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球財富報告》顯示,瑞士個人平均財富為530240美元,儘管較去年有所下降,但仍位居全球個人財富榜首。全球個人財富排名第二的國家為澳大利亞,個人平均財富為411060美元,美國位居第三,個人平均財富為403970美元。
其中,中國家庭總財富已超過50萬億,緊跟美國之後,位居全球第二。
瑞士居榜首,百萬富翁達11%
據歐聯網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0月18日,瑞士信貸最新發布的《2018年全球財富報告》正式出爐。
報告數據顯示,瑞士個人平均財富為530240美元,儘管較去年有所下降,但仍位居全球個人財富榜首。全球個人財富排名第二的國家為澳大利亞,個人平均財富為411060美元,美國位居第三,個人平均財富為403970美元。
據報導,2000年至2018年,瑞士個人財富漲幅為39%。瑞士人口佔世界人口0.1%,在全球財富持有者最富有1%的群體中,大約有1.8%人居住在瑞士。
報告稱,在瑞士成年人中,擁有價值超過10萬美元資產的個人佔比為60%以上,其中11%的瑞士居民為百萬富翁(美元),2650人淨資產超過了5000萬美元,980人淨資產超過了1億美元。
報告顯示,在瑞士的個人財富中,金融資產佔比為56%,高於英國個人金融資產的平均水平,低於日本、美國等其他幾個為數不多的全球富裕國家。與此同時,瑞士個人絕對負債水平也位居世界之首,平均個人負債為138810美元。
報告指出,瑞士是全球個人資產最不均衡的國家,社會財富不平等狀況尤為突出。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社會發展歷程,瑞士的社會財富分配不均衡狀態,不僅未能得到有效改善,相反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在這份報告中,截至2018年中期的12個月內,全球總財富增加了14萬億美元,達到317萬億美元,增長率約為4.6%。
該報告指出,這一增長率雖然低於去年,但仍高於2008年後的平均增長率。世界上每個成年人的資產增加了3.2%,並將全球人均資產提高到63,100美元,創歷史新高。
其中,75%的增長率來自中國和歐洲、印度的增長總和。
得益於房地產
中國家庭總財富位居第二
報告顯示,美國的家庭財富仍持續增長,但中國已取代日本,在世界財富等級中排名第二。瑞士信貸亞太區首席投資官約翰·伍茲表示:「儘管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加劇,但美國和中國顯然在財富增長方面具有突出表現,也是強有力的推動者。」
《2018全球財富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中的12個月間,全球成人平均財富增長3.2%,達到631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具體來看,2017-2018年中的這一年間,中美兩國佔據了總財富實際增量的全球前二,且與第三開始的德法英等國家拉開了巨大的差距。美國這一年的增量數據為63,250億美元,中國則為22,660億美元。
報告顯示,美國對全球財富貢獻最大,其財富總額增加6.3萬億美元,達98萬億美元。美國的財富總額及成人平均財富均延續其自2008年以來每年的增長勢頭。
中國目前家庭財富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增長2.3萬億美元,達到52萬億美元。預計未來五年中國的財富將進一步增長23萬億美元,在全球財富中的佔比將從2018年的16%升至2023年的逾19%。
數據同時顯示,過去12個月內,非金融資產繼續快速增長,是除北美外所有地區整體增長的主要動力,貢獻了中國和歐洲財富增長的逾75%以及印度全部的財富增長。
僅中國來看,報告反映出中國房地產市場依然強勁,非金融形式的家庭資產比例從2017年的61%上升到2018年的62%。截至2018年中期,成年人的人均實物資產為3.26萬美元。
業內人士也表示,中國家庭財富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房地產市場發展。房價的快速上漲形成了乘數效應,放大了家庭財富。
得注意的是,中國在債務指標上平均只有4690美元,相當於總資產的9%。雖然外界存在對中國家庭債務不斷增長的擔憂,但按照國際標準衡量,這一債務比率仍然很低。
百萬富翁人數將會大幅增長
預計未來五年全球財富將增長近26%,平均每年4.7%,2023年將達到399萬億美元。新興市場財富增長將會更快,預計每年增長7.3%。目前,雖然新興市場僅佔全球財富總值的21%,但屆時將貢獻32%的增長。預計亞太區財富將會增長33.1%,合每年增長5.9%,2023年達到153萬億美元。
未來五年,百萬富翁的人數將會大幅增長,2023年將會創下5500萬人的歷史新高,比當前數量增加約1300萬人。預計亞太區百萬富翁的人數每年將會增加7.6%,並在2023年達到1500萬人。中國百萬富翁人數將會增加62%至560萬人,並在百萬富翁榜上穩坐第二,領先日本、英國和德國。
至2023年,全球超高淨值人士數量預計將達到20.5萬人,亞太區超高淨值人士數量將新增18600人,總數將接近58000人,其中46%將來自中國。
2000年以來,中國超高淨值群體發生了深刻變化,新增約16430人,佔全球新增超高淨值人數的15%,超過亞太區所有其他國家和地區之和。過去一年,中國新增超高淨值成人640名,目前在全球超高淨值人數最多的20個國家中名列第二。
全球一半財富歸1%的人所有
瑞士銀行瑞信的分析師稱,最富有人士雖然人數僅佔全球人口1%,但佔有的財富相當於全球半數以上家庭財富總和。
報告顯示,全球最富有的10%人擁有全球85%的財富;47%的財富則掌握在最富有的1%人手裡。在2000-2008年期間,全球貧富差距有所緩和,最富有的1%人擁有的財富份額從47%下降到43%。但金融危機卻逆轉了趨勢,危機後他們增加了對金融資產的配額,使得財富增長迅速,到2016年,佔比又回到了2000年的47%。
在2007年至2016年間,除加拿大外所有國家最富裕的1%人口擁有的財富佔比都在增加。
瑞信預計,到2022年美元資產的百萬富翁將增加22%,從3600萬人增加到4400萬人。問題是,同期資產不足1萬美元的成年人可能僅會減少4%。
「全球財富分配底層有35億人,他們佔全球成年人總人口的70%,個人財富均不足1萬美元。在年輕人裡,處於財富底層的人佔比更高,他們幾乎沒有機會積攢資產。我們發現,跟其他年齡段的人相比,千禧一代面對的挑戰尤其大。」這些研究人員寫道。
本質上來說,千禧一代更有可能失業、收入較低、買不起房,而且可能拿不到養老金。1954年到1964年出生的嬰兒潮一代佔據大部分財富和房產,所以「比起父母年輕時,千禧一代生活要慘一些。」
來源:中國新聞網、經濟日報、中國基金報等
責任編輯:劉麗麗
支持我們請點讚或使用評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