抗清,後來延續百年的秘密反清組織「天地會」的創始人就曾經是鄭成功的手下,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結束了荷蘭人對臺灣38年的統治。

鄭成功的妻子董氏,是禮部侍郎董颺先的侄女,在鄭成功父親鄭芝龍的做主下倆人完婚,婚後第二年生下了長子鄭經。由於鄭經是長子,因此,鄭成功夫婦倆人對他都比較嬌慣,一出生就頭頂「官二代」光環的鄭經,從小就養成了我行我素的習慣

鄭經19歲的時候,在鄭成功的做主下,娶了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唐樂樂為妻。這唐樂樂出身於官宦世家,是典型的大家千金小姐,知書達理,端莊賢惠,按說和鄭經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可惜,鄭經不好這口

鄭經的四弟鄭睿有一個乳娘,叫陳昭娘,按說屬於鄭經的長輩,但是,鄭經卻偏偏喜歡上了這個風韻猶存的少婦,還和她生下了自己的長子鄭克臧。鄭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鄭成功,但是他卻沒有告訴鄭成功,這個孩子,是陳昭娘生的。

聽到消息後的鄭成功非常高興,雖然他此刻身體狀況已經非常差,而且在和清軍的作戰中連連失敗,但是鄭成功還是大擺宴席,犒賞三軍,來慶祝自己這個大胖孫子的出生。直到他收到了兵部尚書唐顯悅的來信,才明白一切。

唐顯悅在信中說:

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聞飭責,反加賞賚。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國乎?」——《臺灣外紀·卷十二》

這封信可謂是赤裸裸的打臉,從兒子鄭經的不守人倫,上升到鄭成功的管理能力,火藥味十足。三父八母,舊指同居繼父、不同居繼父、從繼母改嫁之繼父,合稱三父;嫡母、繼母、養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乳母,合稱八母。

古代人最講究三綱五常,人倫道德,尤其是鄭成功,德道思想在他腦海裡最重的,從他忠於大明而拒絕降清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鄭成功是非常注重「忠孝」的。陳昭娘雖然是鄭睿的乳母,但是從輩分上講是鄭成功的長輩,是視同乳母的,鄭經公然和陳昭娘生下孩子,在那個年代來說,是一件有違人倫的大事,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因此,得知真相的鄭成功是異常憤怒,他不顧左右的勸阻,堅決的下達命令,要處死鄭經,自己的妻子董氏,剛出生的小孫子鄭克臧,當然還有那個乳娘陳昭娘。

處死鄭經,鄭克臧以及乳娘,這個都可以理解,但是鄭成功為什麼連自己的髮妻也一起處死呢?按照鄭成功的說法,是因為妻子的管教不當,教子無方才讓兒子犯下了錯誤。

「我的妻子管教無方,殺之;我之逆子通姦,亂棍打死;乳娘陳昭娘和鄭經通姦,沉海溺死,鄭克臧同陳昭娘一樣。」

這個就有點強詞奪理了,按照這個邏輯,那麼首先被處死的應該是鄭成功,因為「養不教,父之過」嘛。

命令是下達了,可是沒有人敢去執行,你想想,這一個個的都是什麼人物,鄭經,堂堂「少班主」,董氏,大老闆娘,鄭克臧,「三代小少班主」,陳昭娘,「少男主」喜歡的女人。哪一個都不是好惹的。

況且,這是鄭成功一時生氣下達的命令,萬一他事後反悔了,第一個倒黴的就是這個執行人,因此,沒有一個人敢去觸這個黴頭。就好比崔玉貴推珍妃下井一樣,慈禧氣呼呼的說「把她丟到井裡,把她丟到井裡」,結果事後反而甩鍋崔玉貴:「我就是生氣,誰讓你真的推下去了」。崔玉貴因此被慈禧趕出了皇宮。

鄭成功見左右將士都不敢接這個命令,就派自己的堂兄鄭泰去執行。鄭泰對這個命令也是持反對態度的,但是他沒有公開反駁鄭成功,而是悄悄的找到了兵部尚書洪旭,倆人商議:「鄭成功病重,恐怕將來會一病不起,鄭經是唯一可以擁立的少主,一旦鄭經被殺,將來鄭成功一死,恐怕軍隊會四分五裂」。

因此,到達廈門的鄭泰不但沒有執行鄭成功的命令,反而擁戴鄭經為「平國公」,公開與鄭成功對抗,急火攻心之下,鄭成功突然去世,英年39歲。

好了,講到這裡,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陳昭娘並非鄭經的乳娘,僅僅是輩分上的乳娘,倆人發生關係,生下孩子,在當時來說也僅僅是有傷風化,其實罪不至死,至於鄭成功的妻子董氏和那個剛生下來的孩子,更是無辜受牽連。那麼,鄭成功為什麼要下這麼一道看似很不合情理的命令?

結合當時的情況,我們來分析一下。

鄭成功和父親鄭芝龍原本都是明朝忠臣,清朝入關後,明朝政權南遷,鄭芝龍、鄭鴻逵、福建巡撫張肯堂在福州擁立唐王即位,也就是南明隆武帝。當時鄭氏家族在福州擁有著大量的軍隊,是南明小朝廷的保護神,因此,鄭家收到了隆重的封賞,鄭芝龍被封為平國公,鄭鴻逵被封為定國公,鄭成功被賜國姓「朱」,因此,鄭成功也被人稱為「國姓爺」。

但是,很快商人出身的鄭芝龍就發現,清朝取代明朝已經勢不可擋,於是他主動投降了清軍,而且還勸鄭成功一起降清,但是鄭成功不同意,父子倆人從此分道揚鑣。

1658年,鄭成功集結大軍圍困南京,但是最終兵敗,一路南退,在臺灣商人何斌的建議下,鄭成功決定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並以此為基礎繼續展開抗清活動。

但是沒想到鄭成功卻遭受了雙重的打擊。

首先,是父親鄭芝龍,歸順清朝後一開始還受到優待,清廷亦讓鄭芝龍多次勸降鄭成功,但都被鄭成功給拒絕了,後來鄭成功大軍在戰鬥中殺死了清朝將領阿格商,讓清廷大怒,隨即斬殺了鄭芝龍。

畢竟父子連心,鄭成功因為父親的死而悲憤不已。

其次,鄭成功雖然憑藉著臺灣海峽可以暫時據守臺灣,但是臺灣的日常補給以及對外貿易都要同大陸相連,而清廷採取了「遷界海禁」的政策,江、浙、閩、粵、魯等省沿海居民分別內遷三十至五十裡,並且不允許片帆入海,直接切斷了鄭成功的後勤補給,導致軍心不穩。

而且,由於鄭成功連年徵戰,身體已經江河日下,在這個關口,兒子鄭經的事情,又算是給他火上澆油,可謂三重打擊。

鄭成功之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大動幹戈,應該有這兩種不同的考慮。

第一種,鄭成功忠於大明,他知道自己可能將不久於人世,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後代成為清朝的俘虜,所以借這個事情提前殺了自己的妻兒。這種殉國的事情,在古代也是時有發生的。

第二種,鄭成功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但是又害怕自己的兒子鄭經不能服眾,所以故意激起官軍們對自己的憤怒,主動站隊到鄭經的陣營,增加鄭經的凝聚力。如果鄭成功真的是這樣想的,那麼,說明他的策略很成功。

總之,鄭成功這道命令並沒有被執行,他的長子鄭經也並沒有死,反而成了繼鄭成功之後的新一代「班主」,在三藩之亂的時候,鄭經還率領大軍去策應耿精忠,臨走的時候讓他的兒子鄭克臧「監國」,就是當年乳娘陳昭娘所生的兒子。

鄭克臧「監國」期間的口碑還不錯,主要得益於他有一個好的輔佐陳永華,這個人是他的嶽父,也就天地會的創始人陳近南。

1683年,施琅攻臺,鄭克爽決定歸降,施琅赴臺接受投降,從此結束了鄭氏在臺灣的統治。

相關焦點

  • 鄭成功為何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
    他在臺灣的最後幾年,因為抑鬱成疾,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晚年爆發的一樁家庭醜聞更令他的病情雪上加霜,鄭成功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原配妻子董氏,長子鄭經,長孫鄭克臧,那麼,在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鄭成功出生在日本,他的母親田川氏是父親鄭芝龍的第二任妻子。鄭成功在日本稍年長即被接回國,1645年鄭芝龍在福州擁立唐王朱聿鍵為帝,即隆武帝。
  • 鄭成功39歲英年早逝,臨終前為何下令殺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
    —清.劉銘傳說起鄭成功,可能有人會和鄭和給弄混。雖然這兩人都是姓鄭,也都是在同一個朝代但是這兩人並非同一個人。其中鄭和是一個太監也是一個航海家,而鄭成功則是收服臺灣的民族英雄。當初荷蘭侵犯臺灣是鄭成功從荷蘭船艦的重重炮火中收服了臺灣,卻英年早逝在39歲時猝死。而且在他死前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要處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長孫。在這道命令的背後又牽扯出何等秘聞呢?
  • 收復臺灣不久後,鄭成功為何要下令處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長孫?
    比如南宋的嶽飛,39歲時被奸人誣陷至死;努爾哈赤在39歲的時候打獵的時候墜馬而亡,而延平王鄭成功也在39歲那年,因為一件家族醜事羞憤而亡,史書中記載鄭成功是在聽到此事後抓破臉面而死,死前大喊:「我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年僅39歲,那麼這是如何一件的家族醜事呢?
  • 鄭成功39歲猝死,為何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
    他一生以「恢復明室」為己任,但在清朝的步步緊逼下,鄭成功不得不退守臺灣。他在臺灣的最後幾年,因為抑鬱成疾,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晚年爆發的一樁家庭醜聞更令他的病情雪上加霜,鄭成功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原配妻子董氏,長子鄭經,長孫鄭克臧,那麼,在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 鄭成功臨終前,為什麼會下令殺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原因讓人...
    說起鄭成功,大家的印象大多來源於中學時期的課本。「民族英雄」「抗清名將」「擊敗荷蘭,收復臺灣」等詞語是鄭成功的標籤。因此在提到鄭成功這個人的名字後,人們只會想到鄭成功生前肯定是一個出類拔萃的英雄人物。但是縱觀鄭成功的一生,也是相當坎坷的。尤其是在晚年,鄭成功還冒天下之大不韙,殺死了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
  • 鄭成功英雄一世,為何卻在臨死前,下令處死自己妻子和兒子?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珍貴的文化寶藏,也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
  • 鄭成功39歲猝死,為何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
    「下如此命令」這何嘗不是鄭成功的一種悲哀!一前一後兩封信。鄭成功與長子鄭經那平靜和諧的父子關係,因為前後兩封來信而變得「波濤洶湧」。第一封,可稱之為「報喜信」。鄭經有兒子了,鄭成功升級到祖父了,將門有後了。鄭成功那個高興啊,大手一揮,一個字「賞」!
  • 鄭成功臨終前為啥要處死自己妻子、兒子和長孫?原因其實很簡單
    說到鄭成功,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他收復臺灣的壯舉,在這點上被稱為『民族英雄』當之無愧。但是他的結局可謂非常悽涼,39歲憂憤而死,死前抓破了臉,直言「我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並且在臨死前曾下令處死自己妻子,兒子及長孫。為何會如此?其實我們看看鄭成功一生的經歷就能找到答案。
  • 39歲的鄭成功猝死,為什麼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妻子、長子和孫子?
    鄭成功居然要殺兒子一家作為親家的唐顯悅給鄭成功寫了一份聲色俱厲的信件,直指鄭成功教子無方,兒子居然亂倫通姦,甚至批評鄭成功連兒子都管不好,哪裡還能做三軍統帥,更不要說為一方父母官。面對指責,鄭成功既是羞慚又是憤怒,他自己給遠在廈門的兒子寫了一份親筆信,讓自己的哥哥鄭泰送過去,而信件的內容竟然是要將自己的妻子董氏、長子鄭經、孫子鄭克臧一併斬殺,所謂清理門戶。
  • 鄭成功臨死前,為什麼要下令處死妻兒?原因不簡單
    更人稱奇的是,鄭成功死前曾下令處死自己的妻子董氏和兒子鄭經,這背後又隱藏什麼驚天秘密呢?鄭成功出生於海外「日本」,他的母親田川氏是父親鄭芝龍的第二任妻子。不久,小小年紀的鄭成功被接回中國。當時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的海上生意做得很紅火,成了明末清初最大海商,因此,作為長子的鄭成功自然備受矚目。公元1645年,鄭芝龍在福州擁立唐王朱聿鍵為帝,是為隆武帝。為此,鄭家更受恩寵。而鄭成功因為從小文雙全,隆武帝對他更是另眼相看,厚愛一層,並賜姓「朱」。
  • 虎毒不食子,為何民族英雄鄭成功,卻要殺自己嫡長子
    鄭經是鄭成功的嫡長子,原本娶了原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但鄭經不喜歡她,便和弟弟的乳母陳氏私通,還生下一個兒子鄭克臧。喜得長孫,本來鄭成功還挺高興,可有士大夫認為這是亂倫,於是鄭成功就下令處死陳氏。 鄭經為了保護陳氏,就悄悄將其藏了起來,唐顯悅為了替孫女出頭,指責鄭成功治家無方。
  • 民族英雄鄭成功臨死前,為什麼要下令處死妻兒?原因不簡單
    提起明末清初的名領,鄭成功是個繞不開的名字。他一生都在做一件事:反清復明。他因為收復了被荷蘭人強佔數十年的寶島臺灣而被稱之為民族英雄。然而,天忌英才,收復臺灣不久,年僅39歲的鄭成功突然病死了。更人稱奇的是,鄭成功死前曾下令處死自己的妻子董氏和兒子鄭經,這背後又隱藏什麼驚天秘密呢?鄭成功出生於海外「日本」,他的母親田川氏是父親鄭芝龍的第二任妻子。
  • 很多人都不明白,鄭成功為何要在臨死前,下令處死自己妻子和兒子
    鄭成功是明末清初的軍事家、抗金名將,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趕走荷蘭殖民者,使淪陷了三十幾年的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並且為臺灣的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張其光評價他「生為遺臣,歿為正神,獨有千古;今受大名,昔受賜姓,諒哉完人。」!然而如此人物卻在收復臺灣的第二年就英年早逝,而他在逝世前還下了一個奇怪的命令:處死自己的妻子和兒子!
  • 鄭成功英年早逝,臨終前下令連殺三人,為何至親都不放過?
    鄭成功39歲猝死,與很多複雜的原因交織在一起;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實則是一段家醜逼得鄭成功只能手刃家人。鄭成功是歷史教科書上明文標榜的民族英雄,只因為他曾經率軍戰勝荷蘭人,收復臺灣,在那個國家主權任人宰割的時代,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壯舉註定留名青史。
  • 鄭成功的長孫,被自家人冤死,若他活著,康熙收復臺灣沒這麼容易
    當年四月,鄭成功接到一個令他震驚消息:其長子鄭經和乳母私通,導致乳母懷孕生子。 更有甚者,說乳母所生的是個女兒,因鄭經一直想要個兒子,恰巧隔壁李姓屠夫生了個兒子,鄭經就和對方交換,因此,鄭克臧並不是鄭經的親生兒子。 在當時,和乳母私通,屬於亂倫,鄭成功聽聞後,怒髮衝冠,當即病倒。在病榻上,鄭成功派大將洪旭和周全斌趕往廈門殺掉長子鄭經,以及剛出生的長孫鄭克臧。
  • 一代梟雄鄭成功被氣死的?長子鄭經與乳母私通,令人唏噓
    鄭成功收復臺灣的事跡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這位英雄卻是在三十九歲的壯年就英年早逝,令人唏噓。在鄭成功逝世前,曾下過一道命令:殺死自己的妻子、長子還有孫子。他的這一道命令不被後世所理解,為什麼鄭成功會下這樣一道命令呢?
  • 鄭成功生前最後一道命令:殺掉兒子鄭經,孫子鄭克臧!
    鄭成功是明清之際著名的軍事將領,同時也是一位民族英雄,他從荷蘭人手中收復失地,這是名垂青史的事跡。鄭成功的功績如此卓著,但是他享年不算長,他在39歲時就去世了,而他的死也是非常突然的一件事,可以說是突然病發,突然就不行了。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他父親鄭芝龍的死。
  • 39歲鄭成功為何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妻兒?兒子鄭經做錯了一件事
    鄭成功39歲收復臺灣後,他的兒子鄭經因為做了一件很大的錯事,令他萬分生氣。一、臨終前的故事1662年五月初三的夜晚,鄭成功躺在病床上,身體忽冷忽熱,臉色蒼白,滿頭大汗。屋外風雨交加,雷聲滾滾,閃電不斷。他想爬起來,卻一不小心從床上滾落到地面。雷電像鞭子一樣抽著他的心,他感到身心劇痛。
  • 鄭成功39歲突然去世,死前為何要下令殺兒子鄭經?原因難以啟齒
    在許多關於清朝時期的古裝劇中,我們都聽過延平王這個稱呼,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鄭經,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鄭經是承襲,並不是皇帝親封,第一任受延平郡王封號的是我們的「國姓爺」—鄭成功,由明皇帝封賜。為什麼臨去世時想要殺死自己的兒子呢?這個原因確實有點讓人不好啟齒。
  • 鄭成功為何要殺死妻子和兒子?只因鄭經做了一件「不正經」的事
    鄭成功臨終前要殺的兒子正是其長子鄭經,究其原因,則是因為鄭經幹了一件「及不正經」的事情,他和自己弟弟的乳母陳氏私通,還生了個兒子鄭克臧。鄭成功知道後下令誅殺陳氏,卻沒想到被鄭經藏了起來,鄭成功一怒之下下令將妻子董氏、長子鄭經及剛生下來的孫子鄭克臧全部處死,結果諸將抗命不遵,加之此時其父鄭芝龍和永曆帝朱由榔遇害消息傳來,鄭成功急火攻心之下一命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