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鋼琴
鋼琴主要由五部分組成,分別是弦列共鳴系統、鍵盤擊弦系統、外殼、踏板和背架。
弦列共鳴(strung back assembly)系統相當於音源,音質的好壞都是由她來決定的。弦列共鳴系統主要由弦列、音板和鐵骨組成。
臥式琴弦列
弦列(string)是指排列起來繃在支架上的弦,是用高精度的鋼絲製成,平均可承受120公斤以上的拉力,其中德國產的勞司婁鋼絲弦最受人們歡迎,聞名世界。鋼琴的特點是,弦的振動頻率和各該鍵的音相相符。一個鍵上的弦有一根(低音區)、兩根(次低音區)、三根(中高音區)或者更多的弦組成。像這樣在同一鍵上的一組弦,叫做「同音弦組」。每一同音弦組中所有各弦的頻率音高是相同的。彈奏者在彈奏時能夠改音量和音色,但是每個鍵上的弦的音高是固定的。
立式琴弦列
音板(soundboard) 音板是鋼琴的「聲音」,是鋼琴的靈魂,它具有高度彈性,它將琴弦振動「翻譯」成空氣粒子的運動,正是這種運動決定著鋼琴特有的聲音品質。音板是鋼琴能產生人們可接受的、最為動聽的聲音的最為重要的部件。所以,鋼琴製造商家將大量的人力、資金和時間投入到音板的設計上就不足為怪了。假如將鋼琴比做一套HI-FI音響,音板就等同於擴音器。品質很差的聲音無論使用多麼好的音源,不可能使音響系統發出動聽的聲音來。
音板 鐵骨
鐵骨(iron frame) 一架鋼琴的威力中心是鑄鐵骨架,有人們也叫它為共鳴盤(plate)。鑄鐵外觀巨大,這個結構要承載全部琴弦的張力(立式鋼琴{upright piano}約有15噸,臥式鋼琴{grand piano}約有20噸的拉力)。儘管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但是鑄鐵仍然被認為是最好的骨架材質。人們曾經試驗過許多合金材料,但是它們代價昂貴,並且難以承載琴弦產生的巨大的張力。
鍵盤擊弦系統(key board assembly)則是擊發琴聲的裝置,包括鍵盤和擊弦機。鍵盤的靈敏度、觸鍵輕重、震奏性、鍵子力度均勻度和各種觸感,都是由它來決定的。
鍵盤擊弦系統
鍵盤(key board)一個鋼琴琴鍵非常簡單,只有一個槓桿。但是,製造和設計它時,必須保證其操作的精準性,因此是一項細緻的工作。三角鋼琴的琴鍵長度超過61cm,而立式鋼琴的琴鍵全長只有33cm。較短的琴鍵存在著不少問題,假如琴鍵的長度縮短,位於琴鍵前端和平衡銷釘之間的距離也會縮短,這樣,觸鍵所需的力度就會非常大。三角鋼琴的長鍵盤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順便說說,中國製造的鋼琴琴鍵深度都比較深,通常在1.0cm左右,如今國際社會已經確定為0.952cm,這是因為隨著演奏技巧的提高琴鍵的下沉深度逐漸淺起來。
擊弦機(action)擊弦機被稱為「鋼琴的心臟」,鋼琴的動力都是它來傳遞的,在立式鋼琴上它的震奏速度大概是每秒鐘8次,而在三角鋼琴上它的震奏速度是每秒鐘12次,所以三角鋼琴是專業鋼琴家的第一選擇。立式琴擊弦機主要包括琴槌(也稱轉機器)、聯動槓桿和制音器,三角鋼琴則多了一根復震奏槓桿,其它部件作用和要求與立式琴相似。
*順便說說琴槌(榔頭),鋼琴音色除了起決於良好的弦列共鳴系統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榔頭的質量,它跟音色很有關(關係程度25%),它是鋼琴未出廠最後一道也是最為重要的調整之一,鋼琴調律師做音色整理也主要是整理榔頭,它決定了鋼琴音色柔、硬、死、活。
榔頭
外殼(case assembly)外殼不僅為了遮蓋弦、音板和鍵盤機械,預防塵土進去而受損壞,而且也是樂器的外表美觀。除了這些作用外,還有其它機械的功能,就是穩固鍵盤、踏板機械既使整個鋼琴能夠安放在地上。琴殼內部還起著類似共鳴器的作用,就是能略為增強樂器的音量。高級鋼琴通常對於琴殼外形的藝術修飾很重視,這是為了使室內裝飾美化。
*順便說說,在當今以低碳為主流的生活,人們越來越愛惜保護自然環境中,可利用的樹木也越來越少,但是市場木材供不應求,所以現代鋼琴的外殼大多都是膠合板做成,包括YAMAHA和KAWAI鋼琴,除了少數高貴的琴外。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鋼琴外殼更加堅固,不易受環境影響或搬運而變形,那些認為膠合板做外殼的鋼琴不好是不科學的。
踏板(pedal parts)通常有三個,分別是:
右邊是持續音踏板(sustaining pedal ),它可以在瞬間抬起制音器,使所彈奏的聲音在鍵盤放鬆後仍然可以繼續延續。
左踏板是柔音踏板(soft pedal),在立式琴和廉價的三角琴上,它的功能是將琴槌移近琴弦來達到降低聲音音量的目的。在高品質的三角鋼琴上,弱音踏板還可以稱作una corda pedal,踩下去,整個擊弦琴槌向右方移動,這時原來中、高音區敲擊三弦音的琴槌,這時只敲擊兩根弦;次低音區原來敲擊兩根弦的琴槌,這時敲擊一根,以此來達到弱音的效果,同時有豐富了銀色。
中間踏板在立式琴上是「消音踏板」,也叫倍弱音踏板(muffler p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