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綿的兒女情長、玄妙的修仙傳奇、詭譎的權謀鬥爭、步步驚心的職場風雲……你是否曾為網絡小說裡的故事情節牽腸掛肚?是否沒日沒夜追看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面對電腦屏幕在網絡上翻雲覆雨,創造出點擊量奇蹟的網絡作家究竟是一群怎樣的人?網絡文學繁榮的背後,究竟又有些怎樣的故事?
本月23日,重慶網絡作家協會成立大會即將舉行。近日,重慶晚報記者為了解重慶網絡作家創作和生存的狀態,採訪了4位網絡作家,他們分別是擅長寫官場小說的70後「小橋老樹」(網名)、擅長寫都市職場小說的80後韓路榮、擅長寫靈異玄幻的90後巫九(網名)以及寫青春校園類小說的奈曉魚。
官場類小說代表小橋老樹:
網絡寫作實則門檻很高,入行要謹慎
「小橋老樹」現任職於永川區文聯,是重慶網絡作家裡為數不多的年收入過百萬元的作家,曾於2010—2012年連續三年榮登中國作家富豪榜,其中一次以270萬元的版稅收入進入該榜單的第20名。小橋老樹擅長寫官場、歷史、戰爭類的小說,其代表作《侯衛東官場筆記》曾被評為最佳官場小說。
「我是2005年底開始寫網絡小說,當時家庭經濟比較困難,小孩嗷嗷待哺,平時要上班沒辦法做第二職業,於是就想到了寫網絡小說。我寫的第一本書叫《黃沙百戰穿金甲》,靈感來自於小說《尋秦記》。」小橋老樹告訴重慶晚報記者,他從小就喜歡看歷史、戰爭題材類的書,因此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小說一發表很快就獲得了讀者喜愛,並有了一筆可觀的稿費。由於第一次試水成功,小橋老樹一寫就是十年,作品字數累計已達到700多萬字。
回首自己的寫作生涯,小橋老樹表示網絡小說創作並非看起來那麼容易。「很多人都以為寫網絡小說沒有門檻,但實際上它的門檻是設在入行以後。」小橋老樹說,因為網絡小說的競爭是面向全國,「有些人成功可能因為天賦,有些人則可能因為堅持。如果覺得自己在寫作過程中力不從心,最好就放棄。」小橋老樹還表示,閱讀量並非衡量網絡小說質量的唯一標準,而收藏數和訂閱量的指標才是王道。
作為重慶元老級的網絡作家,他提醒剛入行的新人寫作時要儘量選擇自己擅長和感興趣的題材。而已經入行的作家寫作時,也不可只憑自己的喜好,有時候讀者的意見也很重要。「作者適度參考讀者的反應對小說進行修改,更能留住作品的粉絲和人氣。」
職場類網絡小說代表韓路榮:
為寫小說找素材曾上街頭募捐
重慶網絡作家韓路榮是沙坪垻一家茶樓的老闆,她的另外一個身份便是網絡作家。韓路榮共著有6部網絡小說作品,內容都是描寫女性職場奮鬥史,其中《一個女業務員的奮鬥》已被實體出版,《二胎來了》則已籤約影視劇改編,近期將開拍。提到寫網絡小說,韓路榮說這和她的人生經歷密不可分。
「我高中畢業後就進入了職場,當過客服、服務員,在馬路上發過傳單……後來這些經歷都成了我寫作的素材。」韓路榮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她有時為了收集素材還去體驗從沒做過的工作。例如有一次她的小說中女主人公是做愛心組織工作的,而韓路榮對這個工作了解不多,她就專門找到了一個做愛心組織工作的朋友,同他們一起上街募捐。
「那時我們有七八個人一起去沙坪垻三峽廣場,為一個貧困兒童募捐衣物。當時我臉皮薄,一直跟在他們身後,看他們不停地給路人解說募捐活動。」韓路榮說,志願者們盡其所能去幫助一個陌生人,這讓她很感動。後來,她就把這個場景原封不動地寫進了小說裡。
「我不太在乎稿費有多少,當我看到自己的書出版了,或有影視公司聯繫我,我就會有十足的成就感。」韓路榮說,在職場創業、打拼依舊是她不變的人生理想,但網絡小說寫作給她的人生錦上添花,她因此結識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