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行在地獄之上凝視繁花: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以千百首詩歌

2021-01-10 孫琬童

向著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寬敞

也要向著陽光照射的方向

——金子美鈴《向著明亮的那方》

01

葉嘉瑩:與詩書在一起,足以抵禦世間無常

最近口碑爆棚的紀錄片《掬水月在手》,讓很多人認識了「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葉嘉瑩。

了解了葉嘉瑩一生的經歷,總是在想,她是如何在經歷了這麼多的痛苦磨難之後,仍然像君子一樣,如蓮花一般優雅高潔。

王國維說:「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這也是葉嘉瑩一生的寫照。

葉嘉瑩少年喪母,24歲和丈夫來到臺灣,誰知不久丈夫就被捕入獄,半年後,她和女兒也被囚禁,出獄後,無家可歸,又丟了工作,母女倆只能寄宿在親戚家裡,喝米湯,睡草蓆。

丈夫出獄後,性情變得暴戾,婚姻變得毫無幸福可言,一生寄情於詩詞的葉嘉瑩無奈地說,她這一生都沒有品嘗過愛情的滋味。

中年的葉嘉瑩一個人拖著箱子,輾轉多地講課,當她以為自己可以退休的時候,又得到了大女兒和女婿雙雙車禍殞命的噩耗。

從少年時初嘗命運的苦澀,葉嘉瑩便開始了對生命的反思:「人世間有這麼多戰爭,苦難,我們都是在這苦海中迷失了自己,我們不知道這苦難的一生有什麼價值,但我希望盡我的力量做一些事,我當然沒有什麼大的本領,沒有大的學問,但我真的喜歡詩詞,我從詩詞裡看到古人的那種美好的心靈,美好的品格和操守,有了詩詞,便有了一切。」

葉嘉瑩從詩詞中領悟到了自己的生命哲學,詩詞也時刻提醒著她,還有傳承詩詞的使命。

她把這生命哲學稱作「弱德之美」,用她自己的話來形容:「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裡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堅持,在強大的壓力下還要有你自己的一種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這種品格才是弱德。」

葉嘉瑩說自己這一生從來沒有主動追求什麼,結婚對象不是自己選的,去臺灣也是無奈,命運把她推到哪裡,就在哪個地方盡力做該做的事,承擔該承擔的責任。

從詩詞中汲取的營養和生命感悟,讓葉嘉瑩讀懂了杜甫,讀懂了李商隱,讀懂了陶淵明,更能在自己無法掌控的命運中隨遇而安,更讓她有了超越平凡生活之上的追求。

她曾在課上感慨,當今世界科學越來越發達,物質享受也越來越高級,可是戰爭的危機仍然到處埋藏著,誰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什麼時候人類才有李商隱說的「何當百億蓮花上,一一蓮花見佛身」的境界呢?

所以,96歲高齡的葉嘉瑩先生,把畢生的財產都捐了出來,以支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數額已經達到了3000多萬。

所謂詩意地活著,就是做有價值的事情,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葉嘉瑩先生就活到了這個層次。

02

小林一茶:像這樣,活著,在櫻花樹下

很多詩人的命運都是苦難的,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宿命,或者應該說,是詩歌,讓苦難的生命變得有價值。

日本的俳句詩人小林一茶便是這樣。

周作人曾這樣評價他:「他的冷笑裡含著熱淚……一茶在日本的俳句詩人中,幾乎是空前而且絕後的。」

日本俳句詩人小林一茶(1763—1827)

小林一茶自幼喪母,14歲離家,之後大半的人生都處於孤獨與貧困中,直到50歲才回到家鄉娶妻生子。然而沒過多久安穩日子,小林一茶的二子一女先後夭折,妻子也在不久後因病亡故。後來他又結了兩次婚,64歲去世時,唯一活下來的小女兒,還在他第三個妻子的腹中沒有出生。

俳句這種體裁,更側重於體現詩人在剎那間的頓悟之感。小林一茶為自己貧苦、波折的人生寫下了很多對生之無奈充滿深切感悟的詩句:

四十九年浪蕩荒蕪——月與花啊,銀河——我這顆星,今夜要借宿何處?』露珠的世界是露珠的世界,然而,然而……此世,如在地獄之上凝視繁花

然而更多的時候,生活的磨難與無常,更讓小林一茶體會到短暫的生之喜悅何其美好:

像這樣,活著——在櫻花樹下

有時也很幽默:

個個長壽——這個窮村莊的蒼蠅、跳蚤、蚊子米袋雖空——櫻花開哉!美哉,紙門破洞,別有洞天看銀河

小林一茶也會對另外的美好世界充滿渴望:

好涼快啊!這裡一定是——極樂淨土的入口

以超脫的率真和詼諧化解貧窮、孤寂的陰影,這或許就是小林一茶俳句最具魅力的地方。

03

金子美鈴:對於一個不幸的女人來說,詩歌可以改變什麼?

日本童謠詩人金子美鈴也是一個悲劇人物,她的命運與她詩歌作品中營造的那個童話世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1903年,金子美鈴出生在日本的一個普通家庭,3歲時父親早逝,她在姨父開的書店裡長大,從小博覽群書,20歲之後開始詩歌創作,1923年,她向當時在日本頗具影響力的《童話》、《婦人俱樂部》、《婦人畫報》等雜誌投稿,有了「年輕童謠詩人中的巨星」「雲朵上的女神」這樣的美譽。

金子美鈴(1903—1930)

1926年2月在姨父的撮合下,金子美鈴與書店店員宮本結婚,這是一段沒有愛情的婚姻,丈夫也不允許她繼續寫詩。

更加殘酷的是,丈夫宮本在花街柳巷染上的淋病,傳染給了她。到了1929年,她的病情已經變得十分嚴重,有時甚至起不來床。

雖然生活送給她的只有寒冷和黑暗,但她的心總是向著明亮的那方。

金子美鈴幾乎是在孤獨中長大的,或許恰恰是孤獨感滋潤著她的感性,豐富著她的想像力和心靈。

她的詩歌平易、淳樸、自然,充滿想像力,一首詩就是一篇童話,構思新奇,詩情飽滿,純真、浪漫的視角建立在豐富的心靈之上,有時也充滿悲憫:

「我伸開雙臂,也不會飛翔於天空,但是,會飛翔的小鳥,卻不會像我跑於地面。我搖動全身,也響不出悅耳聲音,但是,響亮亮的鈴鐺,卻不像我知道很多歌……」

「我無處不在我之外還有一個我在路邊店鋪的窗玻璃裡回到家了就在鐘錶裡在廚房的盤子裡雨天,在路上的水窪裡可是為什麼,不論什麼時候看我都不在天空中呢?」

「上面的雪很冷吧冷冷的月亮照著它下面的雪很重吧好幾百人踩著它中間的雪很孤單吧看不見天也看不見地」

最終,年僅26歲的金子美鈴還是選擇了自殺。在她生命最後的幾個月裡,她耐心記下了小女兒334句好玩的話語,還給每一句話編了號。例如,「九:紅雨傘,小雨傘,是房江的。白雨傘,大雨傘,是媽媽的。」「五十:麻雀的家,媽媽麻雀穿藍衣服,姥姥麻雀穿黑衣服,房江麻雀穿紅衣服,爸爸麻雀不在家。」……

她在遺書中對前夫說:「你能給房江(女兒)的只有錢,而我想把房江培養成一個心靈豐富的人。」

金子美鈴的畫作

04

我們的靈魂如何被詩歌療愈

尼採說:「如果我們知道我們為什麼活著,我們幾乎就能忍受一切。」

我們通過詩歌創造了意義,或者說我們在詩歌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詩歌,常常能陪伴我們撐過苦難的日子,並幫助我們在苦難中成長,也能改變我們對於苦難的體驗。

我們看到,無論是葉嘉瑩、小林一茶,還是金子美鈴,他們的作品中都充滿了對於自然的熱愛,用詩人的眼睛看自然,就能讓人保持正念,超越痛苦。

我們每一天都置身於奇蹟中,藍天、白雲、綠草,孩子們充滿好奇的眼睛……所有的一切都是奇蹟,在大地上行走的每一步都是無上的奇蹟。外界的偏見,日常生活的人情淡薄,甚至苦難……在這個奇蹟面前都不值一提。

詩歌讓葉嘉瑩有了高於世俗的需求,她說:「把一切建立在小家小我之上,這不是一個終極的追求,我要有一個更廣大的理想。」

小林一茶直到去世,也沒有忘記心中的淨土,在他去世之後,據說他的家人在他的枕下發現這首詩:

謝天謝地啊,被子上這雪也來自淨土……

人這一生活著有什麼意義?

大概就是不管命運如何,都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什麼,去追求內心的自在和豐盈。

相關焦點

  • 你是我的眼——生命以痛吻之,他卻報之以歌
    生命以痛吻之,他卻報之以歌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化。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帶我閱讀浩瀚的書海。因為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你是我的眼》這首歌曲由臺灣歌手蕭煌奇26歲時根據本人真實經歷所創作。蕭煌奇,大多數人第一次知道這個名字,應該是林宥嘉在臺灣的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翻唱的《你是我的眼》。
  • 人物 | 世界以痛吻我,何必報之以歌:處處為人著想的柳宗元的一生
    長安就是他的天堂,永州(今湖南永州)就是他的地獄。來到永州之後,他一直在反省自己,為什麼自己一心為國,反而落得個這樣的下場?還是太一帆風順了啊!結果他還在這裡孜孜不倦地找自身原因呢,他的朋友劉禹錫,此時正沒心沒肺地在偏遠的朗州(今湖南常德)高聲為秋天唱讚歌: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我是餘歡水》: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瘋狂」
    圖:電視劇《我是餘歡水》劇照泰戈爾在《飛鳥集》中寫道:「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然而,在熱播劇《我是餘歡水》中,郭京飛以精湛的演技,詮釋了什麼叫「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瘋狂。」01.命運如何痛吻餘歡水?曾經,他少年有為,絕對有成為精英的潛質,只是因為遭遇了一場車禍,從此就像變了一個人。
  • 《再見吧少年》生命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母親逐漸崩潰變得神經質,她說「別說是頭髮,我的命我都能給你」,不知讓大銀幕前多少母親瞬間淚崩。父親一直在壓抑著心頭的痛,他想在妻兒面前儘量顯得輕鬆,儘量保持堅強,可是看著痛苦的兒子和妻子,眼淚終究無法忍住。孩子的痛苦在父親那裡是加倍的,這對父母真實的苦痛與掙扎引發了我們無數人的共鳴。
  • 彝族歌手海來阿木獨家專訪:世界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
    她轉過身她甜美的笑容似陽光輕輕地暖著心房她的善良溫暖著整個村莊我想過爸爸媽媽必喜歡冬天終究還是來了村莊傳來憂傷的歌謠她即將開始她的新的人生她美麗的嫁衣天就快亮了我的心卻哭了酒卻始終喝不醉我不敢再看你多一眼都是痛啊吧吧吧 啊古則哇吧吧吧 啊古則是的 我錯過了你
  •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全盲女孩的鋼琴夢、說唱歌手戰抑鬱
    世界如果以痛吻我,是要我向世界報之以歌,這句詩歌,是對他們最好的詮釋。這首歌的歌詞特別的現實主義,特別直白,講了校園暴力,抑鬱症,都是近兩年頻繁出現的詞語。很多網友在首歌下面評論,「這種歌就是無形的刺激到你心裡,讓你止不住地落淚」、「聽哭了,你沒辦法想像到這個女孩子有多勇敢,做了多少心理建設才站上臺。」還有一些網友表示,這就是在唱她自己。
  • 韓紅: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猶記專輯中那首《家鄉》曲調悠揚,讓人難忘。儘管這個世界再沒人愛我,我也要愛這個世界而做慈善真正的起點是韓紅得知一件令人痛心而感動的事情:1999年10月3號,貴州的馬林風景區,索道攔車出現事,年輕的夫妻用自己的雙手,把兩歲半的女兒託舉起來,孩子得救,夫妻倆失去了了生命後來韓紅親自去事故地坐了一趟纜車,此後便創作了
  • 肖戰: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他知道…………對,沒錯,連日來他確實感受到了這個世界對他的惡意,人們總是以最大的惡意去揣度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甚至是每一份作品。他知道一切,可他更願意相信,還有那麼一群人在支持著他,相信這個世界不只有陰暗的一面。
  • 麥可·傑克遜: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文/蘆葦一第一次看到麥可·傑克遜的表演,震憾人心的畫面、酣暢淋漓的舞步和高亢絕美的歌聲,是我之前聞所未聞,聽所未聽的。就這樣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她有很多書,她最先給我推薦是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書架上放著三毛、張愛玲、張潔、龍應臺的書,《我是太陽》、《飄》、《活著》......我是如此貪婪地一本一本地借來看,一看就停不下來了。一天,我們如往常一起吃完晚飯,芳姐說放音樂聽,她打開VCD機,放的正是麥可·傑克遜。
  • 後記: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我的鄉愁是雙重的,一重是地理上的,一重是心靈上的,為了尋找精神家園,走遍天涯海角,不料卻找不到回去的路,望鄉,望鄉!   其實,走遍世界,也不過是為了找到一條走回內心的路。最大的故鄉,就是自己的心,所謂鄉愁,就是找不到生命的原鄉,丟了初心和本心。
  • 2018年度催淚影片:世界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
    來源:視覺志(ID:iiidaily)作者:柚子如果有一天醫生告訴你你的生命裡只剩下3個月的時間
  • 世界以痛吻我,我仍要報之以歌;即使天翻地覆,我也要微笑著生活
    環遊世界?還是公益?其實不管讀者們最後選擇什麼,毋庸置疑的都是會選擇利於自己的東西。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但是每一個時代最不缺乏的就是「逆行者」。世界是公平的,她給予每個人生命的機會,天上的雲,樹上的鳥,草叢上的露珠,我們相擁而戲;但是世界又是不公平的,生命的選擇只有一次,但十字路口還有十字路口,一日看盡的也許並不是長安花。
  • 從楊穎看《摩天大樓》: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這就是她人生的全部軌跡,也是來到這個世界的所有意義。想來想去,這該是多麼可悲的結局。幸好,還有姐妹們的友情——僅有的溫暖。但,她最後還是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了。她內心的仇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然。取而代之的,就是死亡的洗·禮。不忍心,她就這樣離開。可沒有誰伸手挽留,在那個時候誰都無能為力。如果,鍾美寶真的向繼父動手——那麼,人們的情感傾向就絕對不是這樣。可惜,付出死的代價。
  • 馬天宇:世界以痛吻我,但他依舊選擇報之以歌!
    之後馬天宇曾經寫給媽媽這樣一段文字,「沒媽的孩子像根草,但我是被春風沐浴泡的一根草」。從小馬天宇就什麼農活都幹過,種地,放羊,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做飯的原因。 最後親人只剩下姐姐,彼此相依為命也成了他生命裡最後一道光芒。
  • 一句話形容約翰尼德普: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之後,他幾乎成為了蒂姆·波頓御用男主角,兩個同樣怪誕孤僻的人走在一起,給世界電影增添了別樣的魅力。主要是德普的氣質太適合那些,與周圍世界格格不入,性格與常人迥異的角色。不過,德普正經起來依然有著非凡的魅力,和阿爾帕西諾合作的一部《忠奸人》,把它從小眾藝術電影拉向了大眾商業電影。
  •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看夏目漱石演繹《我是貓》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中說:「對這世界種種奇特的事情,我不知該怪誰。這只是一時一地的困境,而藝術是永恆的。此時此地,講這些就如瘋話一般。但我偏還覺得自己是一本正經的。」夏目漱石的《我是貓》就是如此,作者一本正經地調侃周遭的一切,讀者不覺煩,卻還跟著他的行文看得津津有味。
  • 《我與地壇》:上帝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文:不雨亦瀟瀟 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泰戈爾曾說:「上帝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而他為何能對人生的困境報之以歌?如果你也深陷人生的困境之中,那不妨來聆聽一下史鐵生與地壇之間所迸發出的生命強音吧!苦難面前,是愛在閃耀如果你問,《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獨自面對地壇的掙扎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正如他自己所說:「有過我車轍的地方,也有過母親的腳印。」
  • 人到中年的辛酸: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生命就像一條河流,有漩渦,也有險灘。——題記晚上,小薇打電話跟我說:「等以後老了,我和你一起住吧!」我說:「好啊,就怕你老公會拿棍子打我啊!」小薇笑了一下,轉而發出一聲悠長的嘆息。「怎麼啦?你老公身體又不舒服嗎?」察覺到小薇的異樣,我一顆緊張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 中國:世界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善
    與其仰望,莫如低下頭好好經營自己!其實,世界的一花、一草、一樹、一葉都各具特色,無可替代。人亦如此,每個人雖是天地間的偶然,卻是不可替代的生命個體,都有一次無法重複的生命過程。毛荷西一樣的愛情。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裡寫道: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於是形成了太平洋。她們的愛情,仿佛是沙漠裡的一汪綠洲。沒有充裕的物質基礎,唯有愛,不生不滅。
  • 電影《少年的你》: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是因為擊中了觀眾的痛點,那些成長中的痛苦,我們多多少少都有些相似的經歷。易中天老師對其評價是:影院裡淚流成河,銀幕上風輕雲淡。電影拍的很節制,沒有什麼誇張的情緒表演,點到為止,意猶未盡。涉及的敏感點也挺多,如:校園霸凌,破碎家庭,高考改變命運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獨自的感受。