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奇想,寫了一個自己學習到的東西和領悟,在整理自己領會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幫助到一些比較茫茫的新人。
寫大綱前先立意
立意既是準備寫出個什麼樣的故事?
用簡短的話介紹出整個故事。
確定立意後決定角色設定
性格,習慣等等,角色需要能夠充滿趣味性,能夠很好的推動故事發展,並且可以體現你故事想表達的東西。
確定了角色性格,可以按照性格設定他特別的一些能力
能使他擁有別人不具備的發展潛力,俗稱金手指。
設定大綱前,還需要確定背景設定
故事是發生在什麼背景環境下的,在這個環境下有可能發生哪些事,作者要對這個背景足夠熟悉。
自己做背景設定越詳盡故事會顯得越真實,而作者背景的了解也更加透徹。但這卻非常費時費力,建議參照某種背景環境,某些地方做修改。
有了故事背景,現在可以開始著手制定大綱
首先以主角的性格,會造成這種性格的原因。
也就是角色背景是有據可循的,確定主角的背景。
故事的開始將會是在故事發生轉折的時候。
當然要遵從晚進早出的的模式,故事發生轉折之前的某一點作為文章的開頭,讓讀者對角色得到一定的了解,然後發生轉折。
讓讀者擁有閱讀欲望。轉折前的鋪墊和人物著眼點需要注意。讓讀者儘快的代入。
確定了故事的開頭,而結局在立意的時候便需要明確,故事最終會發展到什麼地步。
這樣有了開頭和結尾,這就是故事主線,我們就需要開始填充情節,豐富劇情。
開頭到結尾找到關鍵的連接點。
提問,膽小怕死的主角怎麼成為一個救世主去拯救世界?
需要些什麼條件?以主角的性格他會怎樣去達成這樣的條件。
這樣我們可以得到一些結論。要成為救世主一定是能做到一般人不能做到的事,也就是說比一般人強,他強在哪些方面?
他要如何獲得這些能力?以他的性格他怎樣才會去獲得這些能力?
向自己提出這些問題
我們可以設想出很多可能 舉個例子
如冒牌大英雄膽小怕死的主角——被丟到戰場前線,生存本能讓他拼命的學習保命的技能——因為能力出眾立功被召回,得到上層賞識——因坐鎮後方,喪失了危機感,又獲得了他人的認可賞識難免會開始不可一世。開始花天酒地——然而因為愛上某個女人,女人遭遇危機,他不得不重新衝到前線去拯救女人—後面省略小說中情節事件發生巨大變化,一定要有事先的鋪墊和暗示,才能不顯得突兀。
你不能直接寫主角去挖寶,獲得神器。
至少,你去挖寶前,或許有某個人想利用主角的血脈,打開神殿的大門。
亦或者主角殺了什麼人,找到了一張藏寶圖。
當然,這只是舉例,自己構思的時候儘量曲折複雜合理一些。
如果要想達到讓讀者意外的效果,你就得用暗示,甚至誤導讀者的思考方向。
一般來說這種關鍵連接點需要很好的把握起爽點,也就是衝突點。
利用衝突點來製造出強烈的情緒,讓讀者跟著興奮,期待,幸福等等。
而負面的如危機感,憤怒等等可以和正面的情緒產生強烈的對比,使正面情緒的效果得到更好的發揮。
這方面,渲染是很重要的。渲染得好,讀者所產生的情緒越強烈。控制讀者情緒需要製造一個能引起正常人情緒的環境。
成功會感到喜悅這個就不用舉例了吧,不過故事高潮過後,不要急著進入下一個情節,享受一下高潮的餘韻。
例如海賊王 路飛一夥大戰司法島,成功後,賞金的暴增,全世界的震驚等等,這都是成功的餘韻,主角們成功後對敵人造成什麼樣的打擊,自己有些什麼樣的成長,旁人的感受等等。
強化成功後喜悅情緒的手段。
被當面羞辱 會感到憤怒 如鬥破的退婚預知會成功會感到希望 期待如鬥破獲得藥老的幫助 如返回雲嵐宗報復預知會失敗 會感到恐懼 緊張如冒牌大英雄裡胖子上的那艘被人盯上的艦艇失敗會感到悲傷 難過(這一種,一般來說需要有轉機,或者是讀者能夠接受的失敗。
就像失敗是為了更好的成功。
不然容易引起讀者不滿,讀者看書是為了消遣,不願意被故事弄得煩悶,難過。
誅仙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一直給予讀者希望,或許碧瑤能救活,或許和陸雪琪在一起,而到最後失敗的時候,故事已經完了,所以,即便讓讀者不滿,但這種結尾亦能讓人記憶猶新。對此書印象深刻。)
這種關鍵的連接點也儘量的曲折一些,不要太過於簡單的一帆風順。例如膽小怕死的主角——遭遇重大打擊,至親被殺,變得瘋狂,嗜血,被仇恨所佔據——為了報仇主角拼命的渴求力量——去拜師學藝——然後找人報仇——不斷的成長最後手刃仇人。以上就是非常簡單的模式,顯得平淡,狗血。膽小怕死的主角——遭遇重大打擊,至親被殺,變得瘋狂,嗜血,被仇恨所佔據——為了報仇主角拼命的渴求力量——去拜師學藝——然後找人報仇——結果發現仇人已死——失去目標,茫然無措——這時,突然得到消息至親被殺另有隱情——去追查——發現這件事關係著一個隱秘的組織——經過一番追查發現至親沒死,只是假死為了某一個不為人知的目的——這樣就會好很多。
劇情變得曲折離奇,當然,你還能設計得更加複雜一些,不過越複雜就越難掌握,因為不管再怎麼複雜的劇情,作者的義務是要讓讀者清晰明白故事的內容。
同樣達到一個目的,你可以達到得很精彩,也可以達到得很直接。讀者當然喜歡看精彩的故事。
為了保持讀者對故事始終保持著熱忱和興趣。這個就需要學習金庸大大,多一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偶然中也存在著必然。不要一味的得神獸,得神器。那樣故事會顯得虛假。唐家三少就是很好的例子,沒幾個人能耐性看完他的書。期待是有了,但是每次期待的和設想的沒什麼區別,也沒有讓讀者感到意外的轉折,會喪失新鮮感。
設定這些主要的連接點,我們就可以開始豐富這些連結點的劇情了,每個連接點都是故事的一個轉折,可以分成一卷,在豐富連接點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東西很多,先要把每個連接點所需要的鋪墊確定,像是膽小怕死的主角,我們需要設計橋段,讓讀者很清晰明了的感受到主角膽小,他膽小到什麼程度,他為什麼膽小等等。如果你就描述一句,XX非常膽小,屁用沒有,完全就是垃圾。
人物性格需要用情節來塑造,善良的人,會因為被人欺負了還為著他人著想,有愛心的人會因為一隻淋雨的流浪狗而把自己的傘給他,固執的人會不顧他人的反對,依然一意孤行。
當然 這只是最淺顯的舉例,你也可以用其他更能表現角色特點的事例。在這些事件中你要懂得去渲染,讓事件達到你所要的效果,像是鬥破蒼穹的退婚,實際上對一個穿越人士來說,這種被女人甩了也不算什麼大事,但是經過土豆的渲染,把事情扯到侮辱他父母,絕對不能容忍,退婚女另人火大的態度等等,把事情渲染出成倍的效果。
但新人不建議描寫太過複雜的人性,人性的矛盾,正反面等等。畢竟網絡小說沒有必要把人性刻畫得那麼複雜,有鮮明的特點,愛憎分明就好了。
你非要寫複雜的人物也不是不可以,不過那就非常考驗作者的角色塑造能力了。我們在豐富劇情的時候要不斷的強化角色的特點,性格等等。像是海賊王路飛的大胃口,山治的好色,烏索普的膽小,娜美的吝嗇等等,這些能夠讓我們一看到名字,其鮮明的特點就會浮現腦中,這就是角色的塑造。
這些只是小的特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角色的表象性格特徵,很明顯的特點。而內在性格特徵,如路飛的夢想,對夥伴的態度,他的原則,對敵人的態度等等。
路飛當海賊王,山治的夢想,找到那個傳說擁有一切的海域,這些都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表達清楚的,這些就需要我們利用情節讓讀者感受到角色愛憎,原則,夢想,等等。
並且在這期間,一步步的展開你所設計的世界,也就是背景設定。背景設定有很多種,也許你故事的世界有很多種種族,也許你故事的世界處處哀鴻,也許你故事的世界強者為尊,也許你故事中的戰艦採用的是幾百年後的新型技術,這些都需要你在情節中一點點讓讀者去了解。
如果你把你故事裡的世界當做一個真實的世界,存在於宇宙的某個空間層面,只是人類還未發現。那麼你的故事也會顯得更加真實,讓人嚮往。對於在故事中加入配角和龍套性格等必須定死,在出場前他就像一個真人一樣,所有性格都固定好了,才不會寫出人格分裂,讓讀者無釐頭,至於人物性格在劇情中的微妙變化都是有跡可循的,這個只要設身處地的去想就不會出錯。
任何角色的出場都必須要有目的,根據目的來設定角色,你故事需要配角來拉動劇情發展,或者展示主角對待愛情,對待友情的處理方式都行。而配角也需要塑造,像主角一樣,有特點,有歷史,有背景,有愛憎。這裡有一個小技巧,表現配角的性格用他的習慣,行為,動作,表情,語言,還有在各種情節中的表現來展現。
不要用心理描寫。對主角的敬佩,或者愛慕都可以用行為來表現。而龍套則不同,龍套對主角的腹誹,輕蔑都可以直接用心理描寫來表達,因為龍套不需要被塑造得多麼立體,也不要浪費過多的篇幅介紹無關的人。
下面介紹一些寫作的小技巧和注意事項。
不要用第一人稱。
第一人稱因為局限了主角的感觀,放棄了很多豐富情節的多角度敘述手段,例如雙線並進的蒙太奇式描寫、第三角度的場景和扣人心弦的衝突情節營造。
最主要的是,第一人稱根本無法描寫其他配角和第三者的心理活動,包括一些主角不在的場景等等。
不要打鬥細節佔據文章比例超過30%,熱衷於描寫打鬥,追求打鬥場景細緻化。
不要對話形式單調,大量的引號開頭的對話推動情節,沒有採取多種對話方式。例:對話形式有四種:
甲說:「……」「……」
甲說。「……」
甲對乙說,「……」「……」「……」
要加強對話形式多樣化,有好幾種,
第一,上面的對話形式變化是一種。
第二,在對話中,穿插表情,小動作,場景,細節,描寫。
利用這些描寫,增強對話中人物的心理活動。
第三,作者要控制對話的數量,儘量不要完全以對話推動情節發展。第四,敘述和語言的順序可以根據感官順序來,一個老頭嘆了口氣,道:「今年的稅負怕是交不起了啊!」老人先嘆氣後說話。
反面例子:眾人聽到輕蔑的話,齊齊轉頭向門口看去,白衣男子大聲笑道:「這麼多前輩高人聚集於此,不知是對我派有什麼大的意見?」這種寫法就顯得奇怪。
先聞聲後有動作的描寫用「……」甲說。
反之用甲說:「……」動作和語言交叉的用「……」甲對乙說,「……」。龍套,不需要露臉,或者描述的用最後一種,例如群眾的聲音。「這不可能!沒有人能練成乾坤大挪移!」「這!這!這是什麼功夫!天吶!」還有就是沒有必要的動作表情的兩人對話,可以直接用這種。主角少用自言自語的方式反應心理。
場景轉換容易丟失代入感,讀者興趣不大,少寫。時間和空間上有跳躍的話,要清晰明了。同場景角色的視覺轉換主要作用於以不同的角度表達對人或者事物的觀點。強化這個人事物在讀者心中的印象。表達這種觀點不要用心理描寫。儘量用話語,表情,動作,行為來表達。一件神器,你想讓他在讀者心裡塑造一個強大的形象,你需要渲染他,旁人對它的感受,它的能力,甚至可以塑造它的歷史,它曾經被什麼偉大的人擁有過,是否帶有詛咒,需要多強的力量才能駕馭,它曾經跟隨主人有過什麼樣的偉大事跡,它消失了多少年等等。
不要寫與故事無關的情節,任何情節都需要有目的性。需要有表達的東西。
不要因為看過某書覺得哪個橋段看著爽就寫什麼橋段,你要懂得別人為什麼寫這個橋段,這個橋段寫出來產生的什麼作用,為什麼你會覺得爽。
章節前後不要有與文章內容無關的名言警句之類的東西。
這種東西讓人反感,讀者不需要你教他們道理,你想表達什麼你可以通過具體的故事,讓讀者感受到。錯別字一章不能超過10個。
標點符號應用規範,沒有超過5個逗號的長句子使人憋氣。無不能腦補的邏輯錯誤,經得起推敲,寫作時多考慮各種可能性。
把腦補不懂自己百度段落字數,80個字為例,不能超過4行,以免使人密集恐懼。
不要有括號補充性文字。不要有作者語,作者旁白。寫人物行為,語言要設身處地的去想。不要理所當然。把自己當做那個角色,那種性格。從角色的角度,以他的五種感官體驗的順序去描寫。
具體方法有 代入五感 看 嗅 聽 觸 嘗。還有概念型的東西,如疼痛,物體大小可以用對比法來形容。
像星級航母長五十公裡,寬,高。這種數據化的東西誰都感受不到,你用對比法寫成和臺灣島一樣大。月球一樣大,讀者都會有個印象。疼痛,像生鏽的鐵鋸狠狠的拉扯著皮肉,這種讀者也能有個想像。太過飄渺的東西要想辦法讓讀者感受到。
打鬥場面重點:招式 出招的效果 聲勢 造成的結果 旁人的感覺 打鬥中緊張時刻,可以用話語中的語氣助詞來替代話語,語言儘量簡短,精闢。人物的動作要有意義,不能刻意為了生動而去加表情,小動作。動作要表達人物的性格,心情,心理等才是強化人物的王道。 可能有些地方有些遺漏,歡迎大家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