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黑暗的改革

2021-01-08 經濟觀察網

華爾街在華盛頓的遊說成功地讓金改立法大打折扣,不僅如此,華爾街在中期選舉加大了對反對金改的共和黨候選人的政治捐款,期望能夠通過中期國會選舉實現金改立法翻盤,進一步拔掉其 「牙齒」。

據路透社報導,在2008年選舉中,高盛把25%的競選現金給了共和黨,而中期選舉則是59%,JP摩根也把押在共和黨上的競選資金從40%提高到52%,花旗、美國銀行也押了同樣賭注。共和黨最終成功獲得了眾議院多數黨地位。雖然共和黨無力廢除金改法,但選舉結果一出來,共和黨眾議院領袖約翰·博尼爾 (JohnBoehner)就發誓要廢除歐巴馬強推的醫療服務法案,在金改法配套規則制定和實施上,尤其是華爾街最關心的衍生交易和金融保護消費者保護局的設立和預算上最大限度施加影響,以放鬆對華爾街的管制。準備接替民主黨人擔任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斯賓塞·博卡斯 (SpencerBachus)也宣稱,將對幾百個聯邦監管機構落實金改法實施規則的制定進行嚴格監督。在11月3日,他還給財政部長寫信,表示對 「沃爾克規則」可能對美國在國際競爭力和創造新的工作崗位上產生影響表示擔心。他在信中說: 「如果沃爾克規則禁止被擴大解釋和僵化實施,在其他國家沒有採取同樣做法的情況下,對美國的競爭力和工作崗位創造損害可能非常大。」

民主黨在國會中期選舉中遭受的挫折表明,歐巴馬在金改上對華爾街妥協的政策慘遭失敗,它不僅沒有能夠換得華爾街的合作,而且也讓許多改革的支持者非常失望。實際上,在醞釀金改計劃開始,歐巴馬政府就對華爾街進行安撫,企圖換得華爾街在金改上和政府推動經濟刺激計劃上與政府合作,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投入。2009年初,獲得政府救助1800億美元的AIG對其管理人員和交易員支付1.65億美元獎金激起了全國性的怒潮,場面大有失控之勢,AIG的不少員工都接到了死亡恐嚇。

面對席捲全國的怒潮,華爾街開始向歐巴馬尋求庇護。2009年3月27日,美國13家最大金融機構的負責人代表華爾街齊聚白宮與歐巴馬總統會晤。對於這次會晤,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院教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學顧問 (首席經濟學家)西蒙·詹森 (SimonJohnson)在其和凱瓦克合著的 《13銀行家:華爾街接管和下一次金融奔潰》中描述,歐巴馬態度誠懇地希望華爾街與政府合作。他對13位銀行家說: 「幫助我就是幫助你們」。在隨後與記者見面吹風會上,白宮新聞發言人羅伯特·吉布斯對媒體說,總統在會晤時表達的意思是: 「每個人都必須參與進來。我們全都在一起。」花旗集團CEO威客瑞姆·潘德緹 (VikramPandit)趕緊回應說: 「我感覺我們在一起」。西蒙·詹森和凱瓦克認為,歐巴馬這樣做有其苦衷。因為 「儘管這些銀行是導致金融危機和衰退的罪魁禍首,歐巴馬和他的顧問最終決定美國經濟繁榮還是得依靠這些銀行。面對席捲全國的民眾怒潮,他們加入到為華爾街辯護行列。」歐巴馬也自我表白說:「我很憤怒,但我想做的是把我們的憤怒以建設性方式轉化過來。」

事實證明,歐巴馬低估了華爾街的陰險。2009年6月金改計劃公布,而JP摩根、高盛等大銀行盈利又恢復到創歷史紀錄的水平,華爾街對歐巴馬推動的金改採取完全對抗的立場。2009年9月,歐巴馬專門奔赴紐約,對華爾街喊話,當其在紐約聯邦大廳發表演說,呼籲華爾街支持重大改革時,這13家金融機構沒有一個CEO露面。2009年12月,這些大銀行盈利超過2007年,高管年終獎也超過2007年 (即發生危機的前一年),達到創紀錄的水平。歐巴馬在白宮會上忍不住發牢騷說: 「等等,這些傢伙正在收穫創紀錄的獎金,因為他們盈利了,他們盈利僅僅是因為我們救了他們。」

西蒙·詹森和凱瓦克認為,在白宮,代表華爾街與歐巴馬會晤的美國最大13家金融機構實際上支配了美國整個金融體系,接管了美國。他們通過傳統的資本——貨幣,用以影響選舉和國會立法,通過人力資本,即輸送金融專業人才把控聯邦政府、國會和監管部門重要崗位,培育一代又一代代理人;除此之外,華爾街還控制了最重要資源——文化資本,即通過意識形態的滲透和操控,讓 「大的、複雜的金融行業對美國是福」的觀念得以廣泛散播並給人們洗了腦。因此,他們認為,歐巴馬政府推出的金改計劃治標而不治本,無法有效防範下一次金融危機。他們警告說,新的金融寡頭威脅的不僅是國家經濟,而且是其政治核心 (politicalcore),「這是政治的核心問題,而不是監管技術問題」。他們呼籲解散高盛、美國銀行、J.P.摩根.蔡思、花旗集團、摩根斯坦利和富國 (WellsFargo)6家最大銀行,並且要採取措施限制銀行發展成為政治和金融權力中心。

不幸的是,歐巴馬政府提出金改計劃和國會通過金改法案都並沒有對華爾街金融寡頭加以實質的限制與約束,也沒有辦法對這些金融寡頭對國會遊說採取任何限制措施,而且作為國會多數黨的民主黨議員和參議員,許多人就是金融寡頭遊說的實際受益者,無法擺脫與華爾街之間勾勾搭搭的利益交換關係。

歐巴馬政府在金改上對華爾街的妥協讓許多支持者異常失望,甚至是憤怒。就在法案通過之時,即2010年6月25日,美國 《新聞周刊》資深編輯麥可·赫爾西(MichaelHirsh)在 《新聞周刊》發表了題為 《金融改革讓最大銀行更強大,太大而不能倒的怪物繼續存活:多德-弗蘭克法案是如何維持現狀的?》的文章,對金改法進行了尖銳的批評,表達了改革支持者對歐巴馬及其政府的失望和憤怒。赫爾西認為,金改法不但沒有對直接導致危機發生的華爾街大金融機構採取更有效的約束辦法,防止其製造下次危機,反而是給它們塗脂抹粉,進一步將其神化。他認為,歐巴馬對金改不夠重視,一味沉迷於醫療服務改革,把金改計劃的制定完全委付給其顧問薩默斯和財政部部長蓋特納,對民眾呼聲和要求根本不重視,反而不斷地向華爾街示好。而薩默斯和蓋特納二人本身就具有華爾街的 「血統」,或者說是華爾街的同情者,他們都曾是魯賓的助手,而魯賓與格林斯潘都是20世紀90年代放鬆監管的主要操刀者,因此,這二人的親華爾街立場不但軟化了聯邦政府金改立場,而且推動歐巴馬對華爾街妥協,幻想取得華爾街對金改的支持。因此,他憂心忡忡地警告說: 「歐巴馬並沒有走得更遠使自己成為羅斯福,他可能通過減少失業和促進增長來贏得再次當選,如再來一個巨大的財政刺激計劃。但目前這已經造成茶黨和溫和民主黨對花更多政府開支來推動醫療服務計劃進行抵制,所以他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就是:他是否有足夠政治資本保住總統寶座。經過了兩年金融改革戰鬥,問題仍然存在,華爾街是否再次成為最大的贏家?」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蘭克·瑞奇 (FrankRich)則把金改遭受挫折歸咎於美國政治體制上的缺陷。他不認為薩默斯或蓋特納等個別人物能夠左右金改。他認為,華爾街金融行業已經 「一步一步地俘獲了政治體系」, 「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邊都一樣。但單純把薩默斯或任何歐巴馬政府個別官員作為追求金融上好處的糟糕演員挑出來都是錯誤的,因為調子是上面定的。」而且更糟糕的是,金改法並沒有帶來任何實質的改變。他說:「不管歐巴馬如何吹噓他最嚴厲的、新的監管改革或對華爾街的貪婪進行生搬硬套的譴責,很少有人相信存在真正的改變。這不僅是因為許多人失去了工作、儲蓄和住房,而是因為如此多的人知道導致全國性災難的首犯獲得了自由進出監獄的門卡,太大而不能倒的銀行變得更大了,富人仍然只是那些變得更富裕的美國人。」

瑞奇的看法其實代表了相當多美國知識分子和公眾的看法。美國 《國家》雜誌2009年10月26日的一篇評論就指出: 「政治體制才是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金融利益集團影響力推動國會和總統廢除監管。要恢復可靠的代議制民主,就必須從國會開始改革,禁止主要委員接受其監管行業的政治捐款,防止監管機構被其監管行業俘獲。」

美國一位歷史學家曾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名言: 「沒有人民與其前行,你會走進黑暗。詛咒黑暗只能耽誤黎明的到來。」美國金改最大的教訓就是,歐巴馬政府試圖依靠既得利益集團來改革,其結果必然是改革者被被改革者改革了,而沒有人民與其前行的改革,也註定要走向黑暗的。

賀紹奇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長策智庫高級研究員

heshaoqi22@yahoo.com.cn

相關焦點

  • 土耳其研究 | 埃爾多安的教育改革-從世俗走向宗教
    教育宗教化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2012年曾表態,要通過教育「培養虔誠的一代」並為此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2012年2月,埃爾多安啟動了一項4+4+4的教育改革計劃。從表面上看,這個措施使得義務教育延長至12年,實際上卻是恰恰相反。這項改革允許學生在五年級後就進入宗教學校。
  • 《教父》陽光走向黑暗
    但是,在父親遇刺之後,他那顆愛護家人的心還有保護家人的欲望讓他拿起了過去不願意觸碰的東西,照耀著他的也不再是單純的明淨的光,而是蒙上了些黑暗的陰影。邁克比他的大哥山尼要好,因為他細緻果斷,頭腦聰明,比他的二哥強,因為他重視自己的家人。此外,他還願意給家人一個看似平和的氛圍,儘管是欺騙,卻表現出了在乎。裡面印象很深的一句話是「永遠不要讓任何人知道你在想什麼」。
  • 馮迪索:唐老大走向黑暗
    馮迪索坦言這次演戲心情與前幾集差很多:「唐老大在這集必須走向黑暗,內心有許多轉折,情緒更加激烈。」走向黑暗的唐老大,與莎莉飾演的高科技恐怖分子「賽芙」交手,甚至火辣熱吻,是敵是友令人摸不著頭緒。馮迪索不願證實究竟莎莉是不是有史以來最難纏的大壞蛋,只說:「兩人確實早在倫敦、阿布達比就交手過!」
  • 《黑暗迷漫》:從人性的低處走向高處
    ★筷子先生前幾天看了阿格涅絲卡·霍蘭執導的《黑暗迷漫》,這個電影可以說是另一視角下的《辛德勒的名單》,與後者不同的是,《黑暗迷漫》是通過底層敘事展示出來的,生活氣息更濃,用一句高大上的標準簡體白話文說,很接地氣。
  • 陪我走進黑暗,而不是帶我走向光明
    「陪我走進黑暗,而不是帶我走向光明」,這是前一段時間,諮詢師之家參加督導示範教學時,督導師說的一句話,我的感觸很深。五一節的前後接了新的來訪者,對於來訪者的理解,諮詢進度相對也比較快,正好感覺來訪者的性格以及成長經歷的部分和我有些相似,於是我還是蠻有信心和他一起渡過心靈之河。
  • 《BORDER》黑暗能否指領我們走向光明?——BORDER劇評
         直至第七話……     編劇給出了一個設問:「當黑暗遇見更加強大的黑暗,結果會是怎樣?」     正如此話的標題:「敗北!」
  • 《饑荒》:掛好你的肉,黑暗會侵蝕你的冰箱,當你走向地下的時候
    饑荒聯機版他曬好了很多肉乾,然而還有很多肉沒有曬過,去地下之前,他要把肉都掛在曬肉架上,不然當他走向地下之後,這個世界的黑暗肯定不會放過他的肉。老麥可不想回來的時候,發現冰箱裡都是腐爛的食物。饑荒聯機版一旦做出決定,麥斯威爾是不會回頭的,帶上了食物和照明工具,他徑直走向落水口,就算是路邊的眼球草也不能令他有半點動容。砸開落水洞,老麥毫不猶豫地開始了旅行。
  • 蘇建和冤獄案和臺灣司法改革
    蔡季勳表示,除了司法本身必須建立起公平審判的威信之外,對於被害人的訴訟權利保護,被害人補償、被害人援助都極為重要,臺灣1998年因而通過犯罪被害人保護法。    蘇建和案促成臺灣司法重要改革  「高等法院」更二審宣布蘇建和3人無罪的那天,他們接受記者採訪,都提及內心最卑微的願望,是回歸平靜生活,過著平凡日子。
  • 《哈利波特》:走向黑暗的天才巫師,伏地魔是如何墮落的?
    正義與邪惡的鬥爭貫穿著整部電影,但正義與邪念並非對立,兩者是共存的,有光的地方就有黑暗的存在,《哈利波特》與古希臘羅馬神話之間存在著共通性,古希臘就是西方神話的源頭。你是否疑惑,純血統的巫師為何如此憎恨混血和麻瓜呢?
  • 念「南無阿彌陀佛」,從無明黑暗走向智慧光明
    皈依三寶才能夠帶你從無明黑暗走向智慧光明,從六道輪迴趨向究竟解脫——涅槃。大家一定要建立這樣的知見。
  • 關於我國課程改革的未來發展的趨勢
    「我國課程改革的未來發展」在教師招聘考試當中,是一個考查比較偏的知識,通常考查客觀題,主要是以匹配的形式出現,在複習中容易被大家忽略。接下來,帶著大家一起來學習這部分知識。為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國於1999年制定了《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開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一輪課程改革。
  • ...Osterholm博士周三表示,在疫苗可用之前,美國正走向黑暗的日子...
    文 / 夏洛特2020-11-13 07:10:09來源:FX168 【拜登防疫顧問建議封國4周至6周】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的主任、也是拜登的科學顧問Michael Osterholm博士周三表示,在疫苗可用之前,美國正走向黑暗的日子
  • 與西方宗教改革不同,張居正改革不能成為一場群眾性的反封建運動
    此時為了化解這些矛盾,在16世紀的百年歲月裡,中西方都進行轟轟烈烈的政治改革運動,西歐宗教改革運動和中國張居正改革運動。但結果可想而知……下面對中西政治改革的差異來分析不同結果的原因?第二、中西改革的內容和特點不同西歐宗教改革有三個著名的改革家推動:1、馬丁路德改革的思想核心是「信仰得救」,人要從「原罪」中獲得拯救,依靠做善事,積公德,虔誠信仰上帝,死後靈魂得救。還有改革宗教儀式,否定教會和羅馬教廷特權。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豐都:「三變」改革改出幸福生活
    工人在魚池開閘放水三建鄉蔡森壩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以「三變」改革為抓手,讓昔日閒置的農田耕地得以利用,成為村民增收的一大法寶。2017年以來,三建鄉積極探索推進全域農村「三變」改革,組建多個經營主體、集聚各類資源要素、引入各方資本參與,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思路,引導發展筍竹、青脆李等主導產業,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建卡貧困人口全面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重要支撐。「我們村『一村一品』產業格局基本形成,產業發展變成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利益聯結機制也逐漸完善。
  • 市場即將步入黎明前的黑暗期
    核心結論: ①上證綜指2449點以來反彈的催化劑是政策利好,包括國內宏觀政策穩增長、中美關係邊際緩和、改革推進,前兩個已落地,跟蹤第三個,反彈進入後期。②2019年迎接黎明前需穿越黑暗,即基本面加速回落,黎明信號如廣譜利率下降、信貸放量、改革落地,即說明政策實效出現。
  • 魔道祖師:身處黑暗依然努力走向光明的人恐怕只有他
    畫手Blackhall_MDZS 這也讓很多人都心疼他,心疼他這一生,因為他得到的甜太少,能有回憶的時間也太少,他是他永遠沒有因為自己品嘗了太多的苦難,處於太多的黑暗而走向黑暗,而改變自己的內心,放棄雲夢江氏的信仰,依然努力活成一位有責任感
  • 上交所成立30周年: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
    答:科創板改革肩負著雙重使命:一是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以科創板「試驗田」的增量改革,帶動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這都是對資本市場回歸初心的探索。目前科創板上市公司已超過200家,IPO融資額突破2900億元,總市值接近3.3萬億元。
  • 馬可《思美人》劇情虐心 屈原即將步入"黑暗期"
    在近期的劇情中,由馬可飾演的屈原為強大楚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怎奈守舊貴族勢力強大,讓他處處受制。在過程中,觀眾發現屈原的眼神已經不似之前明亮,顯得非常疲憊,幾場改革受挫搖頭嘆息的戲碼也讓人倍感虐心。
  • 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以及宗教改革運動,三者之間有哪些聯繫?
    因此以馬丁路德為首開展的歐洲宗教改革運動開始興起,並且迅速在基督教控制下的世界產生了巨大的震蕩。這種宗教改革運動就是以文藝復興運動中所推崇和倡導的人文主義為核心,新教認為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信教,並且完全不需要像之前那樣基督教具有繁瑣的儀式、救贖錢等等,堅稱信仰即得救。
  • 未來已來 數位化改革開啟浙江改革新徵程
    數位化改革,成為了全會高頻詞:——「改革是浙江發展的源頭活水,必須以數位化改革為總抓手,高水平建成整體智治體系,努力使改革成為『重要窗口』最鮮明標識。」——「努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以數位化改革牽引全面深化改革,基本建成營商環境最優省、市場機制最活省、改革探索領跑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