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強: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總經理,《新財富》連續十五年債券研究最佳分析師,並在2017年獲得第一名,2015年、2016年獲得第二名。
債市在2017年的牛熊之辯中來到2018,似乎開場不利,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一度刷新上市以來最低紀錄。債市的攻防大計如何運籌? 轉機一念何時發生?
●債市發生轉機可能有三種情景
張繼強認為,今年債券市場在三種情景之下可能會發生轉機。第一、貨幣政策真正實質的中性,可能會帶來短端一些好機會。第二、融資需求真正萎縮,比如銀行主動負債的需求也就降低了,整個鏈條就會好轉,對債市壓力也會好轉。
第三、出現一些標誌性事件,比如債券市場超跌、金融系統出現隱憂或者金融防範取得好成效,這樣就會帶來「絕地重生」的機會。
●「攻防鐧」之「居安待機」
面對似乎「詭譎」的2018債市,張繼強給出自己的「攻防鐧」:「居安待機」和「正守側攻」。「居安」的機構性機會已經出現,像票息這樣的短端機會至少是可以做的,比如 ABS產品,期限很短,收益率不錯,風險還比較小。「待機」,就是長端機會,這其中包括比如:真正的高等級信用債在表內表外都是稀缺資源,沒有太多問題;還有就是要等待信用利差上去,找風險定價這種機會。
●「攻防鐧」之「正守側攻」:可轉債可能帶來超額回報
張繼強說,債券市場趨勢性機會仍需等待,所謂 「正守」,從戰術上來講,更多還是著眼於吃票息的行情。而「側攻」在於,比如說有些轉債資產可能會有一些超額回報或者側攻機會。
主持人:張言
編導: 張丹丹
後期: 龍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