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居然200多歲了!隨州這批最後的花鼓藝人上過央視也下過鄉!

2021-01-21 隨州網


90後一定很少有人看過「花鼓戲」,

更不知道花鼓戲竟然已有200年的歷史!

對,我說的就是我自己......


當我看了一場花鼓戲,

見了20多個老花鼓藝人,

我真想告訴全世界,

花鼓戲的驚豔!


隨州花鼓戲是隨州獨有的地方劇種,它發源於隨州,發展於隨州,是隨州勞動人民和歷代藝人心血和智慧的結晶。也是全國74個瀕臨滅絕的劇種之一。於2008年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兜兜轉轉,

一批又一批的人來了又去。

在這如此宏大廣闊的歷史裡,

花鼓戲像一涓清流,

細潤著這一座小城!


臺上1分鐘,臺下10年功

探秘舞臺背後的苦辣酸甜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是對戲曲人演繹生活的真實描述。要想真正的了解花鼓戲,一定得走近後臺,尋覓他們舞臺背後的故事。嗯,這次我就從幕後開始講吧。



11月22日,我非常有幸的參加了隨州花鼓戲建團60周年慶,也很幸運的能和隨州的這些老藝術家們在一起聊聊天。這讓我對花鼓戲有了一個初步了解。(拍攝:牧馬人)



原來,花鼓戲的表演者要會唱,會奏,還得會化妝。剛到後臺的時候,演員們正在化妝,一人拿著一個小花鏡子,自己給自己化,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我的內心無比激動。(拍攝:李大江)



花鼓戲妝容的區別不像京劇臉譜那麼明顯,不同角色的妝容大體上是差不多的。但在這差不多之中,又講究細節。(拍攝:小永遠)



劉老師告訴我,她這次扮演的是《雙借親》中的一錠金,是個丑角,所以妝容要誇張,把自己化越「醜」越好。上臺前劉老師一直對著鏡子練表情,就算醜,也要演到極致。在我看來,她這叫敬業,是對美的另一種詮釋。(拍攝:小永遠)



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間就能體現他們的專業,伴奏響起,表情、眼神、手指一秒到位。(拍攝:小永遠)



劇團現在差不多還有25人左右,他們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老演員,但是多年來修煉出的舞臺氣質,讓他們都顯得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現在,也有幾個新加入的90後。(圖為湖北劇院後臺)



燈光轉暗,樂聲響起,幕後一聲天沔音的多情吟唱,立刻讓我淚流滿面。我沒想到現場的花鼓戲如此高亢激越,其質樸悠揚,一如家鄉的親人。(拍攝:李大江)



由觀眾們臉上漏出的笑容可以看出來,花鼓戲帶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是快樂。他們是一群熱愛花鼓戲的老年聽眾,因為喜歡,便成為了忠實粉絲。(拍攝:牧馬人)


堅守在戲臺上的藝術家

經過:上過央視下過鄉



左邊的是辛紅團長,花鼓劇團的臺柱子。12歲被選入實驗小學的文藝班,一直唱到了54歲。年紀長一點的隨州人,估計都看多她的演的不少劇。右邊的是劉域敏老師,她曾是豫劇團的演員,後來還是回到隨州的花鼓劇團。(拍攝:神舞高)



劉迎春,花鼓戲傳承人,13歲走上了花鼓戲之路,一唱就是幾十年。她家裡祖祖輩輩都唱花鼓戲,耳濡目染她從小就特別喜歡花鼓戲,第一次演的角色是「樊梨花」,後來出演了《不下馬的將軍》中的陳少敏,《狀元與乞丐》中的胡氏等等。(拍攝:李大江)



兩位新生80後演員,讓我們看到了些許希望,新演員為花鼓劇團注入了新的力量。



花鼓戲中少不了的幕後者——劉師傅。他告訴我,邊鼓是花鼓戲中最重要的。我對劉師傅的印象是極深的,從我去到後臺,到演出開始,他一直在練習。(拍攝:神舞高)



他們告訴我,以前下鄉演出還是很辛苦的,那時候交通也不方便,演出時遇到天氣寒冷,常常冷得直打哆嗦,但看到臺下的老鄉看得津津有味,覺得自己吃點苦受點累也值。



這些年,他們的足跡遍布隨州的各大小村落。演出的內容由於貼近群眾的現實生活,深受農民歡迎,每到一個村演出時,當地群眾都早早前來迎接。



現在每周一到周五隻要沒有演出,他們都會堅持在劇院排練,對自己要求高的甚至天不亮就起來練功、吊嗓子。


非物質文化遺產 培養傳承人

200多年的文化,卻瀕臨滅絕


自從電視機興盛之後,花鼓戲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但花鼓戲是古老稀有劇種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她們最擔心的是花鼓戲會失傳。



如果他們不唱了,可能就沒有人唱了。於是,培養傳承人成了他們的任務與使命。



圖為劉迎春老師在何店中心學校教授花鼓戲表演



隨州花鼓戲《劉 海砍樵》成果展


除了這些,花鼓劇院也在漸漸走進校園,花鼓戲傳承發揚從我們娃娃抓起。近日,全市「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隨州各大高校,表演了《狀元與乞丐》等戲曲節目。不少學生說,這是他們第一次近距離觀看戲曲表演,原以為很枯燥無味,沒想到這麼精彩!


共同的回憶

這些年我們看過的花鼓戲


新的民營性質的隨州花鼓藝術劇院成立近4年來,先後排練上演了《白銀千兩》、《公路孝女》《狀元與乞丐》《牛二寶經商》《雙借親》等6臺大戲和小戲、小品、曲藝20餘個,總計惠民演出600餘場;特別是紀實劇《公路孝女》, 獲得了湖北省第九屆「屈原文學獎」,實現了隨州市此項大獎零的突破,並上了中央電視臺「戲曲採風」欄目。


2016年11月22日,在隨州花鼓戲建團60周年慶的日子裡,大型古裝花鼓戲《雙借親》首映在隨州花鼓劇院精彩上演。整場劇目劇情詼諧幽默,又發人深思。

紀實劇《公路孝女》, 獲得了湖北省第九屆「屈原文學獎」,實現了隨州市此項大獎零的突破,並上了中央電視臺「戲曲採風」欄目。

2015年,為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隨州花鼓劇團出品出品《不下馬的將軍》。

該劇由國家二級編劇李永朝執筆整理改編,國家二級演員陳小寶、周永芳、餘雙英擔綱主演。是劇團改革後、新公司成立以來的第一部開山之作,也是近二十年來,我市首部對外公演的花鼓戲劇目,值得觀賞。

後記


一場戲,近2個小時,在鄉音婉轉中,我後悔沒有早一點好好的看一場花鼓戲。這些藝術家們把演戲當成一份無法捨棄的事業,全身心地投入。我相信,花鼓戲在他們的帶領下會越走越遠。這大概就是我對咱們大隨國「花鼓戲」的初步了解吧。


對花鼓戲感興趣的,

可以加小編微信咱們繼續探討哦



— END —


在隨州

總有一些人,一些故事

會觸動我們的內心,

值得我們品味......


隨州網《尋覓》欄目,

講隨州人自己的故事!

我們走遍大街,穿過小巷,

去尋覓,他們生活的痕跡。

記錄他們歲月的故事,

用鏡頭留住時間,

讓夢想與心靈相逢。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故事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推薦或報名吧


相關焦點

  • 新年歌曲:鳳陽花鼓
    新年歌曲:鳳陽花鼓2016-02-12 12:16:3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左手鑼 右手鼓  手拿著鑼鼓來唱歌  別的歌兒我也不會唱  只會唱個鳳陽歌  鳳陽歌啊 咿呀哎呦  得兒鐺鐺飄一飄  得兒鐺鐺飄一飄  得兒飄 得兒飄  得兒飄 得兒飄飄飄一飄  得兒飄飄飄一飄  repeat  鳳陽花鼓 安徽曲種。
  • 亮相央視!隨州這道"家鄉菜"一出場,被李小雙稱讚,徵服演員蔡明、戴軍!
    >央視cctv-2《魅力中國城》隨州   VS  烏海競演實況在央視二套播出隨州足足霸屏90分鐘這下隨州真的火遍全國了!等像一幅畫卷一樣,在拼盤上展示深厚的隨州文化,寓意「和諧社會」。展示冷拼「隨州如此多嬌」還加入了一套編鐘食雕,用冬瓜做食材,雕成象形編鐘掛在木製編鐘架上,造型逼真,鏤空編鐘裡面配上燈光,金碧輝煌,引人注目。
  • 為什麼《名揚花鼓》這麼火,陳坤卻一直不願提,那可惡的粉色裙子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2004年在央視八套黃金檔首播的一部電視劇《名揚花鼓》。相信看過的人還是很多的,畢竟那時候我們只能在電視上追劇,在央視頻道黃金檔播出就已經註定了這部劇要火。曾寶儀-花鼓造型雖然打扮怪異,但是曾寶儀看起來還是很可愛的。曾寶儀在出演電視劇《名揚花鼓》的時候也有30歲了,演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姑娘卻這麼形象。
  • 為什麼《名揚花鼓》那麼火,陳坤卻一直不願提,那可惡的粉色裙子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2004年在央視八套黃金檔首播的一部電視劇《名揚花鼓》。相信看過的人還是很多的,畢竟那時候我們只能在電視上追劇,在央視頻道黃金檔播出就已經註定了這部劇要火。曾寶儀在出演電視劇《名揚花鼓》的時候也有30歲了,演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姑娘卻這麼形象。不得不說這麼多年過去了,她的樣子還是沒有什麼變化,永遠是那麼嬌小可愛。
  • 《千手觀音》來隨州啦!與隨州人同臺演出,錄製央視春晚!(多圖)
    感動億萬人民的《千手觀音》來隨州演出更有央視現場錄節目
  • 【全文】花鼓催春——湖南花鼓戲探源
    藝人把原來儺壇上的這類劇目統稱為《小盤洞》,而把新鮮出臺的大型劇目《桃源洞》稱之為《大盤洞》。衡陽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南嶽神戲」現存有儺壇大戲《大盤洞》,南嶽譚氏壇班是當今湖南儺壇能夠演出此劇目的、為數不多的壇班。
  • 訪名角→「花鼓皇后」李春華!
    後來,公社成立文宣隊,選她演「鐵梅」,她就照著樣板戲電影學,辮梢一結,嗓音一亮,居然還有模有樣。1970年,她被招進縣花鼓劇團,每天從早到晚苦練基本功,膝蓋腫了,胳膊青了,還咬牙堅持。1974年,她飾演《平原作戰》中的小英一角,這個人物必須具備文唱武打的招式,為了練好這個角色,她不知經歷了多少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在表演中她流動飛揚,雖顯稚嫩,但很亮眼,成為整個舞臺一道靚麗的風景。
  • 段曉萱:在參加支援湖北隨州醫療隊的前前後後……
    2月12日,江西第三批對口隨州醫療隊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莊嚴宣誓的那一幕深深震撼了來自我縣人民醫院的隊員段曉萱的心。2月14日,段曉萱鄭重向江西對口支援隨州黨支部遞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也是一份請戰書。
  • 【懂點戲曲】花鼓催春 ——花鼓戲探源(3)
    地花鼓、花鼓小戲,能夠擁有第2個條件,及第1個條件的某些部分;但要靠地花鼓、花鼓小戲的演出來佔領市場、贏得收入,並有足夠的收入用來養活藝人、維繫班社正常運轉,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大型演出劇目的出現,才能使一個新劇種壯大、成型。花鼓戲從小戲到大戲的過程,可能是兩條途徑:一是移植湘劇、從半湘半花的演出形式中演化過來,一是從儺戲劇目中演化而來。
  • 隨州這12個青年要火,太感動了!
    1月25日,隨州封城,道路交通管制。1月26日晚,我收到了一位90後隨州籍武漢某醫院護士的求助信息,她急需返崗,但是沒有交通車輛,希望我能夠幫幫她。凌晨一點多,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聯繫了高警隨州大隊,沒想到他們反應特別迅速,決定第二天一大早就聯動沿途其他轄區高警,接力將這名護士送達武漢,而這天我也一路跟隨記錄下了他們最美逆行的身影。
  • 被批油膩像「豬剛鬣」,朱正廷央視上露真容,脫離濾鏡後長這樣?
    不過在朱正廷出道之後,就有不少網友評價朱正廷太過油膩,甚至還有網友批朱正廷像西遊降魔篇裡的「豬剛鬣」,也可以看出朱正廷的顏值似乎還是頗受爭議的。脫離了濾鏡以及精修圖的光環,藝人臉部的問題就會被放大,顏值也自然會大打折扣。不過朱正廷此次接受央視採訪時,顏值卻有明顯的提升。在央視的採訪截圖中可以看到,朱正廷的五官非常立體並且精緻,除此之外,他的臉部沒有了以往的油光,看起來也是清爽了不少。
  • 央視禁令:這6個明星不許登央視,看看有沒有你心中喜歡的藝人?
    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央視是國內最權威、最有分量的媒體,對於凡是登上過春晚的明星,基本上都能夠成為萬千粉絲的寵兒!所以一般來說,大多明星也都以登上過央視為榮,尤其是春晚!更是很多人一夜成名最好的舞臺,現在很多大牌明星都是經過央視加工後才走紅的,但是也有一些明星言行不當,徹底惹怒央視。
  • 「隨州,你不孤單!更不會被放棄!」江西醫療隊隊員誓與隨州風雨同舟
    為避免人員過於密集,小組分三批反覆進行防護用品穿脫的練習,直到晚上九點才回到酒店。 根據醫院安排,2月10日,援助醫療小組開始收治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為了更好做好防護工作,在沒有理髮師的情況下,魏益平主任親自上陣為醫護人員剪髮。 祝他們奮力前行,健康平安!
  • 細數馮提莫上過的央視次數,居然這麼多
    對於主播名人而言被官方或者央視點名基本上沒有好下場,一但因為不好的事登上了央視那可是前途盡毀會被直接封殺。而最近由主播轉變為歌手的馮提莫又被官方點名上了官方的視頻了,為什麼說是又呢?因為馮提莫其實上過很多次的央視了也被官方點名了很多次,只不過馮提莫一直是正能量人物,上央視和被點名都是因為一些正面的事情,馮提莫上央視可能都非常熟練了。
  • 隨州熊振林特大殺人案始末,斧錘叉刺,連殘疾人和2歲的小孩也不放過
    王大嫂準備把這事兒告訴鄰居朱德清,可是到了9點多鐘,仍不見朱家的動靜。她心裡嘀咕,朱嫂子每天這個時候都來的,今天怎麼沒有來?於是要丈夫過去叫一下朱德清。可是,朱德清家門緊閉,沒有一點兒聲氣。夫婦倆覺得有些不對勁兒,就將門推開一條縫,往裡一看,嚇了一跳,趕快叫人來一起砸開門,只見朱德清躺在臥室床邊的地上,滿臉是血,沒有呼吸,手腳冰涼,早已死亡。朱德清2歲半多的孫子鄒權碩躺在另一張床上,也被人殺害。
  • 超女劉力揚來隨州了!又是因為這……瞧這顏值!
    這是要搞事情啊!!!還好有大量視頻和照片!拿走不謝!但,有大師演奏《東方紅》的視頻,來聽聽——劉力揚表示,以前知道編鐘,但是這是第一次近距離感受編鐘魅力,看似簡單的演奏掌握起來卻很難。編鐘的音質非常清脆渾厚,能讓人身心沉靜下來,非常容易著迷,在她接觸的傳統樂器中,有這種感覺的為數不多。今後在音樂創作過程中,會考慮如何將編鐘古樂與現代音樂有機融合創新,讓古樂煥發生機,讓更多人享受到編鐘的美妙聲響。
  • 藝人商演出場費大曝光,章子怡最高,楊冪稅後200萬起
    明星出場費有多高?大多數人只知道高但卻不知道有多高。前段時間一直怒批天價片酬,但要知道藝人收入來源可不止是片酬,代言、商演、廣告還有別的一些渠道。最後李偉還總結說:章子怡這麼貴主要是知名度高,國外也很火,口碑也很好,為人又敬業拿到這個價格也正常。
  • 鄧麗君第一張專輯裡的歌《鳳陽花鼓》
    我說你們該聽聽金智娟演唱的版本,只有她才唱出了這首歌的情緒和感覺。但大部分朋友卻說還是劉明湘唱的好聽。你看,你真的很難改變別人的第一次的不太客觀的印象。又比如我曾經寫的一篇關於《哭砂》這首歌的文章,我在這之前只聽過黃鶯鶯的版本。可後來當我在2001年聽到林志炫演唱的版本後,便確信這絕對是我聽過的最符合這首歌的惆悵的感覺了。
  • 被央視打碼,她會被封殺嗎?
    這是當時給出的宣傳海報,THE9一共9個人,不多不少。當時喻言還是站在海報大C位的。最後的一個大合影,她也被打了馬賽克。一個藝人,為什麼會被剪鏡頭、打碼就不用多說了吧?來,我們直接上瓜!可到今天好不容易上央視了,居然被打碼,那就可見事情的不一般了。引起爭議的是一段視頻。
  • 湖北:推動隨州香菇產業高質量發展
    摘要:近日,「湖北·隨州國際香菇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隨州根據發展實際,力爭3年內為香菇產業建成「一心三地」,產業鏈產值再增加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