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強新時代浙江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實施意見》是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出臺的第一份關於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文件。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浙江省民營經濟統戰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實施意見》共22條,從加強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建設、建設高素質民營經濟代表人士隊伍、支持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健全溝通協商制度、切實發揮工商聯和商會作用、加強黨對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領導六個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和要求。
《實施意見》主要提出以下內容:
提出扛起「三個地」和「重要窗口」的使命擔當,強化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建設,突出了弘揚紅船精神、浙江精神與新時代浙商精神,開展「浙商永遠跟黨走」系列活動。
重視引導民營企業投身「一帶一路」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等國家和省重大戰略,參與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一號工程」。
納入「最多跑一次」改革、「三服務」活動和「五個一百」服務企業活動,貫徹落實《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參與「雄鷹行動」「雛鷹行動」「鳳凰行動」等優化營商環境的做法舉措。
《實施意見》還注重把浙江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創新和好經驗、好做法固化下來、落實下去、推廣起來。
支持溫州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和寧波健全完善親清政商關係體系,推廣「親清健康指數」綜合評價、親清家園建設等經驗做法。
繼續辦好世界浙商大會,團結、引領、凝聚全球浙商,為發展浙江作出貢獻。
將浙江近年來聯繫服務民營企業行之有效的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與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定期溝通、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列席經濟工作會議、邀請優秀在外商會會長代表列席各地人大政協有關會議等工作機制寫入文件,作為下一步聯繫服務民營企業的固定做法。
此外,《實施意見》還提出了一些具備創新性、突破性和剛性的要求,一起來看~
發布會現場,發言人還就大家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目前浙江新生代企業家培育情況怎麼樣,「浙商青藍接力工程」將如何實施?
早在2013年初,省委統戰部就成立了全國首個省級新生代企業家統戰組織——浙江省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目前已實現省市縣三級組織全覆蓋,會員總規模超萬人。
各地也出臺實施了各具特色的培育舉措,比如溫州的「青藍學堂」,通過溫州民營經濟學院開設「青藍新學」,全方位開展教育培訓;湖州實施了「311」領航計劃、「雙進雙強」活動,通過實施共享學堂、聯企服務、創新創業、助學圓夢等行動,為民營經濟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提供「源頭活水」。
「浙商青藍接力工程」是浙江《實施意見》的一項重要內容,省委《關於建設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打造高水平創新省份的決定》也作了明確要求。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建立新生代企業家培育聯席會議制度,以浙江民營企業接班人、自主創業和留學歸國創業年輕一代企業家、省外新生代浙商為對象,開展全方位教育培養,努力把新生代浙商群體打造成為浙江又一張金名片。
疫情發生以來,浙江省出臺了系列惠企政策。到目前為止,這些惠企政策落實情況如何?
疫情發生以來,省委、省政府及時制定實施了一批含金量高的惠企政策,為企業對衝疫情不利影響,加快經濟恢復發展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比如,先後研究出臺了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30條」、「五減」政策、進一步助力市場主體紓困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支持企業紓困發展的惠企政策。
近期,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對今年以來出臺的系列惠企紓困政策落實情況開展了專題評估,評估結果顯示,今年惠企政策多、含金量高、落實速度快,政策力度和惠及度為歷年之最。
截至11月底,全省已累計為企業減稅減費減租減息4675億元,遠超全年預期3800億元左右的目標。第三方問卷顯示企業對惠企政策的滿意率達92.2%。
浙江省工商聯如何發揮好自身橋梁紐帶作用,打造民營經濟人士之家?
今年以來,省工商聯深化「新時代工商聯的新樣子」大討論活動成果,做新時代「奔跑的工商聯」,努力把工商聯建成有歸屬感、榮譽感、獲得感的「民營經濟人士之家」。
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暢通渠道助親清。聚焦促進「親清直通」,舉行4期「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由企業家發起、企業家評價,已舉辦300餘場,收集問題2500多個,其中現場解決、會後解決或答覆1500多個,其餘納入省委「三服務」工作體系推動解決。聚焦打通政策堵點,開展「對衝疫情影響穩企業保增長」系列調研,走訪調研企業1.41萬家次、問卷調查1.8萬餘名企業家;組建涉企政策制定萬名企業家代表庫,推動企業家「金點子」轉化成幫扶企業「好政策」。
圍繞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動協同解難題。深入開展「助企抗疫情、聯企復生產」行動、服務中小微企業渡難關「暖春」行動和「雲助力、拓市場」等系列專項行動。針對民營企業經營困難問題,對全省工商聯執委企業開展「一對一」服務,幫助解決困難問題4490餘個;針對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聯合人民銀行和金融機構走訪企業34245家、落實貸款2874億元,全力推廣融資服務「浙裡貸」,4.17萬家企業累計獲得授信1487億元;針對民營企業法律維權問題,與司法機關推進民營企業服務中心和維權中心建設,健全商會調解組織網絡體系,推動民營經濟領域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
圍繞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打造平臺賦新能。打造創新賦能平臺,建立與浙江大學全面戰略合作關係。打造合作發展平臺,開展「天下浙商家鄉行」系列活動,促成項目籤約823億元;成立省工商聯國際合作商會,建立「浙商國際連線」協調服務機制;開展「大手拉小手」產業鏈幫扶工作,組織721家龍頭企業與小微企業結對服務、促進合作共贏。打造企業家資源匯聚平臺,牽頭組建長三角企業家聯盟和長三角浙商聯盟;開展「知名浙商鄭州行」等系列活動,服務浙商打開新市場、拓展新空間,促進浙商積極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
(來源:浙江發布)
原標題:《【要聞速遞】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浙江專門為這項工作出臺文件》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