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星科技現代農業園區(以下簡稱「阜星園區」)秉持「戶企雙贏」的扶貧開發理念,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以產業扶貧、合作扶貧為抓手,用活放活土地經營權,進一步解放土地生產力。
通過農業結構調整,實現了「戶企雙贏」的目標
聽聲音:農民最關心的是如何讓地裡長出「金苗苗」
由於大多數農村勞動力年齡結構老化、農業科學種植技術缺乏,農民尤其是貧困戶耕種土地收益較低,種植積極性不高,守著自家的耕地卻掙不到幾個錢。
如何讓農民手裡的土地資源變成更有價值的資產,阜星園區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2019年阜星園區聘請中國科學院、省農林科學院專家組織各種形式專業技術培訓、技術指導、現場觀摩共30餘場,培訓種植戶5000餘人(次)。
阜星園區在農戶自願的前提下,推行了「零租金」土地流轉。農資、農產品、機械、技術、銷售等由園區集約管理,並為種植戶提供各項低於市場價格的租賃服務。園區農戶可租用園區各項服務也可自主自願種植經營,並優先聘用當地貧困農戶進園區打工確保有持續穩定的收入。
「零租金」土地流轉,減輕了企業和農戶投入,省工、省力,降低了種植成本。在規模發展釀酒專用糯高粱種植上,園區統一品種、統一服務、統一收購。高粱成熟後,阜星園區實行保護價收購,提高了農戶種植積極性,讓每一棵禾苗、每一塊土地,變成讓農戶增收致富的「金苗苗」、「金田地」,農戶真正享受到調整種植結構帶來的豐收和喜悅。
阜星公司已成功幫助種植戶成立專業合作社7家。
重實效:幫扶模式多樣化
定向精準幫扶:2017年為貧困村免費生物防治高粱病蟲害5948畝。2018年秋收期間由於天氣原因,造成大部分高粱黴變、不成熟,阜星園區出資收購20多個村受災害高粱600餘噸,為農戶挽回損失110多萬元。2019年為3個貧困村免費生物防治高粱病蟲害3000畝……通過產業扶貧、定點幫扶,園區為實現貧困村、貧困戶穩定脫貧做出了貢獻。
股份合作制幫扶:阜星園區採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模式,本著公開、幫扶、增效原則,將享有產業扶貧項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權益資金5000元,入股到阜星公司,每年貧困戶可領取入股資金9%一10%的紅利。在符合用工條件和用工標準的前提下,阜星園區優先安置貧困戶勞動力就業,帶動全縣2458戶貧困戶增收。另外,幫扶全縣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將財政扶貧資金入股分紅收益,有效幫扶全縣827戶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增收。為充分調動貧困農戶的內生動力,阜星園區利用分配的入股分紅項目收益,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為貧困村有勞動力的貧困家庭安排公益崗位,有效幫扶全縣495戶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增收。
阜星園區帶領高粱種植大戶走進中國科學院。
倡導科技興農,按好技術培訓:阜星園區對高粱種植戶提供從播種、田間管理、蟲害防治、收割、收購等一系列技術服務,聘請中科院、省農林科學院專家組織各種形式專業技術培訓、技術指導、現場觀摩共30餘場,培訓種植戶5000餘人(次),培育農機手50人。與中科院合作,開展生物防治高粱病蟲害,推廣免施農藥高粱種植,連續四年累計投放赤眼蜂10萬畝。高粱成熟後,組織高粱專用收割機30臺進行收割,為種植戶提供更全面的現代化農業服務和技術指導。目前阜星公司已成功幫助種植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7家、農機服務隊2個、小食品深加工項目3個、電商運營團隊1個、無人機植保大隊1個,農民創業幫扶工作成效顯著。
展未來:推廣「阜星模式」,進軍農業現代化
阜星公司在原有設備設施的基礎上,投資1000萬元,新增日烘乾500噸的烘乾塔一個、1500噸的儲糧倉兩個、糧食精選設備五臺,確保陰雨天氣也能夠正常收購,並及時烘乾、儲存、預防黴變。從種植到收穫基本實現了現代化操作流程,為種植戶提供更全面的現代化糧食產後服務。
企業名片:
衡水阜星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2016年,同年創建了阜星科技現代農業園區,以釀酒專用糯高糧種植、加工、銷售為主要產業。2016年11月阜星科技現代農業園區被省政府認定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示範聯合體。依靠現代科技、企業平臺及市場資源等優勢,實現農民脫貧致富逐步小康的目標,是企業始終堅守的社會責任。(長城網記者 王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