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 | 那一抹美若蓮花看盡蒼生的微笑

2021-02-21 霍棽

吳哥是一個神秘又夢幻的王朝,從建立、恢弘、鼎盛、幻滅到後被發掘,每一個階段都透著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

吳哥王朝在被遭暹羅軍隊入侵破壞後遺棄淹沒於叢林之後,直到19世紀60年代被法國博物學家亨利.穆奧發現,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

我時常在腦海中浮現當初的畫面,叢林暮野中尋得一座精美的雕刻,一步步挖掘,一座龐大而精美的古城赫然觸目。

吳哥 | 歷史

提及吳哥,自然會想到「高棉的微笑」,也就是吳哥王朝統治者之一闍耶跋摩七世那愛恨包容、美若蓮花的靜謐一笑。

高棉的微笑代表了吳哥從印度教到大乘佛教的信仰轉折。吳哥建築與信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3000多座寺廟包含了吳哥王朝從9世紀到15世紀曆代都城和廟宇,不同時期的雕刻內容和建築風格反應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吳哥窟(Angkor Wat)是印度教的代表建築,代表世界處於正邪兩股力量互相抗衡的狀態,巴楊寺則是大成佛教的代表之作,有一種超脫欲望的安靜祥和。

去過吳哥的人大多都知蔣勳其人,蔣勳將吳哥之美講述的淋漓盡致,讓每一個還沒去的人都心生蕩漾。相關的紀錄片一共有兩個版本,一版是臺灣節目《殷瑗小聚》的吳哥之美系列,每集20分鐘,內容相對零散,另一版是大學公開課《吳哥窟之美》,共八集,每集80分鐘,分建國、鼎盛、領悟、幻滅四個系列對吳哥的歷史進行了深入而系統的講述,如果有時間,建議觀看後者。

 吳哥歷史簡單來說要了解幾個時期:

公元1世紀到6世紀,扶南王朝,扶南(bnam)在高棉語中是山的音譯,信仰印度的溼婆神、比溼奴和佛教,男性生殖器官林咖(linga)是宗教儀式的核心,是君主權利和神王崇拜的符號。

公元6世紀到8世紀,真臘王朝,分為「水真臘」和「陸真臘」。

公元9世紀,闍耶跋摩二世統一柬埔寨,成為第一位君主。他在羅洛地區修建寺廟,最著名的的是巴空寺。

11世紀初期,蘇利耶跋摩二世重新統一動亂後的吳哥王朝,修建了著名的吳哥窟,獻給印度神比溼奴。

1181年,大乘佛教的信徒闍耶跋摩七世登基,修建了吳哥王城及大量寺廟,高棉的微笑至此產生,巴揚寺便是他的傑作。闍耶跋摩七世是一位很有傳奇色彩的帝王,多次主動退位又多次被推上帝王之座。

蔣勳將這些時期的歷史、建築和自身的感悟相結合,娓娓道來吳哥的興衰起伏。並沒有蔣勳深厚的美學功底和歷史知識,只得簡單串聯一個時間軸,基本也可了解吳哥重要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君主帝王及各自的代表建築,多少能對觀賞吳哥古蹟有個基本的概念,否則,你的眼前只是一堆亂石和女神像堅挺的乳房。

                            

吳哥 | 建築

吳哥古蹟非常多,其中,小圈、大圈與外圈是必去之處。門票有一日票、三日票(七天內任意三天使用)和七日票(一個月內任意七天使用),門票不包含崩密列、荔枝山和洞里薩湖,需要額外購票。如果你不是建築美學發燒友,建議購買三日票,否則很容易審美疲勞。

小圈比較小,出發路線是順時針,包括吳哥窟、巴揚寺、茶膠寺、塔普倫寺,小圈的古蹟都比較經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大圈出發路線是逆時針,依次包括荳蔻寺、班蒂喀黛、皇家浴池、變身塔、東美蓬寺、將軍廟、涅盤寺、寶劍塔、巴肯山。

外圈相對較大,主要有女皇宮、崩密列、羅洛斯遺址。小圈和大圈都可以租坐突突車,外圈建議租汽車,安全又舒適。很多人逛外圈的人同時會去高布斯濱和洞理薩湖,但是兩個地方處於對角線,無法一天成形,索性兩個地方都沒有去,主要是真的有些審美疲勞。

 

【小圈系列】

吳哥窟

吳哥窟,又名小吳哥,是吳哥古蹟中保存最完好的寺廟,堪稱柬埔寨的象徵,柬埔寨國旗的五塔標誌就是此建築。

在吳哥古蹟600多座寺廟中,吳哥窟是唯一一座朝西的寺廟,吳哥窟為何與眾不同坐東朝西至今尚無合理的解釋,但卻造就它成為世界上欣賞日出的絕美之處。遠觀吳哥寺,水中的倒影將建築的空間感發揮的淋漓盡致

寺廟裡隨處可見的猴子

吳哥窟裡的僧侶

這裡是吳哥寺的天堂,也是最高的觀景點,臺階有些陡峭,又叫「愛情的階梯」,是一位父親為紀念失足喪命的妻子和兒女而出資修建

登高后的景色無比開闊
 

巴揚寺

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就是指巴揚寺中佛像的微笑,也代表了吳哥從印度教到大乘佛教的信仰轉折。

整個寺廟都沉浸在那看盡蒼生美若蓮花的微笑中,在平和與寂然間滲透著普度眾生的力量,彰顯著歷盡繁華和苦難的釋然。

巴楊寺和吳哥窟的雕刻也呈現出兩種不同風格,後者歌頌偉大,前者趨於平和。

微笑中呈現的力量在歲月的斑駁下絲毫不退

 

塔普倫寺

塔普倫寺是電影《古墓麗影》的拍攝地,也是將人文與自然演繹的最纏綿悱惻和糾纏不清的寺廟。千年古樹在歷史的建築裡盤根錯節,難捨難分。

吳哥古蹟被發掘後,為讓其得到更好的修護和保存,各國均認領了負責維護的寺廟,寺廟的維護風格也體現了不同國家的性格。塔普倫寺被印度認領,古樹得以存留,體現了印度這個國家的浪漫主義色彩。

這裡的每一個小洞都曾經鑲嵌著鑽石,鑽石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灼在整個寺廟中,看著而今的裂石,我的腦海時常在想像著那一世的繁華。

 

【大圈系列】

吳哥城的南門

大吳哥指的就是吳哥城,是吳哥過往所建的國都。曾到訪的元朝使節周達觀在《真臘風土記》中曾記載吳哥城金碧輝煌,象徵著高棉興盛的國力。

四面佛

歷經歲月洗禮,威嚴依舊不減

南門的前方是一條長108公尺跨越護城河的參道,左右各有石神五十四座,手扶蛇身,左側為善神,右側為阿修羅,即惡神,象徵著印度教所表達的世界永遠處於動的狀態,有善惡相爭,兩股力量互相拉扯,時而善勝,時而惡勝。


 

聖劍寺

聖劍寺建於12世紀,是吳哥最著名的國王闍耶跋摩七世為紀念他父親而建立的寺廟,兼具寺廟和佛學院的職責。寺廟呈方形,中央有一座浮屠石雕呈十字形向四方輻射,輻射後的聖劍寺空間感很強烈。

吳哥的畫框藝術很是驚豔

長廊由外向內越來越小,越往中心點,門的寬度越寬,高度卻越來越低,建築的設計使得進入的人們逐漸的低頭彎腰,表達了對闍耶跋摩七世對父親的尊敬。


 

巴肯山的日落

著實沒有勇氣四點起床看日出,於是選擇去巴肯山看日落。我們大約下午三點爬上山頂,很多人佔據要位,於是隨著大流傻傻的坐在烈日下暴曬了近三個小時。

然而事實是,待到太陽下山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位置都可以看到美景,當下內心有千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

沒有建築的襯託導致日落沒有太多驚豔之處,建議大家如果能早起還是去看日出。

 

女王宮

女王宮並不是紀念女王的地方,而是供奉溼婆的寺廟,以紅色砂巖建造,雕刻精美,在吳哥浮雕中堪稱一絕。 

女王宮的女神像堪稱東方的蒙娜麗莎


羅洛斯遺址

羅洛斯遺址是真臘王國遷都吳哥之前的首都,目前共有三處重要遺址:洛雷寺、普力科寺、巴空寺。

洛雷寺尚在修復中

在洛雷寺遇到一所志願者學校,老師在大學任職,周末及閒暇時間來這裡志願教書

柬埔寨的教育相對落後,這個學校的電腦及課桌几乎都靠捐贈

學生在看書,未曾抬頭看過我們一眼

巴空寺  

崩密列掩埋在廢墟中的崩密列未經任何修復,真實的呈現出吳哥在叢林裡沉睡多年的模樣。

身體不知所蹤的神像,僅僅是遺留的雙腳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神聖和威嚴

碎石與古樹

 

 

吳哥 | 夜市

吳哥夜市位於酒吧街旁,查攻略說是不去必後悔,當突突車把我們放在一個小商品市場一樣的地方的時候,我整個人都凌亂了。

「小商品市場」真的很小,五分鐘逛完,後來七拐八拐穿過暹粒夜市走到酒吧街,才發現了另一番天地。可能是因為之前去過泰國、越南的夜市,雖覺得很是熱鬧,但並沒有特別欣喜之處。

這裡逛街如果你沒打算買千萬不要隨意問價格,否則很容易被粘上,如果被黏上,意志力一定要堅定,不要被牽著鼻子走。我被黏後好不容易才脫身,走的時候感覺老闆那眼神兇到分分鐘會拿刀砍我。因此,問價有風險,開口需謹慎。

暹粒 | 交通

暹粒難得能看到計程車和公交車,滿大街都是突突車,起步價2刀左右,造型是中國的三輪車,價格卻與計程車持平。坐突突車一定要討價還價,我們每次都被要價4刀,我直接對半砍,然後補一句「I have been here for manydays」,司機幾乎秒答應。

很喜歡坐突突車,微風拂面,穿過老街鬧市,穿過兩岸叢林,風景無限盡收眼底,簡直是人間天堂。

暹粒時常能看到由警車開道的車輛,據說是當地身世顯赫的人出行才會有的待遇,想來腐敗不輕啊。

我們的突突車司機Tom,非常有耐心,我們在巴肯山等日落的時候,Tom在山腳下等了四個小時。 
 

暹粒 | 美食

暹粒的菜系以咖喱和香料居多,味道見仁見智。總體來說我是一個吃什麼都覺得好吃的人,換言之就是對吃毫無追求,旅行中也較少關注美食。

 「高棉的廚房」是當地比較出名的餐廳,位於酒吧街,聞名而來,食物並沒有給我太大的驚喜,只能用還不錯還形容。

就這麼一小杯酒喝完居然很嗨,論酒量的重要性。

我們逛大圈的時候突突車司機Tom把我們載到一家小店,味道反倒出奇的好吃,當然當天晚上就開始拉肚子。

去了當地很出名的一家漢堡店,店裡的全部是當地人

柬埔寨的咖啡廳不是坐著,是躺著!


 

暹粒 | 人民

柬埔寨的小孩有乞討的習慣,在景區時常會遇到伸手跟你要錢的孩子,我大多繞道而行。倘若你好心給一個孩子錢,最終你會被一群孩子圍攻。

貧富差距拉大其根本往往也是觀念差距的加大,我們去往崩密列包車的司機是個自由職業者,車屬個人,與平臺合作接送遊客,在暹粒已然算是相對富有的人,但他依舊在努力學習中文。

賣水果的小姑娘發現我們拍她時立馬綻放出燦爛的笑。

在突突車上發現一群孩子戲水,貧窮與快樂並不衝突。

時常見到不穿鞋的小孩

鏡頭感十足的小姑娘

 

柬埔寨雖看起來並不富裕,卻處處散發著慵懶自在的氣息。

在去外圈景點的時候沿途看到很多村民,搭著簡易的木屋,卻樂得卻悠閒自在,男人們躺在吊床上睡覺,小孩子光著屁股奔跑,女人們圍坐一圈聊天。

這裡

對生活的滿足

才是最觸動我的地方

 

---END---

認真碼字的人

相關焦點

  • 吳哥很美,蔣勳筆下的吳哥猶為美
    全書以信件的方式、文學的筆觸、深邃的個人思考來呈現吳哥之美,優美的文字配以吳哥窟真實的照片,充分展現了作者眼中的吳哥。蔣勳老師所描述的吳哥之美,是歷史與藝術的相結合的美,是毀滅和微笑的相結合的美。跟隨蔣勳老師的筆,我們可以在一片廢墟裡找尋建築之美,藝術之美,文明之美......
  • 吳哥的微笑--柬埔寨遊記一小吳哥
    其實它非常的壯觀和雄偉,這是有名的『吳哥的微笑』雕塑群,每一座都是四面佛,朝著四個方向眼瞼低垂,嘴角微微上翹。     天空之城在陽光下顯得那麼雄偉,默默的矗立     舞蹈,手像蓮花一樣舒展,據說當時這種舞蹈被在全國推廣,一隻手向上像蓮花一樣開放,一隻手低垂,意喻著敗落,看透了世間之事的柬埔寨人,不管多麼的貧困,依然保持著一顆善良和愉悅的心。
  • 「薦讀」吳哥,之美
    皆是虛妄□紫弦月由美學大師蔣勳編著的《吳哥之美》, 封面有四行小字:「吳哥城像一部佛經/經文都在日出、日落、月升、月缺/花開、花謝,生死起滅間誦讀傳唱/等待個人領悟」,你會不會和我一樣數百年後,這本被漢文化圈遺忘的書,被歐洲人、法國人發現並大為震驚,法國人繼而在叢林中發現埋藏了四百多年的吳哥王朝。再後來,《真臘風土記》有了各種譯本,世界各地遊客到吳哥,手中都會有一本周達觀的書。我也一樣。一頁一頁撫之過去,一頁比一頁沉重。大吳哥的「高棉的微笑」,是所有人都為之駐足的地方。巴揚寺是闍耶跋摩七世晚年為自己建造的陵寢寺院。
  • 吳哥,曾為你留下一束柬影
    女王宮是吳哥遺蹟群的巔峰之作,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雕刻作品。「那是闍耶跋摩七世曾經有過的靜定的笑容。」「那些微笑是看過屠殺的,15世紀的大屠殺,20世紀的大屠殺,它都看過,它還是微笑著,使人覺得那微笑裡都是淚水。」「這個微笑,被稱為「高棉的微笑」。」
  • 吳哥之美,高棉的微笑,一生必去!
    高面的微笑高棉的微笑,想必大家都聽過,神秘的高棉王朝,隱匿的熱帶雨林的千年古國,從名字到它的歷史,讓很多歷史學家對他好奇不已,早就想親眼目睹一次,卻是去年年底才終於去了,飛機可以先到暹粒,然後以暹粒為根據地每天出發去遊覽,暹粒到吳哥一般包車為主,有當地特色的tutu車,也有小汽車,價格的話四個人一輛分車費是最便宜的,我們當時是兩個人去的,包車三天是70美金,當然四個人依然也是70美金。
  • 吳哥就是座森林廢墟,有啥看點?吳哥:會思考,才會有看不完的點
    正如標題所說的那樣,遊觀吳哥,得學會思考,才會有看不完的點,不然就是一堆廢墟。事實上,旅遊也可以是一種沉浸和思考的態度,如果你也是如此敏感的人,去吳哥是個不錯的選擇。柬埔寨的吳哥是一座被廢棄的古城,它的思考點便在那門楣的雕刻上,思考在一種難以形容的字體上,思考在一個在荒原森林中不可錯過的時代。這種不一樣的思考可以使你的吳哥之旅非常生動和難忘。
  • 劉愛珠:72歲完成《吳哥之美》
    劉愛珠與她的新作《吳哥之美》。  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文 張旭陽/攝  歷經兩年,72歲的中國石雕藝術大師、省工藝美術大師、非遺項目壽山石雕省級傳承人劉愛珠和她的團隊創作的壽山石巨雕《吳哥之美》日前完成。上周五,記者在劉愛珠陪同下,前往加工地福清陽下街道東田村,見到這個重達15.48噸的龐然大物。
  • 大型壽山石雕 《吳哥之美》獻禮世界遺產大會
    《吳哥之美》為壽山石立體雙面雕刻作品,長2.9米、高2.17米、厚1.6米。 正面雕刻的是大吳哥較有代表性的頭像雕刻「高棉的微笑」、寺廟縮影、以及吳哥窟、甚至東南亞隨處可見的樹元素。 背面則用浮雕技法雕刻了小吳哥較有代表性的印度教民間神話《拔蛇》、《猴王出徵》。
  • 吳哥有多美之小吳哥日出
    說來十分可愛,記得2014年的一天,打開螞蜂窩旅行網的首頁,一張吳哥窟的日出照片深深吸住我的眼球,看完整個遊記,讓我歡喜的並非她的文字,而是一張張攝影作品。後來遇到蔣勳老師講的《吳哥之美》,吳哥窟這個因,就深深的植入的我內心。對於喜歡歷史、攝影,研究美學、國學的人來說,Cambodia無疑是一個值得行走的國家。
  • 有種神秘叫吳哥,千裡迢迢只為與你相逢一笑
    後來泰國人入侵,高棉人被迫遺棄吳哥遷都金邊,從此吳哥的輝煌逐漸被叢林所掩蓋,而逐漸被人遺忘。直到19世紀60年代,法國人亨利.穆奧無意中在原始森林中發現吳哥,這一偉大的歷史古蹟才重見天日,並逐漸被世人知曉。我們也才能有幸重見高棉的微笑。
  • 奇蹟王國柬埔寨-淺談吳哥之美
    想著寫點不那麼沉悶的吳哥呈現給大家的,無奈才疏學淺,想不出辦法如何解決如何不看歷史就能了解吳哥的美,又不想寫成看石頭的流水帳,便只能這樣粗略地說一下我認為最重要的幾個廟宇了。可能對於文物古蹟不感興趣的同學來說,吳哥就是一座叢林中的廢墟,可是如果你是愛歷史文化或是建築迷的人,一定要來吳哥看看。
  • 巨型壽山石雕作品《吳哥之美》面世 異域風情引人入勝
    新近創作完成重達15.48噸的壽山石立體雙面雕刻作品《吳哥之美》在福建省福清市面世,引人入勝。中國石雕藝術大師劉愛珠(右二)與徒弟馬銘生(右一)、陳光波共同回顧巨型壽山石雕作品《吳哥之美》創作歷程。 記者劉可耕 攝  站在這塊碩大的壽山峨嵋石雕前,異域風情撲面而來:吳哥較有代表性的頭像雕刻「高棉的微笑」、寺廟縮影、吳哥窟以及東南亞隨處可見的樹元素得以一一呈現;背面浮雕取材吳哥第一迴廊的《攪動乳海》《猴神助戰圖》……臺商王春松(左)稱,自己與劉愛珠老師有著共同一個心願,想把此件作品獻禮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
  • 它是吳哥古蹟的標誌,比蒙娜麗莎的微笑更治癒,360度無死角
    如果說吳哥寺是吳哥古蹟的代表,「高棉的微笑」則是吳哥古蹟的標誌。 這也難怪,吳哥古蹟本就是一個巨大的建築群,現存600多處古蹟,分布在面積45平方公裡的森林裡,就算是去過的人,恐怕也會患上「臉盲症」。 巴戎寺或許沒有吳哥寺那麼出名,但也有其特殊之處,坐落於通王城的中心點,也是其最精華的部分,乃是闍耶跋摩七世為自己建造的寺廟。
  • 「吳哥的微笑·中國的驕傲」——記雲南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柬埔寨演藝投資公司
    《人民日報》海外版曾經以「吳哥微笑 中國驕傲」為題目,對項目情況進行了綜合報導。《吳哥的微笑》的成功,增強了轉制院團的信心,激發了活力和動力,並為今後的發展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為此,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認真總結《吳哥的微笑》的先進經驗,推動全國更多的文化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
  • 遊記:吳哥窟的風景之美
    吳哥窟的風景之美——吳哥之美,美在它那建築的千古絕唱。吳哥之美,美在它是石雕,它的文化,它的文明,它神奇的歷史淵源。吳哥之美,還美在東南的特有熱帶雨林、它明媚的朝霞、它淡定的荷蓮……美麗的熱帶自然風光,也讓人流連忘返。
  • 直播預告 | 「微笑高棉」6日遊盡在《體育旅行家》
    直播預告6月3日(周一)晚上7點30分天視體育頻道《體育旅行家》欄目為您推出「微笑高棉」柬埔寨雙飛5晚6日直播節目,敬請收看!吳哥古蹟:小吳哥—塔普倫寺—大吳哥城—巴戎廟(高棉微笑)—巴肯山參觀 由54座大大小小構成一座大寶塔的,位於王城的中心點,由49座四面巨石佛群所組成,亦代表當年版圖有49個諸侯領土,結構上也是以宇宙為中心點發展,世界是唯一可以媲美「蒙娜麗莎的微笑」——巴戎廟蜚聲世界的「高棉的微笑
  • 大型壽山石雕展現「吳哥之美」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壽山石雕」代表性傳承人劉愛珠和她的學生馬銘生、陳光波等人,歷時一年多時間,在一塊15餘噸重的巨石上雕刻的作品「吳哥之美」,近日即將完工。劉愛珠和她的團隊運用福州壽山石雕傳統技法和現代雕塑的創作手法,生動再現柬埔寨吳哥古蹟建築群和人物、樹木等。
  • 浮光掠影——走進吳哥遺址群
    吳哥遺址群的故事終結在被暹羅人攻破城門的那一刻。鼎盛的王朝、輝煌的宮殿、雄偉的石獅,都被埋人歷史的荒煙蔓草中。走在這裡,踏著光影,穿過人潮,找一個寂靜的角落,除了自己,再無他人。美麗的天女在微笑,她隨著音樂翩翩起舞,身姿曼妙;莊嚴的佛像唇角微翹,像是在喃喃低語,那種治癒的力量讓心都空靈了。漫步在吳哥窟內,會有種時空交錯的恍然。
  • 吳哥神話之遺蹟裡的故事
    仙女阿普莎拉和蒂娃妲是吳哥最常見,也是最美麗的雕像之一。現存吳哥遺蹟中的吳哥寺、巴戎寺、斑黛喀蒂以及塔遜寺仍能一睹其仙姿。 仙女們的故事簡介 傳說在修羅和阿修羅攪拌乳海時,從海中升起了阿普莎拉,她們光彩照人,婀娜多姿,髮型各異,臉上帶著淺淺的微笑,主要以歌舞娛樂眾神。蒂娃妲主要泛指不跳舞的女神,較為優雅嫻靜。
  • 寒假第二波——漫遊柬埔寨金邊+吳哥雙城六天
    身如逆旅,一葦以航;  品質住宿:入住柬埔寨特色四星級酒店,酒店自助早餐、酒店遊泳池; 深度探尋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大>主要景點有:【南城門】城門上方高聳公元十二世紀吳哥王朝鼎盛時期加亞巴爾曼七世的四面頭象;【巴戎廟】加亞巴爾曼七世的國廟,由49座大大小小寶塔組成,每座寶塔四面都刻有三米高加亞巴爾曼七世微笑的面容,慈祥沉穩神秘的微笑面容---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就源於此;【巴本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